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外来人大面积承包土地种水稻,租金、人工成本高怎么盈利?

草垛上的斑鸠


农田丢荒,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如果国家按成本价收购。是会有人种的。因为粮食占用库容大,又笨重。种多了也就存在着种种问题无法解决。而且又不如打工收入来得快。所以,许多人选择了打工。种粮食对国人也有着很多的好,就是既不使土地丢荒。对解决老百姓的劳动力用好。同时也解决了农民的经济问题。再者,战时又不被老外卡勃子。多多益善。何乐而不为呢?


农业组


你光知道有成片租地的,你听说过大户种植补贴吗?他们就是把这个地租下来荒着都赚钱,以前我家那边有畜牧养殖无息贷款,然后有人租养羊的棚舍,再从养殖户里大量租羊,拍照核实后再返还给养殖户,这样他们拿到无息贷款后去投资做生意去了,再就是现在很多开连锁生鲜超市有补助,很多人开了后干几个月就撤了,现在就是谁有门路找到路子运作一下钱就到手了,这些生意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你要有人脉还有运作的能力



小镇阿岩


[木木观点:]在高成本的地方搞农业要想挣钱,就需要把握三个关键词:“降低成本”、“提高附加值”、“迎合政策”。做好了这几点,不怕不挣钱,除非地太贵。

下面木木就种水稻这件事,给你具体分析。

一、如何降低成本?


当今社会,最昂贵的就是人力成本了,合理使用农机能够有效降低成本。


1.工厂化育秧和机插秧代替传统模式

工厂化育秧和机插秧虽然前期育苗设施和插秧机的投入较大,相对育秧成本较高;但是其有着增产、避免育秧占田、可以与机插秧相配套的好处,综合来看有助于提高亩收入,而且生产的稳定性更高,不易误农时。

国内学者曾做过传统插秧和工厂化育秧+各类型插秧机的成本对比和综合效益分析(如下图),最终找到了成本最低的育秧插秧组合为工厂化育秧+3万元的国产高速插秧机。看到下图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人工育秧配套3万元的插秧机呢?因为现在的插秧机都是有育苗盘的,盘是有固定规格的,人工田间育成的秧苗是根本无法用插秧机的。

可见采用3万元的插秧机+工厂化育秧相对于人工人本更低,最终利润更高。此外,如果种植规模越大,机械化种植的利润越高。而且此处并未考虑育秧基地帮农户育秧的额外收入和机械化插秧的增产效益。所以工厂化育苗+合适的插秧机可以显著提高亩收入。

2.机械化收获

大田水稻的机械化收获是一项十分成熟的技术,其相比于人工收获不仅降低了收获成本、还减少了大量的田间损失。对于增产增收、提高利润具有重要意义。工厂化育秧+机械化耕种收是大规模种植水稻必须要走的道路,只有如此才有利可图。

二、如何增加附加值

考虑到你是大规模的种植水稻必须要使用农业机械,所以不推荐采用种养结合的方式来增加附加值。因为在鱼、虾、蟹等未收获时,机械下田,很可能会损失惨重。如果实在要养的话,可以养点鸭子。大规模种植,靠输出产量来盈利,想要提高利润就需要综合利用水稻秸秆。

1.建秸秆压块基站,做生物质燃料

修建秸秆压块基站、不仅可以处理自己的秸秆、也可收费性的帮农民们处理秸秆,做成生物质燃料以代替煤炭。这是一个国家正在大力扶持的项目,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目前国家对压块基站修建和压块机器购买的补贴高达60%,对使用清洁燃料的人民补贴同样很大,具有极大发展前景。例如:2014年秦皇岛市对秸秆压块每吨补贴250元,压块机每台补贴5万;2015年秦皇岛等地又新建压块基站100余个,推广使用秸秆制成的清洁炉具4万余户。可见结合当地政策,带头兴建压块基站,处理水稻及其他作物秸秆,大有可为。

2.将秸秆用作饲料

秸秆用作饲料的方式主要有直接饲喂、青贮、氨化和微贮等。但是想要仅仅通过制作秸秆饲料来挣钱是比较难的,因为秸秆蛋白含量低、纤维含量高、消化率低,养殖户们一般是不愿意购买秸秆饲料的。所以想用秸秆制作饲料来提高附加值,一般只能依靠种养结合,将秸秆产品转化为肉产品来变现。

3.秸秆用作食用菌基质

首先可将农作物秸秆加工处理消毒后,制成食用菌培养基,种植菌类;再待食用菌采摘后,可将培养基加工成生物菌肥。经测算,每吨秸秆可生产食用菌500千克,产生生物菌肥850千克,可实现产值4500多元,带来利润1800余元。

4.秸秆还田、培肥地力

利用秸秆还田机将秸秆粉碎均匀的覆盖在地表,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地力,还能够降低肥料成本,实现增产增收。根据相关学者的计算,按照此种方式每亩水稻可增加利润50元左右。

5.小结

种植户们应该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的方式处理秸秆。第一种方法国家正在努力推广,但是仍然很多农民不太认可,存在一定的未知数,但也存在巨大的机遇。

第二种方法是需要种养结合做支撑的,效益可显著提高,但是极大的增加了工作量。还不如以养殖牛羊为主,种植牧草更好。

第三种方法是个很不错的方法,具有很高的利润。

第四种方法是最为简单实用的,也确确实实能够带来效益,只是不高。

种植户前期应当以种植为主,然后再逐步扩充后三种产业,实现产值翻倍。如果生物能源政策在当地确实落地,可考虑走第一种秸秆处理模式,以种植为辅助。

三、迎合农业政策、拿补贴


想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类的作物,就必须要跟着政策走,拿补贴才行。因为种植粮食作物的利润是比较低的,如果年生不好还是很可能亏本。国家也相关的水稻种植补贴,种植大户补贴,以及秸秆综合利用补贴,免耕播种补贴等等,所以种植户户们要合理利用起来,扩充自己的实力,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但是这些补贴政策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的,确定项目前应该先去当地农业农村部咨询,或者在当地该部门官网上查询,补贴标准以及相应要求。

【木木总结:】

传统水稻种植本就是一个薄利的项目,只有靠降成本、增附加值,拿补贴来提高利润。不过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因地制宜的考虑,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才能实现更大的利润。希望上述的思路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三农木木,农机硕士,主攻牧草机械,长期分享三农那些事,欢迎关注我,一同探讨三农问题。


三农木木


我这刚好有个外来的老板在本地承包从农户那流转过来的连片1000多亩土地,我了解他们的经营方向和具体实施规划,现在我来回答您所提的这个问题。

1.能大面积承包土地的人一般都是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这些人不怕投资,但善于用脑投资。他们看得清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了解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 ,相信投资规模农业具有丰厚的利润空间。

2.稻田套养优质淡水鱼类。来我这转包土地的这个老板,他的基础模式是种植水稻的同时,在稻田里还养殖了龙虾、泥鳅还有乌鱼。虽然投入大了,但获取的利润也远大于单纯种植水稻。

3.农业机械化取代大量人工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农业的投入中,以前很大一部分是用工工资的支出,种植大户现在利用购买农机有补贴的国家惠农政策,买了所需的旋耕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机械设备,这大大降低了他们对使用人员工资的投入。

4.政府对规模经营农业的奖励政策。我们这里,现在对种粮大户的补贴资金是每亩一年200元(500亩以上种植面积),这每年无疑也是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

从以上几点分析来看,外来人员来农村承包大面积的土地种植水稻是有利可图的,经营管理好一年的收入回报也是颇为丰厚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明白,那些外来人员大面积承包农村土地可以挣钱的原因。谢谢!


淮安农民老陈


首先,种地,尤其是种常规粮食作物是挣不了大钱的。

大面积承包土地种普通水稻,人工高,种子,肥料,农药贵不可改变的事实,那么如何挣钱呢?我们得分析分析种地开支,开源节流提高价值上下手才是王道!

土地租金一项改变不大,农民不可能因为你承包土地多而打折,也不会因为你承包期长而优惠。

种子农药和化肥我们可以通过集体采购或者提前预订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一般可以节约10%--15%采购成本。

人工支出,可以采取机械化取代人工,育苗,耕地,插秧,中耕,收割,烘干等等都可以用机械代替人工并降低支出,以收割一亩地为例,人工收割需要割稻,脱粒,除杂,搬运几个节奏,一天下来人工费就400元,而机械收割,一个人一台机械顶多150元,全部完成。同时,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减少人工投入,比如无土栽培,鱼稻共生等新兴模式。

提高产品价值,是今后农产品的方向。同样一亩地稻谷,泰国和五常产出高于另外的地方,原因很简单,他们有品牌,口感好,品质高。

同样的东北大米,有的上百元一斤,有的一两元一斤,按照目前趋势,有机的,原生态比用化肥打农药的值钱。

另外,规模化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几亩地和上百亩地,几亩地开支完后收入不够养活一家人,100亩地可以养活几家人。

综上,选择适合的地方,恰当的规模,科学合理的种植,提高单价价值是种水稻不亏钱的有效途径!



樵至


我也接触过好几位这样的人,家在安徽来河南固始这边包地,听说租金还不便宜。交谈中我发现他们是有盈利点的,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规模化种植,他们一般出来包地的人多,这样报团采购种子,农药、等农资有很大的优势。另外就是机械化,减少人工成本。再一个就是注重管理



河南起飞无人机


做农业基本亏,做不起,两种亏法,一是爆发户,以为自已有钱没有思路就盲目投资,结果血本无归,二是目标就是骗政策的钱,政府也要求先投后补,更没有经营思路,最后也是亏。农业项目死在两个人手上,一是专家,自以为是专家,政府也相信他们,结果恰是他们只懂技术,不懂经营、市场,投资后能不能销售挣钱管他鸟事!第二个人是设计师,设计很漂亮,这个亏得更惨!比如现城市房地产,哪个规划设计是设计院做的,都是甲方根据市场规律来设计的,设计院只是图纸搬运工。当然农村市场不成熟,市场机会更大,要求更高!怎么做,一做产业链,二做文化,三做特色旅游吸人气,四结合市场做康养+互联网


柴门路径


承包土地种植水稻,在成本比较高的现在,而且在外地耕种的情况下,如何降低成本呢?下面就来分析下。

选择适合两季稻的土地。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是比较大的。能够种植水稻的地方是比较多的,但是有些地方由于天气的原因,只能种植一季水稻。其他时间只能种植小麦,玉米等其他农作物。

在外面种植水稻,如果想要利益最大化。必须要选择一年可以种植两季,或者能够再生的水稻。两季水稻在田间管理,育种育苗的时候都会省事很多。

水利设施方面的土地。

水稻在种植的过程中,基本上是离不开水的。所以在承包种植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

在田间地头必须要有完善的水利设施,比如说机井,灌溉水渠等。为稻田在干旱的情况下,提供有利的保障。

合适机械化作业的土地。

效率就是金钱,以前靠人力种植,靠天吃饭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种植的时候必须要机械化。土地的特点应该是平原,地势稍微高的土地,这样方便机械作业。提高生产的效率。

机械化的工作,节约了人工成本,缩短了种植收获的时间,是提升收入的关键。

比较高产的种子。

在种植的时候,种子是比较关键的,也是丰收的保障。选择高品质,产量高的水稻种子也是比较关键的。

有了种子,土地、机械、气候等这些方面的条件。水稻基本上是能保证丰收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土地的租金不是太高的话。除去一切的成本,一亩土地的收入会在400元以上。租的土地比较多的情况下,挣的钱也是辛苦钱。


无吴五


农村种地的农民越来越少,一些地方全村的农田基本外包给种田大户,通过乡下走访发现,精心管理的种田大户能赚些钱,粗放经营的种田大户基本亏本了。



农村外来人大面积承包土地种水稻,租金、人工成本高怎么盈利?

首先,在江西这边种田的租金一般400-500元/亩,人工成本主要是耕地、插秧、打药及收割,一般耕地要50-60元/亩,人工插秧要100-150元/亩,一季水稻要打3-4次药,每次每亩10元/亩,机械收割80-100元/亩,人工成本大概需要260-350元/亩。种植水稻需要备好种子、农药、化肥,若采用自留种,农药化肥成本大概200-240元/亩,若是购买种子,因品种而定,一般好的杂交水稻品种种子贵,可能要30-50元/斤不等。计算完成本,每亩大概需1000-1100元。

据了解,2018年江西早稻调查中,261位调查户亩平均总成本1025.22元;晚稻的亩平均总成本1109.21元,晚籼稻亩均成本收益变化情况如下表:



据监测基点县数据,2019年广东省晚稻常规稻亩均总生产成本为1039.6元,相较而言,常规稻有机肥、土地成本更高,而优质杂交稻的种子、人工投入更大,见下图:



第二,据服务的种田大户看,种植规模在50-100亩的大多能赚钱,因为能精心管理,能及时做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而一旦超过100亩以上,因种植户种植技术水平而定,有丰富经验的管500亩都能有很好的产量及种植效益,若种植水平一般,管理有做不到,亏本是必然。

在走访市场时发现,不少到外地包田的种植户,以为包了田成了地主,请人干活帮忙管理,最后产量普遍不高,拖欠当地人的农资钱,惹的当地农资店都不愿意卖产品、做服务,反而当地种田大户愿意精心管理。



第三,租金、人工成本高,种田大户盈利的方法。选好种,优质稻是水稻发展的方法,一般选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在购种时了解品种特性,根据品种安排栽培管理;合理安排播种,面积大要错开播种时期,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要注意避开高温抽穗结实;做好病虫害防治,特别是稻瘟病、二化螟,二化螟在江西、湖南时年年重发生,要合理选药早防治;采取防倒栽培,使用多效唑或在分蘖期追施硅锌肥,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

第四,今年春耕备耕工作要早做。今年的粮价有应该会提高,能播早稻的尽量早种;化肥要早买,春节突遇疫情,化肥生产可能会收影响,因为湖北宜化是尿素主产企业,供应量不足,雄丰,洋丰等复合肥企业复工也不够,生产人力成本提高很多,所以种田大户尽快买化肥。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云众地


【大别山鹰】答疑:农村外来人大面积承包土地种水稻,租金、人员工资高怎么盈利?这个问题看似盈不了利,而且有许多农民种田也赚不了多少钱,为什么还有人还走承包大量土地种水稻赚钱的路呢?下面我就帮你点拨一下。

首先讲一个大道理:无粮国不稳,民以食为天。在这根主线下,国家每年出台的一号文件讲的就是三农问题,而粮食生产又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为了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国家先后出台了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农机购买补贴政策、土地合约承包补贴政策和粮食出售差价补贴政策等一系列惠农助农政策。目前,单一的独家独户责任承包制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约束限制弊端显而易见,也是当前农村土地大量抛荒,农民种田靠天吃饭,产品出售被市场牵着走,产品销售价格被中间商主导的重要原因。但是如果以集约式或公司化运作来经营管理土地,就能将现在棋盘式的土地进行大面积平整,涉及到农田水利灌溉和生产运输的抽蓄水设施及道路将进行重新规划建设,这样一来就能让低产田转变成高产田,有效地节约利用了土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与当前农田改造、水利维修和新农村建设相挂勾,通俗一点讲是国家出钱投资建设,不要农民出一分钱,这是其一。其二,如果农民或外来承包商所承包的土地达到了国家农业补贴标准,这项补贴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数额。其三,国家每年出台了粮食收购指导价,假如在出售粮食时低于国家指导价格,这中间的差价就由国家补贴给实际种粮户,不归土地主所有,这样一来,你想一想,算一算,只要粮食增产了,价格低没有事,国家保你永赚不亏,在这种激励政策下,难道还有人不乐意投资吗?

农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只要人类存在,就要靠吃饭来生存,在这种大环境中,还有什么比种田更稳定,更赚钱,更不愁销路的行业呢?

以上是@大别山鹰的观点,关注@大别山鹰,关注#头条三农#,每天为你分享不一样的三农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