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保險公司的經理,我想知道有些人為什麼總在說保險是騙人的,是因為客戶不理解客觀的合同條款嗎?

ou-zhou


說保險是騙人的主要是兩種人,一種是投了保險理賠不到的;一種是退保後拿到的退保金跟自己所繳保費不相等的,說白了,在當前中國大部分人的心目中,還是把保險跟儲蓄等同化了。


嘻哈影子


我在十多年前買了泰康人壽的所謂“多功能”險。是自稱是“朋友”的人無數次到我家宣傳她的“保險”如何如何好,就差沒下跪了!因她一再強調她“負責”到底,我還是相信她了。於是就買了每年三千共保十年的“萬能險”。因為她多次到我家,我家的情況她都知道,籤合同的前幾天,她知道我老婆早上要去挑菜,就在半路攔住要我老婆說是要去體檢。我們不知她在合同上寫了些什麼。到十年了,本來應該得到六萬元,因為她為了她的利益寫下的字,我們只得了兩萬多點,十年,還倒貼了!

保險公司的合同條款繞來繞去,目的就是叫你上當!!!

我對保險公司的信任度是零下………


用戶72767789943


很多保險經紀人在推銷保險的時候都喜歡說一句話:我是來幫你的。但是他們根本不懂這句的意思!我有一個朋友做保險,當時該買的保險我基本已經買了(不是找這個朋友買的),所以當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很硬氣的說:應該是我在幫你!沒有我們買保險,你的收入從哪來?所以請放下你的姿態,認真服務好每一次顧客!!!


一以貫之10


我看不慣保險公司裝修的富麗堂皇,整天的拉人開會,送很多禮品,有這錢真心用在保險人身上不可以嗎,我就參加過一次教育金方面的保險,最後經過我的測算,還跑不過銀行的五年定存利益高,保險公司是幹嘛的,他也是要賺錢的!所以以後就對保險不感冒了就這樣😔


黃河水是黃色的


這個問題先從表面上看,為什麼一直有這種聲音,說保險是騙人的。

所謂空穴不來風,就是說肯定是買保險的人,有過這種不好的體驗,而且不是少數人。

其實有這種現象,是因為保險從業者水平達不到能夠真正瞭解產品,把它賣給合適的人。現實是,保險從業者只是想盡辦法把它賣出去。



保險是騙人的,這種說法,其實是對保險的一種誤解。就像是拿著金飯碗只知道用它吃飯,而並不知道還可以保值一樣。

我也曾經做過保險,很明白保險代理人需要什麼樣的素質才算合格。

保險代理是需要有很強的專業素質才能勝任,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保險代理人的學歷參差不齊,甚至很多人都是一些低學歷的無業人員。



這樣的情況就造成現在的現象,保險代理人,很多都是趕鴨子上架。他們要掌握保險的術語和一些專業知識,全部依賴於保險公司的晨會或者一些簡單的培訓。

這也就是說,他們的認知有限,只是聽一些理論或者一些導師傳授的經驗,這樣單薄的知識去面對客戶。

想要滿足客戶需求,那就得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十個人講一份保險,難免不會講出好幾個版本,更別說要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每一款保險,針對的都是不同的用戶,解決的也是不同的家庭經濟保障問題。



但是,這種需求根本達不到。甚至為了吸引用戶,誇大產品,只說一些保險產品的優點,而閉口不談保險的侷限性。

這樣,客戶得到的訊息就是很優惠,但是由於從業人員的水平問題,理賠這部分被提及的非常少。

客戶買保險有的時候,根本想不到去問一下,理賠需要什麼條件 ,更甚者就算有客戶提到,從業人員也會想辦法混過去,因為擔心因為保險的侷限性和缺點造成客戶不買。

這樣的結果,就是不理賠皆大歡喜。一旦發生需要理賠的情況,客戶會發現,實際結果和當初買保險的時候聽到的很不一樣。

這樣的體驗,就會給客戶和大部分買保險的人一種印象,那就是上當了,受騙了。所以,說保險是騙人的。

其實,保險是一個家庭理財的一個重要工具。只是,有時候被曲解了,被有些人拿來當做賺錢的工具,而喪失了它本身的特性。



這不能不說,是認知的一大誤區。保險的作用是為了家庭規避風險,拿一小部分錢來調節,家庭有可能遇到的各種災難所造成經濟損失的規避,是極為重要的。

但是,因為保險知識晦澀難懂,保險合同專業性極強,一般的人根本看不明白,所以也只能任由保險代理人自由發揮。

比如,很多人認為,具有理財功能的保險最合適,其實,這種認識也是太片面了。保險的最大功能是保障,理財功能對於保險來說,更容易接受,但是真正理財作用非常有限,收益不如理財其它產品,保障功能也沒有真正發揮。有些雞肋,得不償失,錢花得有些冤枉。

如果,理財收益穩定,且能寫進合同條款上,這樣的保險雖然理財收益有保障,但是買這種保險價格肯定會高。相反,收益不穩定,這種風險性加劇,雖然這種保險產品相對比較便宜,但是風險卻很高,失去了人們買它的初衷。



所以,對於保險這件事來說,專業性太強。也許,對於推銷保險的人來說,她是真心為你好,但是如果產品不瞭解,那最後也只能是坑親戚、害朋友。



我們再從深一層看客戶體驗。對於用戶來說,最好的保險,錢花得越少越好,得到的保障是越多越好。

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一分價錢一分貨。

所有的交易都是這種潛在的規則,保險也一樣。所以,錢越少,能買到的保障就越低,理賠的範圍就越窄,限制就越多。

其次,保險還要根據不同的收入、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家庭成員具體劃分,具體對待。根本不可能一刀切,保險產品的設計都是精算師經過具體測算的,都是有概率的事件。

想要買到合適的保險,就必須要掌握一些初級的保險知識。

比如,要買孩子用的紙巾,就必須瞭解產品有沒有對孩子有傷害的成分,有沒有安全認證,是不是對孩子合適。

我們有些人,買一提子紙都要反覆比對,更何況保險產品,沒有初步的瞭解,就只是聽別人去說,買不到合適的產品也是在所難免。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就到這裡了。當然不可能解決所有人的困惑。如果有別的問題,可以關注我,私信我。我的專欄就說了最初步的保險常識。


宅女箋言


題主您好!先回答您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不完全是。我覺得這個歷史遺留問題需要從兩方面分析:

1、 保險代理人方面:小部分保險代人的素質和專業知識不達標誤導所致。保險行業在我國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由於其沒有底薪的制度及較高的淘汰率,不符合人們對穩定工作的預期。所以一直以來保險代理人的准入門檻相對其他行業來說很低,甚至有種說法是很多實在找不到工作的人才來做保險。加上保險代理人自己的學習力不足,很多保險產品自己都沒有弄明白就去給客戶做保險規劃和講解,那麼誤導的情況時有發生。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就是這個道理。現在這種情況也在逐漸改善,全國八百萬保險代理人,隊伍龐大,大船掉頭慢。

2、 購買保險的人群方面:購買保險的人群基本都不認真看保單內容所致。保險是一個反人性的行業,因為在用到保險的時候都是在自己及家庭發生變故的時候,所以人們對保險天然有一種無意識的偏見。其實保險沒有那麼難,保險不確切的來說就是一紙合同,保障範圍和免責條款在合同上都寫的明明白白,只要看懂了合同就不會出現大的糾紛。

我還是那句話買保險這件事最重要的是:找一個專業靠譜的保險顧問。如果自己就是保險人的話,那就想辦法讓自己變的專業,讓自己服務的客戶不出現因我們自身不專業或者未告知的情況發生的理賠糾紛,我們每個人做好自己,就是為這個社會變的好一點點做的巨大貢獻。祝好!


言值鑫聲


我自己買保險的幾次經歷和身邊親人買保險的經歷用事實告訴我保險公司就是一個掛牌的合法的騙子,但凡有一點良心的人都幹不了賣保險的活!保險公司如果不騙人為百姓好為什麼沒人買賬?它們為了賣保險和銀行勾結換上銀行工作服裝冒充銀行人員騙去銀行存錢的老人說這是銀行理財各種天花亂墜!看看當一筆保險賣成功後這筆錢一大半都被各方合作機關和個人提成分掉就知道到你需要賠償時那是不可能的,只能是你的一廂情願!這就是我這二十幾年和保險公司打交道的結果總結!


風中竹林聽雨


我是戴鋼盔的ZZZ,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首先,由大多數客戶的購買心態決定。買保險的人目的不同,有作為理財買的,也有為了萬一有個事買的,還有因為礙於推銷人員的熱情和麵子(因為大家都熟),或者是因為聽了推薦員的重要推薦買的。所以,目的不同,理解不同,接受到的信息重點不同。

其次,由經理的心態來決定。因為保險涉及到業績,再加上不同的素質和保險業務水平,很多經理有意無意之間把業績放以了保險的頭等內容,所以在推薦過程中,會有意無意之間忽略不利於入保的客觀要求和條件,而容易大包大攬的承諾。客戶這裡接受到的信息是不對稱的。

第三,客戶面對的條款是專業團隊制定的條款。作為保險公司,畢竟是要以利益為先的,在制定具體的條款時,是集中了整個公司甚至是集團專業人士的智慧而制定出的條款。而且會根據實際使用中出現的問題,儘量趨利避害,所以最終面對客戶的是一個經過嚴密計算、條規設計的專業化的智慧結晶。

第四,客戶只是一個人在“戰鬥”。而用為客戶,因為購買時的心態問題,面對條款時,沒有時間、精力、耐心來細細研究這些條款。一旦涉及到理賠時,這時候真的是一個人在戰鬥,面對的是一個專業化的團隊,所以自然會有受騙的感覺。

所以,面對保險理賠時,客戶有不理解、不滿意是非常正常的。經理們應該從自己身上多反思,而不要埋怨客戶。


戴鋼盔的ZZZ


那是由於保險本身涉及的知識是比較多的,醫學、法律、金融等等,應該是一個非常需要專業化的職業,但是國內保險在發展初期,全是沒什麼文化的老太太賣,而他們主要是以熟人為主,公司為了業績也就採用了人海戰術,這樣才遺留下了很多的問題,主要是業務員自己都搞不清楚或者為了銷售有些東西沒說清楚。

但是你要清楚的是保險不是騙人的,錢放在保險公司某種程度來說比銀行安全,但關鍵是要清楚客戶的需求點,有些客戶可能自己也不大清楚,所以這個需要你詳細的去跟客戶梳理需求分析,其次就是要自己會看條款,條款很厚,主要看兩個內容,一是保險責任、保障範圍,另一個是免責條款,保險太專業了,一定要自己弄清楚再根據客戶的需求給客戶做一個適合他的保全計劃。

現在各公司也越來越注重培養客戶經理的專業性,這個行業你如果能夠待上三年你就成功了,預祝你成為一個合格的客戶經理[呲牙]


小莎小愛


保險要參加時服務十分周到,要取保時拖三延四,熱情驟降,手續繁鎖,往往使參保人喪失信心,加上保險公司臨工太多,我收有保單就有利益,所以特別熱情,但保單一簽就萬事大吉,不管你以後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