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子至死也沒弄清,為什麼八路軍能把迫擊炮彈平飛進碉堡裡!

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日軍逐漸把精力用在了對付八路軍、新四軍上,為鞏固佔領區,日軍修建了大量碉堡工事。

不過,這些碉堡的設計並未遵循隱蔽原則,而是高聳在地面上,目標非常明顯,因此被根據地軍民稱為“炮樓”。

日軍之所以採用這種違反常規的設計,就是欺負八路軍和新四軍缺乏平射火炮,難以啃下這種“硬骨頭”。面對遍佈的日軍碉堡,八路軍、新四軍指戰員也集思廣益尋求“破解之道”。其中,迫擊炮改平射,便是這一思路下的產物。

小鬼子至死也沒弄清,為什麼八路軍能把迫擊炮彈平飛進碉堡裡!

——迫擊炮平射技術,號稱八路軍之獨創技藝!

迫擊炮是曲射炮,主要是對付步兵、散兵,特別是隱藏在塹壕裡的人員,加以之輕便的特點,非常受歡迎。抗戰時期,更因其結構簡單,被中國軍隊大量使用,雖然有人認為它不應歸類於炮,不過對於裝備奇缺的八路軍而言,它不僅炮,還是最重要的那種。

小鬼子至死也沒弄清,為什麼八路軍能把迫擊炮彈平飛進碉堡裡!

八路軍用迫擊炮創造過不少戰果,比如,擊斃號稱名將之花的阿部規秀,不過從1940年起,日軍改變了戰術,開始修築碉堡,企圖將八路軍困死在太行山上。於是打碉堡成了一大難題,按說用山野炮平射最佳,可是八路軍總計也沒幾門,炮彈更缺,迫擊炮的破壞力又不足,派不上用場,只能派步兵突擊隊,結果傷亡大不說,還不一定打下。最後沒辦法,決定把迫擊炮改為平射,一個在常人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迫擊炮的擊發是依靠炮彈在重力作用下,由炮口下滑落撞向撞針而擊發,一旦炮身改平,炮彈自然也就無法滑落,也就是無法擊發。

這事交給了趙章成,我軍歷史上有名的神炮手來負責研究工作,沒想到經過一翻努力之後,竟然研究成功了,用當地隨處可見的高粱稈製成的推彈杆,直接把炮彈直接從炮口推向炮膛內的撞針,從而擊發雷管發射。

小鬼子至死也沒弄清,為什麼八路軍能把迫擊炮彈平飛進碉堡裡!

這位就是當年發明迫擊炮平射法的趙章成

這一簡單方法在實戰中取得了成功,也受到了部隊的歡迎。當然了,小問題也不少,不過很快就有了解決之法,給迫擊炮再加裝一節尾管,內有一個帶撞針的彈簧,通過一個卡銷來決定彈簧處於活動或固定狀態。如果需要曲射時,讓彈簧固定不動。如果需要平射,則只要先把炮彈用推彈杆推向彈膛,再完成瞄準工作,最後輕開卡銷,讓彈簧彈出,撞針主動自然撞向雷管,完成擊發。

小鬼子至死也沒弄清,為什麼八路軍能把迫擊炮彈平飛進碉堡裡!

這就是當年,以迫擊炮平射的戰地照

這樣,82迫擊炮達到了既能曲射又能平射,具有步兵炮的功能,現實了一炮多用的奇蹟,稱得上是戰爭史上的新創舉。當然了,它也有缺點,那就是射程有限,為保證精度,往往要在100米的距離上開火,幾乎拿炮兵當步兵使用,不僅比拼技術,更比拼勇氣。

隨著129師平射迫擊炮一次又一次地取得戰果,八路軍乃至新四軍的兄弟部隊,也紛紛開始學習如何改裝平射迫擊炮。1943年11月,中央軍委電令129師:“聞悉你師研究成功迫擊炮平射裝置,甚好。請將迫擊炮平射裝置的構造與使用方法,速派幹部帶樣來延安教授。”此後,迫擊炮平射平打在全軍大規模推廣,成為我軍克敵制勝的重要戰法。


★能否請可愛的您點一下關注呢?拜託啦~小古會不斷給大家帶來各種歷史趣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