知否孔嬤嬤:見識不凡,識破盛墨蘭、林噙霜的心機

今天分析《知否》電視劇裡面的孔嬤嬤,孔嬤嬤是山東孔子旁支後人,在小說裡她雖然不是出身官宦世家,但也是小康富足之家。孔嬤嬤歷經三朝皇帝,五任皇后,從最初的一名普通宮女,升任到六局掌事女官,這段經歷儼然又是一個陸貞傳奇,在電視劇裡孔嬤嬤是一個眼聰目明、見識不凡的智者,她一眼看破了盛墨蘭和林噙霜的心機,點醒了盛紘,是盛家百年望族的引路人。

知否孔嬤嬤:見識不凡,識破盛墨蘭、林噙霜的心機

一、教養深厚,和藹可親

在小編心目中,皇宮裡的那些老嬤嬤們大抵都是《還珠格格》裡面的容嬤嬤這種類型,陰險老辣,性格怪癖,用針扎宮裡不聽話的那些貴人、宮女。然而,《知否》電視劇裡的孔嬤嬤一出場,就給人溫婉知性的感覺,威嚴又可親,原來皇宮裡不都是“容嬤嬤”。

知否孔嬤嬤:見識不凡,識破盛墨蘭、林噙霜的心機

電視劇裡盛明蘭的祖母和孔嬤嬤是舊識,比較有交情,所以特意請了孔嬤嬤來府裡教明蘭、如蘭。孔嬤嬤很有氣質,說話和藹可親,雖然話不多,但每句話都能恰到好處,讓別人聽了覺得恭敬又舒服。小說裡,孔嬤嬤長相平凡,但說話讓人如沐春風,一舉手一投足都大方流暢,謙謹端莊。明蘭、如蘭覺得孔嬤嬤和藹可親,盛紘和王大娘子對孔嬤嬤的知識和見解也很欽佩。

“老太太說的什麼話,我今日雖有些體面,不過是諸位貴人給的面子,說到底我在宮中也不過是個奴婢;照我看呀,規矩是用來彰顯德化,明正倫理行止的,不是用來折騰人的;規矩要學,但也不用死學,用心即可,況且老太太的孫女能差到哪兒去。”


知否孔嬤嬤:見識不凡,識破盛墨蘭、林噙霜的心機

二、教學不教條,以理服人

孔嬤嬤因為在宮中接受過良好的皇家禮儀教育,後來又執掌六局,為人脾氣溫厚,教規矩的時候耐心細緻,不像宮裡其他的嬤嬤動不動就要罰要打,教育學生以理服人,在京城裡口碑很好,有不少公侯伯府或世家望族,都來請她教養女兒規矩禮儀,以此來增加女孩的附加值。

知否孔嬤嬤:見識不凡,識破盛墨蘭、林噙霜的心機

孔嬤嬤先後在英國公府、治國公府還有襄陽候府教養了幾位千金小姐,這裡麵包括電視劇裡的沈國舅的大娘子張桂芬,盛長柏的大娘子海朝雲。她親自示範,教學不墨守成規:

 “按說女孩兒家人品德行最重,舉止教養不過都是虛禮,可大凡體面人家偏偏喜歡講這個虛禮,這關係也可大可小,做的好未必有人誇你,做錯了卻不免被人明裡暗裡的笑話,姐兒們都是聰明人,當知道當中要緊。”


知否孔嬤嬤:見識不凡,識破盛墨蘭、林噙霜的心機

就像孔嬤嬤說的:舉止教養儘管是虛禮,可是一旦做不到位,就會遭人恥笑。在現代社會也是這樣,公眾場合,遭到那麼多人吐槽的“熊孩子”,後面都站著一個不合格的家長。子不教父之過,在宋朝朱熹理學高度發展的那個朝代,規矩禮儀已經深入人心。

經過孔嬤嬤最初的幾天調教,孩子們已經初見成效,小說裡四個蘭都接受了孔嬤嬤的教育,在孔嬤嬤的諄諄教誨下:

華蘭不盛氣凌人了,墨蘭不扭捏了,如蘭不撒野了,明蘭也不發呆了,女孩兒們似乎突然間溫婉端莊起來,說話大方得體,行為舉止春風拂柳,看的盛紘大為滿意,連著誇了好幾天,連王氏也真心尊敬孔嬤嬤起來了。


知否孔嬤嬤:見識不凡,識破盛墨蘭、林噙霜的心機

三、巧斷家事,警醒盛紘

電視劇裡孔嬤嬤發現姐妹們有吵架的苗頭,故意讓三個姐妹的爭吵愈演愈烈,鬧到最後不可收拾,方才出手。她請來了盛紘、王大娘子和林噙霜,然後讓小丫鬟把門窗都關好,除了貼身心腹之外,別的下人都打發走了,為的是保全姑娘們的名聲。準備了打手的戒尺,準備了冰帕,即使後來懲罰姑娘們下跪,也提前準備好了錦緞厚絨的蒲團。說明孔嬤嬤想事細心周到,讓人挑不出毛病。

這本來是一次尋常姐妹間的爭吵,但孔嬤嬤以此為契機,告訴盛紘有些是非必須辯上一辯,否則小錯不罰必將釀成大錯。一個家族想要繁榮昌盛,必須要兄弟姐妹齊心協力才行,許多大家族往往都是從裡頭敗起來的。盛紘覺得幾個女兒不知禮數,胡言亂語,必須得用家法懲戒。孔嬤嬤覺得一味處罰不好,得讓姑娘們明白到底錯在哪裡。

知否孔嬤嬤:見識不凡,識破盛墨蘭、林噙霜的心機

孔嬤嬤為人老道,說話一語見的,直接說出了這次爭吵的關鍵在於墨蘭:她處處搶了姐妹們的風頭,霸佔別人的上課時間。墨蘭辯解說:“想多跟孔嬤嬤學點東西給盛家長臉,卻沒想到惹得妹妹們不快。”墨蘭的心機,在見慣了女人間鬥爭的孔嬤嬤眼裡太過小兒科了:

孔嬤嬤輕輕短笑了幾聲,聞言道:“四姑娘,你為人聰明伶俐,說話處事周全,可我今日還是要勸你一句,莫要仗著幾分聰明,把別人都當傻子了;須知聰明反被聰明誤。”


知否孔嬤嬤:見識不凡,識破盛墨蘭、林噙霜的心機

孔嬤嬤看透了墨蘭的小聰明,奉勸墨蘭別把別人當傻子,她的這種聰明實際上是偏狹自私,為了讓盛紘更懂這個女兒的心機,孔嬤嬤說墨蘭有兩錯:一是明明盛紘一直對她寵愛有加,卻拿庶出嫡出說事,一言不合就要死要活地撒潑抱怨,這不是大家的閨範;二是隻想著自己給盛府長臉,卻不顧念姐妹情分,只想自己,不想別人。

在孔嬤嬤一連串的問話中,墨蘭被問得啞口無言。盛紘也對墨蘭多了質疑和指責。接著孔嬤嬤對盛紘說:在兒女眾多的人家,父母最要一碗水端平才能家宅寧靜;雖說姐妹之間要互相謙讓,但也是今天這個讓,明天那個讓的,沒的道理只叫一頭讓的,日子長了,父女姐妹免不了生出些嫌隙來。

知否孔嬤嬤:見識不凡,識破盛墨蘭、林噙霜的心機

電視劇裡最解氣的還是孔嬤嬤說林噙霜:

“看來林姨娘是得好好學學規矩了,越說越不得體;林姨娘,我今日也說你一句,要知道,人貴在自知。你今日偏有兩不知。第一知,你當曉得自己是什麼身份,我與老爺太太正說這話,你這般貿貿然的插嘴應當不應當。第二知,你一再知錯犯錯。你先說自己是不該開口的,可你偏又開口,你口口聲聲說自己無知,既知自己無知,為何還隨意插嘴姑娘教養之事?你明明什麼都知道,卻又什麼都犯了,這豈非知法犯法,更得罪加一等!莫非是仗著養了哥兒姐兒,自認自己高出眾人一籌不成?”

孔嬤嬤的聰明之處在於一語直中要害,讓林姨娘知道自己是什麼身份和地位。看電視劇時,當時我還納悶為什麼孩子們犯了錯,還要叫林噙霜這個妾室參加。聽了孔嬤嬤的這段高能懟人的話,我才覺得孔嬤嬤手段實在是高,趁著敲打孩子們,連林噙霜的錯處一併指出了。林噙霜平常依仗著自己的小聰明,在盛紘面前佔盡了便宜,殊不知今天碰到了高手,她的心機被孔嬤嬤看得透透的,而且經過孔嬤嬤的指點,盛紘如醍醐灌頂,重新認識了林噙霜,覺得林姨娘教養不當、見識鄙陋,到底吟風弄月不比正經涵養,讓自己丟了大人。

知否孔嬤嬤:見識不凡,識破盛墨蘭、林噙霜的心機

後來姐妹們都捱了罰,就像孔嬤嬤說的:一家子的兄弟姐妹,同氣連枝,共榮共損,日後一人榮耀全家榮耀。這些話如蘭、明蘭都懂,可是墨蘭卻沒有懂,也沒有聽進去,否則她不會為了一己私利,勾引梁晗讓盛家的名聲差點毀於一旦,電視劇裡墨蘭最後懂了,當她在樊樓上看完明蘭的笑話後,回到家裡,梁晗和她撕破了臉,揭露了當年墨蘭勾引他的真相,最後絕情的離開了。墨蘭這時候才懂了,所以電視劇裡,墨蘭的結局還是不錯的,最後明蘭還給墨蘭發了拜帖,最後的結局是盛家一家人團圓在一起,說說笑笑、和和美美的。但是小說裡惡人就是惡人的下場,小編專門有一篇寫墨蘭的文章,這裡就不多說了。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孔嬤嬤沒有高聲說話,而是語氣平和,直指林氏母女的錯處,說的頭頭是道,訓得墨蘭無話可說,連能言善辯的林噙霜都以完敗收場,而且在孔嬤嬤的這番勸告下,林噙霜開始漸漸地失去了盛紘的心。

知否孔嬤嬤:見識不凡,識破盛墨蘭、林噙霜的心機

孔嬤嬤的厲害在於不露聲色就將對手消弭於無形,可見有理不在聲高,可偏偏在實際生活當中,我們都是王大娘子這樣的人,明明我們有理,可是每每爭執起來,因為我們心直口快、因為我們缺少話術,往往最後吃虧的還是我們。

四、孔嬤嬤的家事

孔嬤嬤當年已經定了親,入皇宮的名牌上沒有她,只有她妹妹的名字,但是孔嬤嬤的後孃為了保護自己的親生骨肉,讓孔嬤嬤冒名頂替了妹妹,入宮當了宮女。她的妹妹嫁人之後,和別人偷情,給妾室婆婆下毒,被休了,一輩子聲名狼藉。她的後孃為了這個妹妹傾家蕩產,最後潦倒而死。

知否孔嬤嬤:見識不凡,識破盛墨蘭、林噙霜的心機

孔嬤嬤入宮之後,發奮圖強,當了女官,幾十年混跡於深宮內院,往來之人大多是社會頂層人物,見多識廣。後來在靜安皇后的點撥下明白了:女人這一輩子順心意的事太少了,出身嫁人又全不由己,當需給自己找些樂子,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孔嬤嬤的恭敬柔順的外表下,內心裡卻落拓不羈。

孔嬤嬤晚年,回到了山東老家,投奔她的遠房侄子,她沒有子嗣,遠房侄子沒有父母,倆個人一起搭夥過起了日子。孔嬤嬤善於為人處世,再加上有一定的積蓄,想必晚景不會太過淒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