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抗疫,关键时刻你见过哪些最硬核抗疫文宣?

财神送cai


闻令而动神洲控疫

宅家全民参战防魔

逆行驰援荆楚诊病

天使战士齐心疗毒

雄心壮志协力治瘟

仁心仁术医术愈肺

同舟共济九州除冠

中华儿女威武神勇

英姿飒爽霸气壮观

盼疑似确诊早清零


LEIXIAOCONG


抗击疫情以来,硬核的文章不胜枚举,数不胜数,央视的,省视的,政府的,民间的,胡锡进的,要数还是我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写给家人的,国家有难,咱不添乱,呆在家里,不胡乱串,为人为己,平平安安,每家平安,国家太安,才能发展。




Meiy3222121094


全民抗疫已一月有余,要说这一个月来最硬核的抗疫文宣实在太多,条幅、书法、顺口溜,诗歌、词赋、抖音短视频,图文并茂随便拿出一个都是硬核。

然而,最新的硬核应该在这里,差不多今天应该上热搜了。

这是新华社的文宣:致敬!抗疫中的基层工作者!

图中这位身上挂满了药袋子男子叫丰枫,是武汉市一名普普通通的社区网格员,负责帮居民买重症慢性病药物。24日早上5点多,丰枫和同事来到黄石路一家药房排队拿号买药。因连续两天没有排到号,导致当天要拿的药有近100份。近12个小时,他们终于拿到了社区重症患者所需要的药品。但是带去的3个箱子怎么也装不下所有药物,丰枫索性将其中小份的药串成两串挂在自己身上。这个样子像不像我们常看到的走街串巷的小商贩。

其实这只是奋战在最基层的工作者的一个缩影,一张“网红照”,展现出这场战“疫”中特殊又平凡的一群人——社区基层工作者,他们可能是下沉一线的机关干部、也可能是小巷管家、是各楼门院长、是社区志愿者、是回社区报到的在职或不在职党员。疫情汹汹,大多数居民宅家,但社区秩序需要维护,防疫工作需要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居家隔离者的基本生活也需要保障。于是,没有誓师会、请战书,只有一则简单通知,一大批社区基层工作者便开始了征程。

世界上最可贵的两个词,一个叫“认真”,一个叫“坚持”。像社区工作者这样,抗疫战场上还有太多凡人英雄:

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公交司机、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安检人员……他们的事迹没有惊心动魄,名字并不为人所知,但他们的担当,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力量。

自疫情以来,我们看到最多的是镜头前专家们的疫情战报,听到最多的是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可歌可泣的事迹,当疫情一步步好转之时,我们似乎才发现还欠这些黙默无畏的最基层工作者一个点赞。今天就让我们为这些无名的英雄点个赞,给予他们一点应有的支持和尊重,我们坚信一定能赢得战“疫”的最终胜利。


yc老杨话养生


1.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可以不无夸张地说,十四亿人或多或少地都投入了此次战役。前线后方,众志成诚,谱写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战歌。为在全民中形成强有力的抗疫阵势,鼓励人们的抗疫斗志,电视新闻滚动播出,报章杂志及时出版,宣传车巡回穿梭等,口号,振奋人员,标语,发人深醒,可以说是抗疫的“口舌”,防疫的“硬核”。

2.电视、广播、宣传车、横幅中比较硬核的标语如下:

(1)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2)婚宴喜席请延期,春暖花开再相聚。

(3)不打麻将不聚会,健康过节最宝贵。

(4)疫情期间请吃的饭都是鸿门宴。

(5)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

(6)老实在家防感染,丈母娘来了也得撵。

(7)春风杨柳万千条,疫情过后尽逍遥。

(8)一时贪杯相聚,此生或成追忆。

(9)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地府相会。

(10)少吃一顿饭亲情不断,聚一起吃饭给社会添乱。

3.在这次全民抗疫中,涌现出的硬核标语,不仅仅以上这些。通过这此土里土气、非常接地气的标语,诙谐幽默,朗朗上口。尽管有此标语辛辣,近于无情,但是,对推动防疫有着积极向上的作用。一句话,特殊时期,我们就需要这些特殊的标语,不然,不足以给世人以警醒,不足以给世人鞭策。


江水涛涛8851


给大家分享几条最硬核抗疫文宣:

1.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

2.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

3.不戴口罩就出门,这个杂种不是人

4.发烧不说的人,都是潜伏在人民群众中的阶级敌人

5.出来聚会的是无耻之辈,一起打麻将的是亡命之徒


幸福很简单142881111


李文亮医生的疫情“口哨”;钟南山院士稳定军心的定海神针;李兰娟院士及时提议封城的战略决策;管轶院士忠言逆耳的警示(武汉肺炎要比非典疫情传播的多的多);疾控中心主任高福的论文(我不认为论文写得不对,是对世卫组织的汇报和对世界人民发出的警告)……


lh17654321


自己写的:

寒潮来袭

寒潮来袭

北方的雪威猛

南方的雨阴冷

两者相对夹击

把中原大地上的

一朵朵桃花

都摁进了花苞里

所有的风言风语

都带了口罩

那些呼啸而来的

都是大自然的威力

雨雪被宅在风里

憋屈了很多天

寒潮给了它们翅膀

它们开始

肆无忌惮地翱翔

晃过我们的眼前

又抵达

我们看不到远方

和大地一起

忏悔

山川不语

雨雪和鸣

嘈嘈切切皆民声

动为之荣

静为之容

动静皆利苍生

寒潮来袭

总会给天灾人祸

一些预言般的启迪

封城

停摆

仿佛时间和世界

都停摆了一样

雨雪已不再抱怨

含着怒吼

呼啸而过

有着逆行者的凛冽

窗外的春天

离雨雪更近一些

我们和春天

还隔着玻璃的距离

那么多的心灵

如萌发的草儿一样

在寒潮里悲伤

沉重如卡在

喉咙里的那口痰

不吐不快

想吐却又被口罩拦着

更害怕被他人嫌弃

忍着的悲痛

比寒潮更疯狂

正以沉痛的姿态

在泥泞里

尘埃般

一低再低

寒流带来的一切

我们从不抱怨

外面的雨雪

比内心的悲伤

还差得很远

生和死

是不一样的迷茫

所有远去的生命

都会是一粒粒种子

在春天里种下

总会长成

我们祝愿的样子

活过雨雪

我们依然会

看到春天

会在心底里

铭刻下

所有曾经的记忆


上德如水



大汉子民14


在全民抗疫期间,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漠然视之,焦虑悲苦都会随着疫情发展而产生,心心念念就是一个目标;疫情控制、社会安宁、生活正常!在抗疫期间涌现出了无数硬核文宣,都是感人肺腑、令人惊叹、振奋人心的!这些硬核文宣激励了全民抗疫的决心和毅力!见证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战胜一切的力量!


福运LL


这是我写的有关抗疫情的一则随笔

宅 家

疫情发生时 ,我在域外,花红草绿的景色,让我忙碌,忘掉了曾经担忧过的疫情,直到在美的一位老友发微信问询国内的情况时,才感觉事情不妙。赶忙翻看头条,查阅朋友圈,不觉倒吸了口凉气,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麻烦来了,国家灾难!武汉感冒,全国人民都打喷嚏 ,包括我,不可能独善其身。以至于有朋友向我道喜,夸我有先见之明,把自己隔离在域外,远离危险,实乃高明之举时,我隐隐约约觉得,事情恐怕不这样简单。我非圣贤,更非神仙,大家都在难受之时,没有人能够例外。

我担心的有理,尽管有人说澳国的人对中国人有偏见,说实在话我没有觉得。遇到的人翩翩有礼,乐于助人,有好几回,曾经主动帮我们办理自助登机手续等,行为举止非常暖心,没有理由以小人之心门缝看人。况且,大批的中国人在节日之际不远万里,去了解另一个国度里人们的生活,习俗,观看美好的风景,并带去了大量的钞票,构建全球化的桥梁,这是两全其美的大好事,澳国人没有理由另眼对待我们!

心里虽这样想,可疫情的事时常掠过脑瓜,我叮嘱女儿,看见超市里有口罩的话 ,买点吧,以备自用。多余的,回去还可以支援身边的亲友。国内的情况日趋紧张,而且,也从外国人的脸上看出了些细微的变化,在公交车上,你偶尔咳嗽一声,立刻会有人回头看你。我想我在疫情发生前就出来了,不大会感染病毒,自信满满,但是,中国游客太多了 ,保不准和你擦肩而过的某个人会携带病毒。你不能让别人不另眼看你,每个人的生命都很宝贵,谁让我们来自疫情发源地呢?果然,事情发展之快,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一时间,网上的负面消息铺天盖地,先是武汉封城,多地封路,再后来各地患者人数死亡人员急剧上升,澳洲的口罩迅速脱销 ,有不少同胞戴口罩在大街上招摇,令外国人恐惧,以至于让我也有些避之不及。更揪心的是,悉尼已经发现了新冠状病人,设身处地的想,外国人有理由回避我们。

我想,该回去了。我们可能变成不受欢迎的人,在我们尚未被人白眼之前,一定得回到北京。还好,就在这天下午,去了趟中国城,买了些口罩,出超市门不久,女儿和国内单位通电话,老板说从马来西亚购了一批口罩,转寄到悉尼,委托我们带回国。这是个令人高兴的事,最少,我们也能给防疫助臂力。可惜的是,我们预定的航班被取消了。这措手不及的消息,让我们感到困惑不已,去航空公司问,答复,自己解决,态度不甚友好,灾难当头,人易烦躁,都不容易,这个时候,再说话就多余了。得,自己想办法吧,后来,多花了一大笔钞票,在那天悉尼暴雨如注的上午,登上飞机,转道上海浦东回到北京。

飞机落地,心里踏实,一路查体温,填登记表,回小区还被告知, 最好宅家十四天,防止自己被感染,感染了别人,事情就大了!看来,全国人都病了,没有病的人也要享受病人待遇。这好理解,我们这代人,从来都是被人管着,要是没有人管你,反倒不自在。不就是不出门吗,小菜一碟,现在互联网发达,吃的,喝的,网上下单就行,小区不许快递员进来,将食物隔着大门缝递进来。实际上,你真要出去也行,买菜,购物,出门登记 ,进门再登记,只是多了些手续而已。网上发的某些地方极端事件,在我们小区没有过。院里了无人迹,那场大雪后,好像就没有人打扫过,草坪上白雪皑皑,完全显示出守法公民的良好素质。我肃然起敬,国难当头,比起哪些抢救患者生命的一线战士来说,我们微不足道,但是,宅家,也是另一个战场,我们有理由坚守岗位,坚决不给各级政府添乱!

可是,人是高级动物,越高级,越要动,宅家时间长了,新鲜劲过了,就有些不自在。一生大半辈子忙绿惯了,一下子闲下来,非常不好受,无所事事,背着手在屋里贴墙角转圈,犹如困兽,绝望而无奈。找事干,没有兴趣,读书看电视,眼花耳背,最不愿意看的就是没完没了的疫情报道。更有甚者,网上自媒体发出的某个负面消息,评论,让人像吃了苍蝇,膈应!有些人全然不顾国难当头,吃人血馒头,还洋洋自得。看得多了,慢慢的也品味出了一些其中的奥妙:人病了!医院中的人,感染病毒,病了;忙碌的人,在抢救、帮助人,累病了;悠闲宅家的人,憋病了!一辈子竞争,随时都要显示自己重要,忽然让他退出江湖,心不甘啊!

宅家宅出病来,得治,否则,新冠病毒没有赶走,抑郁病来了。

对症下药。我有个建议,民以食为天,动手做饭,消磨时间。当前,物质极大地丰富 ,物价虽然高点,但供应充足,大部分人还是能承受的。吃好喝好,还能拉动消费,从侧面也支持了抗击疫情。当然,吃喝时要注意,学会约束自己,吃健康食品,千万别吃野生动物,别再惹出个其他病毒来。在澳洲,我曾在铺天盖地的大蝙蝠下方经过,很恐惧,生怕蝙蝠拉的屎砸在头上染个致命病毒。有时候,野生动物也不全是人类的朋友,即便是最好的动物,也会有传染病,比如,猪有猪瘟,鸡有禽流感,连牛都会疯,哪个病感染了,都够你喝一壶的!所以要学会约束。说穿了,宅家,就是约束。约束也是种修行。我们中国人打小都是在约束中长大,说大了,是国家,道德,法律约束你,说小了,是父母,家庭约束你,再小,要自己约束自己。宅家修行就是修心养性,就是自个给自个画个圈,在自个的小天地里折腾,这样,疫情便会不翼而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