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的最有哲理的诗词是哪一首?












66662847755忠诚卫士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

 曾经,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被喻为“孤篇横绝全唐”。

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周易指南针


謝邀!

最有哲理的诗句也不少,下面仅举几例∶

一∶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照初人。人生代代无穷巳,江月年年只相似。"

江边是谁苐一个见到月亮的?月亮又是什么时候照到苐一个人的呢?人生一代又一代没有穷尽,江中的月亮却年年相似,好象没有变化。人一代又代的变化着,月亮却依旧如初,大自然的为量何等伟大。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中∶"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天的人从没见过古时的月亮,而今天的月亮却曾经照过古人。今天的月亮就是古时的月亮,没有变化;而人却是一辈去了一辈又来。这就是变与不变的哲理。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中的"莫笑贫贱夸富贵,共成枯骨两如何?"不要轻视贫贱的人而夸耀富贵,等到都成了枯骨还有贫贱之分吗?贫贱之人死后成了枯骨,富贵的也照样逃不掉成为枯骨的命运。钱再多枯骨不能复生,钱再少再贫贱的人,最坏的结果也只是成为枯骨。人死之后贫贱和富贵还有区别吗?

所以∶莫笑贫贱夸富贵。


8232354703122老三届


提到最富有这里的诗词,最先浮现在脑海中的就是唐代女诗人李治的《八至》。其诗曰:

至近至远东西,

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

至亲至疏夫妻。


这首诗文字直白近乎口语,叙述的也是浅显的在我们的身边的俯拾即是的道理。

至远至近一句说的是位置方向的相对性,蕴含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

至深至浅一句说的是溪水可以一眼望到底,但是倒影中又可以容纳世间万物,体现出事物的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至高至明一句是大家眼见为实的道理;

而末尾一句至亲至疏才是诗歌的主旨,一语道破爱情的围城真谛。成为夫妻的两个人,每日间耳鬓厮磨,形影不离不可不谓之近,但是彼此靠近的如果不是两颗心,夫妻之间还是有很多话不讲,那么也不可不谓之远。

情到多处便转无,夫妻二人既能相濡以沫,也可以相忘于江湖。这最后一句诗也是经历过众多事情而得出的感慨和结论,读之令人心惊又有同感。所以这首诗在爱情诗词中别具一格,得到大家的认同和喜爱。


言闲语还碎


在诗歌中富有哲理性的诗句应该不少,但我这里仅把自己所熟悉的一些句子列举出出来,供大家共赏:

1,唐王维《终南别业》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杜甫《望岳》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王之焕《登鹳雀楼》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陆游《游山西村》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宋朱熹《观书有感》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南北朝契此和尚禅诗《插秧诗》之“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7,宋无门禅师之“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8,宋释道原禅诗“百非路绝透离微,回句情忘发上机;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





心斋网易经明师


【己亥年说己亥岁】

澤國江山入戰圗,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一一【唐】曹松《己亥歲》其一

这首诗描写了战后江淮一带的悲惨景象,生灵涂炭,百姓无法艰难度日,而一个将军的成功是靠牺牲千千万万的人的生命换来的。

曹松,晚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诗学贾岛,取景幽深。有《梦徵集》。

释过来:

富饶的田园水域都被绘入战图,

百姓难以割草打柴度日,已无出路。

不要再谈什么封妻荫子的事情,

一将居功,却有无数士兵成了荒野枯骨!





白溪釣客


我最欣赏的哲理诗是宋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看似一首诗,其实是以诗的形式给我们普及了一下辩证法,告诉我们认识一个事物,在一个很近的范围内,从不同的方向和距离看会达到完全不同的结果,之所以会是这样,是因为我们没有站在认识客观事物的位置上。这首诗告诉我们,认识生活中的“庐山”真面目,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正确认识自我,一定要摆脱自我的束缚。“身在此山中”永远看不到“庐山真面目”,正确对待自己就不要宽容放纵自己,走出自我,摆脱自我限制,防止以偏概全,陷入盲人摸象的境地,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视野的限制和固执己见

二、有人生大格局。有大格局必须有“大我”,有“大我”必须战胜“小我”,战胜“小我”就要改变眼界不宽、境界不高的自我满足的束缚,不自以为是、妄自尊大和好高骛远,而要登高望远、胸襟开阔和海纳百川。格局大了 ,不仅能正确认识自己,而且能承担更大的责任 。

三、要客观看世界。中国有句古话:“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独善其身”是做好“小我” ,“兼济天下”是做好“大我”,要有所作为就要克服“身在此山中”的视野限制,客观看准一切,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苏轼的这首诗告诉了我们做人做事的哲理!


文可之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很有名的詩歌,大詩人苏东坡在被贬不得志之时登上庐山,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这首詩。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主要是写了庐山的景致,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庐山群山巍峨,丘壑连绵,山岭起伏,千姿百态,甚是美丽。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借景生情,寓含深深的哲理了。为什么看不出庐山真面目?就是因为你在庐山的山中。结合了詩人观山的感受和体会,写出了一个至深的哲理。看一个事物,不能像观山一样,你会受山峰峻岭的遮遮掩掩,只能看到一个山峰,看到一个侧面,看不到事物的整个面貌,或者说看不到事物的全部,看不到全部,就会有片面的结论。为什么光是只看到一点,而不能观察其余呢?就是你还是在这个事物中一叶障目,很难全解。

詩人启示我们,不能因为人的种种局限,而对事物失之偏頗,要跳出事物之外,才能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哲理深邃!

谢谢悟空问答平台!谢谢大家对我的关注和支持!





封护胜463


《七言·我是娃》

涨放明霞雨后花,飞隽秋霜曾年华。

东风驱怀西风远,人间举世我是娃。

怒放彩霞是雨的功劳,

秋霜前有春夏的年华。

东风驱来西风必走远,

与世道相比我很年轻!



大峰上雨


当然要首推我最爱的西藏第一情僧,被誉为世间最美情郎的仓央嘉措,他的一生是让人穷尽岁月亦不能读懂的经文,沉静如水,静若卧佛。他的诗幽怨而孤绝,字字惊艳,句句惊心。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个摒断七情六欲的修佛之人,是如何写出世间最动人的情诗的。

1.最好不相见,如此便不可相恋。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2.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3.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4.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5.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6.少年的爱情永远也不够用,一杯酒足以了却一件心事,为午后预设的独木桥在天亮前就被一个女子梦断了。渐悟也好,顿悟也罢,谁能说清,从刀刃上失踪了多少情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