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後的經驗:學習不能靠逼,用這2個方法喚醒孩子的自覺性

讓孩子像愛玩那樣熱愛學習孩子天性是愛玩的,也是愛學習和探索新事物的。

家長原本分不清什麼是玩,什麼是學,可以說是玩中有學,學中有玩,家長往往把學和玩對立起來,過分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

博士後的經驗:學習不能靠逼,用這2個方法喚醒孩子的自覺性

而忽略了玩也是孩子的成長所必需的,結果家長的焦慮和粗暴簡單的督促行為,激起了孩子的逆反情緒,尤其是到了青春期,越是逼迫孩子去學習,孩子反而越反感學習。

對於孩子的學習是不能靠逼孩子學習的,聰明的父母都用這3個方法,喚醒孩子學習能力。

博士後的經驗:學習不能靠逼,用這2個方法喚醒孩子的自覺性

點燃孩子的夢想

沒有夢想,生命會原地踏步,會像驢子拉磨一樣重複繞圈子。

有了夢想,孩子才會去追求,才會有實現夢想的重要時刻,但那一刻的來臨,是以前無數個日日夜夜不懈努力的結果。

博士後的經驗:學習不能靠逼,用這2個方法喚醒孩子的自覺性

因此,對於那些只知道忙碌卻不去思考生命意義的人來說,你給他幾萬分鐘也不一定會有意義。只有那些活出生活高度的人,每一分鐘對於孩子才是有意義的。

《大學》裡說:“知止而後有定。”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只有懂得了自己的夢想和歸宿,才能志有定向。所謂“志不強者智不達”,志向不堅定,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發揮,這就是夢想的力量

博士後的經驗:學習不能靠逼,用這2個方法喚醒孩子的自覺性

黃光裕:中國首富,從小要飯,日子過得異常艱難。8歲半時,他母親引用聖經裡的一句改變了他的一生:只要勤奮你就可以站在任何帝王將相面前

點燃孩子的夢想,讓孩子為了心中的光努力奮鬥,也是有助於提高孩子學習的能力。

博士後的經驗:學習不能靠逼,用這2個方法喚醒孩子的自覺性

從“要我學”,到“我要學”

對很多孩子來說,上學、寫作業等等都是不得不做的活動,他們對功課的投入是被動的,是“要我學”,學習的動力是來自外界的壓力。

不是自己主動的選擇,因此學習的過程缺乏積極性和熱情,這種被動式投入限制了孩子的潛能開發。

博士後的經驗:學習不能靠逼,用這2個方法喚醒孩子的自覺性

人只有在主動投入,也就是“我要學”、“我要做”時,才會最大限度發掘自身潛力,實現最佳成績

盡最大可能培養孩子對於各學科內容的興趣,比如引導孩子觀察廚房做飯的過程提升對物理現象、化學現象的興趣等。

博士後的經驗:學習不能靠逼,用這2個方法喚醒孩子的自覺性

平時培養孩子養成凡事積極的態度,上學也許並不是主動所願,但是從另外的角度可以把它當作一個愉快的過程,讓孩子自己設定各學科的目標,孩子從完成目標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獲取學習動力。

家長一定不要操之過急。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讓孩子感到舒適,而不是緊張和壓力。

博士後的經驗:學習不能靠逼,用這2個方法喚醒孩子的自覺性

孩子,書讀得多了,未來的貢獻值也就大了,收入自然也高,社會地位也高。這就是讀書的意義。

學習後一定要勤於練習

4歲就會彈奏小提琴,童年時代就能寫出多部名曲的音樂家,瞬間記住幾百個隨機數字,一秒內說出某個日子是周幾的記憶大師,同時和幾十個人下盲棋獲得全勝的象棋大師。

博士後的經驗:學習不能靠逼,用這2個方法喚醒孩子的自覺性

在日常的工作、學習閱讀中,遇到經典文章要注意蒐集、整理。

梳理出好文章的框架、好的中心思想。按照這種結構去模仿練習。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和時間精力,設定能夠達到的目標。反覆練習。

博士後的經驗:學習不能靠逼,用這2個方法喚醒孩子的自覺性

每次訓練的時間要儘可能短,次數要儘可能多,這樣有助於大量的刻意練習。要保證每次訓練都有質量,並能改進提升自己。

學習不是想學就能學好,只想不動,很難達到想要的效果,每一個熟能生巧的背後,都會有勤於練習的背影。

博士後的經驗:學習不能靠逼,用這2個方法喚醒孩子的自覺性

你永遠看不到別人努力的樣子,孩子你努力的樣子真的很美

把握孩子人格培養關鍵期

孩子的品格影響著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決定著他們為人處世的態度,孩子是否寬容和慷慨?是否學會理解和同情?是否懂得珍惜和感恩?都會在家庭、學校和周圍環境中慢慢形成。好品格決定好未來,高情商更勝高智商。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孩子長成什麼模樣,更多是在於父母如何引導!尤其在3-6歲的時候,是培養孩子優秀人格、優秀品德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重要時期,多數父母忙於工作,缺席了很多對孩子的陪伴和教導。

父母再忙我們也要抽點時間陪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有套繪本故事我最近一直在讀給孩子聽,分享給大家,尤其對3-6歲的孩子很有幫助。

博士後的經驗:學習不能靠逼,用這2個方法喚醒孩子的自覺性

博士後的經驗:學習不能靠逼,用這2個方法喚醒孩子的自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