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年轻教师整个职业生涯都拒绝评职称,只把精力放在教学上,最终会是什么结果?

美蛙英语


部队的军衔和职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军衔代表的是工资级别,到了一定年限就自然上调,职务代表领导级别。如果工作能力和业绩突出,职务上去了,可以提前晋衔,也就提前加工资,但提前晋衔也是在本职务上干满至少一年,如果职务难以晋级的,军衔到了年限就上调,也就是工资自然上调。我很纳闷的是,教师本身就不是香馍馍,本身不同于领导岗位,为什么不能到一定年限就自然晋职?而非要以有限的几个名额让你们争得头破血流斯文扫地?如果有少量业绩特别突出的,多次受到党媒报道或政府表彰的,教育主管部门让他提前晋职就是了。现在一些老师很小气,很势利,跟政府的职称评选导向有没有关系呢?


山人观海


看到这个问题,我很想说几句。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做的。我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很多年。在参加工作几年后,很自然的评了小教二级、小教一级职称。与我一起进入单位的老师接着评了高级职称,而我就不再评了。我先来说说别人的高级职称是怎样评的?

大家都知道评选高级职称是有较高的条件的。特别是在论文这一块,要发表在一些刊物上。还要排队评选。我了解的一些老师在评高级的时候都是四处找人的,总之各种乱象让人瞠目。我没有那么过硬的关系,也不想四处求爹爹告奶奶。知道没有关系的人想评个职称简直就是异想天开。想想其中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我一点评职称的欲望都没有。老老实实排队,那就等到天荒地老吧!



虽然我到现在都是一个小教一级的职称,但是我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在单位里比所有人都强。我带过的班级,全班找不到哪位家长对我有意见的。孩子们也能非常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如果我的工作做得不好,家长对我有意见的话,他们会马上去找院长投诉的。但是,我带班时,众多家长都非常感谢我。说我对孩子很负责。

没过多久,我就成为了年级组长。再过了一段时间,我就不在一线带班了,而在行政上工作,搞材料、管理教师、给教师做培训。我已经不在一线教学了。大家认为我不教学了,还会干什么呢?还会把精力放在教学上吗?

是的,尽管我拒绝评职称,而且已经不带班了,但是我一样在潜心钻研着教学。因为我们每个学期都要组织教师公开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有哪些问题存在,我都必须比她们更专业,才能够给她们指出这些问题出来,老师才能进步。而且,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都由我来主持。我必须花时间来准备,不断学习。这是对家长负责,与我评不评职称,没有一毛钱关系。



前几年,我开始发现孩子的大量问题都是来自家庭的问题。(尽管很多家长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于是我就萌发了一个想法:我要帮助这些家长,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家庭教育,如何才是正确的爱孩子?我要给他们开讲座。

当我一有这个想法时,马上就与领导进行了交流。院领导非常支持我。接下来,我就给家长开了第一次讲座。当时的反映并不是很好,但家长们还是有收获的。



为了能够把讲座讲得更专业更精彩,我开始去北京学习,成为了国家家庭教育高级讲师、去珠海学,成为了家庭教育指导师、正面管教导师来南昌开课,我成为了正面管教家长和学校讲师、考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高级育婴师、去北京参加国际DISC学习,成为了DISC讲师。还参加各种社群,学习了很多知识。在自己拿了一大堆证书后,又继续在幼儿园给家长开讲座,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认可。确实,他们通过听讲座解决了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很多的问题。


我全国各地跑过很多地方,每次都是一个人在外地学习。而且这些学习的费用全是我自己掏。



我拿到的证书与评职称没有任何关系;

我给家长开讲座也与评职称没有任何关系;

我早就不想再评职称了。

不希望让评职称一事而让自己搞得焦头烂额。

而且我敢保证,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再去评职称了。

我目前做的这些事情,我觉得远比评职称有意义多了!



而且,我还将做更多事情。

这就是一个拒绝评职称的老师的结果!


雨后山林静


本人,算一个吧。我在国内几所985/211大学教书18年,正式职称至今还是讲师。

要不要职称,遵从内心选择

26岁时,我在中科院获得了中级职称,后来离开学术界。32岁进入某985大学后,第一学期学生打分名列学院第一名。院领导说,写一点文章,早点评副教授吧。我说,“我要做中国第一讲师,不做第二副教授”。

这虽然是玩笑话,但确实反映我的内心。评了副教授就要评教授,评了教授就要评博导,免不了一些人情世故。我之所以当老师,是因为爱讲课,喜欢和年轻人交朋友,其他不太在意。

此后,我也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了一些学术文章,但是从未参加评职称。

我把精力集中在教学和研究上,很快有了点小名声,经常被政府和企业邀请讲课。被市场认可后,就更不介意职称了。

从全职到兼职,有利也有弊

5年多后,我辞职离开了这所大学,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对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办了一所小私塾,培养朋友们的孩子),后来又去美国攻读教育学博士。

回国后,我被几所985/211大学(包括原任职的大学)聘为兼职教授或研究员,也经常为企业和政府讲授管理学,一直到现在。

脱离体制,有利有弊。一方面,我自由自在,有大量的时间教学、写作(正式出版了9部专著),甚至玩自媒体(在2019年今日头条生机大会上跻身育儿情感领域前十名)。另一方面,在一些官方场合,因为没有全职教授头衔而被鄙视冷落。

总结

人生,本来就是有得有失,没必要后悔。看到以前的同事们成了博导、当了领导,我为他们高兴。自己随心所欲不逾矩,也算一种不错的活法吧。由于个性和价值观的不同,每个人有自己的活法,我也不推销我的活法。


施冬健MCN


世外高人啊,可是以后会后悔的!我以前也是这样做的,七八级专科学历一直没有进修提高,年轻人都忙着提学历,我只顾教学了。后来呢,校长提拔的提拔,调动的调动,谁还记得你过去出过多少力,流过多少汗?所以啊,能晋上职称还是想办法晋吧,别跟职称过不去!晋不上没有人去赞你,只有人说你没能力!


雨中听杜鹃


如果一个年轻教师整个职业生涯都拒绝评职称,只把精力放在教学上,最终会是什么结果?

看到个题目,想起我在大学期间就有这么一位“特立独行”的老师,在我们当时同学的眼里,这是一位洒脱的老师。他是个英语教师,课讲得很好,学生也爱和老师互动,各种公开课都讲过,但是每当评职称填表,审核,考核等等,他一概不填,他说,我没有职称可我一样教的最好!不愿意因为为了什么荣誉和领导或者同事闹不愉快,那样没有必要。


我认为,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无论老师能否评上更高一级的职称,都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育教学上,而不是为了评上职称才愿意耗费力气教学教学,更不要因为职称评不上而在教育教学方面只用上两三成的力气。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哪朝哪代,教育教学都是一项良心的工程,在多年以前还没有“职称”这个名词的时候,大部分老师同样也可以为教育事业兢兢业业、殚精竭虑,培育出不少的栋梁之才。对于整个教育生涯都拒绝评职称而且还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教育教学上的老师,我个人很敬佩这样的人,这种老师的境界是我望尘莫及的,因为很多老师无法做到这一点:


部分老师会认为评选职称会耗费教学精力,但是老师准备职称材料,只要做个有心人,根本就不需要分散教学精力。认真工作,各种荣誉表彰自然就有;将教学中的问题,加以提炼,就可以申报课题;将教学中的经验理论化,就是论文…所以,评职称与教学是相互促进,而不是分散精力!


知源学堂


评职称是每个教师都要做的,职称是与工资挂钩的。如果你不评,工资会些,一辈子不评职称,那么你这一辈子所领的工资要少很多很多。我想你不想评职称,大概是怕麻烦吧。我不知现在评职称是怎么做的,记得我以前评职称要过很关口,几乎每评一次就要考一次:考普通话,考电子计算机,写论文……|所以我觉得你还是去评职称的好。


笑看风风雨雨


个人觉得老师们一到评职称的时候,教学就会打折扣,这个是肯定的。因为我在学校代课的时候,一到这个时候老师们之间貌似有火药味,教学也会搁置一下。其他地方不知道怎么样,但是我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我觉得老师精力应该放教学上,才是最好的。


夜雨唔系


作为一位小学一线教师,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如果踮踮脚能够得着的东西,我们会努力争取,如果跳起来也够不着的东西,我们不放弃也永远无法得到,徒劳无功,就不得不放弃。职称这个“东西”就是这样。

我记得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一个教古代文学史的老师,他是一个很有自己独立观点的人,知识储备很丰富,但是他对职称的评定并不认可。因为他觉得,职称的评定,有些靠关系,所以,他一直都没有评教授,就算他的教学能力好!他的课程,我们都很喜欢听,因为他不对着ppt讲,而且很有自己的个性。但是,他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因为他不懂搞人际,为人比较高冷。在别人的眼里,他就是一个不合群的人。所以他的职业发展并不好。可在我们眼里,他就是个好老师。

但是自从走上了教师岗位,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我所在学校本来就是个乡镇学校,教的学生都是农村孩子,由于县城扩建,就把我校改了个名称,成了县直学校,可老师们并没有享受县直学校待遇,原来的县直学校教师每年都有免费体检,我们没有。唯一区别就是我们没有乡镇补贴这和县直学校一样。由于职称倾向乡镇,我们学校竞争压力大而且原来教书的老师在乡镇晋升了高级职称,家里有关系的调到我们校,所以永远满额超编,我们同学都同等情况有晋升高级的也有没高级的,工资差了千多元,以后差距越来越大,因为每次工资调整都和职称挂钩。

所以,年轻人千万不要因为对职称制度的不满而不去晋升,只顾及教学搞清高,因为你要食人间烟火,需要消费,不能和钱过不去。好多老教师就是因为埋头苦干,把自己事耽误了,导致自己工资比同等情况教师每月少千多元,生活就降低不少。尤其成绩之后,一分一毫都很重要。因为这就是生活

其实想想有些教师因为评职称而抱怨或者有这样那样想法,导致自己不开心,周围氛围也不好,何必呢?只要自己尽心尽力教学,能评上最好,评不上自己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自己无愧于心就好!




阳光如你


我先说说我自己吧,我是有三十年教龄的老教师,当时开始工作时,工资是62.5元,现在,工作三十年了,工资是七千多,职称是中小学一级。你可以看出差别了吧。


如果我不晋级,我的工资,随着其他教师的工资自然发放,也就是四五千元吧。这就是 差别。


我再谈谈我们这里的高级教师的工资,比我教龄少的,晋上高级的,他们的工资都接近九千了,甚至有的已经超过九千。我和他们相比,一个月就少拿一千多,一年就少拿一万多,如果加上公积金、医疗保险什么的,差别就更大了。这就是晋级和不晋级的差别。


如果一个年轻的教师,整个职业生涯都拒绝评职称只把精力放在教学上,他可能会教出很多的优秀学生,但是在教师行里,别人会说他是优秀教师吗?不会,绝对不会,人民只能会说:“傻×”,这就是现实。


当然也不排除他会出名,或者是傻的出名,或者是教学 成绩很高,成了教育界的名人,也未可知,但是概率极低,倒是以“傻”出名的概率还是很大的。这样的教师 一般都很另类。


现在应该知道这样的教师的结局了吧!


世问


如果有这样的教师,致力于教学,业务素质肯定很高,教学业绩也会优秀,堪称无私奉献!但基于当下绩效工资及薪级,晋称结构工资,这样的教师最终工资奖金收入是最低的,倒数第一。

反常,业绩名列前茅,收入倒数第一。

那么,这是一个革命的“傻子”。谁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