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安徽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城鄉統籌發展 共建理想生活

城市是物質資源的孵化器,鄉村是精神資源的象牙塔,城市和鄉村二者資源流通相互依存。如若強行割裂城市文明和鄉村文明,那麼中華文明便失去完整性,失去和諧發展的可能性。經濟與文化並行,物質與精神並重,中國發展勢必需要城鄉互補發展,理想生活在於城鄉間自由遊走,於物質與精神中得以平衡。

城市是鄉村必不可少的發展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持續鎖定“三農”工作,而單靠農村自身的力量是無法克服日益擴大的城鄉差距的,農村發展需要城市助力。而且,作為盧作孚的核心思想之一的“中國的現代化基礎在鄉村現代化”也警醒我們:城市無法脫離鄉村發展,源源不斷輸入城市的鄉村人口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城市的發展水平。因此,城市應以自身優勢帶動鄉村統籌發展。S市為推動鄉村文明建設,選派第一書記等村幹部入村,投入大量資金助推項目,並將價值觀、思想教育列為工作重點,無不體現城市能在人才、資金、教育等方面為鄉村發展提供燃料。可見,城市是鄉村發展不可或缺的引擎。

鄉村文明是城市文明的精神歸宿。盧作孚強調鄉村問題如果無法解決,就會變成城市問題。這是因為城市的根在於鄉村,城市的魂在於鄉村。城市現代化進程加速帶來的社會焦慮、暴力事件等一系列問題,是城市文明無力解決的,而恰恰是鄉村文明能以精神資源為滋養,提供解決城市問題的途徑,這也解釋瞭如今逆城市化現象的產生。鄉村文明以它獨有的純粹、真實,緩衝城市人普遍存在的焦慮感,引導他們得以感悟生命的意義,破解千城一面的困境,引導城市建設體現“個異性”。城市文明不但不能脫離鄉村文明獨立,更需要回歸於鄉村文明,汲取力量。

堅持“兩條腿”並行,共建城鄉之間自由遊走的理想生活。鄉村發展應遵循“宜城則城,宜鄉則鄉”的原則,未來城鎮化發展需要“兩條腿”並行,以促進城鄉“一體化”和諧發展。山岔村的發展過程不失為一個很好的學習案例:合理利用良好區位及自然條件,圍繞山岔村獨有的水磨文化做山水文章,發展旅遊業的同時不忘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鄉風文明建設同步進行,最終實現整村脫貧並列為省級美麗鄉村。所以,鄉村發展需深入調研找準定位,因地制宜,在保留鄉村獨有的歷史文化特色、保護自然鄉土資源的基礎上,整合城市資源合理開發,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改造人居環境,實現鄉村振興,才能實現在城鄉間自由遊走的理想生活。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下,城鄉一體化發展成為必然趨勢,然道阻且長,城鄉互補發展還需要攻克許多困難:“一樣化”困境、資源配置失衡…唯有我們真正地重視鄉村文化,政府以有為之手促使城鄉文明互補繁榮,我們才能真正地自由遊走於城鄉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