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她點贊!鄰水七旬老人王術華為愛撐起一片天

“像我們這樣的家庭,如果沒有我的奶奶,都不曉得我和弟弟在哪兒,更不用說上大學,我心裡感激她……”3月23日,在袁市鎮河壩村,熊達默默地抹掉眼眶流出來的淚水,哽咽的向記者說道。

熊達口中的奶奶就是鄰水縣袁市鎮河壩村的王術華老人,在兒子丈夫去世後,十多年來,她不離不棄照顧癱瘓的兒媳和撫養兩個孫兒,用一份樸實的愛,撐起了整個家庭的一片天。

今年已70歲的王術華嫁到了袁市鎮河壩村有五十年了,育有一兒兩女,幾十年來她們一家和和睦睦,團結鄰里,勤勞致富,深受鄰里鄉親的一致好評。

然而,本應到了享清福的時候,卻連受打擊。2010年,兒子熊建明突患大病離世。本來就患有間歇性精神分裂症的兒媳黃小容,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後,承受不住打擊,從此一病不起,甚至生活也不能自理。面對塌了天的逆境,王術華毅然挺起瘦弱的肩膀,獨自擔起了生活的重擔。

“兒子走了,心理很難受,這一大家子人,啷個辦?不能看到不管,我的兩個孫孫還這麼小。”回想起當年兒子去世時的情景,王術華老人眼眶微微泛紅。她告訴記者,“當時兩個孫子是我唯一的希望和寄託,自己哪怕再苦再累,我也一定要將兩個孫子撫養成人。”

從此,給兒媳擦身、翻身、換洗衣服等,成了王術華老人每天的“功課”。“兩個孫子在家的時候,還能照顧他們的母親和幫忙幹些家務。兩個孫子去讀書的時候,都是我一個人照顧,加上自己的年紀越來越大,起身、翻身時都非常吃力。”王術華說。


為她點贊!鄰水七旬老人王術華為愛撐起一片天

作為傳統的農民,除了務農,王術華沒有其他謀生技能,為了給家裡多增加些收入,她一個人種了10畝田,5畝地,還養豬、養雞……每天六點鐘就出門到地裡幹活,九、十點鐘餓了才回來吃飯。

“我們那口子有慢性病,不能幹重活,他就給我做飯、送水。”想起老伴,王術華心裡感覺甜蜜蜜的。

然而幾年後,王術華的老伴也因病去世,兒媳又癱瘓在床。一時間,家裡的所有重擔都落在了她的身上。不過,王術華並沒有被生活的重擔壓倒,她選擇了和兩個孫子一起面對各種磨難。 “為了我和弟弟,奶奶辛苦了一輩子!她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有時候姑姑他們送的東西都放壞了,他還給我們留著。”熊達說道。


為她點贊!鄰水七旬老人王術華為愛撐起一片天


“這麼多年,我最高興的就是兩個孫子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考上了大學,大家都羨慕我,我娃娃懂事。”王術華笑著對記者說“兩個孫子在國家政策的照顧下及社會各界的幫助下,都讀上了大學,相信苦日子很快就會過去了。”面對生活,王術華充滿了希望。

如今,大孫子熊達順利完成了大學學業!

“撫養我和弟弟成人,完成學業,我奶奶功不可沒。當然,憑我的奶奶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還有就是感謝國家有好的政策及社會各界的幫助。採訪中,熊達告訴記者,村裡、鎮裡對他們家庭的幫扶力度非常大,低保政策兜底、“雨露計劃”實施,還有廣安市電視臺定點幫扶、愛心人士助學捐款等等,讓他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滿滿的愛。“今後,我會繼續努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回饋社會,報答我的奶奶。”熊達堅定的說。

滿頭銀髮寫滿滄桑,王術華老人十年如一日細緻入微地照顧兒媳,用勤勞的雙手種地來供兩個孫子讀書。這事兒,雖說平凡卻不容易。漸漸的,王術華的故事在十里八鄉都傳了開來,贏得了鄰里鄉親的尊敬和好評。


為她點贊!鄰水七旬老人王術華為愛撐起一片天


“王術華一家雖然有國家實施精準扶貧政策的支持,可她還是非常勤勞,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貧困的命運。”鄰水縣袁市鎮河壩村黨支部副書記周德才說,她的這種精神值得傳承和發揚,是大家學習的榜樣。(舒豔)

審核:劉本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