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的“打虎将”李忠真的打过老虎吗?有何依据?

月影人文摄影


“打虎将”李忠真的打过老虎吗?多半是没有打过的。我讲讲我的理由。

李忠的性格遇不到老虎。在《水浒传》中,遇到老虎的好汉友武松和李逵,我们看看他们二人是怎么遇上老虎的。

武松在遇到老虎之前,有三次机会可以回头,我们看他是怎么表现的。第一次机会出现在酒馆里,当时武松喝完18碗酒,起身要走。店小二拦住他,跟他说山上有老虎,让他在酒店里歇一晚,等明天多聚些人一起走。武松是这么回他的:

“我是清河县人氏,这条景阳冈,少也走了一二十遭,几时见说有大虫?你休说这般鸟话来吓我。便是有,我也不怕!”

酒家又劝,叫他看官司榜文。武松又说道:

“你鸟做声!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鸟大虫吓唬我。”

两句话,说了两个不“不怕”。

往前走了四五里路,看见一大树,刮了树皮,告诉来往客商有大虫,结伙过冈。武松看了,又是一句“我怕什么鸟!”。这是第二次回头的机会。

第三次,武松在山神庙门口看见了阳谷县的印信榜文。开始相信真有老虎。但是他怕人耻笑,又说:怕什么鸟!直接往前走去,最终碰上老虎。

武松三次碰到有老虎的提醒,说得话都是不怕。唯大英雄能真本色!

再看看李逵碰到老虎的情况。《水浒传》四十二回,李逵下山接母亲。下得梁上,到了沂水县地界。朱富和朱贵兄弟招待了他。临行前,朱贵叮嘱他;

"小路走,多大虫,又有乘势多夺包裹的剪径贼人。”

作者短短一笔,带出了下文的李鬼和老虎。

李逵是这样回答的:“我去怕甚鸟”。李逵不像武松那样,有比较复杂的心里活动。他除了胆大之外,还有莽撞在里面。

看看李忠。他一路风餐露宿,靠着卖艺为生。这样的江湖生涯,使他养成了谨小慎微的性格。鲁智深第一次在大街上碰到他,他正在卖艺。鲁智深看他是史进的开手师父,于是请他喝酒,他是这样说的:

“等小子卖了膏药,讨了回钱,一同和提辖去。”

江湖卖艺,挣钱不易啊,所以就算是好朋友清喝酒,也要先讨了打赏的钱。

等到自助金翠莲时,鲁达问他借钱。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银子来。鲁达当即扔了回去,说了句:

“你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听了这话,李忠有没有心里不爽,惭愧?施耐庵没有说。估计没有,反而会庆幸银子又回来了。

李忠是个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的人。他孤身一人,天涯飘零,习惯了小心谨慎。若是有人提醒他前面有大虫,他是绝对不会去冒险的。因为他会怕。所谓“打虎将”的名号,大概是为了行走江湖壮壮威风的噱头罢了。


金十七


有句话叫“拉大旗,作虎皮”,指的是一种用一些看上去,听上去高大上的东西包装自己,去蒙骗人的手段。


李忠这个“打虎将”的称号的作用与此类似。

首先必须承认,李忠是有点儿真功夫的,不然的话,他也不可能作得了桃花山的老大。原来桃花山的大当家是小霸王周通,李忠是把他打服以后才取而代之的。

李忠还在王进之前调教过史进,如果他没有一点儿真功夫,很快就会露出马脚,因为刚开始史进请了七,八位师父学武功的,是有些见识的。李忠如果不学无术,根本混不下去。

但是,李忠的武功很菜,他的水平大概和柴进庄上的洪教头差不多,就是被林冲一棒放翻的那位。

林冲和王进同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可以看作武功大致相当。

王进刚到史家庄的时候,也曾和被李忠调教过的史进较量过,史进也是被一棒放倒。据此可以推断,作为曾经调教过他的师父李忠的武功也就大致如此。如果能继续教史进功夫,能在史家庄混吃混喝,李忠何苦去过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去流落江湖呢!

那么,像洪教头和李忠的水平能打死老虎吗?

显然是不能的。

那本事低微的李忠为何还这么高调的把自己称作“打虎将”呢?

因为这和他的职业有关。

李忠刚出场时,是在做什么呢?

两个挽了胳膊,出得茶坊来,上街行得三五十步,只见一簇众人围住白地上。史进道:“兄长,我们看一看。”分开人众看时,中间里一个人,仗着十来条杆棒,地上摊着十数个膏药,一盘子盛着,插把纸标儿在上面,却原来是江湖上使枪棒卖药的。史进看了,却认的他,原来是教史进开手的师父,叫做打虎将李忠。

可以看出,李忠是一个打把式卖药的,他在卖药,他的经济来源就是卖药所得。


那么,他会卖什么药呢?

肯定不是汤药,那就是膏药了。

传统膏药中,什么最高端呢?

毫无疑问,是麝香虎骨膏。

顾名思义,麝香和虎骨是制作这种膏药的原材料。

麝香是指鹿科动物中,麝的雄兽香腺囊中的分泌物。

虎骨则是指老虎的骨头了。不难看出,这两种东西都很稀缺而且难得。相对而言,得到老虎骨头的风险更大,因为搞不好就会被老虎吃掉的。

李忠要想生存,就必须卖更多的膏药。而想使自己的产品有竞争力,畅销。那就需要证明自己的膏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这样,就必须说自己有打老虎的本领,而最简单直接的宣传方法,就是把自己的绰号叫做“打虎将”。不论有没有人相信,他都要这么叫。

这就像现在“江南皮革厂倒闭了”那句经典的广告词起到的效果一样 。


这样看来,李忠把自己称作“打虎将”其实也是情非得已,哀民生之多艰啊!活着不易,且行且珍惜吧。


田获三狐


李忠称自己为打虎将,其实这个也只是一种称号而已,也只是它用来混迹江湖的一种手段罢了。

李忠的这个外号也确实是名不副实的,因为李忠也确实是没有打死过老虎。他的武力值还有他的智谋也不算太高。这个打虎将也只是他的一种身份罢了,就是为了使自己的名声更加响亮。

李忠本人,如果要追溯到他的祖先,其实应该是飞将军李广的一个旁系后代。李广这个人在汉朝是十分有名的。可以说使一生功劳无数。而且世代承袭爵位,世代报效国家。

飞将军李广曾经射杀过老虎,于是有代就给了李广一个射虎将军的美名。这个李忠作为李广的后代,在武力值上自然是远远比不上李广的,于是就将射虎将军改成了打虎将。的确。这样能够使得自己在江湖上的名号更大。

当然,虽然是李忠这个人的武力值,还有智谋都不高。但他也不是毫无建树。李忠这个人也是有着一些很难得的一些品质的。世人都认为李忠这个人是吝啬的,但都没有站到李忠的角度去想问题。

李忠的职业就是低下的卖膏药,就算能够养活自己也是比较困难的,更何况再去帮助他人。但是当金氏父女需要帮助的时候,李忠能够掏出身上的全部钱财,这样看他也是实在难得。所以他虽然没有给他们多少钱,但是他是给了自己的所有的钱

从这个方面来讲的话,李忠这个人还是一个仗义之人,也是担当得起打虎将的名声。


嗨游记旅行


《水浒传》里并没有李忠打虎的情节,有打虎事迹的只有武松和李逵,李忠“打虎将”诨名的由来更多的只是号称可以打虎,那么李忠的实力真的能打过老虎吗?

我们先分析一下李忠的武力值,李忠的武力值虽然不高,但是也是一直被人低估了的,李忠并非渣渣,因为他能对阵五虎将10几个回合而全身而退。李忠的武功武力值应当是在当时比较常见练武之人水平。比如,李忠是九纹龙史进的开手师父,但是史进后来又找了七、八师父传授武功。按照常理这七、八个人的武功应当都高于李忠,没人找师父越找越差的,所以当时李忠的功夫也是属于一抓一大把的水平。还有一次,李忠和周通下山打劫,李忠与其中一人动手,竟然不分胜负,还是周通率领众喽啰一拥而上,杀人劫货。但是每个人都忽略了,李忠虽然一般但是全面,马上马下都能打能战。

为什么说李忠的水平被低估了呢?因为李忠的马上功夫上了沙场还是能够对抗呼延灼10余个回合的,但就是这10余个回合导致了人们认为他简直是不堪一击。然而,这些绿林好汉整体水平都不高,因此相对来说,李忠是被低估了,因为绿林出身的马上战呼延灼有几个能全身而退的?整部书中,来自绿林的高手本来就聊聊无几,而且绿林手段也是低档次的代名词,呼延灼夸奖杨志和鲁智深就说了不是绿林手段。因此不能说李忠的武功过低,而是绿林手段就这水平。这样说吧,在整体上他的武功很低,因为将门之后都太能打,但是就其出身来说,他的武功在他们这群体中绝对的是一个中上水平。比如扈三娘面对呼延灼也仅仅是支撑10个回合,和李忠是不相上下的水平的。有人说过扈三娘武功低吗?

虽然李忠的武力并没有特别低,但是我觉得李忠是打不了老虎的,毕竟书中马下第一人的武松打虎也只是借着酒劲勉强全身而退,李忠的实力比起武松来还是不在一个段位,所以“打虎将”的称号也只是他行走江湖用来唬人的。


解忧士多


此打虎并非真打虎,但也不是说夸大地就取了这么个绰号。其实,真正了解过古代中国传统社会“走江湖”的俗世文化,就会明白“打虎”二字背后的涵义。这个“打虎将”的名号,要叫真正内行的江湖人听了,不仅不威风,反而会有一点抬不起头来。


很多人估计看过武侠剧上有摆擂台的,大部分剧里擂台两边挂着对联:

拳打南山猛虎

脚踢北海蛟龙

看似威风吧?其实这一对联就是一通行套话,就是那种“走江湖打拳头卖膏药”的武艺人摆出来赚点噱头的,目的也不是真的要摆擂,就是作为一种余兴节目,真正的目的还是卖点金疮药什么的。而且现实中也不可能像剧中那样摆那么大一个擂台,通常就是在平地画个小圈,树两个长杆,就把对联给挂起来了。所谓摆擂,无非是吸引过来围观的人上来过两手,显得自己手上有功夫,以此为噱头多卖点膏药,真正地方上的高手也不会把他们当回事,真当成他们是来这里踢馆子的。


而这“打虎”二字,其实指的就是这种“走江湖打拳头卖膏药“。就像虎骨酒,其实并不是真的泡虎骨的,大多数是牛骨等其他动物骨头。

《水浒》中的李忠,其出场时的角色恰恰就是在街头打拳脚卖膏药的,而史进一介绍自己的师父“打虎将”李忠,鲁达就只是说既然是史进的师父,那就一起来喝一杯。一点都没有为“打虎将”之名所动,还直接就表示出我是因为史进才跟你一块儿喝酒的。就是因为所谓“打虎将”一词,不仅不是什么响亮的名号,反而是有点天桥把式的意味在,在真正的江湖好汉面前,是落了下乘的。而李忠也确实在鲁达面前表现得有些畏畏缩缩的。

要是懂得了这种俗世文化,就会明白李忠之所以如此,不仅是个人性格问题,也和这“打虎将”身份有关。


回答完毕,

一点个人愚见,权作抛砖引玉~

欢迎关注“曲江家学”,共同学习、探讨文化的传承与修习之道。


曲江家学


李忠并没有打过老虎

整部水浒传中,杀死过老虎的,只有四人而已,即武松,李逵,还有解珍解宝,赤手空拳者唯武松。李逵杀虎一窝最多,但却凭武器砍死。解珍解宝杀虎,其实只是间接凭窝弓,守株待兔而已。

显然,几人之中,武松的难度最高,名副其实,是真正的打虎者。

在《水浒传》第八十二回中,有一诗赞,里面写满了众好汉名字的归纳总结,以及起名归纳。

一则是 以百兽鸟虫为名,此类为最多的

如五龙夹日,是为入云龙、混江龙、出林龙、九纹龙、独角龙。另外也提到“众虎离山”。

是为插翅虎、跳涧虎、锦毛虎,花项虎、青眼虎、笑面虎、矮脚虎、中箭虎,若病大虫、母大虫,亦随班行礼。

二则以官职或社会职业,太保、军师、郡马、孔目、郎将、先锋,园丁、医算、匠作、船工等

三则自比古人名者,温侯,霸王,仁贵,李广,关索,尉迟。

四则如形容外貌,如赤发鬼,青面兽,摸着天,鬼脸儿。

五则是以本领武器为号的,譬如双枪,大刀,双鞭,金枪,神火,圣水等。——名号虽简,所谓大道至简,本领能力却在所有类别里最高。

那么李忠属于哪一类的呢?自然是形容他的体型,与打虎本无关系

《水浒传》五十七回,李忠求救二龙山有明确提到。而他与搭档小霸王周通一样,本领并不高,毫无打虎之力。

原来李忠祖贯濠州定远人氏,家中祖传靠使枪棒为生,人见他身材壮健,因此呼他作“打虎将”。

《水浒中》中出场最早的英雄是史进。李忠虽然出场很早,在第三回中即便以史进的开业师傅出场,但在施耐庵笔下描写的众多英雄里,并不是一怎么受作者待见的好汉。

在最初与鲁达相遇,便被鲁提辖私以为很小气一人。

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其后李忠与周通落草桃花山后,多次被说作者施耐庵借鲁智深之口定义为吝啬小气一人。

住了几日,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个慷慨之人,做事悭吝,只要下山。

而在施耐庵的笔下的其他角色里,无论如何作恶,但描述基本算大度慷慨,唯有他与周通同为此类小气。

其实,李忠的打虎将与打虎根本无关,他的能力值并不高,只能与呼延灼走十回合。

这与施耐庵的书中的表述是一样的。

打虎将李忠空占起名,让武松都只能换成别号了。正如文中张青拿起剪刀替武松剃度行者后的,诗曰:

打虎从来有李忠,武松绰号尚悬空。

幸有夜叉能说法,顿教行者显神通。

李忠出场在第三回,巧的是,也同他的徒弟史进一同被射死在死于倒数第三回(一百二十回本第118回)昱岭关……

在我看来,打虎将李忠本就没什么报国志,也无打虎能,就是一个有点力气的小市民,这才是一个水浒中真实人的存在。


流光手记


《水浒传》中,打虎将李忠的存在感也不强,只是他“打虎将”这个绰号听起来着实唬人。其实李忠的本领也不差,他好歹在呼延灼手下走了十几个回合,但要真说他能打死老虎,尽管他体格健壮,我觉得也不太可信。那么他这个“打虎将”的名号怎么来的呢?



其实李忠的“打虎将”绰号有两个由来。

一、来自先祖。

如果追溯祖先的话,李忠其实是飞将军李广的旁系后代。李广可是有名的将军,据传他的箭法非常厉害,曾经射杀过老虎。所以李广得了个射虎将军的美名。

李忠作为李广的后代,虽然在神勇方面比不上先祖,但为了充门面,便将射虎改成了打虎,这样不仅听起来威猛,而且还能唬人。

因为他是走江湖卖膏药的,弄一些普通兽骨冒充虎骨卖,有这个“打虎将”名号在外,生意好做!



二、李忠还真的打过虎,不过打的是叫“虎”的人,不是真老虎。

李忠是濠州定远人氏,自小便没了母亲,和父亲相依为命,以打柴为生。他闲暇的时候喜欢练习拳脚枪棒,日久天长,也练得一身好功夫。

有一天,李忠去集市卖柴,被一群地痞流氓收保护费,李忠愤而打了他们,随后引出了他们的老大张虎。

一番争斗后,李忠打死了张虎,并且自报家门:定远打虎将李忠!没想到这张虎的舅父是濠州太守,李忠只好带着父亲亡命天涯,为了糊口,做起了江湖卖艺的勾当。



濠州太守见杀人凶手逃跑,也只能张榜悬赏这位“打虎将”。就这样,李忠随口胡诌的绰号“打虎将”就在江湖上传开了。

综上所述,这就是李忠的“打虎将”这个绰号的由来。因为李忠其实没有打死过老虎,所以他这个绰号就是显示自己的一种身份,虽然名不符实,但听起来更加响亮,给人一种气势威猛的感觉,实际就是唬人而已。



(欢迎点击关注墨鱼轩书画阅读欣赏更多文史典故)


墨鱼轩书画


打虎将这个名的来由是因为李忠卖艺糊口,打拳的时候市场上的普通老百姓,看到他打拳虎虎生威,这个名号由此而来。一方面暗示老百姓平庸,另一方面也体现李忠的功夫是普通人好一点点的水平。


爱国客家人乙乙


虽然水浒传里众人的绰号都是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起的,不过也有一些是名不副实,徒有其表,李忠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原著中没有描写李忠有过打虎的经历,整本书中和打虎有关系的只有四个人。

第一个人就是武松,武松是正儿八经的打死了老虎,而且称得上是赤手空拳,和老虎是贴身肉搏,非常厉害。

武松就是因为景阳冈打死了老虎才开始闻名于世的,不过他却没有得一个和打老虎有关的绰号。

因为他刚开始成名,知道的人不多,离他近的人大都称呼他为武二郎,离得远的都称他为打虎的英雄。

第二个就是李逵,李逵打虎是有武器的,拿了两把刀,虽然说李逵杀虎的数量比武松多,但是李逵不是同时打死四只老虎的。

他先杀了两只小老虎,小老虎没有什么威胁,然后是母老虎,母老虎在洞里行动不利,被李逵一刀插进了肛门,然后摔死了,公老虎是被一刀割断了气管。

李逵杀的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因为他已经有了黑旋风这个绰号,所以打虎的绰号他也没得。

最后和杀虎有关的就是解珍解宝这俩兄弟了,他们更是简单,直接拿毒箭射死了老虎,而且还是两个人合伙,他们也是已经有了绰号,所以也不曾得打虎的绰号。

至于李忠,书中没有任何关于他打虎的描述,偏偏他得了这个打虎的绰号,那只能是他自己自吹自擂的,自己给自己这么一个看似威风的绰号了。

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一下,李忠是怎么编的这个绰号。

李忠是水浒传出场很早的一位梁山人物,在他前面出场的有王进,王进不算梁山人物,然后就是史进和少华山三位头领,还有鲁智深,他算第六个出场的。

他的出场并没有什么精彩之处,也没过多介绍,不过是一个打把势卖艺卖膏药的,唯一的身份就是史进的开手师父。

那么他的身份介绍肯定是从史进这里流传出去的,史进不过是一个半大小子,而且热爱武艺,李忠又懂得一些拳脚功夫,所以他就先在史进这里吹上了。

李忠的功夫如何其实书中也没怎么描述,但是看史进就知道了,肯定不咋滴,不然史进不会白白浪费那么长时间,也没练出什么名堂。

闯江湖的肯定要有自己的绰号,但是李忠的绰号肯定不是从别人口中叫出来的,最大的可能就是他对史进自我介绍的时候,自己给自己起的。

也不外乎就是自己行走江湖的时候,某天在山里走着,忽然出现了一头老虎,然后被自己好不容易打跑了,是的,是打跑了,不是打死了,打死的话漏洞太多,经不起查验。

史进自然是相信的,毕竟是史进第一个师父,估计史进逢人就说自己有一个打跑了老虎的师父。

然后,打虎将这个绰号就伴随着李忠开始在江湖上流传起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