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给日本取了一个“名字”, 令日本至今都感到耻辱!

“日本鬼子”,是在日本侵华后,中国老百姓对日本侵略者的一个称呼,有的人将“日本鬼子”称为“鬼子”。其实,“鬼子”和“日本鬼子”诞生的时间不一样,在“日本鬼子”之前就有了“鬼子”这个称呼。

中国曾给日本取了一个“名字”, 令日本至今都感到耻辱!

洋鬼子

在“日本鬼子”之前,还有一个“洋鬼子”称呼,这个称呼是用来比喻西方列强的,中国老百姓觉得那些人就如魔鬼一样,所以就称“洋鬼子”。“鬼子”这个称呼最早是来源于道士对鬼怪的称呼,而清朝老百姓看见满脸惨白,头发枯黄说着鸟语的外国人,自然就将这些大洋彼岸的人称为了“洋鬼子”。

自清朝之前,我国历代朝代都是这个世界的巅峰,所以古代的中国就有一种优越感,对待那些不是自己人的称呼都稍微带着一些蔑视辱。而日本进入中国后,“鬼子”两字就成为了日本的代名词,在这之前,我们对日本的称呼是“倭奴、倭寇”,因为日本的国名“狗奴国”很有意思,所以又称为“狗奴”。

关于“日本鬼子”这四个字还曾发生了一个有趣的事情,甲午之前,中国和日本有过一次谈判,清朝派了一个文化水平超高的文官去谈判,当时日本想在会议上羞辱一下清朝,不是说上下五千年历史吗,那就出个对联,你能答得出下联也没什么,如果答不出就承认没日本文化高。

中国曾给日本取了一个“名字”, 令日本至今都感到耻辱!

古代日本人

日本是下了决心要清朝出丑,还特意挑了汉字对联,因为中国是汉字的祖宗,如果连汉字对联都答不出来,那就真的丢脸丢大发了。大清的文官早就摸透了日本的小心思,也没多想很爽快的答应了他们的要求。日本人在纸上写了上联: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

这个对联虽然很难,但是意思却非常明了,大概就是日本人骑着好马,拉着长而有力的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八个大王踩在中国人身上打仗,一人战十个还能胜利。这对联明显就带着强烈的羞辱意思,大清文官一点都不慌张,随口说出了下联:倭委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

文官的意思也表现的很清透,说的是日本人就像猴子穿龙袍一样,披上龙皮以为就能和狮子老虎一样纵横,不过就是鬼魅魍魉的四个小鬼跪在清朝的面前,等着大清来擒拿。这下联一出日本人的脸色就变了,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成为了一个天大的笑柄,当场的记者则拍手称好,纷纷喝彩。

中国曾给日本取了一个“名字”, 令日本至今都感到耻辱!

自这以后,日本终于甩掉了“倭寇”的称呼,获得了“鬼子”的荣誉称号,加上他们的国名,理所当然的就被称为了“日本鬼子”。

所以说“日本鬼子”这个称呼源于甲午战争之前,但是并没有受到广泛的流传,因为那时的中国老百姓对日本还一点都不了解,它们不知道的是“日本鬼子”比“洋鬼子”更可恨。侵华战争以后,日本就被中国百姓所痛恨,随着日本犯下的通天大罪,让全国百姓对日本人的仇恨越来越深,以至于“日本鬼子”这个称呼得到了爆发性的流传。

不论是“鬼子”也好,“小鬼子”也好,都充分的体现出中国人民对他们的仇恨心理。

“日本鬼子”这个称呼现在已经叫了百来年的时间,但是在中国人心中的意思一点都没改变,日本人之前的阴谋无法得逞,以后也不可能得逞。日本这个“跳梁小丑”到现在还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盲目的挑战中国的权威,在中国人的心中,日本也好,鬼子也好,都是一个历史罪人,永远无法改变的事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