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灿父子听到只能判处抄家时居然笑了,连皇帝都惊诧判刑居然这么轻,古代抄家属于重罪还是轻罪?

蓝色的夜晚47


苏灿父子听到抄家笑了,这当然应该笑,因为抄家本就不是法定主刑,按照电视剧里的操作,苏家除了被抄走家产、苏爹官职不保之外,苏灿父子被判刑了吗?

答案是没有。

这也就意味着,不管苏灿父子是被冤枉也好、还是被栽赃也罢,他们违法了,但却并没有判刑,只是家产被人搜刮一空,命保住了,甚至后来还有翻身机会,这难道还不值得大笑一场?

古代的法定刑有哪些?

历代刑罚种类有所变化,但总体而言,一般包括五刑

先秦及秦汉时期,五刑主要包括墨(刺刻面、额,染以黑色)、劓(割鼻)、剕(割脚)、宫(阉割生殖器)、大辟(处死)等五种刑罚。

隋唐之后,新五刑为:笞(以小荆条或小竹板责打)、杖(以大荆条或大竹板责打)、徒(强制在一定监禁期内服苦役)、流(解送边远地方服苦役)、死等五种刑罚。

《苏乞儿》所处的清代,如果违反法律,要么判决打板子,要么坐监,或者发配边疆,再严重的,就直接被判死刑。

那电影里,苏乞儿一家坐监或发配了吗?都没有,更别提判死刑了。

他们被要求乞讨,不得从事其他营生。

这算什么刑罚?只能算有仇者故意整人

抄家不是法定主刑,充其量算是附加刑,所谓附加刑必须依托于主刑存在,比如说,犯罪者被判决流三千里、杖二里,再处以附加刑,比如罚没财产等。

抄家大概就属于罚没财产中的一种,还是比较狠的没收充公力度。

许多影视剧中常见的将犯人妻女等罚为官奴婢,这则是株连刑,因一人犯罪而株连全家。

另外,常见的赎刑等,也是主刑之外的财产刑,如果能够付出一定数额的金钱,则可以免于主刑处罚。

但赎刑是有罪名、官职等限制的,并非什么罪都能赎免,也并非什么等级的罪官都能免罪,而且还可能因为皇帝或上级官员一个不高兴,就赎不成。

以明代严嵩为例。

严嵩父子倒台之后,严家迅速被抄家,严嵩之子严世蕃也被判死刑,但严嵩却被放过了,没有接受任何刑罚。

这种处理方式,在皇帝看来,已经是法外开恩,非常值得庆幸。

电影里,苏乞儿父子何尝不是如此,而且他们比严嵩更幸运的是,他们虽然被没收家产后非常贫寒,好歹不是年老体衰,能够撑到翻身的那天。

严嵩就比较惨,虽然逃过刑罚,却已八十九岁高龄,贫寒之下,遭此大变,只撑了两年就死了。不过,也算寿终正寝。


元二使安西


首先弄清楚古代涉及到抄家几乎都属重罪,没有轻不轻的,可以说是仅次于灭族、斩首、流放之后的罪行,一旦被抄家那就意味着这个官员将失去权力、财富、官职、荣誉等一切。想想看,对于一个官员来说失去这些东西不等于要他的命吗?



当然在当时苏灿之所以在听到只是抄家后会笑,那是因为他本来犯的罪行乃是欺君大罪,如果真要追究乃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可是最终却只落个抄家免官的结局,所以不得不让他开心啊!但是别忘记《武状元苏乞儿》严格意义来说是一部喜剧,很多时候你不能把它当正常的影视剧来看,不然你以为咸丰帝是真的傻啊?就凭那个吏部尚书几句话就能免了死罪?



不过如果试着把它与真实的历史来做比较的话,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荒诞的背后早已注定这结局。首先我们要知道《武状元苏乞儿》的背景是在咸丰年间,而苏灿的身份是广州将军的儿子,他的全名叫苏.察哈尔.灿。我们大概只要知道广州将军和苏.察哈尔氏这两个意味着什么,或许你就直到苏乞儿为何只是被抄家啦。



广州将军地位高于两广总督,位列从一品

广州将军是清朝十四大驻防将军的其中一位,他是清朝驻广东八旗军的最高长官,也可节制广东省一省的全部绿营兵,品级为从一品。广州将军直接向皇帝负责,地方上的任何官员都无权管辖他,且即使是朝廷的兵部尚书也对广州将军无能为力,他和他辖下的八旗兵一切调动都只听从皇帝,其他人皆可不奉。



同时清朝规定驻防将军凡与总督同驻一城,如会同奏事,则以将军领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驻防将军的地位是要高于总督的。而在当时广州将军与两广总督的驻地都在广州,可以说当时在整个两广地位最高的不是两广总督,而是广州将军。



此外,当时清朝所有的驻防将军都只用八旗的子弟,比如八旗满洲、八旗汉军、八旗蒙古等,其他的一概不会让其担任此官职。且能够在当时担任从一品的将军的,几乎都是八旗中的贵族,那么广州将军也不例外。

苏.察哈尔氏乃成吉思汗的后裔,蒙古贵族中的贵族

苏.察哈尔氏是蒙古大汗察哈尔.林丹的旁系子孙的分支。在当时察哈尔氏和苏.察哈尔氏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也就是说他们都算是黄金家族的子孙。当年苏.察哈尔的祖先,也就是林丹大汗的庶孙察哈尔.顾哈伦追随清朝开国君主皇太极一路南征北战,最终因功被封为镇国公。后顾哈伦的第三子察哈尔.土卜图,因功被封为二等台吉,后世居江苏按察使一职,其家族也逐渐在江苏苏州定居,后姓就改为苏.察哈尔。



但不管怎么改姓,察哈尔这个姓就注定显得与众不凡。熟悉蒙古史的人应该都知道作为黄金家族的后裔,这意味着什么。当然不要以为这黄金家族是有水分的,人家苏.察哈尔氏的先祖可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达延汗。所以可以想象苏.察哈尔氏的身份和地位有多么尊贵。



综上所述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在影视剧中苏灿的父亲地位是十分高的,他的广州将军的身份就注定他是朝中的重臣,且关系网绝对是错综复杂的,能与他有关系的,绝对也是“门当户对”的,可以说基本都是总督、六部尚书、军机大臣和大学士这一层的,最低也是巡抚一级的。再加上苏灿的父亲本就为蒙古的贵族后裔,在蒙古那边的地位肯定也不低,那些蒙古的王爷、旗主肯定也与之有亲密的联系。



且电影的背景是在咸丰年间,那个时间满清早已烂的不像话了,官官相护,互相包庇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再加上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等战争的接连爆发,导致清廷的吏治更为的腐败不堪。最重要的是在当时连咸丰帝自己都在卖官鬻爵,你说底下的官员能不腐败吗?连官职都能买,你说能有多好。



再者要知道在当时武举考试本就不受重视,也没有重要到哪里去,在乾隆之后武举考试作弊那是常有的事,连皇帝自己都知道,只不过因为武举对于朝廷没什么重要的,毕竟在当时清朝实施的是以文制武,很多时候都是以文官来代武官掌权,而且很多重要的武职都是由八旗子弟来担任,所以武举跟科举考试相比,那简直就是可有可无的。



所以说就算当时苏灿在武举中作弊也根本就没啥事,以苏灿父亲的人脉和当时清廷所处的环境,这种事根本就不叫啥事。而苏灿之所以会被弄成抄家,本来就是电影中那位咸丰的宠臣僧格林沁和赵无极在作怪,是他在背后作祟才最终导致苏灿落了个被抄家免官的下场,如果没有他们的作祟,根本就不会有事。但是实际上他们能做的就只是让苏灿被抄家,想让他死基本不可能,毕竟人家的身份就摆在那里。在当时清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想想看如果这个时候清帝杀掉了蒙古的顶级贵族,你让蒙古怎么想,虽然这样做不一定会让蒙古彻底的与清朝决裂,但是蒙古可能也会与清朝离心离德的了。



再加上苏灿的父亲数十年的经营,与朝廷大员的交好,他手中肯定有这些大官的受贿证据,或者其他把柄。如果咸丰帝要杀他而那些大员不救他。他势必会狗急跳墙将所有事情全部和盘托出,到那个时候这些大官可就不好过了,所以真到那个时候这些大官势必会想方设法去救他。所以说无论如何苏灿他们都不会死,而抄家其实就是对苏灿父子最严重的处罚,也是唯一能实现的惩处。


澳古说历史


为什么笑?当然是因为轻判了,开心就笑了呗。



当年河南学政俞鸿图在科举考试时,其贴身仆人和小妾林氏串通将试卷泄露给几个考生以获得万余两好处费。俞鸿图并不知情,但事情败露之后,俞鸿图被雍正判处斩立决,而且是腰斩。



腰斩有个不成为的规矩,犯人要想快死,必须给钱收买刽子手。俞鸿图的亲家邹士恒觉得腰斩太残忍,不忍心告诉他,结果直到去刑场的路上邹士恒才告诉俞鸿图,而这时他已经没有时间去准备了。

这下可好,刽子手爽快的给了他一个慢死,导致俞鸿图被斩成两段以后并没有立刻死去,疼的上截身子在地上打滚,痛苦万状。而后他用手指蘸着身上的血在地上连续写了七个“惨”字,才慢慢的痛苦地死去。



俞鸿图并不是自己直接参与都这么惨,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苏灿父子的行为更应被判处斩立决,现在却只判了他们一个抄家而已,能不笑吗?这换谁都要忍不住开心的笑了。

抄家在古代虽然也属于重罪,但是苏灿父子此事被抄家已经算很轻了,毕竟钱乃身外之物,没有了还可以努力赚,生命可就一次,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历史小猫咪


大家要知道苏灿父子犯的可是欺君之罪,依照清朝律法,斩首砍头都算是轻的,只得了一个抄家(没收全部财产)之罪,当然是不能再轻了。

周星驰主演的《武状元苏乞儿》是一部古装动作武侠喜剧,在星爷所有电影作品中评价相当高,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喜剧,还充分展现了周星驰、吴孟达、陈百祥等人的演技,特别是苏灿获罪在京城沦落为乞丐后的经历,被周星驰演绎地无比真实生动。

电影中,苏灿(周星驰饰演)广州将军(吴孟达饰演)的儿子。广州将军是清朝的高级将领,驻防在广州,统领整个广东地区的八旗军和绿营军,手下管辖数万兵马,兵多将广,位高权重,官居从一品,相当于现在的战区司令,原来的大军区司令。

正因为老爹位高权重,苏灿家里富得流油,若非遇到心上人如霜姑娘展开追求,而如霜向其提出必须进京考取武状元才以身相许的话,苏灿绝不可冒险犯罪。

苏灿是一个纨绔子弟,不学无术不读书,但清朝的文状元既要考武艺,还要考文化,苏灿目不识丁,无计可施,苏灿的老爹一掷千金,花了20万两银子找人当枪手代考,让苏灿通过了文试,并在自己的强项——武试中击败各路高手,成功夺魁,荣登武状元宝座。

此时,大反派赵无忌等人向皇上揭穿了苏灿文考舞弊一事,苏灿父子只得招供,皇帝龙颜大怒,要把苏灿父子斩首,并叫来吏部尚书(陈百祥饰演)问罪。

吏部尚书也是一个鬼精,他搬出大清律例,替苏灿父子开脱:

“苏灿父子欺君之罪,理当问斩,但功臣之后,可免一死;贪赃依律当斩,但广州将军七年没有执法,不执法就不存在枉法之事;综合上述罪名,只能判抄家之罪。”

抄家,也就是罚没所有家庭财产,别管合法的非法的,一律充公,一分不留。对过惯了阔气豪奢日子的苏灿父子而言,这当然是不能再坏的结果,但相比人头落地,好歹保住了一条性命,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听到这个罪名,苏灿父子顿觉捡了一个大便宜。


皇帝当然不满意,认为判的太轻,但吏部尚书以法律专家自诩,宣称自己公平公正,完全按照律法办事,皇帝没办法,只好临时加了一个罪名——罚苏灿父子一辈子当乞丐。

众所周知,清朝律法森严,动辄“十大酷刑”伺候,像“欺君罔上”这种罪名,给个痛快,脑袋落地算是便宜,而苏灿父子最终只是被判抄家,死里逃生,当然忍不住笑——只要能保住命,钱财实乃身外之物。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为啥?

你要知道当年科举舞弊属于欺君,绝对是死罪。

比如河南学政俞鸿图在科举时候作弊,将试卷泄露给几个考生,获得上万两白银的贿赂。

结果,俞鸿图被雍正判决腰斩,从腰部一刀斩断。

据说,俞鸿图被斩断后一时没死,用手指蘸上身上的血在地上连续写了七个“惨”字。

苏灿父子行为和这家伙没有什么不同,理论上都该腰斩,至于抄家也是必须的。

当年基本上官员比较大的罪,一般都会抄家,因为你的家产多半不干净。

然后,吏部尚书陈百祥刻意包庇苏灿父子(苏灿帮他赢了一大笔钱),在白痴皇帝面前胡乱曲解法律,最终贪赃枉法、欺君罔上的灭族之罪,竟然就判了一个抄家。。

苏灿自然要狂笑了。

当然,抄家也不是轻罪。

大家可以看看红楼梦中的抄家,不但财物全部抄走,地契房契也被抄走。更重要的是,府内的仆人也算是财产,通通转卖给别人。

也就是说,正常抄家完了以后,你家就一无所有,一文不剩了。

如果是富二代富三代,没有谋生能力,怕是下面活命都难。

不过,如果涉及祖先祭祀的义庄、祭田,这是不抄走的,毕竟朝廷也是推崇孝道。


萨沙


被抄家了还能笑,为什么?因为按照电影里的罪名,苏灿是科场舞弊,这就等于是犯了欺君之罪,按律当斩,最低也得流放蛮荒极地。而他只是落了一个抄家,能不偷着乐呵吗?



古代科考舞弊处理方法

清朝著名的科考舞弊案有三个,分别是顺治时期的丁酉科场案、康熙时期的辛卯科场案、咸丰时期的戊午科场案。

三场大案都是乡试,也就是各地州、府主持的考试,负责选取举人,以备次年参加京城举行的会试。

顺治时期的科场舞弊案最先发现于顺天乡试,主考官李振邺、蔡元禧、项绍芳等三人受贿证据确凿,顺治亲自下令籍没家产,全部处死,他们三人的妻子、儿女全部发配尚阳堡。贿赂他们的举子虽然侥幸免死,但也被抄家,带着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儿一起到了尚阳堡。



顺天地区舞弊案结束之后,江南地区也发现了科场舞弊的事情。这一次顺治亲自下令,18名主考官全部绞死,财产充公,其家人全部流放宁古塔。另外那些行贿的举子也杖责四十,同样和一家子人流放到了宁古塔。

康熙时期,江南盐商的一些富家子弟通过贿赂考官而中举,随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向康熙密奏此事。查清之后,所有涉嫌贪污受贿的官员全部被处死,即便是失察的主考左必蕃也被革职。

咸丰时期虽然吏治腐败不堪,但对于科举还是非常重视的,针对于科场舞弊案,咸丰处决了6名主考官,其中一名还是兵部尚书、军机大臣、文渊阁学士柏葰。



纵观三场舞弊大案,受贿的主要官员全部被处死,行贿的举子和他们的家人也大多被流放到了蛮荒地区。相比之下,电影中的苏灿仅仅被抄家是相当幸运了。

抄家刑罚并不轻,而且皇帝确实可以加筹码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就是人还活着呢,钱却花没了,抄家就是这种情况。

抄家的正式称呼为“籍没家产”,就是把案犯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登记、没收。大部分时候,抄家还会扩大到家族成员,包括案犯的妻儿、家奴。以此看来,如果案犯是个不学无术的人,那很可能会因为穷困潦倒而饿死街头。



另外,抄家一般都是朝廷重臣才能享受的待遇,需要皇帝亲自裁决,这一点,电影中还是非常贴和实际的。不过抄家之后,皇帝如果想要加重处罚,大部分时候都会有以下几种选择。

针对主要案犯为流放、斩首。比如和珅被抄家之后,被嘉庆下令处死。

对于案犯家属为遣散、流放、充为官妓或官奴,严重者斩首。


我是越关


苏灿父子二人之所以听到判处抄家时突然发笑。是因为两个人犯下的罪行远远不止抄家这么简单,只判处全部家产充公,沦为乞丐已经是法外开恩。


苏灿父子二人在清朝的武科场考试过程中,首先存在着买通主考官并盗取出文科试卷找人代做。贿赂主考官在考试过程中为其行方便。这些罪行在当时可以说都已经是杀头的大罪。

而最为致命的是,苏灿凭借着自身的本领和对手突然死在自己的毒镖之下,苏灿顺利的成为了今科的状元。尽管我们认为苏灿成为武状元在个人武功方面确实实至名归。但是苏灿目不识丁,这根本不符合清朝时期对于武状元的基本要求。



毕竟历朝历代的武状元绝对都不是简单靠一身蛮力和一身高强的武功,而是要文武兼备,既能够跨马扬鞭于千军万马中取敌上将首级。又应该能够熟读兵书并且能够与实战相结合,排兵布阵,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是在这一点上苏灿显然不够格。毕竟苏灿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更重要的是身为本科的武状元势必会受到皇帝的亲自接见。这一接见不要紧,这一场瞒天过海的贿赂大案便成为了欺君之罪。而且在场的还有苏灿父子的仇人,于是这场欺君之罪便被揭露出来。而苏灿正是由于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而不得不选择承认作弊事实。

就以上的罪行来说,就算是判处苏灿父子二人全家满门抄斩的惩罚都不为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灭九族。因此最后只落得一个没收全部财产并且奉旨行乞的刑罚已经是法外开恩。



其实电影为了影视作品的效果并没有提及这是为何。实际上电影中也有所交代,在剧中便提及到苏察哈尔灿一家因为世代功勋又从龙入关。可以说是功勋之后,因此才得以得到从宽处理。


因此没收全部家产并且发配行乞本身的罪行并不轻,但是还要看犯人所犯之罪为何,对于苏灿父子二人所犯下的欺君之罪来说,可以说是轻之又轻!所以评论一个刑事案件判得轻或者判得重还得看所犯何罪。


珞珈山的猫


在古代每一个得罪皇帝的都没有好下场,即使是在周星驰主演的《武状元苏乞儿》中也落了一个被抄家的下场,但让人很诧异的是,苏灿父子听到只能判处抄家时居然笑了,这也让人开始怀疑这抄家到底有什么后果,居然会让受刑人笑了?

首先古代抄家是属于一个重罪专属刑罚,仅次于诛九族那样的连坐制度和满门抄斩,后果也很严重,一旦受到了抄家这样的刑罚,不仅自己一家人的财富都要被充入国库,妻离子散也是常态。

不过以剧中人物所犯的欺君,贪污,考场舞弊来讲,仅仅抄家可能对于他们来讲也算是“留得青山在”,毕竟他们在朝多年,手里也肯定有不少同僚们的黑历史,即使下了野也可以过得很好,但这毕竟是个例,真正的抄家是很残酷的。

抄家一般都是针对于家中人数众多的官员或者是富商,这些人在抄家之后虽然可以活着,但他的官位,财富记,家人都会离他远去,抄家可不是仅仅将你的财富没收就完了的,还要“流放”

在清朝最著名的流放地区就是“宁古塔”了,地处东北极寒之地,而其他朝代的流放地也和宁古塔类似,都是条件艰苦的地方,流放全程都是要犯人靠脚走过去,有些人可能直接就累死在了路上,而到了地方之后也不是成为一名“农户”而是变为“奴隶”这还是对于男人的“抄家措施”

而女人的遭遇比起男性就悲惨许多了,从被抄家的那一刻开始,那些人就已经没有了“人权”有一部分的女性会随着家中男人一起被流放,而另外的一部分人就会被送入“教坊司”充入官方妓院任由他人摆布。

在古代被抄家的人是完全没有人权的,被送到流放地的人大多会被送去做苦工,很多人会被直接累死,古代对于犯罪的人是很残酷的,皇权又高于法律,正如周星驰所说,他饰演的都是悲剧,但我们偏偏封他为喜剧之王,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讽刺。


疯狂青史


因为苏灿涉及的是科举作弊,当然这一段大家也看到了,是因为有人看不惯他,而陷害他的。他最后的结局是被抄家了,在古代抄家罪名说不上太重,因为皇帝有心针对的话,那么他的下场不仅是抄家,甚至是满门抄斩,流放为奴……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仅仅是抄家,父子俩沦为乞丐已经是很好了。

其实对于这部电影,想必对周星驰很熟悉的人都清楚,是一部喜剧无厘头风格的电影,既然是电影,根本不可能会完全还原历史,加上星爷饰演的苏灿是主角,当然不可能会在一开头就领盒饭,所以这儿提到的抄家罪名就没那么严重了,甚至是为了给他的落魄和人生转折,成为苏乞儿一个借口。

不过说起来“抄家”的罪名已经很严重了,因为电影风格搞笑,所以当时星爷他们才会用笑的方法来表达,但是观众们真正看到的,其实并不是高兴地大笑,而是面对这个结果时无奈地大笑,甚至是苦中作乐地笑。

相信了解星爷电影风格的人都清楚,他演的人物在面对绝境时都会用这种方式表达出来。

看到这儿大家就清楚了,“抄家”对于苏灿父子来说已经是很重了,如果放到现代,那么就相当于是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那是什么意思呢?正确来说,就相当于不能当官,连他的后代都不能当官,无法参加科举,或是再严重一些,就是剥夺公民资格!我说一句“我是中国人”,如果没有公民资格,那么就相当于中国不承认你了。

当然“抄家”在古代都是常有的事情,官员全家几辈子赚来的钱,甚至是房子一切的不动产都要归国库所有,和现代的人破产差不多,对于爱钱的人来说简直是比死还难受。

《汉典》等


汗青正浩


题主大人啊,他们笑与不笑和抄家是不是重罪似乎好像而且并没有多大关系吧。除了砍头、充军等罪责是在抄家的前提对人身自由加的罪以外,抄家除了有条命以外好像啥也不剩了吧,这还不是重罪?难道非得死才是重罪嘛?

一、《武状元苏乞儿》里听到抄家为什么会笑?

首先说明周星驰和吴孟达的笑也就是苏乞儿和他老爹的笑并不是因为抄家这个罪不重他们庆幸而去笑的。这笑里面太多的是无奈。这部电影是一部喜剧片,更是星爷表演巅峰那几年的代表作。关于被抄家,周星驰笑,《武状元苏乞儿》的导演陈嘉上曾经说过,这是最好的天才演员周星驰,本来想要落寞的神情,没想到他会用笑去表达,效果更是入木三分。

本是悲惨的情节,他们却用笑料在包装点缀,影片达到的效果更好,可惜,我们很多人没看明白,以为只是单纯的喜剧片,殊不知却是喜剧下有悲剧、有人生、有色彩。

二、按照科举舞弊来说,特别是按照电影里面的情节来定苏灿和他父亲罪的话,那抄家的确是轻了。因为照史料来讲,科场舞弊案那都是杀头的大罪,清朝的三大舞弊案里也都有不少人、不少高官的人头落地。至于,为什么电影里面只是抄家,那是因为那只是电影啊,都是编剧们自己编的情节,还是部喜剧片,又不是实打实的历史事件,只是借了个名字。当然,从电影角度出发,是因为苏灿的家世和官官相护的结果导致了抄家这个相对于死罪轻一点的罪责。

三、文学创作和影视创作大部分都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有许多情节和逻辑在正常历史和生活中都有迹可循,但大多数创作,特别是一些热门题材,我们的编剧们的想象力那是信马由缰,只为剧情服务了。

抄家当然是重罪,但并不能从影视剧中得出是否是重罪的依据,不从小说和戏说中寻找历史的答案这是基本的常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