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保险公司的经理,我想知道有些人为什么总在说保险是骗人的,是因为客户不理解客观的合同条款吗?

ou-zhou


说保险是骗人的主要是两种人,一种是投了保险理赔不到的;一种是退保后拿到的退保金跟自己所缴保费不相等的,说白了,在当前中国大部分人的心目中,还是把保险跟储蓄等同化了。


嘻哈影子


我在十多年前买了泰康人寿的所谓“多功能”险。是自称是“朋友”的人无数次到我家宣传她的“保险”如何如何好,就差没下跪了!因她一再强调她“负责”到底,我还是相信她了。于是就买了每年三千共保十年的“万能险”。因为她多次到我家,我家的情况她都知道,签合同的前几天,她知道我老婆早上要去挑菜,就在半路拦住要我老婆说是要去体检。我们不知她在合同上写了些什么。到十年了,本来应该得到六万元,因为她为了她的利益写下的字,我们只得了两万多点,十年,还倒贴了!

保险公司的合同条款绕来绕去,目的就是叫你上当!!!

我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度是零下………


用户72767789943


很多保险经纪人在推销保险的时候都喜欢说一句话:我是来帮你的。但是他们根本不懂这句的意思!我有一个朋友做保险,当时该买的保险我基本已经买了(不是找这个朋友买的),所以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很硬气的说:应该是我在帮你!没有我们买保险,你的收入从哪来?所以请放下你的姿态,认真服务好每一次顾客!!!


一以贯之10


我看不惯保险公司装修的富丽堂皇,整天的拉人开会,送很多礼品,有这钱真心用在保险人身上不可以吗,我就参加过一次教育金方面的保险,最后经过我的测算,还跑不过银行的五年定存利益高,保险公司是干嘛的,他也是要赚钱的!所以以后就对保险不感冒了就这样😔


黄河水是黄色的


这个问题先从表面上看,为什么一直有这种声音,说保险是骗人的。

所谓空穴不来风,就是说肯定是买保险的人,有过这种不好的体验,而且不是少数人。

其实有这种现象,是因为保险从业者水平达不到能够真正了解产品,把它卖给合适的人。现实是,保险从业者只是想尽办法把它卖出去。



保险是骗人的,这种说法,其实是对保险的一种误解。就像是拿着金饭碗只知道用它吃饭,而并不知道还可以保值一样。

我也曾经做过保险,很明白保险代理人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才算合格。

保险代理是需要有很强的专业素质才能胜任,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保险代理人的学历参差不齐,甚至很多人都是一些低学历的无业人员。



这样的情况就造成现在的现象,保险代理人,很多都是赶鸭子上架。他们要掌握保险的术语和一些专业知识,全部依赖于保险公司的晨会或者一些简单的培训。

这也就是说,他们的认知有限,只是听一些理论或者一些导师传授的经验,这样单薄的知识去面对客户。

想要满足客户需求,那就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十个人讲一份保险,难免不会讲出好几个版本,更别说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每一款保险,针对的都是不同的用户,解决的也是不同的家庭经济保障问题。



但是,这种需求根本达不到。甚至为了吸引用户,夸大产品,只说一些保险产品的优点,而闭口不谈保险的局限性。

这样,客户得到的讯息就是很优惠,但是由于从业人员的水平问题,理赔这部分被提及的非常少。

客户买保险有的时候,根本想不到去问一下,理赔需要什么条件 ,更甚者就算有客户提到,从业人员也会想办法混过去,因为担心因为保险的局限性和缺点造成客户不买。

这样的结果,就是不理赔皆大欢喜。一旦发生需要理赔的情况,客户会发现,实际结果和当初买保险的时候听到的很不一样。

这样的体验,就会给客户和大部分买保险的人一种印象,那就是上当了,受骗了。所以,说保险是骗人的。

其实,保险是一个家庭理财的一个重要工具。只是,有时候被曲解了,被有些人拿来当做赚钱的工具,而丧失了它本身的特性。



这不能不说,是认知的一大误区。保险的作用是为了家庭规避风险,拿一小部分钱来调节,家庭有可能遇到的各种灾难所造成经济损失的规避,是极为重要的。

但是,因为保险知识晦涩难懂,保险合同专业性极强,一般的人根本看不明白,所以也只能任由保险代理人自由发挥。

比如,很多人认为,具有理财功能的保险最合适,其实,这种认识也是太片面了。保险的最大功能是保障,理财功能对于保险来说,更容易接受,但是真正理财作用非常有限,收益不如理财其它产品,保障功能也没有真正发挥。有些鸡肋,得不偿失,钱花得有些冤枉。

如果,理财收益稳定,且能写进合同条款上,这样的保险虽然理财收益有保障,但是买这种保险价格肯定会高。相反,收益不稳定,这种风险性加剧,虽然这种保险产品相对比较便宜,但是风险却很高,失去了人们买它的初衷。



所以,对于保险这件事来说,专业性太强。也许,对于推销保险的人来说,她是真心为你好,但是如果产品不了解,那最后也只能是坑亲戚、害朋友。



我们再从深一层看客户体验。对于用户来说,最好的保险,钱花得越少越好,得到的保障是越多越好。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分价钱一分货。

所有的交易都是这种潜在的规则,保险也一样。所以,钱越少,能买到的保障就越低,理赔的范围就越窄,限制就越多。

其次,保险还要根据不同的收入、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家庭成员具体划分,具体对待。根本不可能一刀切,保险产品的设计都是精算师经过具体测算的,都是有概率的事件。

想要买到合适的保险,就必须要掌握一些初级的保险知识。

比如,要买孩子用的纸巾,就必须了解产品有没有对孩子有伤害的成分,有没有安全认证,是不是对孩子合适。

我们有些人,买一提子纸都要反复比对,更何况保险产品,没有初步的了解,就只是听别人去说,买不到合适的产品也是在所难免。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就到这里了。当然不可能解决所有人的困惑。如果有别的问题,可以关注我,私信我。我的专栏就说了最初步的保险常识。


宅女笺言


题主您好!先回答您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不完全是。我觉得这个历史遗留问题需要从两方面分析:

1、 保险代理人方面:小部分保险代人的素质和专业知识不达标误导所致。保险行业在我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由于其没有底薪的制度及较高的淘汰率,不符合人们对稳定工作的预期。所以一直以来保险代理人的准入门槛相对其他行业来说很低,甚至有种说法是很多实在找不到工作的人才来做保险。加上保险代理人自己的学习力不足,很多保险产品自己都没有弄明白就去给客户做保险规划和讲解,那么误导的情况时有发生。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就是这个道理。现在这种情况也在逐渐改善,全国八百万保险代理人,队伍庞大,大船掉头慢。

2、 购买保险的人群方面:购买保险的人群基本都不认真看保单内容所致。保险是一个反人性的行业,因为在用到保险的时候都是在自己及家庭发生变故的时候,所以人们对保险天然有一种无意识的偏见。其实保险没有那么难,保险不确切的来说就是一纸合同,保障范围和免责条款在合同上都写的明明白白,只要看懂了合同就不会出现大的纠纷。

我还是那句话买保险这件事最重要的是:找一个专业靠谱的保险顾问。如果自己就是保险人的话,那就想办法让自己变的专业,让自己服务的客户不出现因我们自身不专业或者未告知的情况发生的理赔纠纷,我们每个人做好自己,就是为这个社会变的好一点点做的巨大贡献。祝好!


言值鑫声


我自己买保险的几次经历和身边亲人买保险的经历用事实告诉我保险公司就是一个挂牌的合法的骗子,但凡有一点良心的人都干不了卖保险的活!保险公司如果不骗人为百姓好为什么没人买账?它们为了卖保险和银行勾结换上银行工作服装冒充银行人员骗去银行存钱的老人说这是银行理财各种天花乱坠!看看当一笔保险卖成功后这笔钱一大半都被各方合作机关和个人提成分掉就知道到你需要赔偿时那是不可能的,只能是你的一厢情愿!这就是我这二十几年和保险公司打交道的结果总结!


风中竹林听雨


我是戴钢盔的ZZZ,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首先,由大多数客户的购买心态决定。买保险的人目的不同,有作为理财买的,也有为了万一有个事买的,还有因为碍于推销人员的热情和面子(因为大家都熟),或者是因为听了推荐员的重要推荐买的。所以,目的不同,理解不同,接受到的信息重点不同。

其次,由经理的心态来决定。因为保险涉及到业绩,再加上不同的素质和保险业务水平,很多经理有意无意之间把业绩放以了保险的头等内容,所以在推荐过程中,会有意无意之间忽略不利于入保的客观要求和条件,而容易大包大揽的承诺。客户这里接受到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第三,客户面对的条款是专业团队制定的条款。作为保险公司,毕竟是要以利益为先的,在制定具体的条款时,是集中了整个公司甚至是集团专业人士的智慧而制定出的条款。而且会根据实际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尽量趋利避害,所以最终面对客户的是一个经过严密计算、条规设计的专业化的智慧结晶。

第四,客户只是一个人在“战斗”。而用为客户,因为购买时的心态问题,面对条款时,没有时间、精力、耐心来细细研究这些条款。一旦涉及到理赔时,这时候真的是一个人在战斗,面对的是一个专业化的团队,所以自然会有受骗的感觉。

所以,面对保险理赔时,客户有不理解、不满意是非常正常的。经理们应该从自己身上多反思,而不要埋怨客户。


戴钢盔的ZZZ


那是由于保险本身涉及的知识是比较多的,医学、法律、金融等等,应该是一个非常需要专业化的职业,但是国内保险在发展初期,全是没什么文化的老太太卖,而他们主要是以熟人为主,公司为了业绩也就采用了人海战术,这样才遗留下了很多的问题,主要是业务员自己都搞不清楚或者为了销售有些东西没说清楚。

但是你要清楚的是保险不是骗人的,钱放在保险公司某种程度来说比银行安全,但关键是要清楚客户的需求点,有些客户可能自己也不大清楚,所以这个需要你详细的去跟客户梳理需求分析,其次就是要自己会看条款,条款很厚,主要看两个内容,一是保险责任、保障范围,另一个是免责条款,保险太专业了,一定要自己弄清楚再根据客户的需求给客户做一个适合他的保全计划。

现在各公司也越来越注重培养客户经理的专业性,这个行业你如果能够待上三年你就成功了,预祝你成为一个合格的客户经理[呲牙]


小莎小爱


保险要参加时服务十分周到,要取保时拖三延四,热情骤降,手续繁锁,往往使参保人丧失信心,加上保险公司临工太多,我收有保单就有利益,所以特别热情,但保单一签就万事大吉,不管你以后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