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幾乎不下雪,那幾千米厚的冰是哪兒來的?

提到南極,我們想到的兩樣東西,一個是企鵝,另一個就是雪。南極是一片純粹的冰雪世界,生活著許多企鵝。南極的雪非常厚,據說冰層的厚度達到了1800米以上,最後的地方竟然有4800米。在許多人的印象裡,南極經常狂風暴雪,但實際上南極的暴風雪和沙漠裡的沙塵暴差不多,只是狂風將地面上的雪吹起來罷了。

南極幾乎不下雪,那幾千米厚的冰是哪兒來的?

其實,南極是一個幾乎不下雪的地方,是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白色沙漠”。既然南極很少下雪,那這麼厚的冰層是從哪兒來的呢?

來自南極科考站的信息顯示,南極每年的降水量比撒哈拉沙漠還少,年降水量僅為50MM,南極內陸地區更少,大概只有10MM。此外,南極的平均氣溫達到零下25攝氏度,氣候十分嚴寒。在這種情況下,南極的氣候其實是非常乾燥的,經常會颳起大風,對於南極科考站來說,這就是一場白色的“雪塵暴”。南極降水稀少的原因和冬季漫長有很大關係,由於氣候嚴寒,海拔高,空氣稀薄,導致南極大氣中的水汽含量非常少,而且南極洲被極地高壓控制,氣流下沉增溫,故而水汽很難形成凝結核變成降水。

南極幾乎不下雪,那幾千米厚的冰是哪兒來的?

而南極之所以會形成如此厚重的冰層,則跟這裡日積月累有很大關係。雖然南極降水量少,但是降落到南極的雪幾乎不會融化,經過億萬年的積累,才形成了如今厚達幾千米的冰層。冰層的存在形成了另一個惡性循環,本身南極洲得到的太陽輻射量就不多,而冰層又能反射掉一大部分的太陽輻射。幾千米厚的冰層又增加了南極的地勢,導致南極氣溫進一步降低。

南極幾乎不下雪,那幾千米厚的冰是哪兒來的?

在南極,降水量最多的地區應該屬於南極西部的喬治王島,這裡建立了中國的南極科考站長城站。在南極,這裡是少數受到海洋暖溼氣流影響的地區,從而降水量很高。從1986年到1992年,這裡的年平均降水量達到了340MM,甚至在2019年9月還出現過積雪深度超過3米的大暴雪。

南極另一個降水多的地方,是南極普里茲灣地區的拉斯曼丘陵,這裡分佈著中國南極科考站中山站。這裡的降雪量很多,每年光下雪的天氣就有4個月,而且這裡盛行大風天氣,所以經常是暴風雪,連降雪量都沒有辦法測量。

南極幾乎不下雪,那幾千米厚的冰是哪兒來的?

南極內陸降雪的稀少,給人類提供了另一個科學考察的方式,那就是鑽取南極的冰層,用來觀察在地質年代南極降雪量的變化,從中往往能夠得到第一手的南極氣候變化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