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的來歷,魯迅說“國產”,胡適卻說“進口貨”,該信誰的?

《西遊記》裡的眾多經典藝術形象中,給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孫悟空。


這個神通廣大的美猴王,應該算是《西遊記》的第一主角了。

那麼孫悟空是何來歷,有沒有原型?該不會是吳承恩憑空想象的吧?

不少學者對此做過考證,比如魯迅和胡適這兩位民國大師,就對這個問題各自發表了觀點,並且針鋒相對。

孫悟空的來歷,魯迅說“國產”,胡適卻說“進口貨”,該信誰的?

魯迅:孫悟空形象源自《山海經》裡的一種水怪

魯迅先生認為孫悟空的原型,是一個名叫無支祁的水怪,最早見於《山海經》:

“水獸好為害,禹鎖于軍山之下,其名曰無支祁。”

這個無支祁長什麼樣子呢?《山海經》也說了:

“其形若猿猴,金目雪牙,輕利倏忽”。

孫悟空的來歷,魯迅說“國產”,胡適卻說“進口貨”,該信誰的?

從這簡單的記載裡,我們也能看得出來,無支祁跟孫悟空有三點相似之處:

第一,都是猿猴形狀,且動作敏捷;

第二,“金目雪牙”,看來這猴子也是個“美猴王”。

第三,孫悟空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而無支祁是被大禹鎖在軍山下,遭遇差不多。

當然,《山海經》產生於先秦時期,距《西遊記》誕生尚有1000多年,在這麼長的時間裡,無支祁的形象也一直在“進化”之中。

孫悟空的來歷,魯迅說“國產”,胡適卻說“進口貨”,該信誰的?

如唐代傳奇《古嶽瀆經》裡寫的無支祁,就是位神通廣大的淮河水怪,大禹治淮時與之惡鬥並降伏了他,鎖於淮井中。如今的淮水邊,還有不少“支祁井”的遺蹟。

而無支祁的老家,就在河南桐柏山中的花果山。

這個桐柏山,距離《西遊記》作者吳承恩任職縣令的新野縣不遠,據有關史料,吳承恩曾多次到桐柏山遊覽,此地既有花果山,也有水簾洞。

有了這些證據,所以魯迅寫《中國小說史略》,明確提到了無支祁和孫悟空的關係:

“明吳承恩演《西遊記》,又移其神變奮迅之狀於孫悟空。”

孫悟空的來歷,魯迅說“國產”,胡適卻說“進口貨”,該信誰的?

胡適:孫悟空是一個“進口貨”

魯迅先生的說法有根有據,令人信服,但胡適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寫過本書叫《考證》,其中說:

“我總疑心這個神通廣大的猴子不是國貨,乃是一件從印度進口的……”

據胡適說,孫悟空的原型應該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裡的神猴哈奴曼(Hanuman)。哈奴曼也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兒,曾經“大鬧無憂園”,跟孫悟空“大鬧天宮”情節類似。

那如何看待孫悟空和無支祁的關係呢?胡適接著說了:

“也許連無支祁的神話也是受了印度影響而仿造的……”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就沒得辯了……

孫悟空的來歷,魯迅說“國產”,胡適卻說“進口貨”,該信誰的?

總之,關於孫悟空的來歷,魯迅認為是國產的,胡適則認定是 “進口貨”,我們該聽誰的呢?

後來,又有一位權威學者季羨林教授考證,提出了“混血說”:即胡適說的孫悟空來自哈奴曼不假,但也借鑑了唐代傳奇和元代戲曲中無支祁的形象。

對於孫悟空來歷的上述幾種說法,您同意哪一種呢?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史小狐,感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