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写诗,都是信手拈来吗?

王起药


古人写诗,既有信手拈来的,也有冥思苦想得来的。


有些诗人才思敏捷,像李白、曹植等人,往往脱口而出便是诗,曹植“七步成诗“的古诗表明曹植写诗似乎是”信手拈来“;

有些诗人写诗不能”信手拈来“,常常需要冥思苦想,像”诗圣“杜甫就曾感叹”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写诗的”艰难“。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号称”诗鬼“,他写诗常常是焦思苦吟,心力交瘁,以致于年仅27岁就去世了。

但不管是”信手拈来“,还是”冥思苦想“,实际上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训练,如果一位诗人缺乏长时期的知识积累和写作训练,即使他思维敏捷,也是做不到”信手拈来“一首好诗的。


至善如水


可能吗?你不会真的以为古人都是天才,写诗都是信手拈来、出口成章。这样的看法,既误会了古人,又误解了诗词创造。

如果“古人写诗,都是信手拈来”,就不会只留下李白“斗酒诗百篇”、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正因为这样的天才太少,他们的故事才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传说。

写诗,和所有艺术创造一样,需要天赋和技术。天赋,因人而异。有些人的天赋在于写的快,有些则是写的好。像李白这样写的又快又好的绝世天才,才是真正的凤毛麟角,否则杜甫也不会跟在他身后当迷弟;技术,则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特别是古诗里的五绝、七绝,有严格的对仗和音律的要求,没有长期严格的训练,根本不可能掌握。所以,古人才会说“功夫在诗外”。

陆游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也能深刻说明天赋和技术的这个道理。天成的文章,需要天赋去感知。而妙手是什么?能工巧匠的手。妙手怎么来?“无它,唯手熟耳。”没有妙手,即便你有天赋能够感知,也无法写出“天成的文章”。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即便你是老天爷赏饭吃的料,天赋异禀,也需要长期刻苦的磨练。没有谁可以轻轻松松的成功,也没有几个写诗能够信手拈来。


皮三9099


宝钗笑道:“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

……

“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这是黛玉给香菱的学诗建议,随后还详写了“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的过程:

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黛玉听说,便命紫鹃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又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这‘白’‘青’两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这‘馀’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

对个人而言不必过于神化古诗——诗词和歌词没什么两样,诗词有李白、杜甫,歌词有林夕、方文山。偶尔哼出只言片语还成,流传千古的佳作却是反复推敲的。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见于《苕溪渔隐丛话》卷十九引《刘宾客嘉话录》)。

现在诗词书籍多只是注解,分析创作背景什么的,对于真正的创作氛围、使用环境都没有具体描绘;这也造成了大家讳莫如深,不过我们从《红楼梦》等古典小说倒可窥其一斑。不要轻视小说,再伟大的作家其创作也是源于生活,毛泽东从《红楼梦》便看出封建等级制度。不要小看《红楼梦》,曹雪芹祖父曹寅可是曾刊刻过《全唐诗》《佩文韵府》的,家学渊源,而雪芹的诗词造诣也是在《葬花吟》《芙蓉女儿诔》诸处有过厚积薄发,所以虽是借小说人物之口展现,也是颇可借鉴的。

☝🏻️古人什么时候作诗?

试才时、省亲时,这种“正式场合”毕竟少些也就一回——第十七、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娱乐时、聚会时,这就时时可做了——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第四十八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然后作一篇序再誊录结集在朋友圈(不是微信那个)传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便是王羲之在那种情境下写的。

我们现代人的娱乐是什么?K歌。

✌🏻️古人怎么作诗?

“就请菱洲藕榭二位学究来,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誊录监场。”

……

“迎春笑道:“就是门字韵,‘十三元’了。头一个韵定要这‘门’字。”说着,又要了韵牌匣子过来,抽出“十三元”一屉,又命那小丫头随手拿四块。那丫头便拿了“盆”“魂”“痕”“昏”四块来。”

限韵“十三元”信口即来,可见《四声谱》(齐梁时沈约撰)、《切韵》(隋代陆法言撰,唐时重刊改称《广韵》,为唐、五代及宋初作诗的所本。)《中州音韵》(元人周德清撰)《佩文韵府》(清代官修)……之类韵书那是必修课程、必“背”书籍;现代人也就业余偶尔看看《笠翁对韵》《声律启蒙》等儿童读本。古人还有专门的工具呢——韵牌匣子。古人学切韵,今人用拼音——作诗习惯可想而知。古人作诗有用典,“撒盐是旧谣”一出便知是谢灵运“撒盐空中差可疑”事,今人一听《五环之歌》便想起蒋大为《牡丹之歌》。古人作诗的、听诗的,都是满腹诗句;今人唱歌的、听歌的,却是一肚子歌词——作诗效果可想而知!

基础课程不同,耳濡目染不同,现代人做不了唐诗宋词也就可以理解了吧。不过也不必难过,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文化——唐诗宋词元曲今歌。真有兴趣学诗就试试林黛玉的建议,再读读今人王力的《诗词格律》谢崧的《诗词指要》……



愚公的无神论


古人写诗,是否信乎拈来,我们没亲眼目睹,故不敢断论。但据本人愚见,凡流传下来的古诗,信手拈来不太可能。

信手拈来,就是不加思索随口而出,你就是基础再好、多才多艺也是极不容易的,除非是一些顺口溜。

据史料记载,曹植的七步诗,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之作吧。但是,在他生死攸关的七步里,你能断定他没经过严酷的思想斗争、反复思索而脱口而出?

古人吟诗作对,“吟”就含有反复思索之意。自古有“推敲”之言,“一字师”之说。这些都是证明古人写诗都是先打腹稿,反复修改,有的甚至要征求别人意见才定稿的。

由此可见,古人写诗并不都是信手拈来的。


楼梯板凳


写文章靠悟性,灵性。如果写小说,肯定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才华。信手拈来之说,也在于平时的观察,积累和蓄藏,看到某件事或物时,立马灵光一闪,涌上心头而信手拈来也会出现。就好似有得人文化程度不高,可出口成章,说某件事时也是有理有据,头头是道。这也是天性所在。不是常人所能比的。



陆跃宗


我相信有信手拈来的,但一定也是少数人。这些少数人并不是轻易就能信手拈来,而是有丰富的读诗、作诗的经验积累。俗话说熟续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謅。古人家庭有条件的,自幼接受家教或私塾,要学习大量的古诗以及作诗的方法,也要进行作诗训练,对仗押韵训练。久而久之,便养成吟诗赋诗的习惯,特别是当触景生情时,诗兴随之而起,有感而发,信手拈来,出口成诗,一挥而就。例如骆宾王的: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就应当是应景而抒,信手拈来的。当然,大多数古人做诗,也应当是需要费点时间,有一个构思、推敲与思考过程的。


尚古风


古人写诗,有信手拈来的,如李白斗酒诗百篇虽然夸張,但也确实反映了诗作来得快。但也有苦苦思索的,贾岛为僧推与僧敲月下门,亲自体验很久,才有今天推敲一词。无论古人写诗信手拈来或是琢磨推敲,我们都要学习古人写诗的严谨态度。


张春龙


应该是先把自己灌醉,比如李白,斗酒诗百篇,有酒才有灵感。[呲牙]


大成小志33


不是的,就拿唐宋八大家中宋代诗人苏轼来说吧,有时候是与好朋友在一起饮酒闲谈,有时候是邀朋友一起赏月,意境到了,心血来潮作诗一首;有时候也是要打诗稿,认真推敲的。


匡山下的来客


信手拈来不难,拈来的是名篇佳句就不容易了。王勃写《滕王阁序》多半是事先打好腹稿的。李白即席写的《清平调》只能说是妥贴,艺术上比起他的七绝名作还是有点差距。唐人的试贴诗、应制诗也没有多少佳作,试贴诗最出名的怕是祖咏的〈终南山望余雪〉,应制诗写得最好的可能是王维的〈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文学创作有其规律,还是要构思、打磨。急就章,诗仙也不会时时灵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