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堵雞籠的一塊磚,被專家7塊錢買下,搖身一變成為特級國寶

在考古界,很多國寶級文物的出土或發現,充滿了偶然性,比如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塊磚,確切地說還不是一塊完整的磚。

在上個世紀的七八十年代,是國寶級文物扎堆出現的時期,許多文物專家也都喜歡下鄉淘寶。在文物專家們的努力之下,還真有許多國寶被專家們發現。比如今天給大家講的這件國寶,曾經被老農當做堵雞籠的磚塊,後來被專家花了7塊錢買下,搖身一變成為了珍貴的一級文物,堪稱國寶。

農戶堵雞籠的一塊磚,被專家7塊錢買下,搖身一變成為特級國寶


新野縣是河南省南陽市的一座小縣城,在這些年的經濟大潮之下,新野縣也並不怎麼出名。但是在許多跟歷史有關的典籍中,經常會出現新野這兩個字。這是因為新野在古代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優勢,乃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的新野因為出了眾多的王侯將相,還被譽為“光武城”。

河南新野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特別是在漢朝時期,更是中原地區首屈一指的大城。一直到今天,新野還經常能夠發現許多漢朝時期的珍貴文物。很多文物專家沒事的時候,都喜歡到新野的鄉下去逛一逛,說不定哪天就會有意外的收穫。

農戶堵雞籠的一塊磚,被專家7塊錢買下,搖身一變成為特級國寶


在1980年,新野縣城郊鄉文化站文物專家老齊到該鄉李湖村搞調查。在途經一家農戶的院子時,老齊有了個意外的發現。當時這家農戶的院子裡堆放著許多古磚,上面都刻著精美的磚畫,可惜的是大部分磚畫都磨損毀壞了。於是不死心的老齊,沿著圍牆四處尋找,終於在一個角落的雞籠裡又發現了一塊保存比較完好的磚塊。


農戶堵雞籠的一塊磚,被專家7塊錢買下,搖身一變成為特級國寶

這家農戶的主人是個老農,他看到老齊在自家的雞籠裡抱著一塊破磚樂呵呵的笑,感到非常的奇怪。於是就問老齊,恁抱著個破磚頭笑個啥?老齊就跟老農說,自己是縣裡的文化幹部,能不能把這塊磚送給自己。老農聽了老齊的話,急忙搖頭說不行,因為他還要這塊磚堵雞籠呢。

老齊看到老農不願意上交這塊珍貴的文物,於是只好提出可以用錢跟老農購買這塊磚。這位老農雖然常年居住在鄉下,其實也是非常精明的。他看到老齊竟然肯花錢買這塊破磚,也意識到這塊磚肯定是比較珍貴的。於是在一系列的討價還價之後,專家老齊花了7塊錢從老農手裡買下了這塊磚。在1980年,7塊錢還是比較可觀的,老農得了這筆錢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農戶堵雞籠的一塊磚,被專家7塊錢買下,搖身一變成為特級國寶

老齊花了7塊錢買來的這塊古磚,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漢代“斜索戲車”磚畫。這是一塊堪稱“孤品”的漢代珍貴磚畫,找遍全國也僅此一件,描繪的是險象環生的古代雜技表演場面,具有非常珍貴的文化和歷史價值,是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資料。在1988年9月,新野縣專門成立了一座漢代磚畫博物館,收藏了許多馳名中外的漢代磚畫。在這些收藏的磚畫當中,就有一塊名叫“斜索戲車”的磚畫。

上面刻畫的是一個雜技表演的場面,險象環生,焦點人物有兩人,一人站在一條傾斜的繩索上,單腿直立,一腿優雅彎曲,邊舞動雙臂邊向前攀登,這不就是現在的走鋼絲嘛!但注意,畫中的難度要比走鋼絲大得多,這條繩索是逐漸升高的,而且兩端分別由前後兩個馬車上的人控制,所以兩車的速度就很重要了,其驚險程度令人揪心。

農戶堵雞籠的一塊磚,被專家7塊錢買下,搖身一變成為特級國寶

另一個焦點人物是那個倒掛的人,馬車上立起一根柱子,此人雙腳勾住柱子的右端,倒掛在橫木上,更不可思議的是左右手各託一圓球,每個圓球上各有一個人,一個吹奏樂器,一個翩翩起舞。不得不說,這臂力簡直驚人!

正常表演看似上面的人是焦點,其實下面駕車的人至關重要,前車御手全神貫注駕駛,後車御手一邊駕車,一邊仰頭觀察,為保持繩索呈斜向直線,勒緊韁繩,調整車速,使其慢於前車,稍有不慎,滿盤皆砸。

農戶堵雞籠的一塊磚,被專家7塊錢買下,搖身一變成為特級國寶

這幅畫像所刻畫的便是戲車表演,是中國最早的車上雜技,這種雙車戲車雜技是難度水平最高的,這也與漢代奮發向上的冒險精神有關。到了宋代,這種冒險精神逐漸退卻,再也找不到戲車的相關記載,從此戲車在歷史絕跡。

斜索戲車漢畫像磚的發現,讓失傳的雜技重見天日,再現了大漢的偉大藝術成就,同時也給今天的雜技表演提供了靈感。該畫像磚在北京一經展出,令眾多現代雜技藝術家和考古學家驚歎不已,堪稱國之瑰寶。

喜歡的朋友敬請關注“史論新語”,每天為您帶來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