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澶渊之盟谁是赢家?看似每年在给辽国送钱,其实大宋在薅羊毛

在中国十到十二世纪时期,大地上面有两个强国,北宋这边虽然军队有些瓜,但是经济上绝对是世界前列的强国,而隔壁的辽国是军事强大而闻名于天下,这两个国家相邻的话,常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了,作为军事强国,两国经常南下入侵宋国,而宋国这边凭借自己的雄厚财力长期和辽国这边打消耗战,最终双方绝对签下契约,达成和解,对于这个结果,双方都非常的满意,可是在这场博弈中,到底谁才是赢家?

宋辽澶渊之盟谁是赢家?看似每年在给辽国送钱,其实大宋在薅羊毛

(澶渊之盟)

首先我们看看澶渊之盟,在合约中,我们每年要给辽国10万辆银子,20万匹绢,按理来看,辽国明显是这场战争的赢家,可是为何这场盟约后,宋朝也是沾沾自喜,认为是自己赢得了战争?看看两国的情况就能够大致明白过来。首先在辽国,毫无疑问,拿到了一个长期的饭票,赢家是肯定的,不仅有了面子,还有了钱,再也不用为了一些战利品经常奔波在自己的国家和宋朝之间了,士兵们也不用继续玩命,什么都不干,十万白银就入账,还有不知道多钱的绢,何乐而不为。

虽然这些东西对于宋朝来说没啥问题,但是在辽国看来,这些东西可是非常一大笔钱财。而两国因为关系好了,来辽国的这些牛羊、宝马、草药都能够买到宋朝的国内,两国开展边境贸易,国家的百姓们也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百姓们能顾开始享受生活,百姓们得到了实惠的东西,国家也就能稳定下去。

宋辽澶渊之盟谁是赢家?看似每年在给辽国送钱,其实大宋在薅羊毛

宋朝这边,这个盟约也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这些钱财物品根本不是事,宋朝时期,每年国库的税收就上亿元,可见这30万对于他们确实没有什么影响,说直白点,就当是每年出手援助30万扶贫了,而要是战争继续的话,每年仅仅是军费就已经不止这30万了,千万级别的军费和30万的支出,给谁都是选择后者,对于宋朝来说再多给30万他们可能都愿意。

而且稳定的经济环境才是他们想要的东西,宋朝之所以富有,就是因为他们长期的稳定生活才造就的当年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其次,和平之后两国的边境贸易也让宋朝赚了不少的东西回来,要知道,辽国这边对于宋朝物资的需求可是多于宋朝对应于辽国物资需求的,贸易顺差的情况下,宋朝其实根本没有赔本。

所以现在的史学家有一种说法,其实在这场对决中,宋朝看似是屈辱了一些,但实际上这两个国家都是赢家,最后的盟约就是达成双赢的契机,两国在合约中保证不动用武力,而宋朝的钱财这是用来给辽国做了基础建设,以此换来了两国的贸易,而在贸易中,宋朝实际上就是在薅羊毛,每年从辽国就多赚了300到1000万的利润,同时又省下了千万的军费开销。

宋辽澶渊之盟谁是赢家?看似每年在给辽国送钱,其实大宋在薅羊毛

所以总的来看,宋朝得到的利益实际上比逝去的要多的多,这30万花的是真的值了。不过换一方面说,宋朝是一个瘸子,经济是一条腿,军事是一条腿,但是宋朝的军事这边却惨遭截肢,自己是世界第一的经济体,但是自我防护能力是在令人堪忧,最后还是便宜蒙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