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淋淋的教训!找个好中介,太重要


血淋淋的教训!找个好中介,太重要

■文|镁姨


“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

这两天,以房产中介为主角的电视剧《安家》终于要迎来尾声了。作为一部职场剧,纵然有注水、卖惨的嫌疑,但剧中的卖房案例(据说所有原型)还是挺有嚼头的。

血淋淋的教训!找个好中介,太重要

比起分析中介的套路,镁姨更想跟大家分享,从《安家》中,我们能学到哪些买房之道?


『1、选择懂你的中介』


看过该剧的朋友,肯定对“跑道房”的案例印象深刻。

距《蜗居》11年后,演员海清和郝平再次饰演夫妻买房。两口子跟着中介看了大半年房,“从没肚子看到大肚子马上要生了”,还是没有看到合适的房子。

最初的中介是“老油条”老谢,人前客气,背后却嫌客户“钱少事多态度鸟”,明知道客户的要求是“不要南北通,要三间朝阳”,“一定要有储藏室”,却带着他们盲看。指望这样的中介给你找到好房子,比大海捞针还难啊。

最后是孙俪饰演的新店长房似锦,找到女主人的痛点,为他们推荐了“跑道房”——房子和储藏室之间隔着一个楼道。

血淋淋的教训!找个好中介,太重要

这种房子,一般的家庭都不能接受。但是海清饰演的宫蓓蓓家不一样,她即将迎来二胎,丈夫因为工作的关系特别需要个人空间。

房似锦读懂了宫蓓蓓的心思,储藏室有天窗,经过装修刚好可以作为宫爱人的休息室和工作间,房子打掉非承重墙,一居室变成两居室,一间给爷爷和老大,另一间是子母房,奶奶、宫和老二睡,方便照顾小孩。

这个改动一下子打动了宫蓓蓓,她终于找到了梦想中的房子。

所以,看房一定要找懂你的中介,懂你的需求、预算,愿意为你花时间和精力的中介,才可能给你找到心仪的房子。如果一个中介给你推荐的房子总是走偏,不要犹豫,马上换掉。

有意思的是,后来宫蓓蓓再次换房,“跑道房”经中介小白朱闪闪推荐,成功卖给了一个直播达人。

他因为半夜在家直播,引起父母不满,跑道房的储藏室正好可以用来直播,解决全家的居住痛点。

果然是“没有卖不出的房子”,只有不懂你的中介。


『2、尽量不要一次性付款』

这个案例比较心酸。卖包子的严叔严婶为儿子买了一套房(就是宫蓓蓓第一次换房卖的房子),选择付款方式时,原店长徐文昌建议分期付款,但房似锦为了让宫蓓蓓尽快拿到房款,希望严叔一次性付清。

血淋淋的教训!找个好中介,太重要

她算了下如果分期付款,需要多还120万利息,换算成包子是80万个,吓得严叔果断选择付全款。

对他们更不利的是,儿子要求在房本加上未婚妻的名字。老俩口本来还犹豫,但一听到准儿媳怀孕,马上同意带上她的名字。

后来呢,俩口子退了租的房子,想去儿子家照顾怀孕的儿媳妇,没想到亲家已经住进去了,儿子连门都不让他们进。两人最后伤心地回了老家。

严叔这次买房,犯了两个大忌。一是选择全款买房。别说是给儿子买房了,就算是给自己买房,全款也不是明智选择。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为了省利息、求心安而全款买房。但事实上,对于普通人来说,贷款买房是国家给的最大红利,因为房子是唯一一件可以贷款长达30年的商品,而且利率比较低。

通货膨胀会让原本看起来昂贵的利息,不值一提。正如徐店长所言,贷款是合理运用银行杠杆,剩下的钱可以做一些其他投资。如果严叔当初只帮儿子付首付,后来也不至于那么被动。

第二个大忌就是,儿媳妇还没进门,就把她的名字加进了房产证。如果这套房子是儿子买的,他想加女朋友的名字另说。但房子是父母买的,着实没必要加上儿子女朋友的名字。

如今房子全款买了,儿子儿媳各占一半,从法律上来说跟严叔严婶就没啥关系了。加上儿子窝囊儿媳强势,这个房子他们连门都踏不进。在上海辛辛苦苦那么多年,这结局真让人难受。


『3、加不加名字是个技术题』

关于要不要在房本上加伴侣的名字,镁姨在这里多说两句。

如果是感情特好的夫妻,婚后买房也可以考虑只写一方名字。这样的话,万一哪天你们离婚了(真或假),没有房子的一方还有首房首贷的入场券,不会因为曾有过一套房,而影响下次买房。

镁姨有个朋友就吃过亏。和老公第一次买房没有经验,又找了个新手中介,直接把夫妻二人的名字都加上去了。

后来两人离婚,房子给了朋友,前夫因为有了贷款记录,要想再买房就需要四成首付了。前夫还以这个为由,要求多补他一部分钱。

至于那些有可能假离婚的夫妻,该怎么选择就更清楚了。

当然,假离婚也有风险,《安家》中的徐文昌和前妻张乘乘就是如此。夫妻为了买房假离婚,原本的房子给了张乘乘,没想到后来她出轨了,假离婚变成真离婚。加上徐文昌之前给岳父岳母的一套房,他在上海的两套房产全都打了水漂。

所以,加不加名字,要不要假离婚,没有标准答案,这是一道技术题,你既要有赢的把握,又要有输得起的勇气。


『4、买房可以适度超前,但别想一步到位』

房似锦给宫蓓蓓推荐的“跑道房”,稍微超出了宫的预算,但是房似锦还是用话术说服了她,“你们将来的收入,一定会大大超过现在的预期的”,“如果这个城市,连你们都买不起房,那太不公平了。”

这些话术听起来套路,但仔细一想不无道理。毕竟,找到心仪的房子已经很不容易,如果预算差一点,但踮起脚能够一够,那就尽量够一下。

如果房子的总价与自己的预算差距太大,那就把这个梦存着,一步一步来,换房咱也不怕。

早在几年前,就有数据统计,一线城市的居民大概每5-8年就要换一次房。而这个周期,近几年更是有缩短的趋势。

有个朋友的经历就很有代表性,他说第一次买房,两居室就很满足了;几年后孩子来了、存款多了,想要个三房;孩子上幼儿园后又想换个学区房……所以,不同阶段对于房子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买房时就要做好换房的准备。

你看,宫蓓蓓还不是一样,二胎生下来还不会走路,她就要再次换房了。


『5、不要为省钱找小中介』

剧中还有个案例,有个客户通过“安家天下”看上一套房,但为了省1个点的中介费,偷偷和另外一家中介签约。

没想到买到了“查封房”,不仅投诉无门,中介费也拿不回,最后是靠一群大爷大妈在中介门店前闹,才了结此事。

但在现实中,哪有大爷大妈救你,遇到黑中介,大概率只能认栽。

中介这个行业鱼龙混杂,普通人傻傻分不清楚很正常。有的人为了省心,会选择大品牌,有的人想省钱,就选小中介。镁姨觉得,小中介不是不能用,但筛选成本高。如果你是个地产小白,选择大的中介品牌更有保障。

偷偷告诉你,别看大中介品牌标榜中介费2个点几个点的,私下还是有商量的空间。


『6、买房要趁早』

最后一个建议是老生常谈,买房要趁早。

这两天的剧情迎来新高潮。老谢为了给救命恩人的儿子治病,要卖掉一套房。他的老婆一开始极力反对,最后即使同意了,但还是替唯一的儿子可惜。

儿子倒挺有出息的,自信满满地表示,“妈,那我肯定比他强。他(老谢)都没怎么念过书的人,在上海都能有两套房,那等我研究生毕业了,那还能买不上房?”

血淋淋的教训!找个好中介,太重要

镁姨看到这个的时候,笑了:孩子,在买房这件事上,你可能真的比不上你爸爸。

11年前,《蜗居》中的海清和郝平扮演的夫妻,两人月薪不到一万,买一套38万的房子都犯愁。《安家》中,同样的俩口子,花430万买了一套“跑道房”。

11年间,上海的房子涨了11倍多,平均下来每年涨1倍。而我们普通人的工资呢?绝对不可能涨那么快。

所以,不管我们如何追求完美,在买房这件事上不能太过犹豫。买房要趁早,掂量一下手里的钱,能上车就先上车,绝不要被通胀甩在后头。

只有上了车之后,你才能看到更美更远的风景,才能一步一步靠近梦想中的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