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了,你的薪資機制還不變革嗎?

疫情過了,你的薪資機制還不變革嗎?

今年的新冠疫情給所有的中小企業來了一記黑拳,而且相當的狠,有很多的企業因為摚不住這一拳而倒下。挺過來的,也不一定很好受,因這在疫情期間,老闆可能欠下了很多的人情債要還!

在疫情階段,很多企業採取了降薪的應對措施,少的降20%、10%,而薪水減半的也不少,當然還有一些乾脆對部分人員執行最低薪酬機制,不到2000塊錢。

關於降薪,不知道各企業是怎麼操作的,但想來如果不遇到非常自我的員工,應該不會遇到員工強烈牴觸,大多會理解,並願意幫助企業邁過這道坎,甚至還會有一些人主動的提出降薪。因為大家都知道,今年企業會很難,裁員、減人可能會成為一種主旋律,自己可能會失業。所以不管你企業的文化如何、團隊是否很積極努力,但在本次災難面前,大家都還是選擇了一起來共擔這種苦難,爭取把它抗過去。

現在疫情終於一步步的過去,企業也都開始復工復產,當然一段苦日子還是要熬的,虛弱的身體還是要補一段時間的,但畢竟挺過來了,以後會慢慢變好,企業變好了怎麼辦?給員工恢復原有工資水平?補發原來哪塊少發的工資?你會怎麼做?

這個疫情期過後的薪資處理,是一個非常考驗老闆的事情?如果處理不好,可能就會給企業的未來發展留下一個極大的隱患!

降薪是企業在特殊時期的一種不得己,不管員工是否真心的願意降薪,但他至少能夠理解、並做出支持,選擇了和企業患難與共,即使他在這個週期內並沒有為企業做出多大的貢獻、只是在站腳助威,也是應該值得肯定的,至少他給了你一些面對困難的勇氣,讓你沒有感到絕望與孤獨;

現在疫情結束了,你如何回報員工這段時間的患難與共?


疫情過了,你的薪資機制還不變革嗎?


不要認為在這段時間企業有什麼經營業績、大家沒有什麼太多的貢獻就過去了。降薪這個行為會對員工產生很強的心理暗示,這個不能忽視,在很多人的概念裡,他並不會考慮自己在這段時間裡貢獻了多少,而是考慮我和企業實現了患難與共、共同渡過了難關,他會把這個標籤貼在自己的身上,當成了一種和你討價還價的話語權,如果你只是把這看成特殊階段的一種特殊行為,在過後,當你的企業沒有一些好的回饋時,你就站在了被員工批判的舞臺上;

不要總說團隊文化、團隊凝聚力,員工對文化的理解與認同,更多的是靠事實的感知,而不是你所宣傳的,一次不良的感受就會讓所有認知產生顛覆。企業的管理者一定要注意自己在企業中的行為,想要塑造什麼的文化,你就要體現出什麼樣的行為!什麼是團隊:團隊不只是共同的目標、共同的責任,他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就是責任共擔、利益共享,不管你這個老闆認不認,在很多的員工概念裡,他會認為他已經和你共擔了困難,他現在關注的是共享,你的利有沒有他一份?

不要說疫情過去了,就過去了,只要是你採取了降薪,你就欠下了人情債,是債你就要還,不還,你就有罪,所以,當老闆沒有哪麼好當,但只要你當了老闆,你就欠了大家的。

這次疫情我們挺過去了,但如果再次來這麼一次不確定的情境,我們怎麼辦?我們還能不能挺過去?這段時間,你有沒有進行一次企業現有的薪資福利和水平結構全面審視,有沒有評估公司未來的現金流壓力和潛在風險?

據統計數據,非生產製造型的小企業的薪資成本大多會佔到經營收入30%的比例,而且很多企業甚至會達到50%;而且很多企業的薪資成本都是固定成本,每個月不管有沒有什麼業績,你先欠了幾十萬的工資債,而且它還在一路攀升。

我們怎麼來應對這種不確定情境下的所帶來的薪酬成本壓力,本次疫情的發生給中小企業的老闆提了一個醒,必須想辦法減輕這種薪資成本所帶來的現金流壓力、風險壓力,來做出一些應對性的調整、對現有的薪資體制進行一些變革。

而且這個疫情,也給中小企業的薪酬變革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時機,各企業老闆應該抓這個機會!

現在中小企業比較主流的還是採取是以固定薪酬為主體的薪酬模式,即員工的工資收入主要是來源於雙方約定的工資標準,然後加上一些績效的獎罰浮動。這種薪酬模式,在企業裡往往將它分成兩部分,大部分是固定發放,小部分是作為績效工資,考核發放;而績效考核的浮動比例也不是很大。高了可能就是個1.2,低了可能會有個0.6,因為績效工資比例佔的很低,可能只有工資總額的20%,所以獎罰都很少,所以這種績效考核的激勵性是很差的,它的真正的激勵往往取決於你所確定的薪資標準的高低,如果你的定薪資標準高,激勵性就強,反之就沒有激勵性,它的激勵性並不是取決的績效考核。


疫情過了,你的薪資機制還不變革嗎?

當然這種薪酬模式的好處在於,員工對收入水平很清晰,浮動也不會差到哪去,如果員工認可這種薪酬,就會相對比較穩定,而且這種薪資的增長機制決定了,員工必須要不斷的去學習提升自己,或者穩定熬資歷,尋找晉升的機會,來獲取更好的薪酬,這是好的一方面。

但是這種薪酬模式對企業的風險很大,一個是企業的薪資成本壓力大,而且員工的收入和企業的經營業績沒有形成好的鏈接,員工的壓力小,壓力主要在老闆身上。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員工對薪酬的不滿足感,薪酬剛確定時,員工高興、感覺有激勵性,但過了幾個月,他就對這個薪酬沒有感覺了,認為自己就值這麼多錢,而沒有了動力,又開始希望企業調工資,但不關心自己的價值貢獻。

因為績效考核所帶來的薪資浮動很低,他對員工的管理影響並不是很強,而影響主要在於你的薪酬的高低,你所掌握的薪酬籌碼,如果你給的薪酬很高,員工出去很難找到這麼高薪酬的工作,你就有了很強的管理權,因為他怕你開除他;相反,如果你給的薪酬低,員工出去隨便就能找到一個差不多的工作,他就不會在乎這份工作,你就很難管理他。但是我們都知道,小企業的由於資金實力的原因,沒有哪麼多薪酬支付給員工,大多都是爭取和當地薪資水平持平的狀態,這就不錯了。但是因為員工都有一個高看自己一眼,而且在尋找對比對象時,都喜歡和收入高一點的人才比較的原因,所以造成他對你的薪酬並沒有哪麼感冒,因此老闆們都感覺,這個人真難管。

這種以固定薪酬為主體的薪酬模式,當企業遇到不確定的情境時,是非常的不利的,不只是薪資壓力大的原因,更主要是在於,當你沒有業績時,他不關心,當你產生業績時,他會認為這都是他的功勞,等著你長工資!所以如果你的企業裡很多員工還是採取這種薪資模式,你一定要考慮該對你的薪資機制進行調整與優化了。

本次疫情給你提供了一個進行薪酬變革、降低薪資風險、凝聚核心團隊的一個非常好的時機,你一定要抓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