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企退人员为啥还在为生活四处奔波打工呢?

蓝蓝的天69680591


我就是16年退休的下岗工人,我当时退休1400.02元.加上独生子女费80元总共1480.2元,这么点工资吃点蔬菜水果差不多人,还有大把的人情及其它开销在等着,我也想歇歇,我也想有诗和远方,可囊中羞涩不打工能行吗?庆幸的是还有人要我,这样才能勉强度日 ,这就是我们这些下岗工人的悲哀!又有谁懂?谁怜?谁帮?累了、伤了、病了......自己揉揉,这就是自己的命!


雨后清晨819


我真的要为企业退休人员说一句了!!!

为什么退休以后还要四处奔波?本质上来说就是钱不够花。

举个例子,我身边就有企业退休人员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这两类人,她们都是我的亲戚,所以我对于这类情况还算比较了解。

我的两个姑姑年轻时家境差不多,我亲眼看着她们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却拿着天壤之别的退休金。

我的大姑在事业单位正科级退休,当年由于工作上的问题,四十几岁的时候就办理了内退,每个月拿60%的工资,二姑年纪小一些,到了50岁才从企业退休,没退之前拿全额工资,2000年左右大概拿到手1000元左右,而我的大姑当时拿60%的退休工资还不到1000元。当时看来,加上企业里的一些绩效奖金,二姑家比大姑家过得富裕,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情况在退休后出现了反转。

去年过年时,大姑跟我说,她现在每个月拿到手的退休金是5000多不到6000元,加上大姑父,他俩的退休金已经破万了。但是二姑家,姑姑和姑父都是企业退休人员,两个人拿到手的退休金,只有4000多不到5000,加起来还没有大姑一个人的退休金多。

而偏偏大姑家的大姐,早就已经独立了,不需要家里再给予经济支持,而二姑家的弟弟还没有成家立业,经常需要二姑贴补零用钱。加上现在物价高企,虽说二姑家在小镇上花销不大,但弟弟在大城市,花费就很高了。

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够尽快的娶上媳妇稳定下来,二姑和二姑夫还在外面打工,二姑给人家做保洁、保姆的工作,每个月能再多拿2000块钱,二姑父做一些修理工的工作,每个月也是2000多不到3000,就是这样的情况下,二姑家的收入还没有大姑家多。

大姑家每天都过得特别轻松,报一报旅游团,打一打麻将,日子过得滋润得不得了,反观二姑家,又辛苦又劳累,收获还没有多少。

所以,别再十指不沾阳春水,两耳不闻窗外事地去看问题。企业退休人员的待遇和事业、机关公务员相比,真的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这也是很多家长逼着自家孩子考公的一部分原因吧,因为他们经历过,更懂得其中缘由。像我二姑,就一直希望弟弟能早点上岸。

希望国家在未来能够统筹规划管理各类人员的退休工资,毕竟都是年轻时为国家做过贡献的人,退休时待遇相差太多,肯定会让企业退休人员感觉到不公和心寒!


李羽毛儿


讲一个故事吧。我家装修,大包,周末去看看。就一个老头住在家里,他一个人负责贴瓷砖,吃住都在毛坯房子里。我爱人说,看见你一个老人家吃住在这里,给你买点菜,送点油过来。

这个老人家67岁了,红光满面的,精神头儿挺好的。他说现在瓦工很值钱,一天500多元。他已经给两个儿子娶了媳妇,在城里买了房子。两个儿子都有了二胎,上学很费钱。退休金才2100元,哪里够呢?所以,他继续打工,但是很自豪。

如果退休了有钱,谁闲着没事到处奔波打工呢?!很多企业退休人员,要么没有退休金,要么退休金很低,老了一身病,生活压力大,那点退休金不够用啊。如果生儿子的,还要为儿子买房子娶媳妇,你说这么老员工不打工,怎么生活?怎么挺起腰板?

第一,企业人员退休金低。全国平均退休金接近3000元,大多数地区才2000多元。还有很多企业人员,当年老板没有良心,就没有给他们上社保,连退休金都没有。现在的生活成本太高了,而且这一辈老人当年工作很辛苦,老了积累了一身病痛,医疗费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所以,不打工挣钱,自己都过不好,生活质量不高。

第二,企业退休人员“为子女买房娶媳妇”的思想很传统。很多企业退休人员,55岁就退休了,儿子正好20多岁,需要买房结婚。受传统思想影响,这些老人觉得,做父母的如果不能给儿子娶媳妇,那就对不起列祖列宗啊。一两千元的退休金,不够用,所以,继续打工赚钱,给子女谋求体面的生活,老人宁愿自己不体面。这既是传统美德,也是一把辛酸泪。

第三,企业退休人员“闲不住”。有些退休人员,55岁的工人就可以退休了,60岁的管理人员就可以退休了。这个年龄,身体还是很健朗的。这一茬老人没有什么爱好,也不会享受生活,更不会娱乐。实在闲不住,就发挥余热,打工也是快乐的,一是赚钱就是最大的快乐,二是找个事情做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你让这一茬老人享乐,他们更难受。

这一辈老人,为企业为家庭为子女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退休金多的才4000多,少的不到2000元。这个时代真的亏欠他们了,作为子女也要争气,孝顺他们,让老人安居乐业,安度晚年。


职场火锅


这个问题是给普通的下岗职工的,工资高的就不用了,一个月普通的工人退休工资才两千多点,现在的物价上涨太快,跟本不够消费的,没有办法,就得打工,也许有的人退休了,身体健康,不喜欢呆着,也会打工,没有什么为什么,为了生活吗。


天天姥姥13


不为生活所迫,谁愿意一直在奔波劳累?企退人员退休后继续打工,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为了挣更多的钱,提高生活质量。


一、钱永远不够花的,只能不断的挣钱。

一是企退人员养老金低。


我母亲,2015年退休,原来是一个大型企业的纺织工人。退休的时候,她的退休金才1600元/月。这个水平,是在我们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线的上方,但是不是很高。每个月去掉日常花销、人情往来等费用,几乎攒不下多少钱。这可怜的退休金,就是这么低。


由于当时工作的时候,母亲的工资就低,缴纳的养老保险也低,导致了现在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也少。而且要远远的低于工作时的工资。较低的养老金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不得已,让很多的企退人员在退休以后,重新选择职业,另谋生计。


二是生活开支大。


退休在家以后,生活开支会增大很多,水电暖、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的开支增大。就像我母亲,上班的时候,每天三餐,都在餐厅吃,餐厅的饭价格很低,几块钱就能吃饱吃好。现在就不行了,母亲每天需要给我们一家人准备饭,各项开支随之加大。


同时,退休以后,年龄逐步增大,身体渐渐的不如以前,经常生病。而且,一些职业病、老年病、慢性病也随之而来,家里常吃的药也是不断。这已经是家庭开支的一大部分。


总之,退休以后,入不敷出的现象比较突出。为了能够有更多的钱花,只能再就业,不断地挣钱。


二、年富力强,找工作,打发时间。


近年来,随着我们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医疗条件的不断完善,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身体也越来越健康,并且呈现出了年轻化的状况。


很多人企业员工在退休的时候,身体依然很棒。他们退休以后在家,很无聊,整天无所事事。为了消磨时间,有的人选择了再就业,能够让自己的退休生活充实一些,也能有人天天和自己在一起聊天共事。


有的人退休以后,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一下子进入了空闲时间,他们非常的不适应,整天无所事事。而他们这些人工作,并不主要是为了挣钱,换一种退休生活方式才是他们最看重的。

三、债务缠身,不得不努力挣钱。


有的家庭,出于各种原因,家庭负债很重。比如,有的家庭曾经有人重病住院,花掉了很多的钱;有的家庭遭受重大变故,欠债累累;有的家庭,为了改善生活,贷款消费,产生了负债。总之,家里有很大的债务需要还,不得已,只能继续努力的挣钱还债。


有一个现象特别明显——子债父还。当前,很多家庭的子女,参加工作以后,面临着买房买车等问题。而自己家庭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通常是,家里凑钱,将首付款凑齐,然后贷款买房,每月按期还款。


这时候的子女,一般是刚参加工作不久,工资低,积蓄少,花销大,每月都是月光族。父母为了帮助子女缓解生活压力,退休不退役,继续努力挣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子女渡过难关。


这就是中国式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

综上所述,企退人员退休后继续努力工作,为生活所迫是根本原因,追求更好地生活质量是所有人的追求。也正因如此,才促使企退人员拼命的工作。


职场百灵鸟


我是吉林省通矿总院一名刚退休2个月的医生,因为企业没给交齐社保,退休后不能发工资,所以退休后意味着一分钱收入没有,若开工资也是不足三千(我毕业后从医34年,现付高职称)。还不知啥时能开退休工资呢,可怜的人呀。若我不从事继续工作只能扎脖。[捂脸]


王莉57973502


人活一世各有追求,也各有各的无奈,有的人是为了满足基本生存而四处奔波,有的人是为了追求更高级的生活而奔波。


人先要活着,为物质生存而奔波。

我平时坐滴滴时,喜欢跟司机聊天。一次遇到一位退休的司机师傅,每天6点左右从家出发,一直到夜间十点左右才收车回家。他说他从企业退休多年,因为退休前一直是普通员工,所以退休金只有2000多块钱。现在的物价飞涨,他的退休工资根本满足不了生活的需要,所以开滴滴来补贴家用。人要活着,就要不断的奔波,不断往复的奔波,为了更好的活着。



人活着,为了精神更好的生存,也要不断的奔波。

还是一次做滴滴的时候,司机退休前是林业局的干部,退休后可以说衣食无忧,每月的退休工资可以生活的很滋润。问他为什么开滴滴?他说:自己才60岁,身体好的很,退休在家太无聊了!出来开滴滴,既有不同的人免费陪我聊天说话,我还可以赚到钱,何乐而不为呢?



人越活越高级,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驱使。

最近在看《理性乐观派》,事物的迭代升级,最初的原始恐慌慢慢发展为后世的逐项利好,一步步迭代更新。

我想人们的奔波也在于此吧。不管是在职还是退休,所谓的四处奔波都是为了家人,为了所爱的人能够得到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享受,整体的幸福感,获得感。

希望我的文字能获得您的点赞支持!

职场沙漏


说几个非企业退休人员的事。已经退休了但还继续工作。有两位刚退两三年人走了。其中一位还是我刚工作时在一起工作过的同志。两个人还都死在家中。一个是家属回老家了发现失联后联系单位同事和单位,最后发现死在家里卫生间,心脑血管疾病,另一位也是心脑血管问题。他们不缺钱只是手上有题目没做完。还一位退体后又找份工作,在外出差发病死在外头有七十岁左右了。

两个多月前参加了一个葬礼,也是我刚工作时在一起工作过的同事,享年86岁。他大儿子介绍中说他爸工作到2015年才停止。他是1952年参加工作。他也不缺钱,我们都知道他退休后一直还在上班,可能是是喜欢上班。体检时发现问题,经过治疗还是走了,葬礼上见其老伴与平时前见到时苍老多了。大儿子从美国赶回来参加葬礼的,女儿前些年就退休了。


aa老朽


身边正好有几个这样的例子,可以说出来大家一起聊一聊,探讨一下。

老家县城的一位近亲,大概十年前从企业退休了,在这之前,他们家的生活是我们羡慕的,因为在一个还算可以的企业,所以可以保证能够旱涝保收,每月都有进账。记得那当时每每去到他们家玩都很是羡慕他们家,吃的用的都比较好。还记得当时还是孩子的我,第一次在他们家吃到了一种叫做猕猴桃的水果(不要笑我哈,当年确实第一次吃),不知道怎么吃,听着叫猕猴桃,还想是不是给猴子吃的,哈哈。扯得有些远了,言归正传。

后来工作了,这几年再去他们家,发现老两口都没闲着,一个在小区当保安,一个在一家小企业做点小零工,我还比较困惑。那次特意问了一下,他们的说法应该代表了很大的一部分父母的心境。他们说,最大的原因是退休后没啥事,感觉自己还能动,就不想给儿女太多负担,所以就趁着身体允许多挣些钱。这是其中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就是退休后工资比工作时低了不少,也想多赚点养老钱。这两点是中国很多父母退休后再工作的主要原因。也从中可以看出父母辈他们的伟大之处,能自己赚钱尽量不麻烦孩子,不给孩子增加负担。

还有一位叔叔,年轻时曾经是一个企业的中层干部,退休后竟然也在超市从事保安类的工作,让我深深触动。当然他的最主要原因是孩子工作不如意,不踏实,有些啃老,再就是还给他整了两个孙子,为了给后辈更好的生活,不得已必须要做工作。

综上两个例子,我想说的是,我们的父辈真的很辛苦,一心为了孩子着想,宁肯自己吃苦也不愿意孩子受累。设身处地想想,可能等我们老了,不能达到他们那个层次和境界。当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物质生活应该会越来丰富,我们不不一定要像父辈一样那么辛苦工作了。

向每一位伟大的父母致敬!


百笑小生


很正常呀,身边有不少这样的人退休了仍然在找工作做。


拿我姐姐来说吧,65年的,很多年前工厂买断工龄后下岗,前前后后做了很多事,大概十年前全家来到北京,她从宾馆的服务员做到领班兼出纳,后又在保洁外包公司从领班做到项目经理,一个月有五六千元的收入。


几年前满50岁后开始拿退休工资,我们以为她会歇下来,反正家里也没有什么负担了。她自己也确实有这个打算。以老家有事为由请了长假,但只在家呆了两个月就坐不住了。姐夫还没到退休年龄,还在上班,她一个人出去旅游也没意思;天天一个人呆在家,睡到自然醒,醒了看电视刷微博,也够无聊,也没人一块说说话,自己也是无聊得很;更重要的是,上班有同事聊天,也和甲方有沟通来往,生活还比较有趣呀。


所以,后来趁着单位领导电话问她家里事情处理完没有,赶快借个台阶回去上班了,干得是滋滋有味。每月多几千块钱,也有双休,还能和社会有接触,也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那比天天呆在家,和一帮六七十岁的老人跳广场舞蹈有意思多了。


相信,很多人退休后仍然工作,和我姐姐是一样的考虑。身体好得很,在家呆着也无聊,上班不仅能多份收入,还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而还有很多人,可能是家境困难,需要仍然上班来补贴家里。比如经常在新闻中看到,子女或孙辈得了重病,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一天上班十几个小时,就为了能够帮助积攒一些药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选择,也都有自己的道理,没必要对他人的选择指指点点,做好自己的生活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