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农村里面,合村并镇实行了,你觉得有什么好处呢?

农人莫小道


💔我们这里合村并镇已有十多年了!合村并镇就是基层机构体制改革,对工作人员进行精简,将原来小村合并为大村,将面积小人口少的乡合二为一改为镇。为什么要进行机构改革?这种合村并镇有什么好处?你听小编仔细分析原因。

一,设村增加乡是为自己谋取私利,增加国家负担。在我这里有些大村十八个村民组,其实人口面积不大,原来是一个村,几十年前公社书记把这个村改为两个村,而另一个村的村干还是原班人马,改村的另一个村村干部支书是自己的弟弟,村长是自己的同学,村文书是自己的儿子。大多数一个村改两个村都有内幕,乡干部利用权势,国家的资源为自己亲友谋取私利。我们这里有个乡原来叫公社,那时只管辖十五个村,后来改为两个公社。一个村改为两个村,一个公社改为两个乡,增加了许多村干部和公社干部,这些人工作轻松拿的是国家工资,给国家增加了许多负担。

二,合村并镇减少了干部,为国家节约了资源。现在合村并镇,一个县市可减少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村镇干部,财政支出少,每年可节省村干部支出的各项开支上千万元,为国家减轻了节省了巨大财力负担。其实现在公路村村通,乡邻着乡,居住村庄也不散乱,两个村两个乡合二为一管理很简单,村镇两级的工作就是上传下达。没有什么繁重复杂工作,我为这种村镇合并的做法叫好!你处村镇是否合并了,欢迎留言评论!💔


安徽农村广播听评员


合村并镇,可以说是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发展开头和好的趋势,当然这个合村并镇,也并没有一下全部展开实行,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不同的想法,有些觉得好,有些觉得不好,是各有说辞。

目前可能在沿海一些的农村和平原一带的地方实行比较多,毕竟也是得搞一个先行实验,总结经验,最后在全国推行。毕竟现在的农村也在飞速的发展,大家都希望便捷化的生活。

合村并镇在我们老家地区目前还不太明显,只不过是有另一种方式的合并,那就是建立集中连片的新农村,将一些偏远地区,交通不便,房屋老旧的人家搬在一起生活居住,改善以前的生活环境,这看起来确实是个很好的事情,但好归好,依然还是存在诸多的问题。

其实真正的建立合村并镇模式,好处是大于弊端的,这就来说说个人的见解。

第一:生活更加的便捷化

合村并镇,就意味着人口密集化生活,其他的服务配套设施也就会相应的进行发展,比如:社区医院,社区学校,社区超市等等,都可以配套的相应发展起来,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整洁,方便。


第二:增加就业率

合村并镇,就会出现一部分的社区管理岗位,毕竟一起生活的人口增多,就得成立管理组织和服务组织,这样就会出现一些岗位,正好也可以增加农民的一部分收入。

第三:从土地种解放出来,土地流转,转变生产模式

合村并镇,更有利于土地的转型化发展,可以进行土地的集中耕作管理,个人入股集体管理,经行招商引资,不仅土地可以入股分红,而且农民还可以去里面劳动上班这就等于是一份土地有了两份收入,不用以前那么辛苦反而赚取的更多。


第四:有利于国家和政府的管理投资,优化农村资源

合村并镇,就是为了资源的优化整理集中,包括政府方面的管理和投资也是一样的,大家生活在一起,方便了投资投入,也方便国家政府的管理,节约和优化了农村的资源。

要说合村并镇全是好处,也不是太现实,还是存在一定的缺点的。

第一:生活密集,矛盾增多

农村生活习惯的人,都有一个喜欢占点小便宜的习惯,合村并镇以后,就会集中各式各样的人,到时候肯定会有一些人占一点其他人的地方,小便宜,那就肯定会有矛盾发生。


第二:生活日常环境卫生太麻烦

农村来的人,也不是说我贬低农村人,其实并不是,而且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就是环境卫生比较差一点,有些人还是那种随意丢垃圾,随意吐痰的人,这样合村并镇以后,对环境的治理和打扫也是一个问题。

总结

希望合村并镇的优点和好处越来越多,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农民改变以前艰巨的生活环境,争取早日过上好日子。


渭水三农人


说起“合村并镇”这件事,恐怕不少有能力的农民朋友也是在期盼着。但是对于这件事,国家也是有一定的政策的。合村并镇已经提出来一定时间了,但实行合村并镇的村子也是有条件的。

第一是一些空心化严重的村庄,村子里只剩下了一些老年人,而年轻人和中年都出去打工了。这样一来,不仅老年人的养老成了问题,村子里也有大量的土地、田地处于闲置状态。因此,国家将这些村子进行合并,也是有利于更加高效地利用土地。

第二种是自然条件恶劣的村子,或者是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的村子。这些村子的维护成本高,因此政府出资帮助村庄进行搬迁,为的就是减少维护支出,避免村民的财富屡屡遭受损失。

第三种是村子因为商业投资或者是政府政策,需要进行搬迁。这样的搬迁方式,也是最受村民欢迎的。村子在搬迁之后,村民们都会获得一笔可观的赔偿或者是安置进对应的小区中。

说起合村并镇的好处,那可真是不少。

第一点,新社区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而新社区能进行统一配置,能家家户户都装上热水、宽度、自来水、天然气等设施,这样一来村里人生活也是舒服不少。

第二点,新社区有着配套的医院、学校等。社区里的学校、医院也是能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老人的看病养老问题。

但是,合村并镇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

譬如说,村子搬迁之后,村民的土地要怎么办?农民住进社区之后,农具又要怎么放置,还能不能养鸡鸭?赔偿标准又是怎么样的?等等。

但是总体来说,合村并镇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件好事,将大大提升生活水平。


魅力社会


说起“合村并镇”这项举措早就开始实施了,我们周围有三个村子就合并到了一起,说到这里真的是很让我们羡慕,因为人家几个村子合并之后,全体村民就都搬到了楼房里面去住。而没有合并的村子,要想住楼房,肯定就得自己花钱买,也就是说没有经济实力的可能一辈子也住不上楼房。因此,合并村镇对农民来说还是有许多好处的。



最明显的就是我之前说的,大家可以不用花费多少钱就能住上楼房,有的人家甚至一分钱都不用花。村居变楼房对于农民来说当然是好事,周围的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你在村子里无论怎么进行环境卫生整治,还是会有人乱倒垃圾,生活环境不是特别好,而住上楼房之后,周围的环境都会变好,下楼就有小公园和健身器材,冬天集体供暖不怕冷,夏天也不用担心院子里边有那么多蚊子哄咬,生活质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应该是村镇合并对农民来说最有利的一个方面。



“合村并镇”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表现,可以充分的集约资源发展当地经济。在我们家周围这三个合并的村子,过去都是比较偏远落后的村子,所以很多人就都离开了村庄到城里去打工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为了节约资源,才将他们进行合并,合并之后不仅为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对于当地的农民来说也得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每年到了年底,合并后的大村,都发很多的村民福利,因为经济发展了,村子里面有钱了,农民生活也变好了。


“合村并镇”有的是合村,有的是并镇,不管是哪种,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资源。原来三个村子需要三套班子,发三份工资,现在只需要一套班子发一份工资就好了,节约的这些经费虽然不是直接到了老百姓手中,但是我们多多少少也是能沾点光的。

当然合并到一起也是有利有弊,有道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一下子增多,管理难度肯定也会加大,前期的混乱是不可避免的。另外,楼房对于种地的农民来说,的确也有很多的不便。



灵子


作为一个这几年一直在农村老家种地的人来说自己曾经亲眼目睹了“合村并镇”的这一现象。我也就实事求是的谈谈我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留言指证。

合村并镇是大势所趋,但是在具体的细节问题的处理上有待商榷。

1)合村并镇是把小村庄都迁移到比较大的村庄里面,按照我们这里的做法就是顺着比较宽的好的马路上合并,搬迁费用和盖房子的费用又该怎么样处理?

比如说前几年我们心里在镇上盖了很多房子,这样的房子的宅基地属于集体的,但是我们老百姓还得自己掏全款购买,自己家的老房子自然还是自己的,所以这样的合作并镇就失去了意义。房子从前几年建设好到现在依然空置在那里。

2)我们这里也有比较成功的例子,即在我们隔壁乡镇的一个小村庄里。他们村由于挨着通往县城的主干道,所以村里集体规划了一片地方都盖成同样的二层楼带小院的模式。等到新的房子盖好以后集体搬迁,然后再把以前的村子给拆了再搞成可耕地。

合作并镇对于咱们老百姓的好处:

首先来说人口密度增加了,大家走亲访友的路程缩短了。现在有很多个家户的加工厂,合村以后大家招人干活比较方便了。


其次就是通过合村并镇,土地流转的进度加快了。

就那我们这里来说吧,现在最头疼的就是个家户的土地分布比较零星,并且亩数不是太大。虽然说现在机械化收种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土地太小不利于机械化的施行。土地流转的难度大,费用也比较低。合村并镇以后能够很好的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


豫东小农


现在农村合村并镇,已成定局,因为现在农村的屯子里,已经没有几户人家了,有的都是空村,他们有的在城市安家落户,有的常年在外边儿打工,使农村的人口逐渐减少,还出现土地荒芜情况,因为每人分到一亩三分地,三口人儿也就三亩多地,如果机械化种植,会很麻烦的,如果合村并镇,土地就可以连片经营,那样会减少成本的。

现在农村,已经走向合村并镇的道路,有的农民已经在城市安家落户,有的农民已经到城市长期的打工,屯子里的人员逐渐减少。如果把三个村的人,并做一个村子,还能省出大片的土地,机器在这一大片土地上耕种,省去很多种地的成本,这样就给在外打工人员减轻很多负担,他们直接把土地承包出去,使承包者能挣到钱的。

合并村庄的农民们,都集中在一个村镇里,在这里建个医疗机关,还有养老院,各大商场商店,都可以健全,如果在这里想种地的,还可以种自己家的土地,他们以后的生活来源,挣钱的方式,都是不能改变的,只是居住地的改变,如果有能力的农民,这回可以大展拳脚了,因为土地已经连成片了,他们有的会成为一代农场主。

农村合村并镇后,再也不会出现土地荒芜的情况,再也没有种地不挣钱的情况,这就出现了两种可能,一种是放弃土地,一种是承包土地,这就是农村的发展方向。

以后的农民就跟城市人是一样,没有土地,一辈子只靠打工生活,或者经商,或者是建厂子搞事业,还可以给农场主打工。


三农刚子


合村并镇在2020年是一个推广实施的重要节点,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第九章中,将全国农村分为了4类: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小农人的家乡就是搬迁撤并类,由于自然村分布比较散,管理起来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属于资源城市,资源的枯竭,合村并镇已经成为了势在必行的举措了,因此在2020年小农人的家乡一定会大面积实施合村并镇的,那么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从小农人的家乡来看,会有以下好处。

一,节省开支

一个自然村的班组成员少的5个人,多的10多个人,这些人一年的开支可以扶贫至少10户农村贫困户,可以切切实实的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如果合村并镇之后,集中管理会使得社会资源大大减少,使得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能改善农民的生活上,所以节省开支算是合村并镇的一大好处。

二,改善住房条件、保护环境

小农人的家乡是东北的边陲城市,这里的取暖基本都是靠煤炭,小的时候早晨5点左右,晚上五点左右,这两个时间点在村里,你就会看见黑烟缭绕,犹如进了暗黑谷,特别的瘆人,而且刺鼻的煤烟味着实让人受不了,但为了取暖,不得不忍受了,如果实行合村并镇,那么就会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农民可以住上楼房,农民可以享受集中供热的便利,这应该是一个切切实实的民生好处了。

三,改善农民的经济条件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生意,如果实行合村并镇,那么就会使得几个自然村合并成一个行政村,在这个大社区里,人口集中,资源整合,特别适合做一些小买卖来提高生活水平,以前做生意要走村串镇,现在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只需在家门口就可以把生意做,交通的便利,农民的收入增加,这也是合村并镇的一大民计好处了。

合村并镇可能不适用每一个农村,但对于一些相对落后、资源枯竭、劳动力短缺、耕地较少的农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决策,在这个政策落实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矛盾,毕竟合村并镇是资源形式,但如果有好处,还是希望广大农民朋友尝试下,因为小农人这合村并镇之后确实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布衣小农人


假如农村里面合村并镇,这虽然是一个趋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农村都会合并,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合并。

记得去年很多官媒都出来辟谣,被网络炒的沸沸扬扬的合村并镇究竟是怎么回事?就是保留绝大多数的自然村庄,农民依然可以种地和打工,还是可以住在依山傍水的农村。而所谓的合村并镇,只是针对偏远、常居村民稀少和自然环境可能存在隐患的山区农村,将里面的村民有计划性、有组织性的统一搬迁到规划建设好的安置小区,众多这样的村落迁到一起,重新成为一个新的小镇。


合村并镇的好处体现在多方面,它是一种新型的尝试。原来的农民也由此过上了类似原来城镇居民的生活,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社会福利和保障。最为明显的就是,并镇以后有了比较便利的社会公共设施与资源,比如公园、公交车和超市;同时在医疗、教育等方面也会更加受益,规划小区都会有配套的社区医院和学校,都家人生活都比较便捷;而最重要的就是就业更加便利,农民的子女能够更加方便就近就业或者去附近的城市工作。

假如实行合村并镇,农民的土地会怎样安置呢?这个问题的处理还是比较人性化,有的地方也有可做参考的案例,农民可以保留原有的耕地进行耕种,也可以承包给村集体或合作社,而对有一些自然生态比较好的地方会适当予以补贴进行退耕还林。原有农村土地的商品化转型,也是增加农民收益的重要措施。村集体的土地通过整合、规划,进行规模化经营,也有利于提高农村的整体经济水平。

合村并镇可能是振兴乡村、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尝试,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不会是大规模的拆村与搬迁。它的意义重大,集中人口、节约土地,增加农村的商业投资,让农民的生活更加便利,过上更好的生活。需要明确的是,如果实行合村并镇,那么农民是不能再享有原来的宅基地,并且也要慢慢适应农村生活向城镇生活的节奏。



农纪


我们村肯定不会合村并镇,因为我们村建设如同世外桃源,有漂亮宽敞的瓦房,还有干净整洁的街道,村周围都是美丽公园。

从前几年就听说合村并镇,而且我们这里也有部分乡镇实行了合村方案,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对于很多农民来说,还不如待在原来的老房子里。


合村并镇并不是给农民们在城市里买楼房,让大家变成城市居民,只不过是几个村子合并在规定的地方,那里建好了楼房让农民去居住,很多人只是看到了合村并镇的光鲜亮丽一面,认为农民们有机会住在楼房里,那是莫大的幸福,殊不知真正合村并镇后,去那里居住的都是四十多岁以上的农村老人们。

我婆家舅妈有幸也因为这样的政策搬进了楼房里,这让原来住在三间瓦房里的舅妈很是开心,舅妈搬迁到了镇上统一盖好的楼房以后,住在了四层高的楼房里,开始对楼房里的装修进行了改造,原来没有土炕的卧室里被建上了炕,甚至还有了土锅灶。

那些搬进楼房住的上了年纪的农民们已经习惯了睡土炕,而且是烧的热乎乎的土炕,因此他们需要在楼房里建土炕,还要烧火,于是楼道里就得有堆积的柴草,弄得还不如原来不合并时干净整洁,老人们觉得不如单门独院方便。


以前农村老人们喜欢吃了饭到家门口凑堆说话唠嗑,可现在上下楼不那么方便了,最起码晚上不能嘴巴一抹拉开家门到街上跟邻居说话了,农民们觉得有些别扭,种地还得骑电动车回原来村子里种,再也没有家门口的小菜园可以种菜了。

这些都是合村并镇之后上了年纪的农民不方便之处,而农村年轻人结婚后还是去城市住,虽说合村并镇也是住楼房,但还是农村,根本不是年轻人的选择。

而七八十岁的农村老人们住楼后更不方便,比如我那个舅妈,有一次下楼买菜,原本很胖的身体突然踏了空,从楼梯台阶上滚了下来,这下倒好,把腰给摔错位了,于是在家躺了有好几个月,家里亲戚去看她时,她抹着眼泪说不如原来自己旧房子里住着自在。

合村并镇有人觉得很好,能够像城里人那样住楼房了,但上了年纪的农民们并不喜欢这样的合村,他们觉得在村里有栋自己的房子,旧点无所谓,住着舒服最关键,出了门就是小菜园,可以种喜欢吃的小菜,还能坐街头晒太阳,或者夏天在大树下乘凉,那才是农民们喜欢的生活。

总之很多事情都是利弊共半,有好处也有坏处,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悠然见东山


我是爱茶者九号,一位来自湖北恩施地区的农民,想要了解更多农村趣事和种养殖专业知识,请用您发财的小手给我点个关注!

在我所居住的这个小山村,目前还没有实行合村并镇的相关措施,但前些年实行的易地搬迁和精准扶贫措施,和合村并镇有着较大的相似点。我的父亲参与过安置点建设,给我说了很多关于安置点居民的事,所以我认为自己在这方面还是可以说上几句的。当然不同农村地区,在具体施行时有着较大的差异,我只能够结合恩施农村地区的做法,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合村并镇的好处

现在不深入农村就不会了解到农民生活的困难,特别是在那些山区农村,不少农民还居住在七八十年代的茅草房里,一到下雨季节不是这边漏就是那边漏。对于他们来说,合村并镇搬进统一修建的楼房,不仅仅是居住环境的改变,还是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部门对我们农村其实有着各种福利性措施,但因为农村地区不少农户居住都较为分散,如果是专门为某一家某户施行措施,很明显是划不来的。如此当合村并镇之后广大农村农民都会集中起来,相关措施也更为方便进行,比如说农村休闲场所修建,肯定是在合村并镇后能够服务更多的农民。再者合村并镇后农民们居住更为集中,管理起来也更为方便,可以减少很多社会矛盾。

合村并镇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发展机会。现在农村其实很多农民都有本事,只是缺少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合村并镇很明显能够为这些有本事的农民提供不少机会。比如我的父亲就通过帮助安置点修建房屋,获得了老板的赏识,如今跟着其到处搞工程。

合村并镇的不足

对于农村的老农民来说,合村并镇或许更多的是不足。首先这部分老年人并没有退休养老金等,他们依靠于相关部门每月一百元的补助和子女们进行养老,也依靠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来获得日常生活基本开支。合村并镇很明显不会让他们继续种植土地,于此他们也是去了绝大部分的收入,日子过得可能还没有以前滋润。其实我们这边有农民不愿意搬进安置点,就是出于不能种植和养殖这方面的原因。


其次合村并镇虽然会缓解农村大环境的矛盾,但却会增加单个家庭内部的矛盾。以前老农民和年轻农民之间可以和谐相处,这是因为老农民能够通过种地、养猪等方式达到自给自足,不会成为年轻人的负担。失去土地后,农村现存的老农民必然得依靠年轻一代来赡养,这会增加他们的生活压力和心理负担等,自然也会激化家庭内部矛盾。

还有合村并镇进行时也不是那么顺利,有些人拿到房子以后转手就卖,其他人看到以后争相效仿,使得那些真正有需要的没有住进去,住进去的又是为了其它目的,达不到原本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现在农村不像以前那样千篇一律,广大农民都有属于自身的不同需求,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各个农民意愿来执行相应的措施。同时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切忌稿一刀切,不然这样措施达不到相应的效果,反而会给咱们农民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