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选举出特朗普这样的总统,是美国历史的偶然选择,还是必然选择?

望月之手指


特朗普上台是美国政治制度搞了一次复古尝试。。

一群40后,看不到全球多极化格局的大趋势,满腹牢骚挥舞大棒,这是美国选举制度面对美国衰落,做了一次复古选择。。

说实话也是无奈的选择,毕竟选择希拉里就是选择了延续奥巴马,也就意味着美国会持续衰落,特朗普大嘴吹牛,说自己可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美国人民就让他试试。。

结果是负债加速上涨了,这是特朗普执政三年最核心的考题,特朗普不及格。。说到执政,最核心的指标就是财政健康与否,任何寅吃卯粮的掌权者都是败家子,相反能够保持财政健康的背景下经济增长才不是虚假繁荣。。

面对美国继续衰退的大趋势,特朗普拼命增加军费,挥霍掉民脂民膏之后,美军还是被塔利班打的屁滚尿流,还是不敢打委内瑞拉,还是不敢打伊朗,这一笔钱算是乱花,一点效果都没有。。

至于收关税,这属于猪八戒啃猪爪,美国政府自己折腾美国消费者,自己收自己的税,再夸口说打击了中国,这很搞笑。。说到底中国出口是面对全球出口的第一大国,不是当年的日本押宝美国过重,现在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都5000亿了,对美贸易6000算个事情,但不是决定性的冲击因素。。

特朗普和博尔顿之流开出来的药方是陈年古方,面对的局面是新局面,过程当然是唐吉坷德挑战风车,结局是收获狼狈不堪。。

选举制度说到底是吹牛的艺术,没有政治历练的特朗普挽救不了美国的衰退,只能加速全球对美国的不信任,同时走下神坛的还有西方的选举制度,弊端越来越清楚了。。



砍大山车大圈


选择特朗普决非偶然性,是历史的必然性,这有点相似于上世纪百年之前后一段时间,自由资本主义世界在发展中,遇上了瓶颈期,无力也无法避免摆脱经济危机后的长期低迷期,大萧条始终挥之不去了。

穷富悬殊太大了,社会动荡不安,失业率大增,各国政府又无力解决了。

这时候最容易发生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极端化倾向性,有些国家容易产生极左翼或极右翼,别忘了法西斯集权是如何登上历史性舞台,国家需要改革,国家需要强有力的政府,这就是现实意义。

上世纪左翼的罗斯福新政,而极右翼的纳粹党希特勒,墨索里尼等强人政治,是最具有代表性人物。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历史不可能完全相同,今天欧盟国家里面,英国脱欧,欧盟各国的极右翼势力攻城掠地,欧洲议会极右翼扩张性可见一斑。

美国也同样高喊美国优先,反建制,反全球化,贸易战,退群,排外。

特朗普只是一个开始,而非结束,也非偶然性,而是一个时期的代表性人物。

美国几十年前倡导的全球化,但巨大的贸易逆差下无法继续下去,光靠华尔街玩金融游戏,光靠玩房地产泡沫,已经开始实在玩不下去了,制造业空心化,连一双袜子都要输入,悲哀吧?美国七十多年的美国模式,已经到了实在玩不下去了。



随雨飘渺


任何事件的发展都是偶然与必然的统一体,比如你今天看到我的这篇问答也是如此,必然性是你每天都要打开手机查看今日头条,偶然性是今日头条客户端刚好把我的回答在正确的时间推送到你的手机上,那这件事到底是偶然性为主还是必然性为主?

当然这取决于你每天花在今日头条上的时间,如果你一天有12个小时都花在今日头条上,那么你刷到我的问答就是必然性为主,可如果你一天只刷一个小时,那么就是偶然性为主了。

好了,结束我们的闲扯,我觉得特朗普当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这是一种盛极必衰的转折点,或者说是物极必反的最好例证。

2016年投票之夜,往年的摇摆州全面倒向了特朗普,甚至是传统民主党的票仓也有不少倒向特朗普,许多人说是蓝领和农民投票给了特朗普,可是美国的农民才多少人?事实上大家都不肯承认,许多受过高等教育有着体面工作的所谓“精英”,一边嘴里骂着特朗普的荒谬,一边默默把票投给了特朗普。

究其原因,就是美国上下都厌倦了民主党的那一套,他们都想要看到变化,看到破局,他们明白如果选择希拉里,那么美国接下来八年就和奥巴马的八年没有任何变化,这所谓的没有任何变化就是美国持续衰败下去,而且再看看欧洲的移民和难民问题,那就是民主党当政后肯定会发生的事情。

希拉里做过国务卿,不评价她做的好不好,但是她的政治主张已经一目了然,无论她做多少漂亮的许诺,她永远都是那个国务卿,没什么新鲜感。

美国贫富差距拉大,中产阶级被高额的税收剥削者,而懒惰者却心安理得拿着他们辛苦赚来的钱享乐,他们受够了这一切。

调查显示美国的中产阶级开始凋亡,他们已经无法忍受手中没有余钱只能刷信用卡的日子,每月交那么多钱给保险公司和医生,精英阶层轻轻松松就拿走他们辛苦赚来的钱,而且越来越多。

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宣言打动了美国人,他们期待越战之前美国的荣光,希望美国的工业再次立于世界巅峰,人人都有工作,人人都有面包。

特朗普把美国的问题归咎于精英阶层的无动于衷和非法移民搅局,选择特朗普的人就是认可了这一点,可是美国不可能发动一场底层人民的革命,因为无论特朗普怎么装扮自己的粗俗和无知,他实际上就是既得利益的精英分子。

就算美国赶走了所有的非法移民,那时候的美国还剩下什么?美国精神没了,那就不叫美国了,那只是第二个英国。


穿美国望世界


时势造英雄,特朗普的当选是美国现阶段发展的需要,美国政坛不缺政治精英,缺的是一个经济能手,特朗普是美国纽约的富商,在商业这块有一定的天赋,才美国的现实需要给选中!

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美国的经济问题!美国的经济世界第一,但这并不能说明美国政府有钱,现实中的美国政府特别缺钱,穷得叮当响,这些年美国都是财政赤字,赤字就代表美国政府一直都是亏钱的,亏钱的美国政府只有借钱花,让美国的债务已经高达22万亿,巨额的债务处理不好就会发生债务危机,美国才选择一个擅长于经济掠夺的特朗普当总统,让政治精英一边凉快去!

特朗普上台之后,还真是一个经济能手,特朗普很快就推出了自己的税改计划,特朗普推出的税改计划就是为了吸引海外资金回国,回国之后加强美国的商业投资,投资带动就业,美国的就业岗位因此增加了,经济实现了一定的增长,美国的财政收入才会跟着增加。

其次,特朗普的贸易保护,加增进口商品的关税,目的就是为了让美国的商品变得廉价,谁都喜欢物美价廉的商品,这样有助于增加美国商品的销量,减少美国的贸易赤字,美国就能赚到更多的钱,就可以减少财政赤字,就可以少借钱,债务的增长速度就不会过快!

特朗普要改革WTO,甚至威胁WTO,如果WTO不改革,美国将会退出WTO,特朗普的这些做法就是为了重新制定对美国有利的贸易规则,缩减美国的贸易赤字问题,然后慢慢实现美国贸易顺差。特朗普的这些政策,都是为了解决美国的贸易赤字,为了解决美国的财政赤字,解决美国的债务问题。

美国选这么一个疯狂的总统出来,就是要利用特朗普的商业天分和疯狂来打破常规,替美国破局!不是特朗普选择了美国,而是美国现实中的经济困境需要特朗普,特朗普才会成为美国总统!


老鳄鱼观天下


这个问题提得好。如果长期注意我的评论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我打过这么一个比喻:如果天下雨,你不幸滑倒,那么请不要责怪老天为什么下雨,而要怪自己防滑措施为何没有做好。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对“特朗普现象”的解释之上。

“特朗普现象”的产生,一言以蔽之,就是由于过去40年美国作为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和科技创新国家,当两者相遇之后,产生了巨大的财富不公。而这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美国表现得尤其明显:大量的萎缩中产阶级贫困大军的人口,而这成为特朗普的主要支持力量。

这个意义上说,“特朗普现象”的产生来源于美国社会的巨大撕裂。之所以称之为“特朗普现象”,就是因为即便特朗普不出现,那也会出现其他极端政治人物。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天天关注特朗普的不靠谱,充其量只是看热闹;而关注“特朗普现象”的深刻根源才是看门道。


邱震海


在我看来,美国民众选出“唐纳德·特朗普”这个人是偶然的选择,但选出“特朗普式”的总统,却是历史的必然。

就特朗普个人而言,他在上世纪80年代的发迹历史和对那个时代的怀念、在2011年受到美国“茶党”运动的刺激、遇到了班农等一路怂恿他竞选的“军师”,这些可以说都是他最终登上总统大位的历史巧合。就像蝴蝶效应一样,如果这一路上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偏差,唐纳德·特朗普或许就不会竞选乃至当选美国总统。

不过,即便在2016年没有唐纳德·特朗普这个人成功竞选,美国也将必然选出另一个“特朗普式”的总统。

从历史进程来看,美国从百年前开始成为“世界第一”,在经济、军事等领域领跑全球,因此,解决温饱之后的一部分美国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诉求,也就是许多人口中的“白左”趋势。这一趋势拉大了美国国内不同阶层民众的认知差异。

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迅速崛起。在此过程中,大量的低附加值的生产和工作机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使得这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大受裨益,得以发展迅猛,一路高歌猛进。那么,在这一全球化的转移过程中,利益受损的是谁呢?就是发达国家中的底层群体,所谓的“蓝领”阶层。原本属于他们的工作机会被转移到了发展中的新兴市场国家,而他们自身又没有获得转型升级的职业技能,无法适应新时代的社会需求,于是产生了巨大的落差。

基于意识认知上的差异,以及现实的困境,美国国内社会的差距越来越大。

因此,当美国在追求少数族裔平权等“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之际,在美国国内缺乏公共话语权的底层、蓝领百姓,必然通过大选将积压的情绪一下子爆发、反弹出来。正所谓矫枉过正,在左派占据大量话语权和社会资源的美国,出现一个“特朗普式”的宣扬民粹的、收缩的总统,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

不过,我相信,全球化的道路不可逆,时代的进步亦不可逆。特朗普的民粹和“美国第一”,可以在短期内增加美国底层民众的工作机会,但消耗的却实美国的国际信用和引领世界的力量。在短暂地拉了一把缰绳的徘徊之后,美国未来还是会回归到一条积极的、开放的、“正常”的道路上。


尼基Li


纵观我国历史,几乎在每一个朝代的最后阶段都会出现一个或几个昏君或者暴君,比如夏桀、商纣,比如汉灵帝、宋徽宗,他们应该说都是历史的必然产物,因为历史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整个国家都会呈现出一种明显的颓势,民不聊生,万物萧萧,整个社会的都会充满各种戾气,又何至于皇帝乎?


美国在强大的惯性之下,其实已经开始盛极必衰,从911以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而美国从上到下应该是已经逐渐意识到这一点的。于是整个美国社会都充满了一种焦虑,面对自己国内的各种矛盾,面对中国的日渐崛起,面对俄罗斯的各种不服,面对以前小弟们的离心离德……不管是美国总统也好,还是美国政界也好,还是美国媒体也好,还是美国民众也好,都在惶惶不安中开启了“乱怼”模式——上帝不再眷顾美利坚,所以要怼天,特朗普怒而退出《中导条约》;地球不再只为美利坚而运转,所以要怼地,特朗普怒而退出《巴黎协定》;空气不再那么的香甜,所以要怼空气,美国民众开始一言不合就拔枪乱射,射死谁算谁。

在美国整体的焦虑下,希拉里还试图用她的那套精英政治理论来糊弄民众,欺骗她的选民说只要把中国这样的国家打残掐死,美国自己患的各种癌症就能无药痊愈,可惜美国选民也不傻,知道真正病了的只不过是美国自己,你弄十个亚太战略又有个什么毛用?

特朗普由于站在政治圈外,没有被美国精英政治的那套理论洗脑,所以他是看到了美国的一些问题的,这正是他能打败希拉里而当选总统的主要原因。

但特朗普就像我国历史上的那些末代皇帝一样,也知道国家出了问题,也知道要打针吃药,可惜就像崇祯皇帝一样,小才不堪重用,无德更是要命。一个小小的推特,何以救大大的美国?这不是开玩笑嘛!

也许特朗普最后也会像崇祯一样对蓬佩奥们发出哀叹:都是你们这些奸臣误了朕!


天天风云榜


按系统要求,为领域认证作答:

美国立国二百四十多年来,第四十五任总统能选出象唐纳德-特朗普这样沒有一天从政经验的商人来担任,是美国立国之初建立的三权分治、及总统选举制度使然。如何理解这种现象,说出来很拗口:偶然中带有必然,必然中存在偶然。

这其中还包括众多看腻了传统政客面孔的选民,想换一个另类不同风格的总统的心理因素在里边。

一,三年前的大选,特朗普一开始并不被看好。一路跌跌撞撞,才勉强从本党一一共和党内胜出。与势头正盛的民主党总统侯选人一一希拉里对决。选前的特朗普毫无胜算,多次民调,他都落在希拉里后边。

未料大选揭哓,选举人票显示持朗普胜出。(若按选举人绝对票希拉里是赢了几百万票的)。特朗普得知这是一结果,一时不敢相信,嘴里喃喃自语:这是事实,我们都要尊重这个事实。这确实属于偶然。连提前己准备好庆典的希拉里,情绪也失控了好几天。

二,
特朗普与美国传统精英阶层、媒体、金融寡头不对付。但"美国优先、让美国伟大"的口号,使他身边聚集了一个庞大的支持群众一一蓝领白人阶层。还包括众多军火商,所以他能胜岀,是在偶然表象下的必然。

三,不过执政三年来,争议一直不断。国内族群对立日益严重;贸易保护主义己搅得世界不安。关税大棒也挥向了众盟国。……

而他自己乐此不疲,信心满满,已为连任开始忙碌。他的功过是非,相信一年后的美国选民将以选票对他做出评判!


晚亭与落霞同晖


凡事都不是二元对立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某一历史事件的发生纯属偶然或者全为必然。特朗普上台,之所以会和英国脱欧公投通过一齐被视作2016年全球政坛两大“黑天鹅事件”,就因为其具有较大的不可预测性。事物有神秘的偶然性与可被辨析的必然性两个面向。

从社会经济层面上讲,30多年全球化下的制造业产业转移造、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信息革命所带来的产业变化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衰退,削弱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实力。二战后,美国中产阶级崛起成为社会主体,正是这样的“纺锤型”社会结构奠定了美国在二战后繁荣稳定的根基。然而这种社会结构此刻正在被动摇。

而特朗普“加强美国基础建设投入,增进美国能源独立,实现制造业回流以及扩大对外出口”的竞选承诺则迎合了美国中产阶层的利益需求。调查发现,特朗普支持者的代表形象是本科以下学历、在制造业工作的白人男性。他们多为没落的中产阶级,是由全球化、经济转型催生出的“失败者”。

从社会思潮的层面来讲,在特朗普上台前,美国中下阶层的失望情绪发展成为蔓延社会的民粹主义思潮。民众出于对生活境况的不满而指责精英领导阶层,甚至鄙夷美国现有的政治建制。比起让精英阶层决定自己的生活走向,民粹主义思潮下的普罗大众更希望“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然而对于这种“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政治主张,民粹主义并没有自己真正清晰的实现路径,它更多的是情绪宣泄而非理性主张。在这样的社会思潮下,姿态强硬、言行另类的特朗普迎合甚至是操控了公众的非理性情绪。

从社会心理层面上讲,全球化也导致了美国民众的认同危机。美国虽然是移民国家,但在过去,“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徒”的价值观还是占据主导地位。而几十年全球化浪潮则使美国亚裔、拉美裔、黑人的数量急剧上升,按照当前的趋势,到本世纪中叶,“少数族裔”将成为美国多数人口。在社会主导价值观日趋势微的情况下,“我究竟是谁”的自我认同危机开始伴随美国民众。

原本在冷战后,包容多元文化、不同价值观的自由主义占据西方世界主导地位,但是自由主义的政治正确极端化,自由主义对其它意识形态的不包容则在社会变迁(如上诉社会认同危机的发展)中导致了民众的逆反心理。特朗普对于少数族裔的歧视、对政治正确的不屑则迎合了民众对自由主义的逆反。


涵一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历史的选择,是美国历史的选择。

特朗普当选前的美国用一句话简单形容:精英化+全球化导致社会阶层分裂;过度的全球化扩张导致本末倒置;美国国内人口比例变化导致族群矛盾激化,族群分裂。

于是,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展开,并且和往届大选都不一样。

过去的美国大选基本上就是在一种娱乐气氛之下以一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结局落幕。这次就不一样了,虽然美国媒体、部分共和党元老、美国总统奥巴马这些精英阶层都在反对特朗普,但是偏偏美国民众甚至不少国外网民却在支持特朗普。如果说过去的美国总统大选是党派之争,那么这次就是典型的路线之争。

特朗普在他的一系列施政纲领上阐述的十分明确,比如在经济上把税收由40%的最高点下降至33%,使得大部分人享受到了税率改革带来的红利,特别是中产阶层这个实体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依靠力量。

于是,特朗普一番接地气的“大嘴巴”言论就得到了中产阶层的广泛支持。不仅如此,特朗普还把企业税收由35%的最高点下调至15%,大大降低合伙人、有限责任公司这类形式企业的个税,缓解美国目前人力成本过高的问题,而且增加了低收入群体的就业问题。

不得不说,特朗普的这个经济计划确确实实是触及到了美国当前最根本的问题。

在国际战略问题上,特朗普认为不应该再继续输出美国的“普世价值”,换句话说就是不希望美国过多地对盟友尽所谓的义务。

很明显,特朗普的这些政策完全是和过去背离的,但是美国的困境却是实实在在的。在这样一个关乎国家前途的问题面前,美国体制的自我纠错能力再次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不管是政治正确还是经济上培本固原强化基础,全球战略主张收缩战线,对美国长远来说都是正确的选择,这也是多数美国普通人都认可的,也是多数美国人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因此,美国人不希望竞选人是否有爱心、有道德,也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只要是能够迎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按照大多数人的希望去做,那就是正义的。很显然,特朗普就是这样的人。在大选前,支持特朗普的美军退役高级将领就有80位以上,就连美国最大的警察工会也宣布支持特朗普。

同时也说明美国正处在一个历史的拐点阶段,这个时候不是一个好人,而是一个对的人。当然,如果特朗普这番施政纲领放到上世纪90年代,估计在第一个回合就会被希拉里斩落马下。但是特朗普这个政治素人成了新一届美国总统,只能说明世界变了,美国民众开始普遍有不安全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