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支付宝越来越多用户“逃离”花呗!他们是否察觉到什么?

大小科技君说闲事


花呗当然一时用一时爽、时时用时时爽,可是到了每个月9号的还款日,尤其是对那些没有稳定收入的用户来说,还款日你怎么办?花呗骄纵了你让你可以肆无忌惮的消费,可是用不好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我依然坚持认为,花呗和信用卡本身的门槛应该很高的,也就是说我不认为一个没有较高稳定收入的用户适合用消费信贷产品,除非你有着非常强的理财能力。因此我非常不建议没有较高稳定收入还没有强理财能力的用户使用花呗,蚂蚁花呗、蚂蚁借呗降低了信贷类产品的使用门槛,可是也降低了用户的承受风险能力,也加大了金融风险。

网贷真的毁了不少年轻人

当然还是那句话,蚂蚁花呗、蚂蚁借呗总体上还是利大于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确实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不过很多用户对于自己承担债务能力估计不足,加上自己也没有足够稳定的收入来源,最终被网贷给毁掉了。

大家想想在传统银行金融时代,办一张信用卡、或者办一个贷款有多麻烦,往往办信用卡需要你提供财力证明,拉公积金账单或者拉工资流水,办银行贷款甚至还要担保人、房产证、行驶证等等。蚂蚁花呗和蚂蚁借呗出来以后直接根据你的消费大数据,给你一个借呗、花呗的额度,就会方便很多,你也不需要任何门槛就能使用信贷产品。

不过部分年轻用户往往因为花呗、借呗,造成了对自己的纵容,一想到反正没钱了可以先找花呗、借呗,就开始各种纵容自己,最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始终自己都没办法还清自己的债务。有的人还债务越来越多,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为了弥补空缺不得不去找一些小的第三方非法网贷公司,这些网贷公司利息滚起来非常可怕,几千块钱的贷款最终到了几十万,最终到了完全无力偿还的地步。

花呗的坏账率稳定在1%以内,不过一度高达7%

蚂蚁金服的坏账率其实已经控制得非常好了,毕竟蚂蚁金服相对于传统金融企业来说拥有比较大的优势,那就是大数据。不管是抵押贷款还是拉银行流水,这些本质上都可以有出入和作假的,不过支付宝通过你的日常消费数据,能够对你的消费能力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这样能够把风险降低。

根据蚂蚁金服的数据显示,蚂蚁借呗在2016年1月到2018年3月贷款M1+逾期率和M3+的逾期率较低,基本都在1.2%以内,而且大部分逾期率在0.2%-0.4%之间。而蚂蚁花从2015年1月一直到2017年9月贷款M3+逾期率也控制得非常好,除了2015年6月贷款逾期率浮动到7%,其他月份贷款逾期率基本都在3%以内。

因此总体来说已经很好了,不论是从用户还是从蚂蚁金服来说,都到了一个相对平衡、非常健康的状态,不过建议部分用户还是应该合理使用花呗、借呗,否则你就自己主动关闭花呗吧,自己有多大能力花多少钱,你没那个能力,就不要乱花钱。


本文为字节跳动签约作者EmacserVimer悟空问答原创专稿,未经允许转载、抄袭必究!

EmacserVimer


花呗是支付宝提供的一种信用支付方式,非常简单方便,可以刷脸卡支付,如果消费多信用良好,花呗会不断给你提额,比较而言(现在有追着要帮你办信用卡的),去银行办张信用卡,需要一定的手续,大额信用卡还是不容易申请到的

花呗花钱的时候,是无感支付,没有感觉的就付款出去了,但是到了还款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消费了这么多,还款完毕,没有剩多少钱了,又继续的花呗支付,这样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不管是花呗也好、信用卡也好,其实都是金融机构给广大消费者,提供一种便捷的消费方式,同时,给哪些在某一个时间段遇到资金周转不灵,或者遇到一些突发急需资金的情况,有了一个可以资金短时间转圜的方式,相信初衷是好的

但是,因为这种无感消费,消费过度,超过自己的还款能力,就会给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压力,花呗方便是很方便,但是会助长无节制消费,所以,会有部分人主动的选择不再使用花呗了吧

我自己是一直用花呗的,的确都是一些小支出,没有啥感觉,相互宝的分摊这些小金额,都是直接花呗支付,一个月就累计消费这么多了。花呗究竟好不好,看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下面是我12月的花呗账单,我还主动还了一次,都又累计了不少了


木木爱理财


我用花呗已经有2年了,确确实实感受到了花呗的利与弊。利即使能够缓解人们资金压力,弊就是对没有自制力的人花钱如流水。

我也是在这个月月初的时候才停止使用花呗。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没有看到真正的现金流,觉得自己好像没花多少钱一样,可是到了还花呗的时间,自己看着账单傻眼了,怎么会用那么多,欠的钱总是要还的,以至于大部分的钱都因为使用花呗提前消费了,根本就没办法存下来。让我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月光族。

以前逛淘宝,天猫,只要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管有没有用,都是点付款-花呗。自己心里总是想反正花呗额度那么多,都用不完,不用担心没钱花的。就这样不知不觉把还没挣反手的钱花出去了。现在关闭花呗之后,我基本逛淘宝的时候,再付款中没有了花呗选项,只有银行卡或者余额,一想到银行卡里的钱有多少,或者买东西了之后还剩多少,我心里就觉得,好像这个东西没必要购买。这样让我剩下了不少钱。因为实际支出都是完完全全在自己口袋的钱,自己花出去之前总会考虑清楚。现在也让我觉得,我关了花呗,对我而言确实是对的。

总之,
脑袋都是长在自己脖子上,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到底是选择继续使用花呗,还是“逃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决定。


敞着肚皮找太阳


人家马云只是给你提供了一种消费方式,和信用卡差不多,就是在你资金周转不过来的时候,提前给你钱让你买需要的东西。多了一种选择,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说那些还不起花呗,过分透支消费,违约利息高的那些人,你需要反思的是自己的能力和消费观,而不是指责人家为什么给你提供了这个便利。

难道别人提供便利给你,你自制力不足,出了问题,还怪人家当时干嘛借钱给你?逻辑是不是出了问题?再说,花呗你可以用,也可以不用,没人强迫你。任何事务都有两面性和代价,规则都说的很清楚,想买东西还不想花钱,这是不可能的!


日月呈明丶


我之前用过几个月的花呗,但我给设置成了最低消费额度,就是每个月不超过500。为什么我又不想用了呢,因为我发现当月的消费下月初就得还上,不像我用的招行的信用卡,是11号出上个月账单,然后到28号才还,这样就多出好多天来,再加上我们是月底发工资,相较于花呗,就等于还一次信用卡就得还2次花呗,太紧张了,果断不用了


安妈育儿圈


这个问题,我自己深有体会,我开通花呗,貌似好几年了,具体多久记不清楚了,现在额度只有14000,但是觉得足够用了。额度是够用,可是还款的时候,总是觉得钱太少,不够还,哈哈!90后的我们,似乎总是被人说,我们喜欢提前消费,买买买之后,看着渗人的账单,瞬间傻眼了!

婚后,有了孩子,开销更大了,从产检、生宝宝、奶粉、衣服、各种意想不到的生活用品,花呗似乎成了很不错的选择,我产假只休了三个月就开始上班了,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多休一段时间呢?答案很简单,我们是私企,你如果不赶紧上班,你的岗位很快就会被替换,这里不要说什么维权啊什么的,有时候真的不现实,你们觉得呢?最关键的是什么呢?一堆账单啊 ,生活就是这么残酷,他不容许你有半点怠慢,于是乎,就这么开始了挣钱养娃的生活!

现在孩子五岁多了,现在除了教育经费,其他又多了房贷,可是,我逐渐意识到,总是提前消费,是不科学的,面对账单,资不抵债的时候,会让自己觉得心很累,而且会变的很焦虑。我现在现在很多人慢慢关掉花呗,应该是跟我有一样的经历吧,最起码我身边的同事大多数都是这样的。

我现在基本上都是发了工资,先存一部分钱,之前花呗账单还有将近4000块的样子,因为收入有限,所觉得分两个月赶紧把花呗还完,还完之后,我决定每个月控制自己消费,一定要控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真的,这句话我现在消费之前,都要对自己说几遍。

如果有跟我一样,喜欢提前消费的朋友,你们可以每天记个账,现在记账很方便,记一段时间,你就可以分析自己的财务状况,合理消费,理性消费,毕竟人到中年,经不起大风大浪了,有了孩子,更得好好规划,古人云: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总结的,应该错不了滴。


生活才是最真实的


凡是说用花呗不好的都是没有自制力的人,电子支付也罢,花呗,信用卡也罢,还有现金,其实都是支付的方式。两个孩子,挣得又少,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但是该花的钱必须得花,菜得买,辅导班得报。以前用余额宝,现在用花呗,相当于把每月的支出下月去还,本月本来应该花掉的钱放在余额宝中还能生利息。关键就是一定要控制住,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一定不要花。


ak47110852301


支付宝用户超过十亿,而这十亿用户里面,只有3亿用户开通了花呗,近来的确有数据显示,即使支付宝继续推广花呗,但用户数量出现不增反降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我认为有三层原因:

1、花呗的开通并非用户的真实需求

相信很多人和笔者一样,每次双十一活动,都会有意无意参与支付宝的各种活动,为了比别人获得多一个红包抽奖机会,不少人在没有花呗使用需求的情况下开通了花呗功能。当支付宝大型活动结束后,红包福利越来越少,这部分朋友在权衡过后,关闭花呗的使用。

2、花呗的性价比并不高

花呗的实质是一张网络信用卡,与传统信用卡不同,花呗的开通非常简捷,正是由于这种简捷,其使用功能与正规的银行信用卡相比,功能会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免息还款,花呗是40天,而银行可以给到50天甚至是55天。在活动方面,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各家银行的网上活动非常丰富,就是通过薅羊毛来吸引潜在的信用卡用户开通,力度比花呗还要大。无论信用卡也好,花呗也罢,在都要上证信系统的情况下,花呗的性价比并不高,部分朋友在习惯了花呗的使用后会转向更正规的银行信用卡。

3、提前消费令年轻人压力大增

使用花呗的群体以年轻人为主,由于他们自控力不足,导致消费没有节制,最后无力偿还,还款压力大增后产生出不必要的焦虑,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不少年轻人在家长的引导下开始理性消费,控制盲目消费,也选择关闭花呗功能。

不管怎样,花呗的确为年轻人打开了提前消费的大门,我们应该合理使用各种金融产品,理性消费,别被花呗账单影响了自己正常的生活!


风雨顺德人


文丨同道茶舍

我倒是没有觉察到什么,本人是支付宝花呗的忠实使用者,就谈谈我的使用感受吧,花呗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信用卡的使用频率,信用卡作为年轻人拆东墙补西墙的利器几乎人手一张,很方便,但是弊病很大,就是容错率实在是太低了,之前在外地工作,因为资金问题办了一张信用卡,我有很严重的拖延症,不上轿不扎耳朵眼,总感觉还有时间,于是就把还款日期忘到了脑后,导致了我产生了逾期以及不良记录,后来我从外地回来想在家乡买房子打流水的时候发现,我的信用记录有瑕疵,后来我才回想起那次逾期的经历,虽然只是一次小失误,但是却造成了重大影响。无形中给我的买房过程造成了障碍。后来我转战到了支付宝的花呗,花呗在还款前会提前告知你要还款的金额,并且现在还可以自由的设置还款日期,我把还款日期调整到了我发工资以后。我现在开完工资就全部倒进了余额宝里吃利息,等到还款日期到了以后就自动从我的余额宝里把钱扣除去了,很方便,很贴心。至于大家所说没有现金流的直观,我不反驳,用了支付宝以后钱对我来说就是数字,但是从侧面来说,花呗也相当于是你的记账簿,你的每一笔花销他都会帮你记录在册,这个月那些花费是大头,那些咖啡因子可以避免都能在支付宝上很直观的体现出来,所以你看,还是很方便的。那些月光族们,你们不是因为消费方式不同造成的月光,而是消费升级造成的月光,工资能买小米非得买苹果,雀巢咖啡也不错非得去买星巴克,鸿星尔克的包不香么,你却买了阿迪和耐克,以上例子不胜枚举,这些才是造成你们月光的本质,别自欺欺人了,花呗不背你们的这个锅啊!


多情杂货铺


“逃离”的还会“逃回来”吗?在理解了花呗和信用卡的概念后,其实我是没有多少担心的,本质上,该不该用“花呗”“信用卡”,并不在于它们本身,而在于用户本身。

我的朋友敬而远之

在我大学那会的一次暑假,我和朋友走路聊天的时候,谈到了信用卡这个东西,其实那个时候我刚开始用花呗,一个月也就超前消费个几百块。


当他说起信用卡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他对信用卡的印象是多么的坏,原因是他认识的一个人,因为没有按期还信用卡,结果一直拖着,最后逾期了很多利息。

知道这个事情之后,他就觉得信用卡不能用,用就会被坑。

我听完之后,感觉他并没有抓住重点,我觉得是因为逾期,才会有之后的一系列事情,但他认为,这就是信用卡的不好。

我听了之后没有劝他,毕竟只要他不缺钱,不用信用卡也就不用了吧。

我的亲人听之色变

当我办第一张信用卡的时候,我的亲人知道了这件事,第一反应就是为什么办信用卡,那玩意有点不好。

然后当我问清楚之后,发现还是那个原因,利息太多了。

在他们眼里,用信用卡就好像贷款了一样,就得还利息。

认清自己,才知道自己不用逃

不管网上的各种风吹草动,我只知道,当我按时按期的履约之后,支付宝并不能让我多付出什么。

因为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所以自己会给自己立下一个门槛,只要不跨过它,那么我的生活还是正常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