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什么朝代对内柔对外硬?

程泉走天涯vlog


中国历史传承5000千年,其中历经了很多朝代,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华夏民族一直教化着这个世界。总体来讲,在华夏民族主政的朝代里,对内部人民都算比较怀柔;少数民族主政时期,由于本身的眼界以及种族人口数量都处于劣势,所以对内会比较严酷,尤其是从精神上的奴役。与此同时,这些朝代为了维持统治稳定,把大多的精力放在了内部监视和管制中,对外就会相对怀柔,从而避免内外两线作战!

如果说对内柔,对外硬的朝代,我以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朝代就是大明朝了。历史上公认强大的汉唐,在对待外部国家的时候,都采取过怀柔的政策,比如“和亲”;两宋虽然经济发达,但在对外上面可以说丢尽了国家的颜面,走上了对外“朝贡”的道路。明朝对外政策自开国到灭亡都是始终如一的,那便是一个字“打”!强大的洪武、永乐把蒙元赶到了西方,孱弱的天启、崇祯直到灭国也一直在对外征战,守辽东和满清作战,平西夷与西班牙海战。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的时候,崇祯选择了殉国,依然没有调回镇守山海关的精锐,也没有去南京享受半壁江山的花花世界。明朝中后期不强,党政严重,不过最终践行了祖训,完成了天子守国门的诺言。

明朝是最后一个由华夏民族建立起来的正统王朝,对待内部百姓是十分怀柔的。朱元璋虽然冷酷弑杀,但针对的不是普通百姓,而是贪官污吏、勋贵朝臣们。明朝设立东厂锦衣卫这些特务机构,也不是为了欺压百姓,而是为了监察百官。但历史是有文化人写的,文化人里的领袖们是文官集团,这些人被大明皇帝和这些机构限制惨了,自然笔下不会留情。明朝皇帝在这些人的笔下,一个个成了神奇的怪物,东厂锦衣卫也成了欺压弱小,残害忠良的魔鬼!后来的满清自康熙开始,到乾隆结束,用100多年的时间,将明史再次深加工,把明朝丑化、编造成了一个民不聊生的黑暗王朝。至今电视剧里一演明朝,不是太监当政,就是昏君临朝。所以明朝不是一般的冤,我说的!

明朝自建国初期就设立了救济院来照顾孤寡老人,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政策,不是乾隆搞的那个什么千叟宴。明朝自中后期开始,民间言论就基本自由了,国家对民众的限制很少。当然这也不完全是好事。后来商人们胆子越来越大,不但走私,更里通卖国,抗拒缴税。害的国家拿不出钱粮养军队。最后满清入主中原,拉开了300年的精神压迫,所有人都消停了。

如果说明朝有不柔的地方,可能就是在对待农民身上了。虽然明朝中后期商贸越来越发达,皇帝很想从商人身上收税,用以补贴财政,但这个合理的要求却被文官集团百般阻挠,层层设置阻碍。皇帝多数时候不得已,只能朝农民收税。农民本来就不富裕,结构富裕的人不老实缴税,国家还向农民收了重税,这是明朝做的最不好的地方。

总体来说,华夏民族主政,对内要怀柔很多,随着时间的推进,越往后的朝代,越对内怀柔。这也符合时代进步的特点。


途牛山小旋风


历史上那个朝代都不能实现对内柔。而对外硬,当首推明朝,早在朱元璋北伐之时就定了基调,朱元璋在北伐诏书中首次提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虽然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种话,但汉朝和亲。虽然唐太宗则被四方诸国尊为“天可汗”,但唐朝结盟。虽然宋朝国祚绵长达319年,但宋朝纳岁薄币。

明朝的皇帝,不管是英勇神武还是荒唐无道的,却没有哪一个是贪生怕死的。这里我们可以拿强汉、盛唐来进行对比。汉高祖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时,是靠送礼获救。而唐朝国都先后六次沦陷。明朝明英宗被俘,明朝政府直接拒绝瓦剌的要求,以财物换取明英宗性命,而明英宗本人也宁死不屈。

明朝从明英宗时期到明思宗多少次几次北京保卫战,始终没有皇帝选择南迁。即使内忧外患,明朝也从不屈膝,更不会割地赔款。

天子守国门出自明初,君王死社稷出自明末。明朝终其一朝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史争朝夕


整个朝代不好找,朝代中的某些阶段倒是可以满足这个要求。

这里就说一下隋文帝杨坚所创的“开皇之治”。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改年号为“开皇”(581年—600年)。

对外:

当时隋疆土外有几大势力,分笔试北边的突厥, 南边的陈朝,位于江陵的西梁。

在南北朝时,突厥就经常南侵,北边各国,例如北周,北齐都是通过和亲,朝贡等方式来笼络突厥。

隋建立后,杨坚冷落突厥,引起了突厥的不满,公元581年突厥攻隋,隋朝不敌,致使突厥在陇西大肆劫掠。这时,一位出使过突厥的大臣长孙晟回到隋,告诉杨坚,突厥虽然武力强大,但四大可汗内部不和,可用计使他们内部分裂。

“及突厥入寇,晟上书曰:今诸夏虽安,戎虏尚梗,兴师致讨,未是其时,弃于度外,又相侵扰,故宜密运筹策,有以攘之........今宜远交近攻,离强而合弱”

于是杨坚派遣长孙晟再次出使突厥,用智谋分化瓦解各部落,后四大部落相继归附隋朝,公元585年,北边基本平定。

接下来,杨坚就能腾出手来处理南边了。公元587年,隋朝征召西梁国君萧琮入朝为莒国公,至此,西梁政权结束。

公元588年,晋王杨广带领贺若弼,韩擒虎攻打陈朝,589年,俘虏后主陈叔宝,陈朝灭亡。


对内:

1、 杨坚采纳苏威的建议,减免赋税,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至是,奏减赋役,务从轻减,隋主悉从之”

2、 广设官仓,义仓,储备粮食,以救济灾荒。

3、 杨坚见刑部案件太多,认为以前刑法过于繁重琐碎,命人宽简刑法,制定适合当时情况的隋律。

“帝览刑部奏,断狱数犹至万,以为律尚严密,故人多陷罪,又敕苏威,牛弘等更定新律,除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千余条,唯定留五百条,凡十二卷”

4、藏富于民。 经过十年的励精图治,百姓生活安定,粮仓丰足。上交给国库的财帛之多,府库都已装不下,只能放到廊檐下。有官员告诉杨坚这个情况,杨坚感到奇怪,说我已经减免了百姓赋税,然后又从国库拿了大部分赏给了平定陈朝的将士,怎么现在还有这么多?官员回复说:入多过出,去掉支出,每年都有余裕。杨坚听到这个,说出了那句有名的话“宁积与人,无藏府库”,遂下令再减免河北,河东田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