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明清之十大騙術

在我們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大家最討厭的人,那一定是騙子了,如今科技發達,騙子們花樣百出,藉助網絡大行其道,利用有些人貪圖便宜、貪戀女色、疏於防範、膽小怕事等弱點進行詐騙,叫人防不勝防。其實這詐騙術可不是新的門道,在古代就非常多,並形成了一個行業。

大話明清之十大騙術

在這行業中有:風、馬、燕、雀、瓷、金、評、皮、彩、掛,共十大江湖騙術,也泛指十種行騙的人或團伙。

第一種是“風”,這種類型是團伙合作集體詐騙,在古代,朝庭會派人明察暗訪地方官員(就是微服私訪),地方官員把防範這等大員當成保住烏紗帽的最好方式,就會暗中觀察打聽新來自己地盤上的人,這就給這些騙子創造了機會,他們裝扮成暗訪官員對地方官進行恐嚇,來騙取錢財。第二種是“馬”,是單獨行騙,一般是裝扮成得道高僧,通過一些小把戲欺騙有封建迷信思想的人。“燕”就是美人計,只要你有色心,就活該倒黴。“瓷”就是指碰瓷,這個現在也是屢見不鮮,在人的車前面一趟,不給錢就別想讓人起來。“金”是指算命的,算命先生現在也還是香餑餑,只要你能說會道,會揣摩別人的心理,日進斗金不是夢。“評”是指民間在茶館、酒樓說書的,為了吸引大家大斷捧場,都會留下懸念。不過現在評書人都是藝術家了,這個現在不算。“皮”就是江湖郎中,現在也經常見到有人拿個“蜜丸”神吹能包治百病。“彩”就是魔術,以前是叫變戲法,他們大多是在街頭上利用小把戲來糊弄人。“掛”就是街頭武術家,表演一些危險的動作來賺錢,順帶賣些“大力丸”。“雀”就是做局,是“十大騙術”中最為複雜的一種,需要做局的人有聰明才智,還要會配合。

大話明清之十大騙術


話說在明代時期,撫州府臨川縣有個名叫江賢的人,每年七月田裡稻穀收割完以後,便會前往建寧府崇安縣幫人納鞋底做副業,這年年底,江賢又積攢了十幾兩銀子,準備回家過年。在回家路上,在一個無人的路邊,江賢發現了一個包裹,好奇心下打開一看,裡面竟然有四十兩銀子,天降橫財,哪能不歡喜。突然有人大叫“見者有份,不許獨吞。你現在快把錢收起來,免得叫人看見”,江賢急忙把包裹放入箱子中。那人又道:“你撿的你得大頭,但我也看見了,你給我三分之一,這樣總公平吧”。江賢擔心人多嘴雜被人發現,那這筆橫財就化為泡影,加上銀子自己都放箱子裡了,已經萬無一失,便當即同意,又怕把包裹打開讓人看見,就把自己辛苦做工賺的十幾兩工錢,給了那人,匆匆忙忙趕緊離開了。

大話明清之十大騙術

誰知還沒走出多遠,前方就有一夥人匆匆趕來,其中一人搶天呼地,大聲哭喊:“ 我丟了一個裝了四十兩銀子的包裹,這些錢是借來還官銀的。誰要是撿到,請還給我,不然我只有去上吊了,請大家可憐我一家老小”。這時旁邊有人乘機插話:“你掉的包裹什麼顏色?裡面可有別的東西?”並指著江賢說:“我看見這個財主大老爺,在前面撿了個包裹,如果你能把包裹顏色和裡面東西說清楚,一對比如果沒差錯,那就是你的了” 。事情到了這個份上,江賢是啞巴吃黃連,有苦也說不出了。自然那個丟了東西的人,把包裹顏色和裡面東西說得半分不差,物歸原主。那個分了江賢十幾兩工錢的人,也自然早就無影無蹤了。

大話明清之十大騙術

上面這個故事,其實是別人做了個局給江賢。我們在日常工作中也永遠不要相信什麼不勞而獲的好事,天下哪裡有什麼免費的午餐,如果有誰跟你說有,那他一定是騙子。每個人心中一定不可以有貪念,貪念起,也就是處在了被騙的邊緣。平時也要注意個人隱私,尤其是在當今數字時代,避免自己的個人信息洩露,對自己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損失。通過學習一些防騙知識,增強防騙意識,我覺得也是必須,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

大話明清之十大騙術

如果萬一被騙及時報警是必須,當然是越快越好,並將自己被騙的整個過程,仔細說清楚,這樣有利於破案。如果萬一被騙也應該有積極的態度,吃一塹,長一智,反思自己的不足,這樣也是一種收穫,並更加用心的生活。最後,與大家共勉,共警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