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儒家常说天地有仁心,老子则说天地无所谓仁


《论语别裁》:儒家常说天地有仁心,老子则说天地无所谓仁

为纪念南师诞辰,老古文化推出【纪念南师诞辰公益活动】每月一本书,老古文化邀您共读南师经典活动。活动期间,“老古书屋”线上平台,每月将有一本南怀瑾老师著述的有声书免费播放,用户可登录“老古书屋”线上平台免费收听,并通过每日读书打卡,与其他书友共读好书。


进退揖让之间


玩物丧志


名臣的典范


盖棺成定论


今日内容

精彩摘录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什么是谥法?简单一句话,就是一个人死后的定论。这是一件很慎重的事,只有中国历史文化才有的,连皇帝都逃不过谥法的褒贬。皇帝死了就由大臣集议,或史官作评语,像汉朝的文帝、武帝,称谓文、武,都是谥法给他们的谥号。王阳明,是他本人的号,后来加谥为文成。曾国藩,后人称他曾文正公,文正两字是清朝给他的谥号。死后的评语够得上称为文成、文正的,上下五千年历史,纵横十万里国土,虽然有几亿的人口,其中却数不出几个人,最多一二十人而已。这是中国文化中谥法的谨严。

所以中国人做官也好,做事也好,他的精神目标,是要对后代负责;不但对这一辈子要负责任,对后世仍旧要负责任。

我们不要忘记了,谥法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等到邦有道时,这些东西仍然要恢复起来才对。

现在回到原文。卫国的大夫孔圉,死后谥作文。子贡问孔子何以谓之文也?一个人一生作人做事,要怎么样才够得上称作文?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对上接受命令时,不只是服从,有好的意见时要提出力争。执行命令,要尽心,不只是敷衍了事。

最怕的既不能令,又不受命;你要他提意见办法,他表示没有异议,你教他执行,他又呆在那里。

……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晏子对朋友能全始全终,久而敬之,交情越久,他对人越恭敬有礼,别人对他也越敬重;交朋友之道,最重要的就是这四个字久而敬之。我们看到许多朋友之间会搞不好,都是因为久而不敬的关系;初交很客气,三杯酒下肚,什么都来了,最后成为冤家。


所以夫妇之间,永远保持谈恋爱时的态度相敬如宾,感情一定好。不但夫妇如此,朋友也如此。扩而大之,长官对于部下,部下对于长官,也是这个道理。


……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儒家常说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子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人帮助了人,都往往附带了条件,希望有所回报。于是老子说人要效法天地。天地生了万物,他没有居功;天地给万物以生命,他没有自认为荣耀;天地做了好事,使万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没有条件。所以真正要成为圣人,就要效法天地的这种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

为了供一只乌龟,特别在家里修一栋建筑物,又修得那么漂亮、华丽、奢侈。一般人都认为臧文仲很有智慧,很有学问。孔子就说:何如其知也?这个知读智像他做这样事情的人,为什么一般人说他很有智慧呢?孔子认为臧文仲做这件事,太不懂事,几乎是近于无知。

他相信一个人到了某种地位时,在言行上,一举一动,一句话,都会影响到社会风气。以现代社会而言,如果一个有权位的人家,养一只小狗,给它盖栋小洋房,就未免太过分了。当一个社会艰难困苦的时候,这样做是不应该的,这不能算是智。


……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人在上台与下台之间,尽管修养很好,而真能到淡泊的并不多。如果上台了,还是本色,并没有因此而高兴,这的确是种难得的修养。事实上一个普通人并不容易做到安于下台的程度。不但中国,外国也是一样。不喜不愠,这是很重要的修养。此其一。

其次,上台终有下台时。爬山的朋友就知道,爬上去时固然很难,下山的时候更危险。因为向上爬很费力很痛苦,一定会小心。走下坡的时候,就满不在乎了,但往往在这时出毛病。此中也颇有人生哲理。此其二。

这还不怎么难,最难的是: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自己所做的事情,一定详详细细告诉后面接任的人该怎么办。多数人都会有经验,新旧任交接,在交印时总不是味道,多半不愿把困难的所在告诉新任的人。这里是说令尹子文对国家的尽忠负责。对来接任的人,看成是工作的接班人。在外面做事的人,对这些要牢记,这是对国家尽忠,对自己尽职。在一个团体,就为团体尽忠,不为私事。


老古书屋是“书香中国 经典世界”的重要项目,老古文化联合光华教育基金、中国文化书院、复旦大学等机构,致力于将其打造为传承经典文化的终身大学。老古书屋采用会员制,会员可免费收看老古书屋线上平台所有内容。快来一起追南师的新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