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武功如何?

笑口常開9046874


這期說的,主要以演義為主,因為提到了武功嘛,就是說單挑。很尷尬,應該不是很高,前期基本上沒有他什麼事情,直到後來才被人稱作“小五虎”除了他還有王平,張嶷,馬忠,張翼四人。再往上就是魏延,姜維了。



因為後期單挑記錄不多,也只是我自己的分析啊,首先以王平為參照,王平和張翼一起生擒過鄂煥(也是一個萬夫不當之勇的狠人)接著兩人又一起合戰姜維,但是二打一木有打過,按理說兩人應該是五五開,但王平在街亭和張合打了十幾個回合不分勝負,後來是因為兵力不足,不得已退兵的。但估計最後還是打不贏張合,張合的武力值設定為95的話,王平應該在85,張翼在78,所以這裡面王平大於張翼。


張嶷和馬忠,演義裡蠻鬧騰的,諸葛亮平南蠻這兩人均被祝融夫人生擒,而且演義裡沒有他們單挑勝利的記錄。對了,張嶷打過王雙,沒打贏,被魏延收割了。張嶷和馬忠的武力值在70上下

而關於廖化,單挑的記錄不是很多,卻也還有兩個,一個是曹真的副將秦良,一個是鄧艾的先鋒鄧倫,都是一刀結果的。這裡看來廖化是在張嶷和馬忠之上的。算他75。

這樣的排名就是王平(85)>張翼(78)>廖化(75)>馬忠(71)>張嶷(70)(馬忠是張嶷的上司。給他個面子)

這也是廖化在三國裡的武力值了,前期的猛將如雲,大都是在95以上的,他肯定擠不進去,後面沒有能打的了,勉強還能湊合。但是此人忠義無比,人家才是千里走單騎的真正原型。


不過呢,這是演義,正史裡的這幾個人卻都是實打實的中流頂柱,這裡就不多廢話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百度。

末了問一句,你覺得張合和姜維,魏延哪個猛一些,歡迎討論!


吾王醫仙九尾狐


廖化也算是三國時期一個有名的人物了,特別是一句“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廣為認知。不過這句話其實有些貶低廖化了,廖化的武藝應該不錯,雖然算不上一流的高手,但是在《三國演義》裡也比那些雜魚級的要強的多,應該和張翼等人相當。

廖化出場是在關羽離開許昌,要往河北尋找劉備之時,此時他不過是一個少年將軍。他的同伴杜遠劫走了甘夫人和糜夫人,想和廖化一人一個分了當壓寨夫人。不過廖化在得知這是劉備的夫人,而且是關羽押送以後就要將兩位夫人送回,因為杜遠不肯,所以他殺了杜遠,將兩位夫人送下山。

廖化落草的地方距離許昌不過三十多里地,能在曹操眼皮子底下帶著幾百人嘯聚山林,多少應該有點武藝。而在他後來歸順劉備以後,表現也是不錯的。

廖化第一次上戰場是在關羽北伐襄樊之時,廖化作為先鋒出戰,遇到曹仁的副將翟元,廖化為了誘敵詐敗而走。

廖化第一次開張,要到蜀漢後期,曹真率軍攻打蜀漢之時,曹真副將秦良率五千人馬哨探蜀軍動向,結果被蜀軍伏兵包圍,廖化將他斬殺。

而在姜維北伐時,廖化也多次作為先鋒出戰,他曾經數合敗給徐質,也曾經一合斬殺過鄧艾的先鋒鄭倫。

總的來說,廖化戰績不多,不過他斬殺鄭倫時已經快80歲了,這個年紀還能一刀斬殺對方,可見廖化年輕時武藝不錯。另外廖化數合敗給徐質,張翼也是數合敗給徐質,從這個表現看,兩個人武力應該差不多。而張翼曾經和王平聯手擊敗姜維,應該說他的武藝也還可以了。

所以綜合來看,廖化在年輕時距離一流武將雖然還有不少的差距,不過在面對其他對手時毫不遜色,遇到雜魚級的武將也可以速殺,總體水平和張翼等人相當,大致處於二流水平。


不沉的經遠


答:提問問題的人會對廖化的武功高低產生興趣,估計是受了《三國演義》的影響。

《三國演義》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戰沔水,關雲長敗走麥城》中,戰神關公在樊城揚威,小人呂蒙在後面捅刀子,致使大英雄失路,進退失據,徬徨無計,最終兵困麥城。

當是時也,趙累獻計,讓關公派廖化前往上庸向劉封、孟達求救。

廖化表現神勇,單槍匹馬殺出了重圍。

可惜劉封、孟達小肚雞腸,鼠目寸光,見死不救。

關公終於兵敗麥城,被馬忠小兒擒捉,死於東吳屠刀之下。

可真別說,我少時讀書至此,頓生老大一個疑團,長久縈繞腦海,揮之不去——到底是關公厲害還是廖化厲害?與關公相比,廖化不過泛泛之輩。既然廖化單槍匹馬便可突出重圍,為何能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萬人敵”關二爺卻會被縛於馬忠小兒之手呢?

想不明白,真想不明白!

那麼,往後的情節,廖化的武功高低也就成了我關注的焦點之一了。

但是,這之後廖化從劉備起兵伐吳、以副將身份隨諸葛亮北伐、和關興一起拒戰司馬懿、跟從姜維北伐等等,都沒有表現出特別驚豔的陣前刈旗斬將的手段。

非常遺憾。

那麼,綜合《三國演義》全書來看,廖化的武功應該屬於中等水平,既不出色,也全非一無是處,可以充當龍套角色打打,既不能傷敵,自己也從不會負傷,嗯,就這麼著。

於是,越加對廖化在麥城單槍匹馬殺出了重圍的情節不能理解。

這個疑團,直到讀了《三國志》,才恍然大悟。

《三國志》並沒有給廖化單獨立傳,而在《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宗張楊傳第十五》中的“宗預傳”後,附了寥寥百餘字的小傳。

關於廖化的出身和他在麥城“單槍匹馬殺出了重圍的情節”,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廖化字元儉,本名淳,襄陽人也。為前將軍關羽主簿,羽敗,屬吳。思歸先主,乃詐死,時人謂為信然,因攜持老母晝夜西行。”

即廖化並非以武將身份出道,他剛開始時,是關羽軍中的主簿。

這個主簿,是主官手下的文官之首,掌管整個官府的文書、印信,是個純純的文官。

與之同時代的著名主簿有陳琳、楊修、田儀、楊儀、殷觀、司馬懿等等。

廖化是怎麼躲過“麥城生死劫”的呢?他沒有上演“單槍匹馬殺出了重圍”戲碼,而是在關羽兵敗後,投降了吳人,後來又用詐死計騙過吳人,攜持老母晝夜西行,重新投歸了劉備帳下。

《三國演義》騙得我好苦!

在《三國志》裡,關羽被圍麥城時,的確是派出了細作前往上庸向劉封、孟達求救。

但是,這些細作,也絕對不是明著衝鋒陷陣殺出重圍的,而是採用了諸如化裝之類雞鳴狗盜之術騙過了吳軍,根本不值一提。

想不到,羅貫中移花接木,把細作向劉封、孟達求救不遂的情節轉移到廖化頭上,簡簡單單幾筆,就描繪出了廖化勇猛超過關公的英雄形象,不得不服。


覃仕勇說史


有一句諺語叫“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雖然比喻沒有缺乏辦事好手,讓能力一般的人擔當重任。

可是歷史上的廖化也不是平庸之輩,廖化早年參加黃巾起義,黃巾起義失敗後聚眾500餘人佔山為王,以劫掠為生,後追隨關羽。等到劉備入益州時,廖化再引軍投靠,劉備命其助關羽守荊州。後關羽攻襄陽,以廖化為先鋒,數有功勞。荊州被呂蒙襲取後,廖化突圍往上庸、成都求救。劉備起兵伐吳,廖化隨從。後主繼位,廖化為飛衛將軍,以副將身份隨諸葛亮北伐。後又同關興共為先鋒,屢立戰功,曾殺敗司馬懿,得其金盔,錄為頭功。諸葛亮去世,廖化又數次任先鋒,跟從姜維北伐。後為右車騎將軍,守漢中。 漢亡,廖化隨姜維詐降魏將鍾會,事敗,與董厥都託病不起,不久因憂而死。

而且在成都武侯祠,蜀國十四武將排名中,姜維、黃忠都只排第六和第七的座次中,廖化位居第八。可以看出廖化在歷史上,不論功績和名氣都是被世人所認可的。



歷史TOP君


廖化是關雲長千里走單騎的時候收伏的,在三國演義前期,蜀有關張趙馬黃魏等,曹有許,徐,張遼,夏侯惇,夏侯淵等一批勇將。吳有程韓黃周蔣甘呂徐丁等戰將的湧現,廖化基本上沒有出埸。如果硬要比較,在前期他的武力只能算二流,和曹陣的夏侯尚,東吳的陳武,蔣欽,袁術的紀靈,袁紹之子袁尚,呂布叛將宋憲,魏續,以及本國的馬岱,張翼,劉封,關平,王平,馬忠等不相上下。在三國後期隨著那些光彩奪目的將星相繼殞落和隱退,廖化在戰火錘鍊武力漸趨精進的情形下才嶄露頭角。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並不是說他無能,而是已經具備了當先鋒的實力。在當時也算是一流戰將了。他陣斬鄭倫,遊刃有餘。後期成為了姜維的左膀右臂。他最輝煌的一頁是把司馬懿追殺得丟甲棄盔,落荒而逃,狼狽不堪。


用戶7185310490955十


略微知道一點三國曆史的人都知道後蜀當時有一句話那就是:“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這句話說的意思就是蜀國人才凋零沒有什麼可以抵抗外圍侵略的將領。那麼這個廖化是不是真的是一個庸才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去看一下這個廖化到底才能如何。

廖化(?-264年),本名淳,字元儉,荊州襄陽郡中盧縣人,三國時蜀漢將領。廖化原是黃巾賊出身,演義中首次露面就表露了他忠義的形象。廖化初次出場是在官渡大戰前夕,公元200年。此時的廖化二十出頭,曾是黃巾軍的一員戰將,因黃巾軍敗,落草為寇。劉備赤壁大戰取得荊州後,議取西蜀,此時廖化趁機來投,當了關羽的主簿,輔佐關羽鎮守荊州。主簿是文職官員,說明廖化除武藝高強外,文才謀略也在一般人之上。劉備命令關羽率部領兵襲取樊城,關羽起初差傅士仁、糜芳為先鋒,這多半是看在糜芳乃是劉備的小舅子的面子上,有點任人唯親的嫌疑。傅士仁、糜芳飲酒失職,關羽震怒,免去二人職務,轉命廖化為先鋒,關平為副將,征討曹軍。眾位請想,此時可不是蜀中無大將之時,而是蜀國最興旺時期,五虎大將俱在。廖化當了第二梯隊的主要角色,位在關平、周倉之上,說明廖化在武功上確非碌碌之輩。

廖化最出彩的一戰是,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伐魏的時候,和司馬懿相持不下。諸葛亮想要引出司馬懿,就設計讓木牛流馬疏於防範。而司馬懿果然中計,前來劫糧,被早就埋伏在那裡的張翼和廖化殺敗。司馬懿落荒而逃,廖化孤身追擊,眼看就要追殺司馬懿了,他一刀砍去,卻砍在了樹上,讓司馬懿趁機逃脫,但他也因此繳獲了司馬懿戴的金盔。回到軍營,被諸葛亮錄為頭功。蜀國地狹人貧,這在荊州失陷之時,即已埋下隱患。而隨著劉皇叔去世,後主劉禪登基,諸葛丞相統領全局,益州疲弊的現象就已經表現的愈發明顯。當武侯仙逝,蜀國早已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整個蜀中再也沒有能夠統帥三軍的大將,這個時候,年近八十的老將廖化,告別養老的山山水水,重新出山了!景耀二年(259年)六月,近八十歲的廖化,被升任為右車騎將軍,授予節符,兼領幷州刺史,封中鄉侯。官位與張翼相等,而在鎮軍大將軍宗預之上。當時的人說道:“前有王平、句扶,後有廖化、張翼。”廖化已經成為了蜀國的不朽圖騰與精神象徵。

景耀五年(262年)秋,姜維率眾出狄道北伐曹魏,這已經是姜維第十一次北伐了,之前一直支持他的廖化,在這時也開始反對這樣毫無意義的出征。果不其然,這次的北伐又被鄧艾擊敗,除了勞民傷財,沒有任何結果。陳壽的《三國志》一書對廖化的評價是果斷剛烈,也就是說廖化是個有能力的人,他也是蜀漢政權由崛起到滅亡的見證人。他有一定的能力,即在地方呆過,也有軍事管理的經驗,算是個人才,他絕不是平庸碌碌無為之人。蜀中的童謠“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傳唱出來的。歌謠悲壯而深沉,慷慨而心酸。當八十歲的老將都要為國而戰充當先鋒的時候,蜀漢的國祚還能有幾何呢?

蜀國後期沒有可派出的大將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戰爭失利。蜀國由盛轉衰,與關羽襄樊之戰和劉備夷陵之戰大敗有著直接關係。前一戰不僅折損一員五虎上將,更是丟失了荊州這塊戰略要地;後一戰,蜀主劉備更是死於白帝城,川中精銳死傷數十萬。如此兩場大戰失利,讓蜀國元氣大傷,將領謀士等人才消耗大半。

二、內部矛盾。劉備入蜀帶去了幾十萬荊州人馬,作為他穩固統治的中堅力量。而作為外來勢力,其同益州本土派系的矛盾自然不可避免,特別是劉備死後,蜀漢內部矛盾不斷激化。諸葛亮作為荊州代表自然偏向啟用荊州籍人才,益州本地人才自然不願出世輔佐劉氏政權。



濤121518


\t說廖化無用,其實是因為很多人不瞭解那段歷史,只知道“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句俗語。

這也難怪,因為後三國時期,大家並不怎麼關注,尤其是諸葛亮死後,大家都不肯再繼續看下去了,而廖化在後三國時期,卻是蜀漢的重要大將。

\t關羽兵敗荊州,廖化詐降東吳。

廖化原先是黃巾軍成員,後來被關羽收服,成為關羽身邊的一員戰將。關羽鎮守荊州的時候,廖化就是他身邊的主簿。

可是關羽運氣不好,在北伐曹魏的時候,遭到背後的東吳偷襲。結果關羽兵敗被殺,而廖化就這麼落入了東吳的手裡。

為了能夠活下去,廖化投降了東吳,成為東吳的戰將。但是他沒有一刻不想著回到劉備身邊。那個時候劉備勢力很大,能力出眾,極有可能一統江山,又是劉家後代,所以不少人才都願意追隨劉備。

備從巫峽、建平連圍至夷陵界,立數十屯,以金錦爵賞誘動諸夷,使將軍馮習為大督,張南為前部,輔匡、趙融、廖淳、傅肜等各為別督。---《三國志》

\t於是廖化就以假死的名義,逃過了東吳的追捕,帶著自己的老媽一起往西逃,打算去成都尋找劉備。而這個時候劉備正好帶著蜀漢大軍殺往東吳,兩人在秭歸相遇,廖化就這麼回到了蜀漢。

\t這個時候的廖化直接被劉備任命為宜都郡太守,執掌兵權,跟隨劉備一同攻打東吳,為關羽報仇雪恨。

劉備的想法當然是好的,但是結果卻十分悽慘,在夷陵地區,劉備遭逢陸遜拼死抵抗,隨後被陸遜的火攻擊敗。無奈之下劉備只好帶著殘部退了回去,廖化也在敗軍之中。

劉備能夠在攻打東吳的時候,給與廖化如此重要職務,可見當時的廖化已經得到了劉備的認可,能力上是比較出眾的。

\t廖化的光輝在姜維北伐的時候。

劉禪登基以後,廖化也升了官。自從姜維開始北伐,廖化也就重新得到了啟用,他帶著大軍攻打魏國營寨,甚至驚動了曹魏的雍州刺史郭淮。

郭淮吩咐手下兩員大將帶軍前去追擊,但是這兩路軍是分東西兩個方向前來,這對廖化來說,是有利有弊的。

郭淮的意圖是想要夾擊廖化,但是對廖化來說,他們分兵而來,那麼兵力就不夠。這也將成為廖化突破的重點。

九月,蜀陰平太守廖惇反,攻守善羌侯宕蕈營。雍州刺史郭淮遣廣魏太守王贇、南安太守遊奕將兵討惇。淮上書:"贇、奕等分兵夾山東西,圍落賊表,破在旦夕。"帝曰:"兵勢惡離。"促詔淮敕奕諸別營非要處者,還令據便地。詔敕未到,奕軍為惇所破;贇為流矢所中死。---《魏書》

\t廖化並沒有即使撤離,而是帶著人馬先後主動進攻這兩路軍,結果兩軍都被廖化擊敗,曹魏大將王贇甚至被廖化陣斬。

\t從這一戰中,我們可以看得出,廖化本人是身經百戰的老將,他知道該如何對付兩路夾攻的大軍。也能夠做到臨危不亂,這在將帥當中,是非常不易的。

後來他又跟隨姜維南征北戰了十多年,立下了赫赫戰功,不斷加官進爵,甚至被封為右車騎將軍。

\t廖化與王平、張翼等人齊名。

很多人覺得廖化不怎麼出名,其實我們可以看看他當時的領軍能力,的確不差。雖然沒有蓋世奇功,但是至少能夠做到勝多敗少,是蜀漢後期的中堅力量。

後來廖化被封為右車騎將軍,和左車騎將軍張翼齊名。張翼的名聲至少還是不小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廖化的能力其實也算是蜀漢上層水平了。

\t更有人說,廖化張翼等人,是跟王平一個檔次的武將。那就非常了不起了,諸葛亮在世的時候,王平就表現出了他超高的軍事水平。後來鎮守漢中多年,確保該地區安寧如初。

後張翼、廖化併為大將軍,時人語曰:“前有王、句,後有張、廖。---《華陽國志》

王平在蜀漢歷史上的地位是相當高的,完全不比姜維差多少,所以可見廖化的檔次其實並不低。

據說他後來到了70多歲的時候,依舊跟隨姜維上戰場,幫助蜀漢建功立業。甚至在姜維屯兵劍閣的時候,廖化也跟隨在姜維左右。

結局:廖化是真的世故,還是一心為了蜀漢著想?

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掌握了朝中大權,這個時候廖化就動起了小心思,他打算去拜會一下諸葛瞻,以示友好。

但是他已經七十多歲了,去拜訪一箇中年人,這似乎有些說不過去。所以廖化靈機一動,打算約宗預一起前往諸葛瞻的住處。

可是宗預卻不答應,他告訴廖化,他們倆都是年過七旬的人,實在是沒什麼好追求的,倒不如在家等死好了,為啥要拉下臉面去拜訪小朋友呢?

這些話說得廖化面紅耳赤,這就等於是說廖化為了追求功名利祿拜訪諸葛瞻。其實這種說法是非常不靠譜的,我認為廖化是為了蜀漢的江山。

時都護諸葛瞻初統朝事,廖化過預,欲與預共詣瞻許。預曰:“吾等年逾七十,所竊已過,但少一死耳,何求於年少輩而屑屑造門邪?”遂不往。---《三國志》

過了一年時間,廖化再次上了戰場,帶兵與姜維一起防守劍閣,抵擋鍾會大軍。這個時候的廖化已經七十多歲,卻依舊在戰場上揮灑汗水,難道他是一個追求名利的人嗎?

當然不是,廖化心裡只有蜀漢,他拜訪諸葛瞻,我認為也只是為了瞭解國家未來的動向,對於不合理的地方,提出自己的建議。由此可見,廖化在蜀漢的地位是相當高的,而且年過七旬還帶兵打仗,這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

\t可惜後來蜀漢被鄧艾攻破,姜維大軍只好選擇在劍閣投降鍾會,廖化也跟著投降了鍾會。廖化為之奮鬥了一生的蜀漢,就這麼滅亡了,所以他沒多久也就抑鬱而終。

\t可以說,廖化是看著蜀漢從建立,到發展,再到為難,再到滅亡的。蜀漢發展的整個過程,也是廖化一生的人生軌跡。

參考資料:《三國志》、《魏書》、《華陽國志》。


江湖小曉生


廖化的武藝在蜀漢陣營中排名應在十五名開外,低於五虎、李嚴、魏延、關平、姜維、王平、馬岱、關興、張苞、嚴顏等人,與劉封相當,高於張翼、張嶷、馬忠、吳懿等人。


在精彩紛紜的三國時代,有一個打滿全場的奇人,雖然他只是一個配角,但以其頑強的生命力見證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書寫了屬於自己的一段傳奇。

這個人就是廖化。

都說“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言下之意,是說以廖化的能力和武藝,似乎並不適合擔任先鋒大將之職。

那麼,廖化的武藝到底如何呢?咱們就通過廖化那不平凡的戰鬥經歷來分析一下他的武力值是個什麼水平。

1.火併杜遠

廖化最初是以殘遺的黃巾軍餘部的身份出場。在關雲長千里走單騎(公元200年)的路途中,兩位嫂嫂被強盜劫走。廖化來見關羽,當時在關羽眼中,他是一名“黃巾錦衣”的少年。

廖化殺死了匪伴杜遠,將劉備的兩位夫人送還關羽。廖化想歸附關羽,但因他是黃巾餘黨,被關羽拒絕了。

杜遠是黃巾頭目,武藝不應該很高。

2.輔助關羽

廖化再次出場,就到了12年後,劉備西取川蜀的前夕。公元212年,劉備率軍入川,廖化引軍來投,劉備將他安派給關羽,輔助關羽以拒曹軍。

當時荊州由諸葛亮負責總領鎮守,關羽率一支兵馬“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廖化被編入關羽的部隊。

此後,廖化就做為關羽的部下,一直在荊州任職。後來,龐統身死落鳳坡,諸葛亮率兵增援劉備,將荊州重務託附於關羽, 馬良、伊籍、向朗、糜竺,糜芳、廖化、關平、周倉等人輔佐關羽留守荊州。

3.首做先鋒

關羽北征襄樊,糜芳、傳士仁因酒後失火,貽誤了軍機,被撤掉先鋒之職。而任命廖化為先鋒大將,並讓關平為副將,輔助廖化。


所以說,廖化作先鋒可不是蜀漢後期人才凋零不得已而為之,廖化很早就擔任過先鋒,還是很有經驗的。

4.詐敗翟元

關羽北征襄樊,為誘蛇出洞,關羽分派關平、廖化二將,受計而往。

曹軍夏侯存、翟元率兵迎戰,廖化出陣挑戰。曹軍中翟元出馬來迎。二將“戰不多時”,廖化詐敗而走,兵退二十里。

第二天,廖化再次詐敗,將夏侯存、翟元誘入伏擊圈,關羽刀劈夏侯存,關平斬殺翟元。

廖化的表現還算中規中矩,關公對他也比較信任。關羽迎戰龐德之時,甚至讓廖化臨時領兵攻打樊城。

公大怒,令廖化去攻樊城,自己親來迎敵龐德。

5.雙戰徐晃

關羽水淹七軍後,曹操派徐晃增援,廖化和關平在四冢寨共同抵禦徐晃,發動夜襲,但被徐晃擊敗。

廖化、關平在徐晃強大的攻勢下站不住腳,率部與關羽主力匯合。

6.上庸求救

關羽率兵久攻樊城不下,東吳趁關羽後方防禦空虛,偷襲荊州。關羽回軍,雙方反覆周旋,廖化和關平在關羽被圍時,殺入重圍救出關羽,會合後退走麥城。

麥城被圍,廖化在關平掩護下,突出重圍到上庸向孟達、劉封求救,但被拒絕,廖化無奈,隻身前往成都。

但路途太過遙遠,廖化到達成都時,關羽父子已經敗亡。


7.再次上陣

關羽死後,廖化留在成都,劉備徵吳、諸葛亮南平孟獲,都沒有隨軍出征。

諸葛亮一出祁山,廖化以“飛衛將軍”的頭銜出現,但沒有戰場紀錄。

諸葛亮二出祁山,攻打陳倉城,被曹魏的防守專家郝昭阻擋,雙方各施手段,展開激烈的攻防戰,廖化參加了這次戰鬥,當了一次地老鼠。

孔明又令人運土填城壕,教廖化引三千鍬钁軍,從夜間掘地道,暗入城去。郝昭又於城中掘重壕橫截之。如此晝夜相攻,二十餘日,無計可破。

但在郝昭的嚴防死守之下,蜀軍無計破城,軍糧告罄,只好退回漢中。

8.奇襲魏營

諸葛亮第三次北伐,廖化就更加重要了,他和姜維配合,以錦囊妙計奇襲司馬大營。獲得了一場大勝。

從這次戰鬥,可以發現諸葛亮開始提升廖化的地位。

9.斬殺秦良

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中,任命廖化與關興同為先鋒之職。而廖化果然不負所托,有所斬獲。

魏軍主帥曹真命令副將秦良率五千兵前來哨探,防止蜀兵近界。

秦良引兵至萁谷谷口,見有蜀兵撤退,引兵追趕來,陷入伏擊圈。關興、廖化、吳班、吳懿引兵殺來。秦良死戰不退,被廖化一刀斬殺。

10.窮追司馬

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廖化仍然隨軍出征,這次他和張翼一起負責統領後軍。

諸葛亮利用木牛流馬誘出司馬懿,廖化率兵伏擊,司馬懿倉皇逃跑,廖化窮追不捨,差點幹掉司馬懿,但被那個老狐狸聲東逃西,躲過一劫,繳獲了司馬懿的帥盔,被錄為頭功。

11.對戰徐質

延熙十六年秋,姜維繼承先師遺志,率兵北伐,廖化仍然是先鋒官。

魏軍中來了個斧將徐質,非常厲害,武藝高強,廖化和張翼先後出戰,兩人都是“戰不數合”,就被徐質打敗。

蜀漢將軍姜維起兵二十萬,令廖化、張翼為左右先鋒,夏侯霸為參謀,張嶷為運糧使,大兵出陽平關伐魏。

12.力斬鄭倫

五年後,姜維再次北伐,廖化隨軍出征。長期的戰鬥生涯使廖化能夠識破鄧艾的詭計。廖化早有準備,將計就計,斬殺魏軍先鋒大將鄭倫。

卻說鄧艾催督先鋒鄭倫來襲山後。倫剛轉過山角,忽然一聲炮響,鼓角喧天,伏兵殺出:為首大將。乃廖化也。二人未及答話,兩馬交處,被廖化一刀,斬鄭倫於馬下。

13.鎮守漢中

又過了五年,姜維再次組織北伐。年邁的廖化認為敵強我弱,不應該再主動出征了,這激怒了姜維。

蜀軍最後一次北伐,沒有讓廖化參加,而是讓他鎮守漢中。這一年是262年,距離廖化初次遇見關羽已經過去了62年。

14.老驥終途

九伐無功,魏國鍾會和鄧艾大軍分路而來,廖化建議姜維退守劍閣,保存實力。這為姜維的詐降復國提供了最後的資本。


鄧艾偷渡陰平,奇襲成都,後主劉禪開城出降。姜維設一石二鳥之計,策反鍾會,殺死鄧艾父子,囚禁魏將,但天意弄人,突發疾病,身死謀滅。

公元264年,在跟隨劉禪前往洛陽的途中,年邁的廖化永遠停下了他蹣跚的步伐,傳奇的一生落下帷幕。

檢點一下廖化的戰績,他的武藝並不算很強,在蜀漢陣營中,廖化的武力值排名應在蜀漢五虎將、李嚴、魏延、關平、姜維、王平、馬岱、關興、張苞、嚴顏等人之後,大約相當於劉封的水平,而比張翼、張嶷、馬忠、吳懿等人要高些。

但從未在聚光燈下展示的他,仍然是個傳奇,他是一個偉大時代的親歷者和見證人。


曾經揭杆而起,投身黃巾義軍;曾經兵敗飄零,落草為寇;曾經火併同伴,救出弱女;曾經隨英雄北進襄樊,水淹七軍;曾經敗走麥城,隻身突圍;曾經六出祁山,九伐中原。

廖化,見證了關羽的千里飄零,也見證了英雄的窮途末路,見證了諸葛亮的鞠躬盡瘁,一生奮鬥不息,最終星落五丈原;見證了姜維的雄心勃勃,矢志不息,無奈功敗垂成。

他見證了一個個英雄的遠去,見證了長江的滾滾東逝水,祁山的茫茫冰雪峰。

他見證了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開場璀璨的煙火,也見證了一腔熱血豪情隨歲月逐漸消逝的落幕。


饞嘴肥貓鏟史官


可能大家對廖化比較陌生,但是三國鐵粉都知廖化。也是被嚴重低估的一員文武全才的猛將,實力不弱! (圖片來源於葉雄的《三國演義英雄譜》)

初為主薄 未來之才

剛開始為關羽的主薄!不錯,是主薄,主管文書起草、管理檔案以及有權利的印章等事務的文官,相當於現代的秘書長,可想起能力也是很不錯的。同時期三國裡的主薄如: 丁原的主薄—呂布;劉璋的主簿—黃權;曹操的主簿—楊修、司馬懿等。這樣比較起來,廖化開始便為劉備軍中排第一的關羽做事,就知其能力不錯!

千里走單騎

關羽鎮守荊州時,廖化也經常做先鋒大將,關羽敗走麥城時,廖化願突圍求救兵,在當時情況下,有呂蒙、陸遜坐鎮,東吳眾名將圍堵,突圍是九死一生,說明廖化夠忠心又有膽魄!關羽被斬殺,廖化被東吳俘虜,為了迴歸蜀漢,廖化詐死,千里走單騎,攜帶母親一起逃回蜀漢,剛好途中遇到伐吳的劉備,廖化被任命別督,也就是偏師,又參加了夷陵之戰!可見廖化在蜀漢的地位,其戰鬥力也不容小覷! (圖為許昌灞陵橋景區關帝廟內廖化塑像)

戰績輝煌 將帥之才

後期廖化隨姜維北伐對峙魏國後期名將郭淮,斬殺魏郡太守王贇,擊敗南安郡太守遊奕。涼州羌胡叛魏歸漢,廖化抗擊郭淮,迎回胡王。司馬昭興兵伐蜀,廖化隨姜維在劍閣抵擋鍾會伐蜀的主力軍,可見廖化,每遇戰事,都奮力抗擊,被稱“前有王、句,後有張、廖。”王就是王平,句就是句扶,張就是張翼,廖就是廖化。這是世人對廖化的高度讚揚!廖化始終活躍於蜀漢的重大戰場,屬於蜀漢第二梯隊的戰將,被後人稱蜀國後期的小五虎!(王平、馬岱、廖化、張翼、張嶷)

戰功赫赫 功成名就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是提高廖化知名度的重要一句詞!並不是說廖化能力不行,而是感慨蜀國人才凋零,像廖化這麼年齡還要做先鋒!從廖化的官職看,右車騎將軍,幷州刺史,中鄉候,可見其貢獻不低!

如果非要論武功排位的話,蜀漢戰將排位: 1、關 羽 2、趙雲 3、張飛 4、馬 超 5、黃 忠 6、魏 延 7、陳 到 8、關平 9、姜維 10、馬岱 11、夏侯霸 12、王平 13、廖化;我個人認為廖化排到第十三位比較穩妥!(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許昌(潁川)人,對三國的人物故事,特別感興趣,很高興能與大家探討,也歡迎大家來評論!


潁川經略使


廖化的武功很一般,只是後期蜀國的大將老的老,去世的去世,所以才顯出來廖化,俗語說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