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之后,为什么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学到呢?

北京慕汐


针对你的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其实我也和你有一样的思考,上大学了。感觉天天无所事事,特别迷茫。老师讲的课,下课就忘,就是到了大四,我感觉百分之90的大学生,已经忘掉了大一学过的内容。

我就是大一的时候,参加了好多活动,为了挣学分,什么活动都参加过。比如书法,剪纸,羽毛球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等。然后学习就没咋学,但是,你会发现,平常不爱学习的,只要参加的活动多,量化就多,然后你的期末成绩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到了大二,因为活动学分已经修够了,所以你就会变得更无所适从,但是这时候,你就要给自己订下一个目标了。要考研吗?考公务员吗?等等一系列的,不然到了大三你就会手忙脚乱的。

在我们上大一的时候,我们的院长就说,也理解我们,高三那么辛苦过来了,到了大学,刚开始玩一玩是可以的,但是到了大二就要开始学习了,因为大一你已经见识了,也玩了一年了,该好好学习了,给自己确立一个目标了。

如果你真的觉得你什么也没有学会,只能说你这个大学什么都没干,没有学会,你可能是玩游戏过去了,或者睡觉,再者和室友出去玩。

其实大学是可以学到很多知识的,就拿我这个师范生而言,我学会了写教案,做PPT,考了计算机二级等等。

大学,不像高中有老师时刻监督着你,到了大学,全靠自己的自觉,学习好的为什么人家就能学到很多东西呢?就是他知道如何学,有自觉性,能够管住自己。

所以说,大学并不是学不到知识,而是看你自己能否管住你自己。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用[耶][耶][耶]


独步天下666


你太现实了!说出了近些年来大学的错误导向。也正是教育的一大缺点,什么“高中是地狱大学是天堂”直接影响了一大批学子只为一张文凭而苦战高中,到了大学就直接放纵了自己,彻底浪费了最佳的创造思维时机。当开开心心地如梦醒般拿到那一纸文凭时,才感觉到更加的空虚!干什么去?干啥好?干啥能挣大钱?干啥能长久等等懵头思绪一拥而上,最后被“我能干啥?”一棒打傻!十年寒窗苦,换吧得一纸空!……这就是现实中的“书呆子”吧!……


李文彬531


为什么觉得什么都没学到?

  • 是真的没学到知识。

其实到了大学会发现,大学里有埋头苦干,默默学习的人;也有放飞自我,只求毕业的人。

  • 学到的知识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所以会有这种认知错误。

有些学生是很有自我想法的人,可能会觉得学校的课程安排不是很适合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存在如题的认知误区。

  • 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

众所周知,大学课本教授的内容都是一些经典著作,已经系统化、规范化的知识。但实践是日新月异的,要学着用既有知识解释全新的现象。

如何锻炼自身能力

  • 培养自己的技能。

会熟练运用Excel,会写稿子写文案,做得一手好PPT,都是能力的锻炼与提升。从小处着手,更容易产生满足感,从而起到正反馈的作用。

  • 参与社会实践

学校里五花八门的社团很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所在参加,数量不必太多,1-2个即可。

注意不要只是参加而已,要有自己的目标和规划。例如晋升部长之类,这也是锻炼个人能力的机会。

除此之外,可以去实习。到了工作中你就会发现,学校里学的知识可能用不到。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也会促使你积极主动的学习。

大学四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

重要的是要有目标,有规划,坚定的去执行。人生之路是这样一步步走出来的。


星期六的晚上呀


有很多人把大学当做一个误区,辛苦了高中三年,考了一个好的大学,为的就是去大学好好的消遣娱乐,并没有认识到大学之后,人们会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是选择继续深造,还是去从业,年轻人们都喜欢在大学里挥霍时光,打游戏,攀比消费,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其实大学是需要我们去积攒经验,体验这一个小的社会,为了适应以后更大的社会,我们在大学里学习一种思想,为以后的选择厚积薄发,有的时候我们选择了一个专业,注定我们从事的一门行业,既然我们以后要从事这门行业,为什么不去钻研?


糖心儿Daddy


没有用心去学,或者说学的不扎实,有不少人都有如此之说,最主要的是没有理论与实际结合深入,彻底。到了工作实地就知道了,什么叫理论上通了,实际上什么也不是。其实这只是时间问题而已,经过长时间工作经验就清楚的知道了,其实每个人都有这个过程,认知。努力,吃苦,认真,不服输是尽快成为骨干,经理,主管的最好解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