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企业文化工作该如何动态调整?

危机不仅是考验组织价值观的试金石,而且也是利用新媒体,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的绝好契机;一方面,企业文化落地策略因内外部环境而变,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又在变幻的环境面前保持不变,一定程度上,企业文化工作就是一门在变与不变之间走钢丝的艺术,那么,在疫情影响之下,企业应该坚守什么?又采取哪些应急的策略?作为企业文化相关部门,又该如何动态调整工作内容?

一、坚守核心理念,

践行社会责任

1.对内:坚守核心理念

“岁寒知松柏,国乱识忠臣”,一个组织也是如此,在企业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榜样的力量更彰显不可替代的价值;在疫情之下,作为核心理念的使命、愿景、价值观,需要全员一起重温,理解其内涵,激发二次创业的热情,让全员保持一致方向、共同目标、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2.对外:践行社会责任

企业的终极目标不是利润/业绩,而是肩负起作为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企业在特殊时期要关注社会需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可提供一些社会爱心信息,组织并发动全员积极参与爱心活动,营造温暖的大家庭氛围,协同其他企业共同渡过难关。

疫情影响下,企业文化工作该如何动态调整?


二、构建病毒“防火墙”,

培育新业务

1.风险评估:精准高效地找到相关利益方的风险点

非常时期,企业应当成立“疫情防控小组”等临时性的决策机构,制定企业整体目标及应急预案,确保针对各种情况作出迅速的反应。许多高危行业日常已经设定“紧急情况应急预案”,如果您的企业没有这些预案,至少应在第一时间对企业涉及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评估,精准高效地找到相关利益方的风险点,如员工、外包方、政府、公众、供应链等方面的风险。

重要的是:根据风险评估,企业应对诸如办公场地、生产计划、采购供应物流、人员安全、财务资金等重大事项拟定应急预案,并明确人员分工,保证事故发生之后,能够按照既定的预案有效解决。

2.成本控制:锁定关键岗位,推行股权激励计划

在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或许传统的降本增效的方法已经难以打动员工,对于经营压力较大的企业可与员工商讨,共同探索灵活办公、工时优化等方式,降低人工成本;对于经营压力较小的企业,可用合伙人制度替代传统的“雇佣制”,创始人可向关键岗位,推行股权激励计划,凝聚优秀员工的力量,带领企业走出危机,于此同时,既降低了薪酬成本,又绑定核心人才,一举两得。

3.新业务培育:在主营业务之外,培训新业务的增长点

业务停滞,主要源于疫情期间客户需求的衰减,所以企业做再多努力,对短期业绩也是于事无补的,因此,企业应该立足长远,在主营业务之外,有意识地培育新业务的增长点,为疫情之后做长远的打算,例如: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用好中小企业管理APP,加速把物流、营销,乃至财务、会计、人事等管理工作线上化。

典型案例是:2003年受非典影响,京东关掉了所有的线下门店,全力转向线上销售,由此成功转型为一家电子商务企业,抓住机遇引领了中国电商产业的大发展。

在当前疫情之下,组织首先应该建立安全堤坝,构建病毒“防火墙”,如果成本控制属于“降本”,那么新业务培育便属于“增效”。

疫情影响下,企业文化工作该如何动态调整?


三、动态调整企业文化工作目标

1.基于公司年度经营管理目标调整,重新明确企业文化工作的重点与方向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年前公司制定的年度销售目标、计划以及绩效考核方案已经不再有效,为此,基于企业内外部现实,公司将对年度经营管理目标做出适度调整,根据企业文化为经营管理服务的原则,企业文化工作的重点与方向也应做出相应改变,譬如:增强管理人员的风险防控、成本控制意识;做好基层员工心理健康管理。

另外,企文人也应积极建立与高层之间的沟通机制,争取列席高层会议,力求在重大决策方面保持信息的对称,以便对企业文化工作及时做出灵活调整。


2.利用远程办公平台,针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展各类应对策略的研讨

鉴于新冠病毒的传染性,远程线上办公是当下倡导的一种主要工作方式,作为企业文化部门,应当统筹规划好公司的各类线上会议,保证线上会议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首先,协助拟定不同层面(集团/事业部/子公司/部门等)会议主题内容及其达到的预期目标,比如:疫情之下经营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当然,不同行业关注点亦不同,像金融行业重点关注风险管理、制造行业重点关注成本管理。

其次,明晰线上会议参与的对象、时间,尤其是对于参与人员的要求,比如:减少线下噪音的干扰、保证网络信号的质量等。

最后,每次线上会议安排一个专门记录员,事后及时整理会议要点及达成的共识,并报上级部门备案,以便公司层面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全盘的梳理,进而为拟定应对策略做重要参考。

疫情影响下,企业文化工作该如何动态调整?


3.针对基层员工开展各类有趣的线上企业文化活动,提升核心理念线上传播效果

待在家里,网络价值就更加充分凸显,企业文化部门正好利用这个特殊时期,开发一些网上文化传播活动,比如:文化广播、文化游戏、主题活动等,相信员工参与度会高于过往,也正是企业文化传播的最佳时期。

在很多公司,大家对于线下活动非常舍得投入,其经费占据全年预算一半以上,但是对于网络平台、小程序的开发重视度不够,更不愿意花过多成本;企业文化部门在这个时候,刚好可以向上级领导表达网络平台的重要性,要求在年度预算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对线上平台开发的预算。

对内的企业微信公众号内容运营有别于营销类的公众号,它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核心理念,传达公司动态,那么,在当前疫情形势之下,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哪些呢?

首先,通报公司所在地当天疫情,信息源于官方,务必准确无误;其次,公司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让股东、供应商、公众、员工了解公司在防控疫情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从而坚定内外部客户对于公司发展的信心;最后,内部员工应该怎么做才能配合公司一起防止疫情,具体有哪些标准动作?比如: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等。

结语

“沉帆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疫情之下,正常的经营秩序或许会被按下暂停键,但企业文化建设不能止步,特殊时期,更应加强文化储能,用文化构筑企业抵御外部风险的强大生命力,熬过寒冬,便是春暖花开,一起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