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后把父母对她的付出都忘掉了,只记着从小到大对父母的不满和抱怨,父母该怎么办?

小小女人701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下

最近我爸爸从我家回到老家了,在亲戚那到处说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我是女儿。

为什么把父女关系过成这样?

先说下我爸爸,勤劳,自律,这是优点。至于缺点,我觉得最重要是情商低,内心阴暗,玻璃心,敏感。

前面我有说过我跟我父亲的关系,我就用我小时来说的,我爸一人独大,有他的家对我来说是冰窟,外面干净,里面是可怕凶恶的,没有一点温暖

我妈妈,我两个弟弟都不跟我爸爸有来往,偶尔会电话他。

在我这的时候,我老公对我爸爸特别好,原因是在我老公眼里,他只是个可悲的老头

今天我跟我老公说:其实我爸爸很勤劳,爱干净,也没什么十恶不赦

我老公:他比十恶不赦更可恶一百倍

以上是因为我真的没法用语言形容他,他一开口能让人自杀,杀人不用刀,这就是我爸爸

逃离他是我一辈子的梦想,但是他是我的债,不管如何,我没法选择,他是我的爸爸


恒羊羊


我是心理咨询师,接待过很多案例,所以把我的感受分享下。

当父母把养孩子的目的变成了,我养大你,你就要感激我的时候,这本身就带着一种恩赐……这不是爱,而是一种交易,很多父母在付出的时候伴随着唠叨抱怨,给了孩子一种,要不是因为你我可以过的更好,是你拖累了我,孩子感觉自己是家里的拖累……小时候孩子想参与家庭事务的时候,大人会说你懂什么,你不会……你还小,然后一边自己干一边发牢骚,满满的付出感,牺牲感!甚至孩子的想法做法不符合大人愿望的时候,就会教训孩子,不尊重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孩子长大不是有多高的学历,也不是替孩子包办一切加上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的道德绑架……孝顺不是爱……

父母要先学会自爱才会爱孩子,父母是什么人远比父母做了什么重要……这也是很多父母等着孩子感恩,孩子也在等着父母道歉……孩子确实受到了很多伤害,包括语言暴力和身体暴力……也确实付出了,养育了孩子,但不是说我养育你,我就对你有权利暴力你……大人怎么对待孩子,孩子长大后会怎么对待父母,这是轮回……一个没有被尊重过被认可过被爱过的孩子,长大也不会尊重别人,爱别人……


情感咨询师520


孩子都是好样的,你们不要抱怨孩子不听话,不孝敬父母这些话来说了,只有经历感受过,失去后,才知道以前对孩子的责骂怪罪都是错误的,拿我自己亲身经历告诉你们吧,孩子四岁我下岗又离婚,当时的想法就是想找钱让孩子生活好一点,因为自己离婚后没房子住,回娘家住人多又挤心情不好,又没钱就在同学的邦助下去东北做生意,把孩子放在娘家,这样生意做的很好,每次匆匆忙忙看着孩子,孩子在以后的成长路上我是负主要责任,沒教育好她,一直以为地是不听话,白眼狼,可后来才在她死后发现了很多问题,孩子是好孩子,是这个社会风气和交友不慎带坏了她。孩子心地善良,处处考虑别人的感受,把委屈和痛苦困难放在心里,自己承受,害怕我生气病死,另原自己死,天啊,我难与想象她死的时候需要多大勇气,而遇死她的人伋然逍遥法外,这一切一切都是怪我,如果以前我不骂她,多跟她沟通,放下工作,那怕要饭,回到她身边照顾她,那些渣男不要脸的人就不会到容她的善良无知骗走房子,车子,还欠下一屁股的债撒手丟下我走了啊,我后悔啊,后悔啊?我不应该骂孩子,应该多了解孩子的难处,孩子啊?你为什么不打电话发短信说,你是被骟了啊,如果多沟通,如果能多了解关心陪伴在孩子身边所有的事情就不会发生,珍惜吧,大人家长们,至少你们还有孩子,还有家!!


后悔前事今生


这个好像我妈妈说的话,结婚以后,发生了很多事,妈妈总觉得我过得不好,其实还不错,她总是有事没事的抱怨,我有时也烦,他一说更烦,根本没有帮到我,久而久之,我对她越来越不耐烦,其实每次都会后悔,孩子是爱父母的,只是都有了自己的生活,没有不爱自己父母的孩子吧,


Spring35160511


我可能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吧,我最近也很困惑,为什么年龄越大反而越怨恨自己的父母了,明明一直都很爱父母,对于自己的这种情绪觉得很愧疚,但是却总冒出来这样的情绪。我父母在我小时候就离婚了,母亲明明知道继父这个人性格很差对我不好还执意再婚,以至于我的整个青春期几乎都在他们的争吵中度过,自杀过三次,自残过无数次,可是我妈从来没有承认过是因为他们的原因,一般都是说我性格不好。父亲在离婚后基本没管过我,后来有钱的时候给我买过不少东西,但没什么情感上的关心和交流,再后来生意做不下去了,到现在连个像样的住房都没有,还问我借钱。我从大学毕业到后来买房买车,没问他们要过钱,都是靠自己死拼挣来的。我结婚他们也没给什么钱,主要也是因为没什么钱吧,我老公对我特别好,真的抚平了我从小到大所有的心理创伤,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才是家庭真正的温暖,让我的性格也平和了很多,老公虽然没有挣很多钱,但是我们的生活在经济上算是轻松的,没有感觉到过压力,都是吃喝旅游不愁,偶尔买买奢侈品互赠什么的。但我的父母从来没有对老公表示过感激,反而多次提起因为老公家没有彩礼习俗,说别人家女儿出嫁有十几万,我这一分钱没有。

我知道是我的父母养育了我,我应该感恩,但是我现在到了而立之年,以前那种无论父母对做什么我都永远最爱他们的依恋感逐渐消失,特别是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我对孩子的爱让我更加不能理解,为什么我的父母可以对我是这样子,甚至可以说有些残忍。我不知道应该怎么样处理这种不良消极的情绪,但是没办法 过去父母对我的伤害就像过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一遍遍的重播,每一次我也很痛苦,但是却无能为力。


天哪淡定


我来说说我自己吧,我来自农村,八岁时就开始放牛,九岁时入学,依然是到了暑假就放牛,有时下午放了学也放牛,我妈后来又买了一群羊,就变成中午和下午放了学就放羊,那时候每天都想着放了学别让我放羊,可以说我没有童年,可是即使这样我妈一点都不喜欢我,她只喜欢我弟弟,经常对我又打又骂,什么话难听骂什么,整天说看见我就烦死,生我干嘛,还不如把我浸尿罐子里死了,这些话我到现在依然记得很清楚,所以我到现在都很恨他,恨他重男轻女,恨她伤了我的心


花好月圆正当年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过去那个年代,每个孩子和大人都从苦难经历走过来的。他们真切的感受到大人的苦,自己也经历了苦。特别过去孩子都是从小到大跟大人干活走过来的,有的因为考学,脱离了农村。在过去如果是工人家庭,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因为那时候物质匮乏,孩子得到一点东西就会满足。父母多数都打骂孩子,给孩子一点爱,孩子都受宠若惊。

当然那时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学习压力不大。每天孩子放学都可以在一块儿玩儿,那时候小学有一少半时间是玩的,初中也有时间玩,到了高中玩的时间少了。但是和现在比,有周末有休息没有补课。看看现在初高中生,都被父母逼着必须学习好,很多的学生一个月就能休半天。起早贪黑学习,根本没有锻炼的机会。过去的时候,一个人心情不好,大家跑跑玩玩,出一身透汗,一个人的抑郁情绪就释放掉了。现在孩子根本没有跑的机会,也跑不动,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跑的时间。每天学习都够累了,回家累得像一滩泥,直接躺着了。根本没有闲心去锻炼,时间也短也不允许,有的剩下点时间只能看一会儿手机。

过去父母都是吃苦过来的,所以现在条件改善了,家长就把万千宠爱放到孩子身上了。孩子自然变成了家人的中心,在孩子心中养成了我是家里最重要的,身边所有人都要满足我。所以当他走近社会,没有人再满足他,而且都平等了,可是自己从小到大是被满足过来的。她需要被看到,他需要一个优秀的成绩,他需要考一个好大学,他需要有一个好工作。

可是一个人从来没吃过苦,父母从来没训练过他,他根本不知道现在在社会上钱是多么难挣。很多人工作7天一个月,觉得挣这点钱太少了。因为平时在家花钱花惯了,根本不知道父母怎么挣来的钱,也根本不知道别人怎么挣来的钱。这时候他一方面怨父母无能,因为父母不能再满足他,有的父母不能再给他安排好工作,或者有的父母给她买不起高楼和豪车。所以当他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会怨父母。有的也有这种情况,你们从小什么都不培养我,现在我什么也不会。都是父母的错,实际上他说的没错,很多父母溺爱孩子,怕孩子吃苦,我怕孩子走弯路。父母完全包办,过度保护孩子,孩子长大了,可是生存的本领家长没有教给他。这才是现在这代人的悲哀,刚富起来,就会把所有的给孩子。这也可能是这代人的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因为只有经过我们亲身的经历,我们才知道,我们要让孩子去吃适当的苦,要成长就需要从小让孩子磨练。家长学会放手,让孩子学会犯错,因为只有在犯错中才能学会本领。极左极右都不行,教育孩子是个最难的活,因为吃好喝好之后,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能够满足吃喝,可是很少有人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父母是需要学习,只有不断学习的父母,还有身体健康的孩子。

同时也只有父母反思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只简单的批判,才能修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只要付出不要回报,有时候孩子的问题让孩子来面对,人生必须有一个过程是自己面对的。当一个人不依赖任何人的时候,包括他的父母,这个人才真正成长了。

否则那种成长都是不完美的,你们依赖的背后是不能承担责任。当一个人学会承担的责任,一个不逃避的人,才能学会面对真实,自然就会有感恩的心。心智成长也是慢慢的,不要着急,等待孩子总会回头的,爱是融化冰冻的方法。


三清心理感悟


《都挺好》中的明玉,就是典型的例子。她成年后记忆中的妈妈都是一幅嫌弃她的样子,从来没有对她好过,重男轻女特别严重。但是,最后一节中,当明玉释然了,想开了之后,她开始回忆起妈妈对她的好了。

所以,我觉得这个应该是人的一种通病,当你被某种情感或者想法控制的时候,你会不自觉地寻找很多理由来加强这种想法。结果就是越加强,越坚定你的这种想法。

比如,如果你觉得父母不爱你,那么你的回忆中就会有很多很多父母不爱你的表现,甚至你的回忆中只留下这些表现,从而确定你的父母不爱你这个结论。于是,成年后,你自然无法对父母生出敬爱的感情。

现在的很多孩子,大多在蜜罐中长大,所以他们从小体会到的父母的爱太自然了,自然到习以为常,根本记不住。但是父母对他们的严厉批评,或者稍微的不满意,容易让他们记住,并回忆一生。

所以啊,作为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感同身受,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感恩,这样他们才能记住父母对自己的好,从而在成年后依然能够体会父母的艰辛。





懒妈育儿路


没有德的孩子不值得去培养,不懂得感恩的孩子,无论父母你为他做什么,他都不领情,他总念父母的不是,就像过年家中贴灶王爷,贴反了,狗咬里了。你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钱给他花,他越有本势,越自私,就算他读了博士,年薪百万,他买房,结婚,父母甭说不给他拿钱,就是拿钱,他也得嫌少,就是你把心掏出来,他也不领情。那是白眼狼,你喂不饱。孩子是你的,无论他抱怨啥,你都得大肚子,该做的你还得做,该亲的你还得亲,对外人多说孩子的好,必要时让和孩子在一起的好朋友劝劝他,钱你得留着,别都给了孩子,房子你得留着,别啥都给了孩子。


白平棉


有一段时间这句话非常火:父母一辈子都在等孩子说一句“谢谢”,而孩子却在等着父母的那一句“对不起”。

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好,有恩于孩子;孩子觉得父母伤害了自己,埋怨父母。很正常,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站在不同的位置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感受。你以为鱼很快乐,但你不是鱼;你认为的快乐,是他真正需要的吗?说不定你认为对他的好,反而让他感觉到了伤害呢。


前不久,上映了一部有关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的电影《狗十三》引发了长时间的讨论。十三岁的少女李玩,父母离异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亲因为和后妈又有了一个男宝宝,为了告诉李玩这个消息,父亲讨好李玩给她买了一只小狗。李玩特别喜欢这只小狗,给它取名“爱因斯坦”(李玩喜欢物理)天天陪着它一起玩,把狗狗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后来,因为升学的关系,李玩的班主任老师叫她的父亲到学校,希望李玩把物理兴趣小组改成英语小组,理由是:这样可以帮组她提升薄弱的英语成绩,在中考中考到更好的学校。可是李玩自己最爱的是物理,在物理竞赛中还拿到过一些奖项,争吵着不愿修改兴趣班。李玩痛哭流渧,却只能默默接受。这时父亲以“这都是为你好”的名义,没有取得李玩的同意,直接让班主任老师改了兴趣班。这里就是父母“觉得是为你好”,但孩子却觉得受到了伤害。你们认为的“好”是不一样的,父母以自以为是的心理,代替孩子做选择,会让孩子觉得很受伤。

后来爷爷因为买菜的时候,把“爱因斯坦”弄丢了,李玩疯了一样的四处寻找,到深夜家人都说找不到了,劝她不要太伤心,会再给她买一只一样的小狗。心急如焚的李玩说就是要找到“爱因斯坦”,不要别的狗,在埋怨爷爷弄丢“爱因斯坦”的时候,推了爷爷一把,爷爷的腿扭伤了。爸爸骂了李玩。家里人后来果然给她买了一只一模一样的狗狗,全家人都骗她说是“爱因斯坦”,但是她;一眼就认出来不是,还是一样的闹着要找回自己的“爱因斯坦”。家人觉得只是一条狗狗,再买一条就好了,用得着这样无理取闹吗?这是大人和孩子认为的“重要的东西”是不一样造成的,对孩子造成误解,双方发生了矛盾。

最后在父亲领导的酒局上,为了讨好父亲领导,李玩强忍着悲痛吃下了盘子里的狗肉。父母希望孩子能体谅大人的用心良苦和无奈。父母和孩子的价值观不一样,对同一事情的理解和态度有很大差别,孩子的悲痛也许在大人眼里只是无关痛痒的小事,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会忘却,但不知可能会在孩子心中埋下永远的痛。

现在的孩子和父母那一辈的孩子是完全不同的,时代不一样了生活水平不同了,人们的需求也从,过去只追求温饱,简单的吃饱穿暖到了更高阶层的心理满足,所以对家长的要求更高。

这需要家长更多的能够倾听孩子,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找到他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和希望强加到孩子身上,觉得“是为你好”也不要把“自己觉得重要的东西”当作是孩子的需要,而是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和自由的选择。

家长养育孩子不是为了让孩子报恩的,如果总是报着我生了你,养了你,你就要听过我的。怀着这样的心态和孩子相处,就不自觉的会觉得自己对孩子拥有了权利,我比你高,比你懂的多,打你骂你也是为了你好,你必须听我的。可以绕过孩子的想法和意愿来替他做决定,左右他的人生。这样的做法肯定是会遭到孩子的反抗和埋怨。毕竟家长也希望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真实快乐的人生,而不是家长自己以为的给孩子的快乐,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