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彿伸手不見五指,這部女權主義恐怖佳作給足了驚喜!

曾經寫出經典科幻《時間機器》的英國著名作家赫伯特,善於描寫未來科技過度發展引發的犯罪或是災難,並融入對進化論、階級對立、人性善惡等的思考,這點在《時間旅行》中就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那部小說中,作者向我們表達了他對兩極分化的人類社會文明高度發達後,人類面臨的生存危機就會越大的擔憂。

彷彿伸手不見五指,這部女權主義恐怖佳作給足了驚喜!

無獨有偶,在其1897年發表的另一部科幻小說《隱身人》中,又刻畫了一個沉迷於科技的無恥博士在發明了隱身藥水後,從肆無忌憚的作惡到最終迷失自我的故事

同側重高科技的負面影響,凸顯人性的陰暗面,強烈批判主義的風格,引發了對社會文明的深刻思考。

2020年上映的電影版《隱身人》,更是由面到點,在小說長篇的線性敘事中摘取隱身科技被髮明這一設定,再通過一位被隱身人欺辱的女性視角,探討了弱勢女性群體該如何抵抗情感勒索、家庭暴力、霸權欺凌的話題。

在科幻外衣的包裹下,改編後的電影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恐怖、驚悚大戲,又上升到女權主義中反對暴力、壓迫、追求性別平等的思想層面,多種元素近乎完美的融合,不可謂不是一部2020的開篇驚喜大作。

沒有鬼怪的恐怖片什麼會嚇人

拋開科幻之類的外衣,《隱身人》其實並非傳統意義的驚悚作品,而是沒有鬼怪邪祟,依舊讓人驚出一身冷汗的類型。

自小聽慣了各種民間鬼故事的我們,總是思維定式的將恐怖與鬼怪畫上等號。但實際很多恐怖片並未有靈異因素出現,恐怖效果卻絲毫不亞於真實的靈異故事。

箇中原因主要還是無落差的恐怖感的營造。

這種恐怖感是指在面對因我們知之甚少,一時無法解釋的現象時,存在於我們潛意識中或無意識中的強烈而壓抑的驚慌失措的表現,諸如腿軟、走不動路甚至胸悶、噁心的第一反應。

彷彿伸手不見五指,這部女權主義恐怖佳作給足了驚喜!

丟掉的安定藥,突然出現在了衛生間;睡的正香的時候,被子忽然被扯走;更別提在耳朵旁呼氣的小動作了。

這其中最驚悚的恐怕當屬塞西莉亞在餐廳向姐姐求助時,艾米莉突然被懸浮在空中的匕首一劍封喉的情景...

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生物監視並操控著自己的一切,任誰都會聯想到超自然,但《隱身人》偏偏就不走尋常路,從始至終觀眾導演都清晰的告訴大家,這個超越人類經驗與知識的東西,它所帶來的恐怖感,並非是《咒怨》中躲在家裡飄來飄去的冤魂。

可觀眾的小心臟就是被拿捏的死死的,這又是為何呢?

導演雷·沃納爾的過人之處便在此處,先前同恐怖大師溫子仁合作過《潛伏》《電鋸驚魂》眾多驚悚大作,讓人毛骨悚然的背後,是二人趨同一致,駕輕就熟的恐怖手法。

對比歐美恐怖片動不動就出現人體器官的血腥暴力,讓人感覺噁心、乏味的陳詞濫調,沃納爾更願意將恐怖轉向精神上的折磨,通過伸手不見五指的微妙感覺,將觀眾從一開始的迷惑,到不安,甚至崩潰,最終徹底被征服

彷彿伸手不見五指,這部女權主義恐怖佳作給足了驚喜!

歸根結底,這類恐怖片的本性主要是通過懸念迭起的衝突,營造觀眾的恐懼、害怕、惶恐等原始的負面情緒,並通過對這些情緒的宣洩引發觀眾的爽感。

電影中的隱身人的真身未出現之前,我們也許會先好奇男友阿德里安到底死沒死,其次才是通過塞西莉亞歇斯底里之後的崩潰激活我們內心的恐懼因子。隨著忽高忽低的線索鋪開,少有觀眾不被帶入到導演精心佈置的一個又一個局中。

也許你會有個疑問,既然作案手法一開始就昭然若揭,會不會降低觀眾對結局的期待值呢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平淡無奇的恐怖片註定是無人問津的。

在《荒木飛呂彥的漫畫術》一書中提到過,能不能做到起承轉合是任何故事精彩不精彩的前提。事實在任何藝術創造中,開端、承接、變化、結尾都是不可或缺的組成要素。對比恐怖片,同樣是適用的。

在起承轉合的4個基本元素中,《隱身人》實際上做到了起承轉轉轉合的高級變化,通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緒調動,讓觀眾欲罷不能。

彷彿伸手不見五指,這部女權主義恐怖佳作給足了驚喜!

是女主塞西莉亞小心翼翼逃離男友阿德里安的身邊,尋求平靜舒適的生活,拋出懸念。

是看似平平淡淡的普通生活的來臨,塞西莉亞繼承了遺產,成了百萬富豪,一切都是那麼的順風順水。

是事情自然不會那麼簡單,隱身人出現,可怕的噩夢降臨。

彷彿伸手不見五指,這部女權主義恐怖佳作給足了驚喜!

這其中:

第一轉是小小的不可思議出現的端倪,塞西莉亞不被理解,直至被迫害到精神病院。

第二轉是通過努力,終於擊敗隱身人,揭開面具卻是阿德里安的弟弟,有些始料未及。

第三轉可謂整部劇的最大高潮,女主的反殺,面對道貌岸然的阿德里安,女主穿上了隱身衣殺死了他。

便是結尾女主走出了別墅,即將開始自己的嶄新生活。

彷彿伸手不見五指,這部女權主義恐怖佳作給足了驚喜!

這其中第三轉的反殺,頗為精彩。塞西莉亞深知阿德里安的為人,他明白男友拋棋救己,故而狠心演了一出反殺大戲。

之前藏在衣櫃中的另一套隱身衣的伏筆作用也完全凸顯。

試問這樣的反轉,又有何理由不讓人大呼過癮呢?

2010年開始風靡的AMSR,通過視、聽、觸、嗅等感知上的刺激,產生令人愉悅的獨特刺激感。而中式恐怖片的特點也是如此講究大腦的深度虐骨,而非傳統歐式血腥的辣眼睛。雷·沃納爾同溫子仁一樣,在深度習得中式恐怖片精髓的基礎之上,又完美結合了西式恐怖片的暗黑色彩。

於是我們見到了一個全新版本的《隱身人》,不見其人,只聞其聲,卻早已是汗毛戰慄。

當然,這種恐怖還並非《世界奇妙物語》那般的細思極恐,顫慄感足夠繞樑三日的心有餘悸,但在觀影過程中,《隱身人》這種不斷施壓,讓觀眾喘不過氣來的緊迫感,至少在普通票友這裡,是足夠滲人的。

遭受壓迫的女性與自我覺醒

恐怖之餘,影片的第二大亮點,便是上升到女權主義高度,關乎女性自我拯救與覺醒話題的探討

毋庸置疑,作為性別平權歷史上的一大創舉,女權主義的誕生是具備時代性與先進性的。它將性別平等從理論落地到一個個的“女人”,它將身處“鳥籠”的女性推向舞臺中央,盡情展示於社會民眾面前。

《隱身人》這樣一部恐怖題材的女權影片,大膽揭露了現實中遭受性別主義、性剝削、性歧視和性壓迫女性的現狀,不可不謂之高明。

可憐的塞西莉亞長期遭受著身體與精神的雙重壓迫,隱身人無處不在的對她的生活指手畫腳,切斷她與所有親戚、朋友的聯繫、讓她孤立無援,欲哭無淚。

彷彿伸手不見五指,這部女權主義恐怖佳作給足了驚喜!

苦難、挫敗與限制造成得巨大傷害之下,導演給我們做了一個勇敢抵抗男權的典範。想保護摯友女兒的急迫心情,姐姐被殺害後的憤怒與愧疚感,當然最重要還是對自由的渴望,導致女主的覺醒與奮力反抗。

彷彿伸手不見五指,這部女權主義恐怖佳作給足了驚喜!

從塞西莉亞在被關進精神病院,頑強如《終結者2》中莎拉一樣,撿起手槍奮力的想與阿德里安一戰時,便是她性格蛻變與自我拯救之路的開始。

熱播美劇《行屍走肉》中也有一個類似的角色卡羅爾,從一個被丈夫扯頭髮毆打的懦弱女性,到丈夫與唯一的女兒相繼被行屍殺死後,最終成為隊伍中不可或缺的戰神卡媽。

無論是影片中被桎梏的塞西莉亞一角,還是17年為美國著名的“me too”運動發聲的被迫害女星,亦或是近期韓國聳人聽聞的“N號房事件”中可憐的未成年女性,所有這些承受各種摧殘以及性剝削的群體,她們一直都被各種力量與阻礙所擠壓,這些系統性地關聯的力量與阻礙鑄成銅牆鐵壁,導致她們人格的固定、縮減甚至變形

因此將她們的慘痛經歷進行坦露,不僅是為了引起社會的足夠重視,還是對渴望力量與平等對待的宣洩,更是為了要將那些做出荒唐至極行動的罪犯繩之以法

男人、女人生來平等,被擠壓的女性必須得到拯救與自我拯救。

延續以往“以小博大”的企圖心

小成本撬動高票房,在娛樂圈並不少見,尤在恐怖片領域見多不怪。相比較動輒幾億美元投資的視效大片,

投資1000萬美元以下的恐怖驚悚片往往更能達到意想不到的低投入高產出效果

不依靠流量明星,轉而在演員、場面、服裝、效果等方面有更精準的開銷。在資金僅僅只能滿足正常運作的情況下,創作者往往更容易劍走偏鋒,去開闢出更新鮮多樣的電影風格。

彷彿伸手不見五指,這部女權主義恐怖佳作給足了驚喜!

只要能夠滿足特定人群的需要,片子夠優質,就足夠在這一小戳人群中爆發。諸如一個人一部手機的電影《活埋》,一群人一個房間的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同樣做到了鶴立雞群。如果是在恐怖片領域,雷·沃納爾早已將成本效應控制的遊刃有餘。

憑藉先前與溫子仁合作的恐怖大作《潛伏》,僅僅投入150萬美元成本狂賺9700萬美元的珠玉在前,這一次單獨執導《隱身人》,雷·沃納爾完全延續了之前的“以小博大”的風格,700萬美元的投入,截至目前已經在全球狂攬1億多美元的總票房成績。要知道這還是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的關鍵時期,上映場次本就不多的情況下。其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當然如此“以小博大”並非毫無目的試險,而是有的放矢的抓住了特定人群的獵奇心理。

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說過“人的內心深處都存在攻擊本能和死亡本能,有毀滅一切、獲得真正安詳的衝動,比如有人站在高處會有跳下去的衝動。”

言下之意,人總是會控制不住的去按下明明被告知不能觸碰的按鈕。而看恐怖片也正是滿足那種明明懼怕,卻又忍不住想體驗,意圖宣洩情感的心理。

就這一版《隱身人》而言,雷·沃納爾的企圖心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常人印象中的恐怖元素影片全都有,迫害、壓迫、毆打等等關於對立雙方心理與行動上的戲劇衝突表現,但它就不是我們理解中的恐怖片類型。

除此之外,《隱身人》獨樹一幟的是,不單是為了恐怖而恐怖,而是在科幻、復仇、女權等諸多新設定之下,展現出來的關於人性的閃光點,更顯得難得可貴。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還顛覆原版小說以及之前兩個電影版本的主配角設定,這次在雷·沃納爾筆下,隱身人徹底成了在躲在暗處的配角,而一個備受欺凌的女人被置成了主角

彷彿伸手不見五指,這部女權主義恐怖佳作給足了驚喜!

即便新瓶裝舊酒,雷·沃納爾還是包裝出了花來!

如果不去太深究整部電影邏輯上的縝密性,僅從恐怖氛圍的營造,以及女性視角自我救贖的揭露與探討而言,毋庸置疑,是值得8分左右的評價的。

如果你不能利用有限的預算達到嚇唬觀眾的目的,那麼你就很難在恐怖片上取得成功。”溫子仁這樣說,也做到了,雷·沃納爾更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