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青春:疫情之下,那些讓人感動的暖心故事

第18期

“悦”读青春:疫情之下,那些让人感动的暖心故事

朗讀者:先鋒小學 304班 肖瑤

疫情之下,那些讓人感動的暖心故事

2020的開端,武漢生病了,全國為之憂心。我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春節,關注著新型肺炎的疫情動向,看著每天在增加的數字,讓人祈禱希望這場戰疫能早點結束。

疫情之下,我們擔心、不安的同時也感動於無數工作人員的付出,正是這些溫暖的瞬間,在寒冷中給我們帶來光熱,疫情雖難,但人心很暖。疫情爆發後,除了戰鬥在一線的白衣天使,還有一些普通人在背後默默的幫助我們。

83歲的林大爺是一位拾荒老人,在得知全國疫情後,主動到社區捐出一萬元善款。還要求不要寫名字,不要報道他。如果真的要寫名字的話,就寫知恩者。瞭解後才知道早年間老人曾接受過國家的恩惠,如今只是知恩圖報。當地熱心網友得知此事後很感動,於是眾籌一萬元還給老人家。可他怎麼都不接受,並將網友眾籌的一萬元再次捐贈出去.

疫情爆發後,口罩便變得千金難求,尤其是一線的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口罩都變得很緊缺,眾企業、明星紛紛出手捐贈外,普通人也盡了自己的綿薄之力,默默捐口罩助力一線工作者。

1月31日,浙江一位男子騎車來到派出所門口,隔著鐵欄“空投”了一個大箱子後便離去,民警打開發現裡面竟然是滿滿一箱N95口罩,隨後民警將這箱口罩轉贈給了一線醫護人員。

口罩成為目前最緊缺的物資,為了儘快恢復口罩供應,“中國醫療耗材之都”河南長垣市40多家醫用防護用品廠復工,主要生產口罩等供武漢等地。有工廠中層幹部每天工作14小時,累到哭還是接著幹,為抗疫奉獻。

還有浙江一家口罩廠,因為春節放假工人無法提前到崗,但在發佈招募信息後,有近200名志願者報名無償支援工廠。

外國人說中國人不信神,沒信仰。可他們不知道,中國人的信仰是自己,天破了自己用石頭補,洪水來了自己治,被太陽暴曬就自己把太陽射下來,在東海淹死就填平東海,中國人從來都是靠自己雙手換取未來。

病房裡忙碌的醫生,口罩生產線上的工人,千里迢迢運送物資的農夫,工地開著挖掘機建臨時醫院的師傅,每天給醫護人員當專車司機的志願者,默默捐獻物資的普通人......

這世界從來沒有所謂的超級英雄,不過都是無數普通的人在散發著光亮,照亮這一片天地的黑夜。

謝謝所有善良的普通人,這些溫暖善意的彙集,會讓我們迎來黎明的曙光。

沒有一個寒冬是不能逾越的,春天一定會如約而至。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悦”读青春:疫情之下,那些让人感动的暖心故事

朗讀作品徵集

1、內容要求

朗讀作品可以是您喜歡的任何文字,文體不限,可原創也可非原創,要求積 極健康,並註明作者和出處。

錄製音頻十分鐘之內,需有背景音樂,請在安靜的環境下錄製,推薦使用喜 馬拉雅聽、荔枝等各種電臺app錄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