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是佛教之主,太上老君是道教之主,到底誰的地位更高?

在神魔小說《西遊記》中,神界有三位地位崇高的尊神,他們分別是:玉帝、太上老君和如來佛祖。

受86版《西遊記》影響,有一個話題一直讓人津津樂道,那便是玉帝和如來的地位誰更高?在電視劇中,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嚇得鑽桌子底下,狼狽不堪,慌忙派人請如來降妖,給人以如來是玉帝靠山大哥的既視感。

其實,讀過《西遊記》原著便不難發現,玉帝的地位肯定在如來之上,畢竟玉帝才是真正的三界之主,至少在名義上是統治三界的帝王。

在《西遊記》原著中,玉帝讓如來降服孫悟空時,是“宣”而不是“請”,這便足以說明兩人的上下級關係,玉帝是如來的上級,因為只有帝王對臣下才可“宣”。如來見到玉帝后,尊稱玉帝為“大天尊”,則更是說明了玉帝的地位在如來之上。

如來是佛教之主,太上老君是道教之主,到底誰的地位更高?

如來不過是個宗教領袖,而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世俗國家,不存在宗教凌駕於政權的情況,恰恰相反,宗教總是依附於政權而生存,因此,作為《西遊記》作者的吳承恩,也不可能憑空創造出一個大於政權領袖玉帝的如來形象。

同樣的,太上老君也是宗教領袖,其地位也不可能高過玉帝。在《西遊記》原著中,太上老君對玉帝稱謂,有時是“大天尊”(如來降服孫悟空,玉帝舉辦安天大會,太上老君便稱玉帝為大天尊——蒙大天尊設宴呼喚),有時是“陛下”,無論哪種稱謂,都說明太上老君很自覺地把自己歸於玉帝的下級。

佛教之主如來也好,道教領袖太上老君也罷,雖然他們都統帥萬千教徒,勢力龐大,但至少從名義上說,都是玉帝的臣子。那麼,如來和太上老君兩人,究竟誰的地位更高呢?

由於兩人的身份特殊,個人認為,比較兩人的地位,不能一概而論,可以從宗教地位、權勢地位和政治地位三方面分析。

如來是佛教之主,太上老君是道教之主,到底誰的地位更高?


首先說宗教地位。如來是佛教之主,太上老君是道教領袖,而在《西遊記》原著中,佛教和道教皆是勢力龐大的宗教,所以,從宗教地位上說,如來和太上老君不相上下。

其次說權勢地位。太上老君的弟子,大多在天庭任職,位高權重,或駐守一方,成為仙界封疆大吏。比如威名赫赫的真武大帝,以武當山為道場,威震萬妖,他便是太上老君的弟子(也有太上老君化身之說,但無論如何,總之是道教門人)。而如來的弟子,基本在西天集團供職,不可與太上老君的弟子同日而語。

我們知道,如來策劃取經大業,便是為了壯大佛教勢力。壯大佛教勢力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獲得與強大的道教集團的競爭資本。

因此,按《西遊記》原著的設定,佛教集團的整體實力,應當不如道教。那麼,作為道教領袖的太上老君,其權勢地位應當在如來之上。

如來是佛教之主,太上老君是道教之主,到底誰的地位更高?

最後說政治地位。太上老君是玉帝的臣下,如來也是玉帝的臣下,乍一看,兩人地位似乎旗鼓相當。但同樣是臣下,也有品級高低之分,如來和太上老君的品級誰更高呢?

吳承恩先生對天庭進行創作時,必然以朝廷作為參考,天庭即更天上的朝廷。而在凡間朝廷內部,最尊貴的臣下,莫過於諸侯王。

因此,作為天庭集團內部成員,太上老君的地位再高,不可能超過諸侯王。我們權且認為太上老君的政治地位相當於諸侯王。而如來,嚴格來說,他並不屬於天庭集團內部成員,其所掌管的西天集團自成體系,可如來畢竟是玉帝的臣下,那麼,如來應該類似於藩屬國君主。

那麼,作為藩屬國君主的如來,和相當於天庭諸侯王的太上老君,誰的地位更高?

漢宣帝年間,南匈奴單于呼韓邪歸順漢朝,南匈奴因而成為漢朝的藩屬國,呼韓邪即藩屬國君主。為了表示對漢朝的臣服,呼韓邪決定親自前往長安,朝拜漢宣帝。當時,朝廷就如何制定接待禮儀,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最後漢宣帝拍板:將呼韓邪單于的接待規格定在諸侯王之上。可見,藩屬國君主的政治地位,應當略高於諸侯王,畢竟藩屬國不像諸侯國那樣是朝廷分封。

如來是佛教之主,太上老君是道教之主,到底誰的地位更高?

所以,作為藩屬國君主的如來,政治地位應當在太上老君之上。這一點,其實在《西遊記》原著中也可以找到證據。

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都捧著明珠異寶,壽果奇花,向佛前拜獻曰:“感如來無量法力,收伏妖猴。蒙大天尊設宴呼喚,我等皆來陳謝。

如來降服孫悟空後,玉帝竟讓太上老君手捧鮮花,拜謝如來。古代最講究尊卑等級,如若太上老君的政治地位在如來之上,玉帝斷然不可能讓他拜謝如來。

中國是個世俗國家,在古代,政治地位大於宗教地位,也大於其他地位,所以,從名義上論,如來的地位應當在太上老君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