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住200元的酒店,親戚卻說我嫌貧愛富又忘本

花哥你好。再過三個月,我就要邁入40歲的行列。都說中年男人的生活壓力很大,在外要對抗洶湧而來的職場挑戰,在內要處理好妻兒老小的家務事,而我最近的壓力,卻來自於一群不怎麼交往的親戚。

我18歲考上大學離開了家,獨自一人到北京讀書。二十多年前,對於我們這個十八線小縣城來說,我能考上北京的好大學,真的算是“烏鴉變鳳凰”,一度成為親戚和街坊四鄰討論的話題,成了他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畢業後,我決定留在北京,思來想去,進了一家條件和待遇相當不錯的外企,開啟了一段全新的生活。

回老家住200元的酒店,親戚卻說我嫌貧愛富又忘本

在外的這二十多年,我結了婚、生了子,通過我和妻子的努力,我們在北京貸款買了房,定居於此。對於一個從窮鄉僻壤一路打拼到一線大城市的窮小子,北京的包容、大氣和作為現代都市的光怪陸離,徹底改變了我,讓我覺得我本來就屬於這裡,本來就應該擁有這樣的生活。但是在內心裡,我對家鄉、對家鄉的那些人依然充滿著感激和懷念之情,畢竟那裡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是經常會在我夢中出現的地方。

遺憾的是,每年過年本應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的時刻,我們卻無法回家和父母相聚。我的妻子是醫院的醫護人員,常年加班,作為一個小領導,過年過節更要衝在最前線。而對於一家外企來說,很多國外的重要業務都被安排在一、二月份,所以當大家都在回國過年時,我往往在飛往國外的路上。因此,我和妻子回家與親人團圓的機會少之又少,只能在大洋彼岸給父母打個電話,表示一下思鄉之情。看著電視上、手機裡舉國上下喜氣洋洋的氛圍,再數數自己已經有多少年沒有回過家,不禁感到遺憾又羞愧。

回老家住200元的酒店,親戚卻說我嫌貧愛富又忘本

去年過年前,我與妻子商量再三,決定無論如何今年也要放下手頭的工作,藉著春節的機會好好陪陪父母,填補一下心中多年的遺憾。最終我們決定先一起去我家,大年初四再陪妻子去她的安徽老家。將工作安排妥當後,我和妻子帶著女兒一起踏上了回家探親的旅程。

我們選擇了離家不遠的一家酒店入住,在我們這裡,這種200元的酒店已經算是周邊最好的了。之所以不住在家裡,我是有自己的考量的。一是父母住的是一套不足60平米的兩居室,我和妻子、女兒擠在一間小屋子裡,實在是多有不便;二是我家裡的親戚很多,得知多年未歸的我回家後,他們一定會一趟又一趟地往父母家跑,到時不僅我會感到很尷尬、無所適從,還會給父母添不少麻煩;更重要的是,家中的衛生情況真的令我無法接受。父親有抽菸的習慣,家中本來白白的牆都被燻成了淡黃色。每次抽完煙他都會習慣性地將菸頭扔到家中的地板上踩滅,喉嚨不舒服時會直接在地上吐痰。我們家雖然九十年代就搬進了樓房,父親卻沒有將這個壞習慣改掉。衛生環境糟糕也就算了,父母還不愛打掃,任由垃圾和灰塵遍佈全家。作為他們的家人我都無法忍受,更不要說讓我帶著妻子和女兒在這種環境下生活幾天了。

雖然我已經通知了父母我會帶著妻女回來,當他們見到我時還是表現出來難掩的激動。父母一會兒給我和妻子端茶倒水,問最近工作和身體怎麼樣,一會兒拉著女兒的手,微笑著上下打量。我也開心極了,看到父母硬朗的身體和比過去更足的精神頭,一直以來的擔心也被拋在腦後。到了中午,家中的門被敲響,果然,七大姑八大姨也都聽聞了我回家的消息,陸陸續續地來和我打招呼。先開始我也是滿面笑容、客客氣氣地與大家噓寒問暖,可是漸漸地我便招架不住了。大家實在是太熱情了,在大城市中,少有這種親戚往來,一時間讓我無所適從。女兒自出生起就沒有見過這種陣仗,一會兒被一個不認識的阿姨摸下頭,一會兒又被另一個沒見過的叔叔揪下臉蛋,眼神裡透出一種未知的驚恐。我趕緊將女兒抱進懷中,一個勁兒地安慰她。

回老家住200元的酒店,親戚卻說我嫌貧愛富又忘本

終於,令我無比煎熬的、將近有20名親戚參加的午飯結束了。和一眾親戚繼續聊了一陣天后,我便打算帶妻子和女兒回酒店休息一下,晚上再來繼續陪父母。沒想到,這些親戚聽到“回酒店”這三個字,臉色頓時就變了。“都回家了,為什麼還要住酒店?”一位我叫不上名字的長輩開口問道。還沒等我回答,另一位我不知道該如何稱呼的叔叔接過了話:“人家是大城市來的,去哪都得住高檔酒店,你以為和我們一樣啊?隨便在豬窩狗窩裡都能湊合一下。”接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開始了對我陰陽怪氣的嘲諷,什麼“大城市的人就是講究”啦、“人一成功就會忘了本”啦、“怎麼唸完大學就變得嫌貧愛富”啦,完全不顧及我就在他們中間。就連平時疼愛、理解我的父母,也參與了進來,說實在不能理解我為什麼要出去住酒店,是不是覺得他們給我丟人了。

不知道是羞愧還是憤怒,我能感受到自己的臉越來越紅、越來越熱,再也無法在這裡停留片刻。我沉默無言,給妻子使了個眼色,便帶著女兒離開了家門。“你看這孩子,怎麼還不讓說?”出門時不知是誰又拋出這麼一句,我的身後頓時又嘰嘰喳喳起來。我有我的生活方式和考量,為什麼住酒店就成了“嫌貧愛富”?憑什麼和你們的觀念不一樣就要被扣上“忘了本”的帽子?我只是想回來看看父母,為什麼要承受這些我壓根記不起來是誰的親戚的風言風語?難道真的是我在大城市待久了,磨沒了人情味?如果這就是所謂的“人情味”,那我寧願做一個無情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