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秦淮八艳都是谁?她们最后都嫁人了吗?

小飞飞的木叶


秦淮八艳也称之为金陵八艳,出自《板桥杂记》,是明未清初,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也是动荡的乱象后遗症。

一、顾横波是八艳唯一被封"一品夫人"的女子,所以地位最为耀眼,特别善长书画史诗,可能授封一品,世人送游龙戏凤美喻。

二、柳如是,是歌妓,才华横溢,善长诗词和舞蹈,有莺歌燕舞之喻。

三.董小苑外号月下荷塘,集美貌和才华于一身,是个几乎完美的传统爱国才女,是建封社物的奇女子。

四、陈圆圆,吴三桂一怒为红颜讲的就是她,可见陈圆圆的才华与美貌多么出众,让大将军吴三桂都拜倒在陈圆圆的美裙下。

五、李香君外号人面桃花,善长音律,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把故事引向高尚的情操。

六、寇白门是八艳中唯一文武双修的才女,人生的经历也是跌宕起伏,与命运抗争终得自由身。

七、卞玉京琴棋书画茶,样样精通,因才华出众,遇不上与之般配的男子,最后出家与佛相伴。

八、马湘兰、以画为长,诗词,音律都很棒,就是有点傻,为了个无心的人,因爱而遗憾终身。

她们八人都是才华横溢,貌美如花之才女,她们的命运都与王候将相,才子及富豪有关联,也都有爱国情操,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但世事弄人,她们的一生注定是传奇的一生,是惊喜和凄美的一生,她们的结局都让人唏嘘不已,正是红颜薄命这个话题而产生更多的历史传奇吧!


澹泊25


秦淮八艳,指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歌姬才女,也叫金陵八艳,这里是江南贡院的所在地,也聚集了青楼教坊,涌现出了文人墨客眼中八位名伎,最早记载的是余怀《板桥杂记》,他和八艳是同时代人,分别是桃花传奇李香君、痴心才女马湘兰、风骨崚嶒柳如是、艳绝风尘董小宛、侠骨芳心顾横波、长斋绣佛卞玉京、风流女侠寇白门、倾国名姬陈圆圆。

图为李香君故居,当年叫媚香楼,李香君在此营生。

李香君喜欢一个叫侯方域的赶考公子,刚以身相许时,明亡清军入关,侯方域离开南京到扬州军中抗清去了,奸臣马士英强迫李香君嫁给淮扬巡抚田仰,以三百金为聘礼,李香君誓死不从,僵持之下清军南下,李香君等来的是侯方域已投降了清军,香君悲愤交织,宁愿遁入空门也不愿做满清顺民,在南京道观出家,不知所终,终身未嫁。

图为马湘兰画作。

马湘兰长相不出众,但很有才气,能诗善画,故有“湘兰”之名,她喜欢一个叫王雅登的公子,两人互赠诗信,马湘兰还送给他一方墨砚,表达一片深情,但王雅登顾虑娶一风尘女子招人口舌,委婉脱身,从此马湘兰寄情于青楼生活,《秦淮闻见录》记载他死后葬于碧峰寺附近,终身未嫁。

图为柳如是画像。

柳如是,我们熟悉,他的丈夫钱谦益因为“水太凉”而沦为笑柄,本来是想嫁给陈子龙的,可惜陈子龙在抗清中牺牲,于是嫁给年过半的钱谦益为妾,生有一女儿,这老头对柳如是挺好的,清军来后两人相约殉国,谁知老头怕死,以水太凉为由拒绝下水,后来降清,钱谦益死后族人前来哄抢家财,柳如是以死抗拒,结束了一生。

图为董小宛丈夫冒辟疆画像。

董小宛是嫁了人的,钦慕于如皋才子冒辟疆,钱谦益以三千金为其赎身,董小宛嫁给冒辟疆为妾,冒家人待小宛不错,小宛也很孝顺,两人度过了9年的诗意时光,红颜薄命,顺治七年,年仅27岁的董小宛因肺病而死。

图为顾眉生。

顾眉生是八艳里唯一有朝廷封号的,她本来与一叫刘芳的公子许了婚约,后来毁约嫁给了降清的江左才子龚孝升,时任刑部侍郎,刘芳殉情而死,龚孝升后来官至礼部尚书,顾眉生也因夫受朝廷封赠为“一品诰命夫人”,顾眉生这个女人是有争议的,有人说她为了富贵成势利之人,也有人说她用丈夫的身份多次帮助抗清志士,1664年顾眉生在北京病逝。

卞玉京,和诗人吴梅村情投意合,两人许下婚约,但当时锦衣卫指挥使田畹来南京替崇祯选秀女,看中了卞玉京,吴梅村怕惹事就此离去,清军入关明朝亡了,秀女的事也作废,几年后卞玉京嫁给了会稽一姓陆的富商,婚后生活不得意,把侍女留给陆家后,独身出家当了道士,晚年遇到了官任国子监祭酒的吴梅村,呜呼哀哉,一派凄凉,卞玉京最后隐居无锡惠山。

图为寇白门画像。

寇白门嫁的人最显赫,南明保国公朱国弼,可是朱国弼玩弄一番后就丢一边不管不问,清军南下后朱国弼投降入京被软禁,寇白门被朱氏与众多歌姬婢女一起打包卖掉,寇白门回到秦淮河重操旧业,得知丈夫朱国弼在北京被软禁,在秦淮河筹集白银2万两为朱国弼赎罪,朱国弼获救后想与寇白门重归于好被拒绝,寇白门独自过着飘零的生活,最后入了乐籍,再不知所踪。

图为陈圆圆画像。

陈圆圆,知名度最高,“冲冠一怒为红颜”说的就是她的丈夫吴三桂,陈圆圆本是吴三桂的妾,李自成打进北京后陈圆圆被夺,此为导火索,吴三桂与李自成开战,抢回陈圆圆,由秦入蜀,独占云南,后来陈圆圆失宠,在五华山削发为尼,三藩之乱吴三桂死后,陈圆圆自尽,现在又有说陈圆圆没死,跟着吴家人逃到贵州,在今天的马家寨落户。

所以说,秦淮八艳里,除了李香君、马湘兰2人终身未嫁外,剩下6人都有嫁人,其中卞玉京、寇白门中途离弃夫家,陈圆圆不可定论外,柳如是、董小宛、顾眉生终于夫家。


图文绘历史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个南曲名伎,故又称“金陵八艳”。

秦淮八艳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秦淮八艳。

秦淮八艳的最后归宿是什么

说到秦淮八艳的最后归宿是什么?用用四个字就可以很好的概括,魂断秦淮。她们是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畔留下凄婉爱情故事的八位才艺名妓。

秦淮八艳的事迹,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八艳。

秦淮八艳的共同点:具有爱国的民族气节

她们八人有几个共同点,首先都具有爱国的民族气节;秦淮八艳除马湘兰以外,其他人都经历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换代的大动乱。当时好多明朝的贪官贪生怕死,卖国求荣,而和她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淮八艳虽然是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在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却能表现出崇高的民族节气。

然后呢,她们在诗词和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她们八人个个能诗会画,只是大部分已经散失,只有柳如是作品保留下来较多,她们创作勤奋,努力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

故宫博物馆曾展出了马湘兰的兰花长卷,无锡博物院也曾在南京展出了董小宛的蝴蝶图;最后一点就是她们对爱情和友谊十分忠诚。秦淮八艳都是被逼上青楼的。

有谁想过这样的卖笑生涯呢?她们无不想找一位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终生厮守,可她们的从良,总是以爱情和友谊为择偶标准,但是却历经坎坷。这固然是当时社会妇女的悲剧,也体现了她们自身高尚的品质。

明朝末年,以色貌才气而名冠秦淮河的金陵八艳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当时文人墨客慕名而来者何止百千?诸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的命运皆与她们有着重大关系。美女爱英雄,妓女爱才子。她们的艳丽不仅令凡俗之人动心,更令许多英雄才子为之神魂颠倒,乃至历史随之改变。

八艳不仅个个相貌身材一流,而且诗词歌舞样样精通,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们关心天下大事,与继东林党之后的复社文人来往密切,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当真巾帼不让须眉。她们中的李香君,卞玉京,董小宛与金陵四公子中的侯方域,方以智,冒襄的风流韵事被时人传为美谈。

岂知金陵四公子在当时文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成立的复社是继东林党之后又一重要的带有政治色彩的文学社团。金陵四公子均是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之后,诗词文章一流。其中方以智文武双全,为大明朝作过很多贡献。他任崇祯帝翰林院检。明亡后他为光复明朝而奔走,任南明永王定王的讲官,永历帝的宰相。。

当清朝一统天下成定局之后,他又积极筹备反清复明活动。当时慕其名而投奔者成千上万,其孙方苞便是后来桐城派的鼻祖。

八艳中的柳如是,顾眉生,寇白门后来都从良跟随明末的历史名臣。明亡后,八艳中许多人都因政治原因而遭追捕。陈圆圆,董小宛也由此出现在当时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的生命中。

当时明末将领吴三桂投在闯王李自成的麾下。他控制着长城要塞,抵御清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陈圆圆被献与吴三桂受尽恩宠。两人感情笃深。后来李自成麾下另一将抢夺陈圆圆。吴三桂迷恋与她,因此大怒道:“我手握重兵竟连一女子也保护不了!”将军一怒为红颜,自此吴三桂起兵投清倒戈相向。

农民军毕竟难敌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清军入关,如风卷残云般将其歼灭。李自成功败垂成,成为历史上的悲剧英雄。清统一天下后,吴三桂因其功高而被封为西南潘王。若当时陈圆圆未被抢,吴三桂未必会倒戈相向,历史上是否真会有大清朝还未可知。此系传说,不可信。

柳如是曾与南明复社领袖陈子龙情投意和,但未嫁与陈子龙。在崇祯十四年她二十余岁时,她嫁给了东林领袖钱谦益。1664年钱谦益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如是被逼自尽。

陈圆圆被崇祯帝的田妃的哥哥田畹买来送给了吴三桂。1681年冬,清军攻入昆明,吴三桂死后,陈圆圆亦自沉于五华山华国寺外的莲花池。

李香君与复社文人侯方域交好,侯方域降清,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李香君在栖霞山下道观出家了。

董小宛嫁与复社才子冒辟疆为妾,与冒家上下相处和谐。

顾眉生,号横波,她嫁给了江左才子龚鼎孳。龚鼎孳降清,曾做礼部尚书,顾横波被清朝诰封为“一品夫人"。

卞玉京曾与诗人吴梅村交好。卞玉京嫁给了世家子弟郑建德。因不得意,她离开了。顺治十年,卞玉京为年已古稀的名医郑保御收留,悉心照拂。

寇白门嫁给了声势显赫的明朝保国公朱国弼。1645年清军南下,朱国弼降清,寇白门返回金陵,向旧时姊妹筹集了二万两银子交给朱国弼自赎。后来寇白门病死了。

马湘兰曾与长洲落魄才子王稚登交好,但王稚登并未娶她,马湘兰对王稚登一生痴情,于五十七岁时而亡。


跪射俑


秦淮八艳又称“金陵八艳”,是明末清初南京的八个名妓。明清时期,南京秦淮河两岸十分繁华,得益于当时人的经营头脑。秦淮河一边是“江南贡院”,是江南最大科举考试重地,江南才子们经常在这里聚首考试。江南贡院起始于宋朝,兴盛于明清;另一边则是金陵烟花柳巷聚集之地,有形形色色的妓女、艺妓,才子们在考试前后难免要逍遥快活一番,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一般都有钱,是富裕阶层,这就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当时秦淮河著名的妓院有旧园珠市(妓院名称)。所谓才子佳人的传说也就相当多了。

秦淮八艳原来是明末清初《板桥杂记》作者余怀记载了其中六个名妓,分别是董小宛、李香君、顾横波、卞玉京、寇白门、马湘兰,后人又加上了陈圆圆和柳如是

,凑成了八人。因为作者就是当时的人,这八个人也确有其人的,不过秦淮八艳中八个人在历史考证中是有出入的,依这八个人为准而已。(江南贡院,宋元明清国家选拔人才的地方)

冒辟疆和董小宛、陈圆圆

冒辟疆是现在江苏如皋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是复社成员。他于1627-1642年六次到江南贡院参加科举考试,六次落第。不过烟花柳巷却留下了他的影子,1641年,于名妓陈圆圆私定终身,不过陈圆圆在私定终身的第二年却被外戚

田弘遇(崇祯田贵妃父亲)抢走,献给了别人。此时冒辟疆曾经羡慕董小宛,但多次拜见未曾见到的,病重的他却见到了名妓董小宛,董小宛比较主动追求他。(董小宛的丈夫其实不爱他)

借故送冒辟疆回家,董小宛死缠烂打终于嫁给了冒辟疆,因为出身妓院,董小宛做不了正室,只能是小妾。可怜董小宛执着的爱着冒辟疆,冒辟疆却不怎么爱他,他始终放不下陈圆圆。董小宛尽心尽力照顾落魄的冒辟疆,自己在28岁时去世了。

田贵妃死后,田宏遇江河日下,陈圆圆转送给了吴三桂为妾。李自成攻破北京后,他的大将刘宗敏抢夺了陈圆圆,吴三桂反叛。主要是李自成部下抄了了吴三桂的家,抓了吴三桂的家人(包括吴三桂的父亲)做人质,后人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应该是牵强附会罢了,她还没有那么大本事。(陈圆圆剧照)

吴三桂和清军攻破北京后,李自成部队溃散,很多抢来的家眷都不管了,吴三桂在乱军中找到了陈圆圆。陈圆圆和吴三桂的正室不和,吴三桂有很多更年轻漂亮的妾室。年老色衰的陈圆圆也得不到吴三桂的喜爱,自己随即遁入空门,了却残生。

钱谦益和柳如是。

柳如是本名杨爱(1614-1664),明末清初著名才女。14岁的柳如是被明朝一位周姓状元收为妾室,这位状元已经快60岁了。他十分宠爱柳如是,经常抱在怀里教柳如是诗文,独宠遭到其他妾室的嫉妒。周状元去世后,周家又将她卖给了青楼,重操旧业。

柳如是与东林党、复社等成员交往过密,1638年,20岁的柳如是遇到了明朝的礼部侍郎(副部级别)钱谦益,此时钱谦益已经56岁,1641年柳如是嫁给了他。(柳如是剧照)

明朝灭亡后,钱谦益投降清朝,后辞官归乡,秘密策划反清复明。钱谦益去世后,乡里人意欲抢夺钱家财产,柳如是自尽吓退了众人,时年46岁,留下了一个女儿。

侯方域和李香君。

侯方域是复社的首脑人物(东林党),李香君的父亲是东林党,被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所害,家道中落。侯方域猎艳猎到了李香君,一谈就志趣相同了,他自己借钱(其中也有李香君的)赎李香君出妓院。

侯方域偷偷娶了李香君,纸里包不住火,侯方域的父亲知道此事,打算将李香君赶走,幸亏怀孕才没被赶出家门。在侯家,李香君因为出身妓院受到歧视,郁郁寡欢,30岁就去世了。(李香君剧照)

后孔尚任著作《桃花扇》就是以他两个人的爱情经历为蓝本写作的,类似纪实和小说的结合体。

顾横波和龚鼎孳。

龚鼎孳1634年赴京赶考时纳妾顾横波,当时顾横波只有17岁。龚鼎孳有自己的套路,害怕别人说他娶了妓女,将顾横波的名字改成了

徐善持,没有了妓女的出身。

龚鼎孳在明朝灭亡后投降清朝,做到了礼部尚书,清朝统治者为了拉拢汉臣,封他的夫人为“一品诰命”夫人,因为正妻曾经被崇祯皇帝封为“一品诰命”,就将这个封号给了顾横波,应该是徐善持。

算是秦淮八艳中结局最好的一个了!改名字,除贱籍的结果。

卞玉京、寇白门、马香兰

1.寇白门家庭世代是娼们,1642年,明朝保国公朱国弼娶了她,为众多妾室中的一员。1645年朱国弼投降清朝,为了筹款保命,他将家中婢女、妾室全部出卖。

寇白门因此又回到青楼,最后因病去世。

2.卞玉京父亲是明朝官僚,父母早亡,家道中落,姐妹二人随进入青楼为生。1644年,嫁给了一个世家子弟郑建德,觉得不如意,就将侍女送给了他,自己飘然离去。清军占领南京时,害怕被清军抢掠,随即进入道观,出家成了道士,号“玉京道人”,后看破红尘,再也没有还俗。

3.马香兰是明末的秦淮名妓,生活在万历时期。她对王雅登一见钟情,而王雅登却对他没有多少意思。痴爱一生的马香兰终生都爱着王雅登,而这个男人却没有多少承诺,马香兰一直和王雅登保持着友谊,最后孤独终老。

在古代,妓女的结局一般都不好,年老色衰之后,肯定被丈夫嫌弃,而且也做不了正室。

顾横波是一个特例,她的丈夫洗白了她的身份,改了姓名,才有了“一品诰命”夫人的封号,这让清朝统治者知道底细肯定会恼羞成怒的。


穿越再现彼岸


明末清初的十里秦淮,是著名的风月场所。这里云集了当时一掷千金的富商巨贾、风流倜傥的文人墨客,还有才貌俱佳的红粉佳人。秦淮八艳就是指当时秦淮河畔的八位名伎,她们都是天姿国色且多才才艺。更为可贵的是,在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她们也知亡国恨,表现出了不屈的民族气节,演绎了一段段动人的爱情悲剧。这八位红粉佳人便是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和董小宛。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局势下,这八位名伎又会有怎样的命运呢?

柳如是

柳如是原名杨爱,因自幼家贫被卖入青楼。她容貌俊美并且才情过人,有很多诗词留世。

柳如是在二十四岁时,嫁与了文坛盟主钱谦益,当时钱谦益已年近六十。柳如是一生情路坎坷,在遇到钱谦益之前,她钟情于工部侍郎陈所闻之子、著名学者陈子龙。但陈子龙死于抗清之战中。

清军入关后,南明弘光政权建立,钱谦益出任南明礼部尚书。但一年后,弘光政权便被清军消灭。柳如是目睹山河破碎,相约钱谦益沉湖殉国。但钱谦益畏死变节,投降清军。

在柳如是的不断劝说下,钱谦益于顺治三年辞官归隐。

辞官后的钱谦益因受黄毓琪复明案、谢升案牵连,两次被捕入狱。所幸在柳如是的积极营救下,钱谦益逃过两劫。

钱谦益在1664年去世。死后,他的族人欲夺其房产。柳如是不堪其辱,悬梁自缢而亡。

顾横波

顾横波是今天的江苏南京人,原名顾媚。她精通诗词书画,才绝双全,得到了江左才子、进士龚鼎孳的青睐。崇祯十四年的时候,顾横波嫁与龚鼎孳为妻。

1644年,李自成攻破京城,顾横波与龚鼎孳投井殉国,未死,被李自成军俘获,受到了拷掠毒打,龚鼎孳被迫接受了李自成的任命。


清军入关后,李自成西逃,龚鼎孳降清。顾横波规劝丈夫忠君守节,以死报国,但龚鼎孳为了自己的前程,一心降清,曾官至刑部、兵部、礼部尚书等职。

康熙三年,顾横波病逝于北京铁狮子胡同。

马湘兰

马湘兰与才子王稚登的爱情故事非常凄婉,最后有情人也未能终成眷属。

马湘兰的容貌在秦淮八艳中并不是最出众的,但她气质清雅脱俗,能书擅画,非常有才情。


马湘兰在二十四岁时邂逅失意才子王稚登,一个是红粉知音,一个是风流才子,才子佳人相见甚欢。但王稚登仕途不顺,担心自己未必能好好守护马湘兰,因此对马湘兰的示爱故意装作不解风情。马湘兰误以为王稚登不接受自己,也暗自神伤。

王稚登结识马湘兰不久,即北上京城,图谋发展,待自己发达后,迎娶马湘兰。但王稚登进入京城后,遭到宰辅徐阶手下的排挤,郁郁不得志,最后干脆辞官回到江南。因无颜再见马湘兰,王稚登索性躲到姑苏。

马湘兰依然对王稚登满怀痴情,多次到姑苏看望王稚登,但此后两人都没有嫁娶之事。

王稚登七十寿辰时,马湘兰拖着病体赶到姑苏为其展喉祝寿。王稚登回望三十多年的情路历路,不禁老泪纵横。

马湘兰自姑苏返回金陵后,悄然逝于幽兰馆,时年五十七岁。

陈圆圆

陈圆圆幼时被姨夫卖入梨园,因色艺双绝,名贯江左。崇祯十五年时,崇祯帝的老丈人田弘遇将陈圆圆虏掠入京献与吴三桂。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陈圆圆被刘宗敏夺取。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后,重寻得陈圆圆。吴三桂坐镇云南后,陈圆圆日渐失宠,遂出家为尼,青灯黄卷,终此一生。

寇白门

秦淮名伎寇白门在十七岁时嫁与豪门,她的丈夫便是明朝的保国公朱国弼。清军打到南京时,昏庸的朱国弼率部投清。

之后朱国弼进京被清廷软禁,为了筹款,薄情的朱国弼打算将寇白门等歌姬卖掉。寇白门告诉朱国弼,若使白门南归,所得银两不止万金。

于是寇白门重返南京,很快筹得万金,救了朱国弼一命。寇白门还清当年朱国弼替她赎身的情份后,便与薄情的朱国弼一刀两断。

可寇白门再次遇人不淑,她日后结识了文人韩生,可韩生用情不专,竟然在寇白门生病需人照料期间,公然移情他人。可怜寇白门在病中再遭精神打击,香消玉殒。

卞玉京

卞玉京与大诗人吴梅村也是谱写了一曲爱情绝唱。卞玉京在吴继善的酒宴上初识吴梅村,并向吴梅村吐露倾慕之心。而吴梅村对卞玉京的示爱却不置可否。后来吴梅村听到崇祯帝在金陵选妃,已选中陈圆圆、卞玉京等人,更是对卞玉京敬而远之。

不久,卞玉京嫁与世家子弟郑建德,生活过得并不美满,遂离开郑家。

顺治七年,由钱谦益牵线,卞玉京受邀与吴梅村见面。但七年的时间,卞玉京经历了太多的人事,所以她来到钱家,却借故身体不好,未能与吴梅村相见。

次年,心灰意冷的卞玉京尘缘已断,她一身道姑装扮赶到吴梅村家,与吴作最后的告別。

此后,卞玉京悉心向佛,焚香诵经,直到十余年后病逝。

李香君

李香君在十六岁时与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相识,两人一见倾心。在阮大铖的资助下,侯方域为李香君办理了梳拢仪式。阮大铖出这笔钱是有目的,就是为了拉拢侯方域,可阮大铖这个人人品比较低下,所以当李香君得知此事后,马上变卖首饰,还了阮大铖,与阮大铖划清界限。

阮大铖对侯方域拉拢不成,便施加迫害,侯方域被迫投奔了史可法。此后,阮大铖又怂恿南明兵部尚书田仰纳李香君为妾李香君头撞栏杆,誓死不从。


阮大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以圣谕为名,召李香君入宫为歌姬。

1644年,清军攻破南京,李香君逃出皇宫,却阴差阳错,与近在咫尺的侯方域失之交臂。此后,李香君躲进葆真庵与卞玉京为伴。

战乱之后,李香君与侯方域重逢,以侯方域妾室的身份回到了侯方域的老家商丘。可是八年之后,侯家得知了李香君的歌伎身份,便把赶到了侯家的柴草园。在侯方域庇护下,李香君又来到了侯氏庄园居住。由于倍受歧视,心志不舒,年仅三十岁的李香君郁郁而终。

董小宛

董小宛在苏州与复社才子冒辟疆相识,两人互有好感。

崇祯十五年,董母病逝,董小宛又逢田弘遇金陵抢美的惊吓,一病不起。冒辟疆的来访,董小宛不药而愈,两人遂订终身,由冒避疆筹款为董小宛赎身。

董小宛嫁与冒辟疆后,两人举案齐眉,琴瑟合谐,生活非常幸福。但平静的生活很快被战乱破坏。


清军入关后,冒家散尽家财,一路南逃。等到劫后重逢家园,却已千金不再,生活难以为继。祸不单行,此时冒辟疆的身体接二连三地出现状况。董小宛在贫困的生活中衣不解带的伺候丈夫,当冒辟疆身体好转起来的时候,董小宛却一病不起了。顺治八年正月,心力交瘁的董小宛病逝。

姿色绝代、才情过人的秦淮八艳,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不管嫁人与否,一样都没有逃脱悲剧的命运。曾经的轻歌曼舞,曾经的顾盼生辉,曾经的两情相悦,总被动荡的时代雨打风吹去。十里秦淮今犹在,而八艳的传闻逸事已成传说。


岁月是一条河流


秦淮八艳分别是:马湘兰、柳如是、董小宛、李香君、顾横波、卞玉京、寇白门、陈圆圆。

这其中,马湘兰跟其他的七位其实不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我特别说说她。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马湘兰的文字,可以移步至我的头条文章。

翻开秦淮八艳的生辰日期,马湘兰的生卒年月为1548-1604年,是秦淮八艳中年纪最长的一位,也是唯一出生在十六世纪的一位。从生辰年月来看,马湘兰比秦淮八艳中的其他七位普遍的年纪要长了七八十岁,而马湘兰本人只活了57岁,这也就是说在马湘兰去世的时候,我们所熟知的秦淮八艳中的其他七位都还没有出生,将一位出生在不同年代的人与其他相同年代出生的众人放在一起并称,一定是马湘兰身上有着她所在那个时代别人身上所没有的过人之处。否则,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秦淮名妓多如过江之鲫,唯独将处于不同年代的马湘兰与其他七位一起传盛名?

附: 秦淮八艳出生年月,除马湘兰之外,其他七位的生辰最多只相差六岁,而马湘兰比年龄最小的董小宛、李香君和寇白门大了78岁。

董小宛:1624-1651

马湘兰:1548-1604

顾横波:1619-

卞玉京:1623-1665

李香君:1624-1653

寇白门:1624-

柳如是:1618-1664

陈圆圆:1623-1695


苏小妮


明朝有一项特别残忍的制度,那就是犯罪官吏的女眷会受到牵连,通常被送到军营服役,姿色颇佳的年青女子会送到教坊司培训。这些女子从小就被训练歌舞、琴棋、书画,长大艺成后卖与富人作妾或入秦楼楚馆,以此从中牟利,此谓瘦马。江南繁华之地,多善于调教瘦马,而扬州瘦马更是享誉全国。秦淮八艳皆瘦马出身,身价皆在万两白银以上,她们分别是: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柳如是、陈圆圆!

初买童女时不过十几贯钱,待其出嫁时,价格翻了百倍以上,实在是暴利行业。一般百姓见有利可图,竞相效法,蔚为风气,明代扬州盐商垄断全国的盐运业,腰缠万贯、富甲天下,因此扬州"养瘦马"之风最盛。挑选瘦马有着一套极为严格的鉴定程序,而其中最为客商看重的就是对于瘦马的小脚的评判,有“瘦、小、尖、弯、香、软、正"等七条标准。第一等"瘦马"被教授"弹琴吹箫,吟诗写字,画画围棋,打双陆,抹骨牌,百般淫巧",这样的"瘦马"能卖得一千五百两以上的银子。秦淮八艳乃瘦马中的佼佼者,其身价当在万两以上。

柳如是为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声名不亚于李香君、卞玉京和顾眉生。柳如是曾与南明复社领袖张缚、陈子龙友好,与陈子龙情投意合,但陈子龙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20余岁时,柳如是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清军攻占南京后,柳氏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后来钱谦益降清进京,柳如是拒不跟夫进京,留在南京支持抗清大业。

陈圆圆本为昆山歌妓,曾寓居过秦淮,由于她色艺超群,又跟重大历史事件相关,故名列秦淮八艳。田畹寻得陈圆圆后,被其姿色醉迷,遂私下占为己有,原本田畹是打算将陈圆圆献给崇祯皇帝的。一次吴三桂受田畹宴请,见陈圆圆姿色出众而爱之,强夺为已有!李自成进京后,他的部下刘宗敏夺陈圆圆为已有,吴三桂遂降清进攻李自成。后来吴三桂复得陈圆圆,在云南称平西王,陈圆圆为王妃。吴三桂正妻嫉恨陈圆圆,派人谋害她,于是陈圆圆在五华山华国寺出家为尼;吴三桂败亡后,陈圆圆亦自沉于寺外莲花池!

李香君,南京人,为秣陵教坊名妓,秦淮八艳之一,与儒士侯方域相恋,后侯方域降清,李香君在栖霞山出家为尼,《桃花扇》就是写的李香君的故事。

董小宛是明末有名的秦淮八艳之一,南京教坊司出身,号青莲女史,在钱谦益的帮助才得已赎身为民,嫁复社才子冒辟疆为妾。明亡后小宛随冒家逃难,此后与冒辟疆同甘共苦九年直至去世。

顾横波,南京人,号横波夫人,秦淮八艳之一,嫁文学家龚鼎孳为妾。龚鼎孳本为明朝大臣,后降李自成,再后来降清朝,任侍郎、尚书等职,为三朝大臣。明亡之时,龚鼎孳投井殉国,被救起来后降敌。清朝重用龚鼎孳,封龚鼎孳的正妻为诰命夫人,小妾顾横波也被封为一品夫人。

卞玉京名赛,又名赛赛,因后来自号"玉京道人",是明末清初的一位秦淮著名歌妓,与著名诗人吴梅村相恋。卞玉京后来嫁一诸侯为妾,因不得意,将自己的侍女嫁给诸侯,自己出家为尼,依附于70余岁的名医郑保御!

寇白门又名寇湄,南京人,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之一,其寇家是著名的世娼之家,她是寇家历代名妓中佼佼者,余怀称她"风姿绰约,容貌冶艳"。寇白门嫁保国公朱国弼为妾,清亡后又嫁扬州某孝廉为妾,不得意复还金陵,最后流落乐籍病死。

马湘兰南京人,可以称为明代的女诗人、女画家,颜值虽不及其他七人,但是才艺远过他人。马氏多才多艺,还通音律,擅歌舞,并能自编自导戏剧。日本东京博物馆中,收藏着一幅中国明代的"墨兰图",此画并非出自名家大师之手,而是明神宗时期的秦淮名妓马湘兰所作,却被日本人视为珍品。


大秦铁鹰剑士


首先,最被众人熟知的应当是陈圆圆。在一些影视剧中可能会出现相应的角色扮演者。陈圆圆姿色出众,并且自幼便聪明伶俐。但为了家中生计,被卖入烟花之地。陈圆圆受到很多才子和富贵公子的追求。但陈圆圆的命运比较坎坷。陈圆圆经过几次被送人之后,成为的小妾。但因为某些原因,陈圆圆之后没有得到吴三桂的宠爱。因此,陈圆圆伴随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其次是柳如是。相对于陈圆圆的姿色出众,柳如是应当是因为自身的才华出众。柳如是,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在辛弃疾的《贺新郎》里:“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她在读了这首诗后,便自号“如是”,至此众人便称她柳如是。柳如是自小便生活在烟花之地。长大之后,柳如是自然成为了烟花之地的女子。但柳如是经常是和才子们吟诗作对。之后,柳如是成为了钱谦益的小妾。柳如是比陈圆圆幸运的是,她一直很受钱谦益的宠爱。但柳如是比陈圆圆不幸的是,因为钱谦益逝世,捍卫家产失败之后,就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顾横波,原名叫做顾媚,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精通诗画,还会唱歌。相传她所画的兰花栩栩如生,得到了当时文人雅书一致好评。她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留下了很多诗句。后来嫁给了官员龚鼎孳,在清军入关之后,他们夫妻在清朝也做了官,顾横波夫妻也得到了善终。

董小宛,原名董白,小宛是她的字。小宛出生在苏州的大商人家庭,从小家境富裕,所以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尤其善于苏绣。可是董家的生意逐渐衰落,小宛就流落风尘了。她后来结识了冒辟疆,两人情投意合,小宛主动表示愿意嫁给他为妾,经过朝代的更迭,成婚九年之后,小宛就患病去世了。


卞玉京,原名卞赛。她的出身官宦世家,从小和小宛一样精通文墨,尤其擅长书法,但是因为父亲去世之后,她家也逐渐落魄。她的故事更为动人,因为结识了文人吴梅村,卞赛是个性情中人,直接就询问吴梅村对自己有没有心意,而吴梅村只回答:是也不是。后来卞赛更是留下书信,直言想嫁给吴梅村。可是因为吴梅村胆怯懦弱,两人就这样错过。后来卞赛再也没爱过别人,还出家做过道士。

李香君,她有一个非常好听的称号:“香扇坠。”她最擅长唱歌,无数名人才子都拜倒在她的歌喉之下。她家本是明朝武官,因为受到魏忠贤案牵连才家道中落。年少的时候他对侯方域一见倾心,但是因为侯方域无钱为她赎身,幸好得到了阮大铖的帮助,侯方域才凑够了钱,帮李香君赎身。但是为了偿还银子,李香君也将自己的积蓄花光了。但是侯方域遭人陷害,只能投奔史可法,两人分离之后,李香君就独自留在南京等待丈夫回来,后来李香君被南明弘光帝召进皇宫,经过磨难,又和丈夫相遇,两人一起回乡,但是因为出生低贱,李香君最终郁郁而终。

寇白门,本名寇湄,她的出生非常不好,她的家族世代都是娼妓,但是寇白门却十分纯洁。后来结识保国公朱国弻,17岁就嫁给了他。两人本来生活很好,但是因为清军南下,朱家被软禁,就打算将寇白门在内的女眷卖掉,寇白门不愿意,就重回到南京,又重操旧业了。后来认识韩生,被欺骗感情,一病不起。

马湘兰,幼年不幸沦落风尘,因为名气很大,生活上很富裕,她经常将金钱给予那些需要资助的年轻才子,后来结识了才子王稚登,并钟情与他,可是王稚登觉得她是风尘女子,并无真情,两人就没有成为夫妻。而马湘兰则终身未嫁,老年的王稚登也十分后悔,最终她也孤独终老了。

她们八人之所以被人联名在一起,除了美艳之外还有几个共同点:

美艳撩人,声名远播;多才多艺,吟诗作画;


爱情忠贞,坚强不屈;气节不凡,不让须眉。


对于她们的气节,除了马湘兰外,其他几人都经历过朝代的战乱,但她们所表现出来的气节却让天下七尺男儿汗颜。


大老二爷


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有八位南曲名妓,因曲艺精湛、博才多学、姿色美艳,故称“秦淮八艳”,也叫“金陵八绝”。这八艳分别是:柳如是、董小宛、李香君、顾横波、卞玉京、马湘兰、寇白门、陈圆圆。

她们八人之所以被人联名在一起,除了美艳之外还有几个共同点:

美艳撩人,声名远播;

多才多艺,吟诗作画;

爱情忠贞,坚强不屈;

气节不凡,不让须眉。

对于她们的气节,除了马湘兰外,其他几人都经历过朝代的战乱,但她们所表现出来的气节却让天下七尺男儿汗颜。

秦淮艳艳柳如是

柳如是,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在辛弃疾的《贺新郎》里: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她在读了这首诗后,便自号“如是”,至此众人便称她柳如是。

柳如是是明清换代之际的歌妓,自幼聪明好学,但由于家境贫穷,从小就被卖到吴江为婢,再长大一点后就沦落青楼,改名柳隐,从此往来于江浙金陵的风尘之中。

清军入关时,眼见要攻到南京城了,柳如是劝钱谦益效仿屈原投水以身殉国。钱谦益同意了,可等到日上三竿再到夕阳西下,钱谦益摸了湖水,说:“水太凉了,怎么办?”柳如是见此,奋身跳入湖中,毫无惧意,后来被人救起。

1664年钱氏去世,族人欲夺其家产,柳如是为保护钱家家产,用自尽方法吓跑族人,后来族人虽被吓跑,但一代才女也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柳如是死后被葬在虞山佛水山庄。

世人对柳如是的评价:

肤似凝脂眉似柳,诗书礼乐冠江南。
一朝多得青溪魁,轻姿漫步秦淮岸。

风尘艳艳董小宛

董小宛,名白,字小宛,号青莲,她时因为仰慕李白而起的名和字。董小宛钟灵毓秀、神姿艳绝,为秦淮第一风流人物,人称“针神曲圣”。

她因美貌出众曾一度引起名士乡绅、豪绅巨卿的争夺,但这个风尘女子偏偏对权贵与金钱不屑一顾。唯独明复四公子一直的冒囊芳心暗投,在经历几许波折后终于嫁给冒囊为妾。

冒囊在当时名望很大,因他是饱学之士,所以地方屡屡催他做官,而他是拒不降清,不出仕。后来因为要躲避清军,冒囊家产被全部收缴,在一贫如洗的情况下董小宛却仍然不离不弃,想尽办法维持生计。最后因积劳成疾,无钱医病而死,年仅二十八岁。

正所谓:

樱桃小嘴细柳腰,声若莺啼惹人怜。
一朝觅得知心郎,长相厮守终无悔。

侠肝义胆李香君

李香君的出名要感谢孔尚任的《桃花扇》,虽然在戏曲上有艺术加工,但对李香君的事迹还是比较写实。

李香君爱慕侯方域,也喜欢他的气节,她支持侯方域投奔史可法参与抗清斗争。为此她散尽积蓄,闭门谢客,一直等着侯方域回来娶她。

直到后来,李香君为了逃避清军,一路颠沛流离,风餐露宿,终于病倒。在弥留之时,她挣扎的摆脱卞玉京剪下自己的一缕青丝,用红绫包好,再绑在那把视若生命的桃花扇上,让卞玉京交给侯方域,并留下遗言说:

“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族,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

重情重义的李香君,有人写诗道:

玉肤金钗红罗裙,青丝飘飘及腰间。
花扇轻摇香风飘,疑是天仙在人间。

侠骨芳心顾横波

顾横波,熟读文史,善于诗词,才貌双全,被成为“南曲第一”。清余怀的《板桥杂记》记载:

“顾横波,庄研靓雅,风度超群,鬓发如云,桃花满面,弓弯纤小,腰支轻亚。”

顾横波当时嫁给了“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龙鼎孽,虽然婚后夫妻和谐,但从未忘了名族大义,龙鼎孽想殉国,顾横波拿了绳子准备和他一起上吊自尽。但没想到龙鼎孽不想死了,反而逢人便说“我愿欲死,奈小妾不肯何”,龙鼎孽的胆小自私气的顾横波气结。

长斋绣佛卞玉京

卞玉京又名赛赛,后来自号“玉京道人”,人称玉京。她出生秦淮官宦人家,因父早亡,被逼沦为歌妓,但她琴棋书画无一不精,通晓文史,善于小楷。

卞玉京绘画娴熟,落笔有神,“一落笔尽十余纸”,绘画上她更喜欢画兰花。她原本喜欢才子吴梅村,想要嫁给他,但吴梅村却降清出仕,卞玉京见此便瞧不起吴梅村的围绕。从此后便断了与他的联系,再后来卞玉京就出家当了道士,了却凡生。

才华横溢马湘兰

马湘兰,字湘兰,名守真,因在家排行老四,故称“四娘”。她聪明灵秀,善于诗词绘画,尤其兰竹,有“湘兰”之称,在“秦淮八艳”中她的相貌最为平常。但她:

“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伺人意。”

马湘兰南京出生,从小流落风尘,但她为人豁达,常接济少年。虽处秦淮风尘之地,但仰慕拜访者甚多,与江南才子王稚登私交甚厚。

在王稚登七十大寿时,马湘兰花重资买船集歌姬数十人前往苏州贺寿,谁知归来后便一病不起。最后强撑沐浴以礼佛端坐去世,享年57岁。

风流女侠寇白门

寇白门,名湄,字白门。这是一个为人单纯而忠于爱情的女子,正因为她这样的性格而注定了婚恋的悲剧。

寇氏到金陵后,人称女侠:

“筑园亭,结宾客,日与文人骚客相往还,酒酣耳热,或歌或哭,亦自叹美人迟暮,嗟红豆飘零。”

由来又从扬州某孝廉,不得意又会导金陵,最后流落乐籍而死。

倾国名妓陈圆圆

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年跟随养母改姓陈,苏州武进人士。

崇祯末年陈圆圆被田畹锁掳,后被送给吴三桂为妾。相传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手下刘宗敏掳走了陈圆圆,然后吴三桂“怒发冲冠为红颜”引清军入关。

后来吴三桂在云南拥兵自立,康熙出兵征讨。吴三桂死后,陈圆圆也自尽于莲花池,死后葬于池侧。

如花似玉姑苏女,昆曲书画压群芳。
乱世桃花命多舛,颠沛流离遁空门。

历史上秦淮八艳虽然是风尘女子,但她们的气节却不输于当时的任何一个男子,她们虽然身份低微,可在琴棋书画、古今通史上也不逊当朝士子,以至于慕名拜访的人除了她们的美色外,还因她们的才学技艺。

秦淮八绝中每个人都在历史上留下可歌可泣的故事,或被载入史册、或被编入戏曲流传至今。相信如果她们不是流落烟花风尘之地,以她们的才华出仕入朝不在话下,只可惜“恨不是男儿身!”


大国布衣


题主说到的秦淮八艳,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八个美女,她们生活于明末清初的时期。

这八个美女,是八个依凭自身的容貌和歌喉、身段讨生活的艺伎,常年活跃于南京金陵地界,故而也被称作“金陵八艳”。

这八个人,各个出落得如花似玉,色艺双绝,荡桨于秦淮河畔,巧笑嫣然,红袖添香。

这八个人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一书。分别记录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六个人,后来又有人将柳如是、陈圆圆两人加入其中,合起来并称“秦淮八艳”。

想当年,十里秦淮是古金陵的繁华所在,一弯碧水波光粼粼,来往的商贾巨富游龙穿梭,一水隔两岸,一面是南方地区会试的总考场江南贡院,另一畔则是南部教坊名伎汇聚之地。

昔时柳三变曾写过一首词,专门讴歌这金陵美景: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如此美妙而多情的秦淮河两岸,被柳三变如此一番描绘,真的有如人间仙境,难怪大金国完颜宗主看了这阙词而动了南下侵凌上国的邪念。

而柳如是等香艳的美女们,就出没于这样的繁华地界,以她们自身的娉婷婀娜妩媚妖娇,还有她们的惊艳面容,加上她们婉转多情的金嗓音,真的就是余音绕梁,难怪很多当时的风流才子趋之若鹜,以竞相一睹芳容为快。


至于她们是否嫁人,或者结局如何,容在下一一道来:


柳如是,原名杨爱,后来改名柳如是。她单名一个隐字,字如是,小字蘼芜。因特别喜欢辛稼轩那首著名的《贺新郎》词中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柳如是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豆蔻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

柳如是曾与当时的学士领袖张缚、陈子龙交好,最后却嫁给了年过半百的钱谦益。

柳如是一生颇具肝胆,具有巾帼须眉气概,在清军南下之后,她倾资资助南明义军反抗清廷,屡劝夫君殉国,却不得志。后来钱谦益死后,乡里族人们欲吞并其家业资产,柳如是刚性再发,竟然悬梁自尽,也吓跑了一干恶棍。

柳如是才华横绝,倾国倾城,可称“秦淮八艳”之首。她的诗词、音律、舞姿、书画颇负盛名,确为一代才女却不幸沦落风尘。


陈圆圆原为昆山歌妓,曾寓居过秦淮。她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

我们都知道:“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陈圆圆。

当年李自成进逼北京的时候,崇祯帝日夜不安。外戚周奎急忙给皇上寻觅绝食美女以解皇帝忧闷。结果就遇到了这个陈圆圆,却被陈圆圆的美貌所惊艳,据为己有而没有上奉给皇上。后来吴三桂被皇上急招班师勤王,在田畹家里见到了这个陈圆圆,竟也垂涎三尺。没奈何,田畹只能忍痛割爱相与奉送。就这样,陈圆圆成为了吴三桂的小妾。却被吴三桂宠得什么似的,就像那个杨贵妃一样”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吴三桂将陈圆圆安置在北京的家中,却被蜂拥进城的李自成部下大将刘宗敏视为了心头肉,横刀夺爱,愤怒得吴三桂“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这就是这个故事的大体轮廓。

后来吴三桂面南称帝,却和陈圆圆离心离德不再恩宠,陈圆圆遂削发为尼,面对了青灯古佛。后来闻悉吴三桂兵败身死,她也自沉于寺外莲花池,死后葬于池侧。


李香君又名李香,南京人,为秣陵教坊名妓,秦淮八艳之一。

崇祯十二年的秋天,年仅21岁的侯方域,遇见了一生的挚爱李香君。后来清兵入关,南明政权风雨飘摇,侯方域和李香君出现了道义上的严重分歧。

侯方域被阮大铖诱惑,两人之间出现了裂痕。侯方域无奈,挥泪离开了南京,这段短暂的爱情也仓促地画上了一个伤感的句号。

后来痴等侯方域的李香君,对爱情已然失去了耐心,悄然折上侯方域送她的那把折扇,凄然出家。

这一点上,现实生活一点也没有《桃花扇》中的那般坚贞浪漫,也狠狠地打了爱情坚贞不屈的脸。

侯方域在知悉李香君死后,为李香君立碑撰联。联云:

卿含恨而死 夫惭愧终生


董小宛,名白,一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因仰慕李白而起此名。

应该说。董小宛是秦淮八艳之中最得爱情滋润的一届妙龄女子。她和四大才子之一的冒辟疆相亲相爱,犹如神仙眷侣。

冒辟疆自己说,自己那一份纯真的爱情,在和董小宛相濡以沫的九年恩爱中消耗殆尽,再也找不到那种刻骨铭心、两情相悦的真爱。


顾横波,本名顾媚,字眉生,又名顾眉,号横波,又号智珠、善才君,亦号梅生,人称“横波夫人”,婚后改名徐善持。

顾横波是“秦淮八艳”中,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受诰封为“一品夫人”。但其人品也备受后世质疑。俨然一个红颜祸水,不是害人性命就是毁人名节,与秦淮八艳的侠骨柔肠、深明大义迥然有异。史家孟森作《横波夫人考》一文,认为其夫妇二人皆是势利无耻之徒,利欲熏心之辈。

顾横波才貌双绝,有“南曲第一”之誉,广受风流名士的青睐,以致门庭若市,宴无虚日。


卞玉京,名赛,又名赛赛,因后来自号“玉京道人”,习称玉京。

卞赛曾与著名诗人吴梅村有过一段情缘。后来闻听卞赛和陈圆圆一同被选入宫,只能黯然神伤独自隐退。

后来卞赛嫁给了一诸侯,因家庭生活不得意,遂在苏州出家当了女道士,依附于70余岁的名医郑保御。


寇白门,又名寇湄。

寇白门一生充满了许多传奇色彩。《板桥杂记》曰: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

正由于白门为人单纯不圆滑,而决定了她在婚恋上的悲剧。

保国公朱国弼迎娶了17岁的寇白门。后来朱国弼降清被软禁,还是寇白门将其重金赎出,也算是还了他当年赎金从良的恩情。两个人却从此天涯陌路。

寇氏最后流落乐籍病死。


马湘兰,名守真,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

马湘兰绘画造诣很高,文学上亦颇具才华。她的字画已被当成珍品收藏。

马氏自幼沦落风尘,却为人旷达,常挥金以济少年。她的居处为秦淮胜处,慕名求访者甚多,与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谊甚笃。

王稚登七十大寿时,马氏集资买船载歌妓数十人置酒祝寿,“宴饮累月,歌舞达旦”。归后一病不起,最后强撑沐浴以礼佛端坐而逝,终年57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