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井中的屍體:百密一疏的唐朝謀殺案,鸚鵡成為唯一的目擊者

唐玄宗李隆基時期,大唐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達到了頂峰,後世稱之為大唐盛世,長安城更是一座國際化的大都市。當時長安城中的富翁數不勝數,比較有名的有王元寶、楊崇義和郭萬金等,這都是一等一的大富翁,用富得流油來形容絲毫不為過。

枯井中的屍體:百密一疏的唐朝謀殺案,鸚鵡成為唯一的目擊者

他們經常用錢財宴請天南海北來到長安的學子、名士。然後送往朝廷為官,尤其是科舉考試的時候,他們往往用家中的錢財籠絡學子,當然,這些人為官之後反過來也會為這些富翁們提供種種好處。時間久了,這些富翁家中的古玩、器物、陳設遠遠勝過王公大臣,很多寶貝即便是皇宮中都沒有。

但是再富裕又有什麼用?命要是沒有了,什麼都是浮雲。就拿富翁楊崇義來說,雖然家財萬貫,但是卻早早的就死了,都說家賊難防,楊崇義的死就和自己的妻子有關係。

作為一個大富翁,娶的妻子自然是國色天香,楊崇義的正妻劉氏容貌是一等一的好,再加上幾房小妾,所以楊崇義的配置也是妻妾成群。劉氏剛嫁給楊崇義的時候,也是你儂我儂,夫妻和睦。男主外女主內,劉氏在家主內,楊崇義在外經商。

枯井中的屍體:百密一疏的唐朝謀殺案,鸚鵡成為唯一的目擊者

但時間久了,夫妻倆之間的關係就漸漸變了,一來楊崇義很忙,常常出差到外地,即便在長安,也是經常有宴會,喝醉酒是常事,夫妻倆之間的交流就少了;二來楊崇義還有一些小妾,外面更有紅顏知己,因此分給劉氏的感情自然就少了。

而劉氏對楊崇義的愛也漸漸轉移了,她和鄰居兒子李弇有了私情。劉氏年齡也不大,又會保養,對李弇有很強的吸引力,而李弇身強力壯又青澀,讓劉氏很是喜歡。也不知道是誰先主動,總之就是有了私情,他們利用各種機會幽會,而楊崇義對此一無所知。

後來劉氏漸漸就想和李弇長相廝守,而楊崇義就成為兩人在一起的絆腳石,既然是絆腳石,就得除掉,劉氏開始尋找機會準備除掉自己的丈夫楊崇義。不久機會就來了,楊崇義又在外面應酬的到很晚,喝得爛醉如泥,回家的時候已經半夜了,沒有驚動任何人。

枯井中的屍體:百密一疏的唐朝謀殺案,鸚鵡成為唯一的目擊者

劉氏看著床上爛醉如泥的丈夫,尋思這不就是機會嗎?他悄悄出門將李弇叫來,兩人將楊崇義殺死,然後扔進了後院中廢棄的枯井中。兩人將一切處理好之後,李弇回了家,而劉氏也回了臥室,第二天對家中的僕人說楊崇義一夜未歸。

然後將家中的奴僕都派出去找人,找不到人之後又報了官,劉氏對官府的人說自己的丈夫徹夜未歸,很可能已經被害了。這樣一個大富翁失蹤,肯定是大事,官府派人到處尋找楊崇義,但是始終沒有結果,官府判定楊崇義很可能已經死了。

於是又開始追查真兇,官府的差役將楊府中的人都挨著審訊了一番,將其中的可疑人員列出來,重點審問又將之前和楊崇義有過接觸的人也都一一進行排查。

枯井中的屍體:百密一疏的唐朝謀殺案,鸚鵡成為唯一的目擊者

然而,即便其中的百餘人都經過了嚴刑拷打,始終還是沒有找到兇手,這可愁壞了官府的人,案子進入死衚衕。後來縣官帶了幾個人又來到了楊府,想重新尋找線索,等他們走到一個花架子旁邊的時候,忽然聽到鸚鵡說話了。

這個鸚鵡還是楊崇義當年花大價錢買來的,很是聰明伶俐,它對著縣官喊冤,而縣官本身也是一個喜歡鸚鵡的人,他將鸚鵡放在自己的手臂上,本來只是想逗逗鸚鵡,所以問:“你有冤屈?”沒想到鸚鵡還真就說了:“殺家主者劉氏、李弇也。”可謂石破天驚的一句話。

原來當時劉氏和李弇合謀殺害楊崇義的時候,鸚鵡全都看見了,只是它並沒有出聲,兩人自以為天衣無縫,可惜百密一疏,忘了還有一隻鸚鵡的存在。沒想到,這個鸚鵡會開口為自己的主人鳴冤。

枯井中的屍體:百密一疏的唐朝謀殺案,鸚鵡成為唯一的目擊者

縣官雖然覺得鸚鵡說這話有點不可思議,但並不想放過任何線索,於是趕緊讓人將劉氏和李弇抓起來審問,很快兩人就將事情都交代了,如何殺死的楊崇義,如何將其扔進枯井中,又是如何處理案發現場等等,都交代得一清二楚。

按照律法規定,兩人都被處斬,楊崇義的屍體也從枯井中弄了出來,楊家為其選擇了墓地,隆重下葬。

誰也沒有想到,讓官府頭疼的這個案子,一隻鸚鵡竟成為破案的關鍵,這案子也算是一樁奇案,官府將這個案子上報。唐玄宗李隆基對這隻英勇機智的鸚鵡很感興趣,特意將這隻鸚鵡弄到宮中餵養,還封它為綠衣使者。而當時的宰相張說更是為這隻鸚鵡立傳,美其名曰《綠衣使者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