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關注!遼寧這所高校:坐擁4項"中國首創",近日又獲權威"認可"!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瀋陽工業大學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一流建設",努力實現"兩抓兩贏"。全校教職員工積極響應校黨委提出的"防控的弦不松、一流的夢不空"的要求,全面落實校黨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提出的工作部署,一流大學建設方案確定的任務目標,一面按照學校統一安排,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面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持續聚焦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咬定一流大學目標不放鬆,潛心治學、奮力攻關,矢志創新、科技報國。

最新關注!遼寧這所高校:坐擁4項

近日,經國家科技部相關部門批准的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陸續組織多位行業內資深專家,對瀋陽工業大學常雲龍、金生吉、李來時、劉振宇四位教授分別領銜的科研項目進行成果評價,四個項目全部順利通過並在全國科技成果評價服務平臺進行展示。

最新關注!遼寧這所高校:坐擁4項

3月15日,由瀋陽工業大學材料學院常雲龍教授課題組與瀋陽伊思特機器人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礦物絕緣防火電纜智能焊接制管工藝及成套裝備"項目,經東北大學謝里陽等五位教授組成的專家委員會評審,認為礦物絕緣防火電纜智能焊接制管工藝及成套裝備均為國內首創,綜合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項目針對電纜行業對特種防火超長電纜的重大需求,攻克了長米段防火電纜生產的關鍵技術,解決了生產製造難題,顯著提高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在特種防火電纜領域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最新關注!遼寧這所高校:坐擁4項

3月19日,由建築學院金生吉教授領銜完成的"玄武岩纖維增強混凝土複合材料開發及路橋工程應用"項目順利通過專家組科技成果評價,專家組認為該成果在路橋工程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有廣闊應用前景。同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單忠德等5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材料學院李來時教授科研團隊與瀋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高溼煙氣餘熱回收利用與深度除塵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及裝備"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經過專家評審,該項目針對高溼煙氣特點開發出的煙氣與水直接換熱裝備及深度除塵、脫硫脫硝一體化成套設備和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3月20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雷震霖等教授組成的專家委員會對信息學院劉振宇教授團隊與遼寧達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基於光纖傳感器的系列溫度測量設備研製與應用"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經專家組鑑定認為該成果綜合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應用前景廣闊,最終順利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最新關注!遼寧這所高校:坐擁4項

中國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化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

作為一所以工為主的多科性研究應用型大學,瀋陽工業大學創造4項中國首創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1979年的中國第一臺稀土永磁電機,1997年的中國第一臺異型螺桿加工數控銑床,2004年的中國第一套長輸管道智能檢測系統,2005年的中國第一臺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

近些年,瀋陽工業大學現形成了國家、省、市、校四級科研平臺體系,擁有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國家級技術轉移中心、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教育部創新團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榮獲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8項。"十三五"以來,堅持以服務遼寧新一輪全面振興為導向,牽頭組建了遼寧裝備製造產業校企聯盟等聯盟5個,創辦了遼寧智能製造技術與裝備研究院。推進校企協同創新,從科技成果轉化源頭做起,打通科研立項、產品開發、產品中試、成果轉化、企業孵化、技術輻射的全流程,先後組建校企共建研究院近20個;推進校地深度融合,以服務遼寧"三市兩區"為重點,創建鐵嶺研究院、遼陽研究院,完善營口研究院,與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沈撫新區開展緊密合作;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與德國韋格納吉、中國太庫科技三方合作共建"中德國際技術轉移服務中心",引導校內外、省內外、國內外先進成果在遼寧落地轉化,學校科技成果在遼轉化數量和轉化率位於省屬高校前列。

2020年1月,瀋陽工業大學邢作霞教授的"電制熱儲熱提升電網消納風電能力的關鍵技術與規模化應用"項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該項目提供了有效提升電網規模化消納棄風的能力,促進了北方地區大規模清潔供暖,引領電網風電消納與利用領域的技術進步,開創了我國北方地區風電消納和清潔供暖新局面,為擴大我國新能源消納領域國際影響做出了重要貢獻。


關注"瀋陽工業大學招生辦"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文章素材來自:瀋陽工業大學官方公眾號、瀋陽工業大學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