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第一次聽說有一天兩頓飯的地方,感覺很好奇,你們都一天幾頓飯?我說的是正餐?

南風知我意126211997


一天吃兩頓飯,很正常啊,一點也不奇怪,我身邊的人就好多是,一天兩頓飯,他們都比較閒。早上起來晚,九點多吃飯,下午三或者四點多吃飯。

我以前都是三頓飯,這倆月疫情來了,每天在家做飯比較麻煩,另外也不運動吃不下。所以索性就兩頓飯了。開始有點餓,尤其是晚上八點多有點餓,就少加點零食。後來慢慢適應了,就不吃了。現在已經快三月了,體重下來五斤順便減重了。我分析了一下,主要是攝入少了,隨時運動較少但基礎代謝消耗沒有變化,最終瘦了五斤。看來管住嘴是減重不二真理啊。

兩頓飯還是三頓飯,還得看個人情況,每天都上班的,我覺得就得三頓飯。要是自由時間多的,可以考慮兩頓飯,省下來的時間還能多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也許稍不注意還把體重減下來了。

無論選擇一天吃幾頓飯,主要看自己身體適應與否,祝大家保持體型,健康飲食!


人如雲外峰


現在一天一頓飯,跟疫情無關。

今年工作不順利,不只是我,包括老婆。但回到家看到可愛淘氣的閨女,我知道是時候扛起家了。白天基本沒啥時間吃飯,晚上回到家吃一頓爽爽的,感覺挺好,一天一頓飯覺得飯菜是真的香~

加油吧2020,自勉


君哥閒在家


在中國一天二頓飯(正餐)多得很,農村以前因經濟,時間(東北天寒地凍的白天短)等問題吃二餐的地方多了去了,夏天清晨出工至9~10點回家吃早中飯,晚上6~7點再吃一頓,冬天白天短,早睡晚起,久而久之就成了習俗了。

你第一次聽說、第一次看到的事多著呢,以後多出去走走看看,多學多聽,就能知道很多"第一"了,不到大驚小怪地讓人看不起,說你沒知認。


老耿429


1966年出生在唐山市區,1970年代早期經常回農村老家,那時的北方農村,冬季是農閒季節,吃兩頓飯,非農閒季節是一日三餐。早晨九點多吃第一頓飯,下午四點吃第二頓飯。因為當時國家糧食緊張,在農閒季節農村吃兩頓飯,可以節約糧食。

1980年代我上大學,座標河北保定。我所在的學校,星期天食堂僅供應兩餐,早晨九點多是第一餐,下午四點半是第二餐 。不僅我們學校如此,保定的其他高等學校也是如此。


浭水之子


我住連雲港,由於天冷一人一天只吃午飯、晚飯,很少吃早飯的。一是怕冷不想辦早飯;二是基督徒為災情禁食禱告;三是於去年底失去愛妻而悲痛等造成每天只吃兩餐的。所以我認為不奇怪。

我的老母八十多歲多年來一到冬天就只吃兩飩飯。


光鹽6853


基本都是每天下午3點鐘起床,4點鐘吃飯。

這個和地域有關係的。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和浩特市,天氣,乾燥而且寒冷。早晨不合適,起來的太早。所以沒有什麼必要吃早飯。吃了反倒是不舒服,噁心。反胃。

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和地區,地域的不同而定製自己的吃飯時間。沒有什麼必須的規定。如果常年有胃病的,朋友,還是建議3餐。但是千萬不要吃多了啊。

一天一頓飯,下午4點鐘。其餘時間睡覺,看書和手機。

晚上2點鐘3點鐘睡覺。

剛開始,也是2頓飯,中午一點鐘,起床。2點鐘,吃飯。晚上,6點鐘,有時候是8。9點鐘才吃飯。

實在餓了的話,晚上11到12點鐘,才吃煮方便麵。3。4點鐘吃飯的時候也偶爾會有。

但是一個月下來的時候。發現。吃2飯,很容易不消化,脹氣,和上火。

於是乎,就改成了一天一頓飯。

我有一個同事,愛吃羊肉,天天,吃3頓飯。

天天上火。給我打電話,我建議她,先改成,一天2頓飯,少吃肉。慢慢的再改成一頓飯。可能有一點點餓。

10天過去了啊,她已經習慣了啊。感覺到很好的。

一天什麼也不幹,吃3頓飯,你知道的,最後的結果嗎?…………

連氣都喘不上來的,我去廁所的時候,眼前一黑,差點摔倒。出去買了一回菜,我家住5樓。心跳到快蹦出來。用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時間。才從1樓上到5樓的。

改吃一頓飯,那個感覺就好多了啊。

備註一下

圖片和本文的文字無關係,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本人刪除。謝謝。





襤褸的靈魂


北方晚上太冷,晚飯不吃會感覺冷。工時長的一般也是三餐,不然體力跟不上。雖然說吃的太飽有損健康,但那是能量消耗沒跟上。總得來說,還是半飽的人更能長壽,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人們更忍受不了飢餓了,幾千年沒怎麼吃過飽飯的勞苦百姓,真是餓怕了,所以現在農村熟人見面第一句話大多是:吃飯了嗎?


羽156702916


我是退休工人,基本每天二頓,上午9點多起床,10點多吃飯,晚上18點吃飯,有時晚上出去玩,吃點夜宵,這就是大部分退休工人的生活,


用戶上海捲毛


東北農村頭些年都是兩頓飯!年輕時在生產隊幹活,冬天天不亮幹到8點,吃飯,然後幹到下午3點吃飯。再幹到晚8點,還要開批林批孔會!唉呀,那一天就是餓啊!


老羊82497175


農村地區過去很多地方都是一天吃兩頓飯。要在田裡幹一整天農活,為了方便,也是為了節省糧食。還有一些漁民也是這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