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哲学的一点想法

关于哲学的一点想法

西方哲学的建立是在房间思考出来的。他们主要精力是在房间思考,思考人和宇宙的关系。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此时开始在社会中推广。这是一种哲学体系的形成过程。

中国在以前没有一个成套的理论体系。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是不承认中国有哲学的。

对中国哲学影响最大的有三位先生:冯有兰、胡适之、劳思光。经过冯、胡二先生的努力,通过抽丝剥茧的过程,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里梳理出中国哲学的发展规律和体系。劳思光先生在二位先生的基础上把中国哲学体系更加完善合理的梳理完毕。最终形成了现在中国哲学体系。

三位先生对中国哲学、中国文化、中国思想史等方面的功绩善莫大焉。

还有章太炎、钱穆、梁漱溟等诸先生都对中国哲学、文学、思想、文化等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后季羡林先生也是博学多识,也曾作出了一点成绩。

相比较冯友兰、胡适之、劳思光三先生的中国哲学史,除了赞美之外,我是有一点看法的。当然我的学识浅薄,可能看法也很片面。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比较注重考证和引用。因为先生是首创,所以难免有些粗糙和片面。

胡适之先生的作品最终只有上卷,应该说没有完成。作品比较注重考证。但是思想性不足。胡先生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作品也深受西方学者治学方式影响。有时不够接地气。

劳思光先生后来在两先生的基础比较全面系统的完成了中国哲学体系的重塑。应该说是三位先生中最好的。

通观整部中国思想、哲学史,诸先生都把先秦(更具体说是独尊儒术之前)做为研究重点。百家争鸣确实是中国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也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段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都有长足的发展。后来被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称为轴心时代。

诸先生在著作中从独尊儒术后哲学思想的发展简要的交待了佛教哲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等的发展。而且更多的人做出结论中国在二千年的封建社会哲学体系几乎没有大的发展。

我想说的是中国人现在的思维方式,思考模式,道德观念等都来源于这一时期。或者说中国文化的核心区就在这一时期。后来的从事思想和哲学等相关方面工作的学者应该花些力气在这一方面。

要学习中国哲学必须懂得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要懂得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就必须深刻了解中国人思想形成的过程。而这也应该是中国哲学的核心。

关于哲学的一点想法


关于哲学的一点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