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西充:家门口上班 挣钱看家“两不误”

四川西充:家门口上班 挣钱看家“两不误”


四川西充:家门口上班  挣钱看家“两不误”

群众在西充县仙林镇黄楝坪村来有生态农业公司就近务工。


“现在的农民享受到很多好的政策,我被推荐到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学习栽培技术,不仅领取了培训补助,还介绍我到村里企业上班,不出门也能挣钱、看家两不误。”在西充县仙林镇黄楝坪村来有生态农业公司里,正忙碌的该村3组黄炳兰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他说,从去年冬天到现在,除了疫情期间停工以外,天天都在这里上班。忙着给雷竹施肥、采挖竹笋、分拣包装。同时还要为这里1000余亩、300余万株油用牡丹和观赏牡丹施肥、修剪。“你看,现在正在铲除牡丹地里的杂草,为前来赏花的游客管理好牡丹。”他一边介绍,一边挥舞着手中的锄头。


四川西充:家门口上班  挣钱看家“两不误”

美女们在西充县仙林镇黄楝坪村来有生态农业与牡丹合影。


四川西充:家门口上班  挣钱看家“两不误”

游客在西充县仙林镇黄楝坪村来有生态农业仙林湖边游玩。


四川西充:家门口上班  挣钱看家“两不误”

游客在西充县仙林镇黄楝坪村来有生态农业仙林湖边竹亭休息。


据该公司负责人张文凤介绍,黄炳兰每月能挣到2500元左右的工资,由于技术好、能吃苦、勤劳肯干,他被录用为固定工,享受“底薪+奖金”的月薪资待遇。该村像黄炳兰一样的员工有20余人。在施肥、除草;采牡丹籽、挖竹笋;尤其是牡丹花开、游人多的时候,用工更为密集型,每天临时用工人数最多可达100余人。

“我镇采取‘一人一岗’,解决就近就业人数达到1000余人,群众在家挣到了钱,还照顾了老人和孩子。”西充县仙林镇党委书记庞朝文说,时下,随着该镇农业企业复工复产,家庭农场、合作社春耕生产有序推进,在仙林镇像黄炳兰一样,在家门口就近务工,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过去,农民外出务工创收,是群众致富的主要渠道。但是,其弊端也日益显现,大量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导致农村逐渐走向家庭空巢化、村落空心化,留守儿童、养老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求解困难。

该镇十分重视“引凤筑巢”,已有70余家业主返乡创业,为家乡农民工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随着家门口用工环境的逐步改善,外出打工的比较优势已不再那么明显。对广大农民工来讲,与其“孔雀东南飞”四处闯荡,不如把握好在“家门口”工作的机会,立足家乡踏踏实实就业。

西充县仙林镇群众就近就业只是该县解决群众脱贫增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围绕“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就业扶贫目标,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要求,通过入户调查,逐人逐户建立劳动力基础信息库,基本完善职业培训、自主创业、转移就业、企业吸纳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等就业清单,完成农村劳动力实名制登记入。同时,该县采取订单、定向、委托等培训模式,积极支持各专业培训机构就地就近举办各类免费职业培训,基本消除贫困家庭劳动者无技能从业现象。随着该县农业产业风生水起、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就业创业政策的深入实施,既有效地促进了群众就业增收,又激发了群众和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有效地助力了该县脱贫攻坚。

截至目前,西充县引导群众万余人走进农业和旅游等行业,实现就近就业创业、持续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