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罕见的朱德元帅剿匪信


一封罕见的朱德元帅剿匪信

此公函,是朱德于1915年在滇南剿匪时,写给石屏萧县长的公函。石屏县长:萧耀棻,四川人,民国四年(1915)11月初,就任石屏县县长。此时,朱德为副团长,驻防建水,负责剿匪。

信函整里如下:

1、八寨之匪已于昨十一号扑灭,而窝必洞之匪尚在负固照常猖獗。

2、本支队有继续扑灭此匪之任务,决意明日向窝必洞攻击前进,均于明日午前五时出发。

3、本团附长亲率第二、三、四、六连炮二尊为主攻,由中路攻击前进。

4、第一连(谢连)及第五连炮一尊为右翼助攻,即向右翼以窝必洞为目标包围攻击前进。

5、第四连及第七连(即普国泰连)为左翼助攻,向窝必洞攻击前进。

6、官兵各携带两餐。

7、所用旗号与前日同种均变为红色。

8、各士兵均着皮鞋。

9、予在炮兵阵地。

此上 萧县长 台照

步二团附长朱德

可见朱德“厉兵秣马志在绝顶,养精蓄锐势贯长虹。”

朱德去就分布,今之贼力分势弱,鸟伏兽穷,所剩此也,击破,四野永清,时哉弗不可失。朱德明炳机先,洞若观火,了然于胸,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自此匪患,雾廓云除,冰消瓦解,弓折刀尽,土匪也是末路,抚四州于一瞬。此役,乃朱德在滇南(建水)剿匪最后一战。时间1915年11月19日,这是石屏萧县长(11月初刚上任)唯一一次与朱德的合作。12月初,朱德奉命开赴碧色寨、阿迷(开远)铁路沿线布防,朱德驻蒙自,迎接护卫北上的蔡锷。12月25月,唐继尧、蔡锷等在昆明宣布“护国起义”反对帝制,同日朱德率众在蒙自乘火车北上讨袁。自此离开滇南,悠悠世路,一别如雨。

一封罕见的朱德元帅剿匪信

1913年3月,朱德结束在云南讲武堂,当了11个月学生队队长的职务,被任命为滇军第一步兵师第三旅第二团第一营少校营长。是年初秋,随第一师到滇南剿匪,开始了两年多的剿匪战斗生涯。

一封罕见的朱德元帅剿匪信

那时的滇南就是现在的红河州地区,因与法属支那的越南接壤,这一带在清末民初之时,土匪及兵乱十分猖獗,民族成分复杂。它们的背后常有法国殖民者支持,当地百姓怨声载道,百姓怨嗟,如出一口,民无获苏。昭我王师,讨伐不义,除暴安良、保境安民。

初秋,省督蔡锷派第一师到滇南进驻剿匪。土匪对这一带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熟门熟路,负隅顽抗。彼边之民,患匪日久,逃避无路,匪霸相逼,一旦交战,边匪难分。官军一到,便化整为零,匪寓居于民。几次围剿,收效甚微,队伍反受不小损失。在与土匪的较量中,朱德总结了剿匪不利的教训,根据土匪分散游击的策略,鉴于此提出了应对方案:时而化整为零,时而又化零为整;声东击西,忽北忽南;能打则打,不打则退;避实就虚,虚虚实实,机动灵活打击土匪。朱德集思广益,通达民情,圣德巍巍,以民为心。朱德在滇南的剿匪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未来的战斗中,这里便成了实验田。为后来的游击战十六字方针奠定了理论基础。

那时滇南红河一带,地远山险,土匪恃其地偏险,不服久矣,今日虽破,明日复叛。利用当地殊言别语,串通一气,外人听之不甚了了。贫民百姓,哭哭啼啼,烦天恼地。辛亥光复虽有两年,清兵散勇与当地土匪殖民者同沆瀣一气,制造汉夷矛盾,大局岌岌,不可终日。利用当地山峦叠嶂,铄石流金,疟疾瘴气肆虐的有利条件,为非作歹,打家劫舍,挑起汉夷械斗。焚抢蒙自哥胪士洋行,惹事生非,制造事端。法国殖民者当局借口事端,一面向督都府抗议,一面暗中支持土匪,滇南局面一度失控。

一封罕见的朱德元帅剿匪信

1913年10月,蔡锷奉调入京,唐继尧为省督。刚到蒙自的第一营,与匪交战多有损失,只剩两连队。当时蒙自有名土匪名曰:方位,此贼之凶犹如其名,有方有位,狡猾如鳅。据说是云贵总督李经羲的保镖,生性残忍,匪中藏獒,当地夷人哈尼土司畏其三分,此匪枪法和传武功夫无人可比,抢劫火车及当地银行富商。在朱德打击下,穷鸟入怀,又流窜到建水,与滇军第九团部分不法官兵勾结,策动哗变,抢劫县城富户,焚烧民房,搞得全城人心惶惶。事后,第九团调开远整训。1914年春末,朱德所在第二团移防进驻建水,朱德与夫人肖菊芳住临安镇红井街21号(现为纪念馆),此屋为同窗好友曾师仲的宅第,直到1915年离开建水,参加护国,住了一年多时间。部队驻陈官南校场(现无存)。

1914年7月31日,匪首方位率匪围攻曲江东山水寨的团保局,抢夺快枪9枝(即驳壳枪),又窜至勒白冲抢劫。8月初,朱德化装侦察,摸清匪情。9月15日,侦察员贺老顺秘报匪首方位窝躲在李浩寨乡的冷水沟村,16日朱德率众围攻冷水沟村,匪首方位率亲信退踞黄喜客店,开枪打死官军3人,负隅顽抗,久攻不下,遂用火攻,焚烧客店前后门,激战3小时,方位从屋后逃出,藏匿沟边,被官军发现,乱枪击毙,一命呜呼!到11月查明“黄喜客店”老板黄喜确系良民,政府特发给赈恤费300大洋,补偿其损失,那时也明白损坏要赔偿的道道。

一封罕见的朱德元帅剿匪信

1915年年初,朱德因功升任第二团中校副团长(附长)。1915年7月18日,建水匪首白万、莫朴(卜)率匪众五、六百人,焚掠城南40余里的小康村~渣腊寨。9月21日,朱军进剿,先遣营长带二个连到苟街黑龙潭设伏。22日,营长唐淮源在官厅水库和坡头乡一带的渣腊寨与白、莫二匪交火,滇军气势如虹,二匪遭此重创,溃逃一空,朱德进驻此村,抵进指挥。23日,在松岭岗、衣葱、普古蚱与匪交战,毙匪十余人,余匪四散逃窜。建水匪情得到有效控制,匪患解除,民众安居乐业。

唐淮源:云南江川人,国军上将,1941年参加中条山会战,率第三军坚守山西夏县阵地,誓死不降,为保民族气节,举枪自戕于悬山之顶,“身如落花飞絮”;成为国军牺牲于抗战中最高将领之一。在此,特向将军致以崇高敬礼!将军不死,只是老去。

在红河大峡谷中的蛮耗一带,又进行了尤为艰苦的剿匪。蛮耗码头是“蛮蒙古道”的起始点,可航行到河口、越南。辛亥时驻有清军水师营,革命后由弃军变成了散兵游勇,进而蜕变为土匪;几方势力藏污纳垢,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天道为之乱也;对商船马帮大肆抢劫。法国殖民者以“剿匪保路”为由,企图护充势力。朱德率部队从金平到河口一带布防剿匪,保境安民,确保滇越铁路的畅通,也粉碎了法帝的企图,朱德再立新功。

一封罕见的朱德元帅剿匪信

红河谷高高的山梁上,飘着朵朵悠闲的白云。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着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云海尽凡烟,眉黛山秀美,片片梯田,片片绿。今天红河县迤萨镇的他竜村,山清水秀,人物寻常,一个幽深的村落,一种种豆南山下,悠然见南山的古朴小村,桃源般的静谧。“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一百多年前,一支剿匪的部队来到这里,领头的长官便是朱德,从建水南渡红河至瓦渣(今甲寅乡)土司地界,剿匪及开展禁烟禁种活动,朱老总曾在乡绅钱万兴家中住了七天,并手书“优礼嘉奖”匾以赠钱氏。随后便有了本文开头,给石屏萧县长的信函。

一封罕见的朱德元帅剿匪信

往事悠悠,一别47年。1962年,也是共和国元帅的朱老总,故地重游,到建水、个旧等地视察。6月6日,老人家欣然提笔,以赋自己的喜悦之情《重访临安》:

夏日访临安,欣然改旧观。

昔日军驻地,今日作良田。

械斗之风息,人民建乐园。

边疆如此固,邻友亦同欢。

6月9月,由建水赴个旧,朱老总又写下《燕子洞》诗:

满岩燕子窝,燕儿舞婆娑。

春来秋去也,唯尔子孙多。

游客题诗话,农夫禁网罗。

二十公里远,开远露伏波。

前曾为匪窟,肃匪动干戈。

道人称百岁,香客信无讹。

临安风景地,避暑气温和。


一封罕见的朱德元帅剿匪信

第一首诗,陈官南校场变成了农田,民族和睦,中越友谊万古长青。第二首,写了东汉时的马伏波将军马援曾到开远指挥过战斗。“道人称百岁”朱德在建水时,常常拜谒过这位道人,有了许多的问道,和世间的真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