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缺氧极寒,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

“山鹰飞不过的山峰”—— 雀儿山

参加完藏族婚礼,带着回味,我们又重新踏上了前往雀儿山之路。

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缺氧极寒,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


雀儿山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境内,紧邻川藏边界,处于德格中部地区,把德格一分为二,东部为纯牧业地区,西部为金沙江沿岸的半农半牧区,也是德格县的分水岭,众多河流以山为界,呈梳状或树枝状分布,分别流入金沙江和雅砻江。藏名“措拉”,意为大鸟羽翼,主峰海拔6168米,是四川省第四高峰,被称为“山鹰飞不过的山峰”,因为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缺氧、极寒,此路段又被称为“川藏第一险”。

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缺氧极寒,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


过去经过此路段,必须要翻越海拔5050米的垭口,有“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之说,过往乘客经过此处大多会出现眼花耳鸣、头痛胸闷、心慌气短等高原反应,此路段曾是中国最危险的公路,也是交通事故频发路段,但是风景特别美,正是因为终年积雪不化,山高路险、高寒缺氧等恶劣环境,反有激起了一批批登山爱好者来挑战自我极限勇攀高峰的斗志和征服的欲望。同事洪涛同志和他的户外队友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以顽强的毅力挑战了雀儿山,当时看到他们登山的视频真佩服他们的勇气和毅力。

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缺氧极寒,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


我们经过刻洛洞乡,路过圣均沟,来到雀儿山,此时雀儿山隧道已开通,到达时是下午1点50分,下起了大雪,好在我们不用翻越雀儿山了,不用亲身体验“冬过雀儿山,如闯鬼门关”。

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缺氧极寒,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


雀儿山隧道位于317国道(川藏公路北线)甘孜至德格岗托之间,隧道长7公里,隧道洞口海拔4378米,从启动方案论证,到建成通车,历经整整15年,克服了含氧量低、气温低、隧道超长难点,攻克了冻土、涌水、断层、岩爆和通风供氧等施工难题,此隧道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特长隧道。

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缺氧极寒,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


随着2017年9月26日雀儿山隧道正式通车,“翻越雀儿山,犹过鬼门关”历史一去不复返。我们刚好赶上了,到隧道口感觉与别的隧道不一样的地方是,这里有钢篷,通过查询,知道了它的作用:为了保暖防冻,洞口采用“保暖内衣+长衣袖式”隧道结构防冻技术,设立了30米长的遮雪透光钢篷,既可以利用日照对隧道洞加热,防冻、防雪。车进隧道内,发现隧道内路线是曲线设计,这样既可防止长时间直线驾驶造成司机的疲劳,又可避免大雪被风直接吹进隧道。

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缺氧极寒,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


我们只用了10来分钟就有过了隧道,据说过去翻越雀儿山得绕行两个多小时的危险山路。看着天空的飘雪,心里想着,如果没有隧道翻山的话,我们这样的轿车能否顺利通过,简直不敢想象,没有翻越雀儿山,可能因没有看到特别的风景有些遗憾,但是也为在雪天走隧道安全前行而庆幸。

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缺氧极寒,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


后来从今日头条上了解到:就在我们通过隧道时差不多同一时间点,有一对夫妻因汽车导航导到了翻越雀儿山的老路,在翻越雀儿山时雪达半米深被困山上,向警察求助后得救,知道此情况后暗自庆幸我们的正确选择。

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缺氧极寒,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


过了雀儿山隧道,我们来到了雀儿山山下、川藏公路之侧的新路海,我们到的时候,正下着大雪,我站在观景台上向远处眺望:新路海不是海,它是甘孜州著名的冰蚀湖,由冰川掘蚀而成,湖水靠冰雪融水和天然降水补给,海拔4040米,藏语名“玉龙拉措”,是“心倾神湖”的意思,相传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英雄格萨尔的爱妃珠牧来到湖边,被此处秀丽的湖光山色所吸引,徘徊湖边流连忘返。

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缺氧极寒,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


后人为了纪念她,将湖取名“玉龙拉措”,据说“新路海”也是当年川藏公路的筑路大军命的名。因下雪,新路海被四周雪山环绕,像高山下的天池一样,安详静谧。虽然天空下雪而使四周一片灰蒙,但是也难以掩饰她的姿容。如果是晴天的话,蓝天白云,冰川闪烁,绿树环绕着波光粼粼的高原湖泊,的确是一幅宁静的画,如果是山花烂漫的时节,百花芳草争艳,那简直就是人间仙境了。

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缺氧极寒,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


我们在观景台上遇到了一个卖石头的藏族小姑娘,小姑娘五官长得挺精致的,很可爱,脸上留着高原太阳的杰作——高原红,小姑娘上小学三年级,会汉语,嘴巴挺甜,高姐买了一块石头,小姑娘也许与我有缘非要送我一块石头不可,我接受了,并将车上吃的东西送给了小姑娘。

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缺氧极寒,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


告别新路海,告别了可爱的小姑娘,我们前往马尼干戈镇,草丛做攻略时知道这里河的两边有很多的玛尼石,镇上的人听我们打听玛尼石,很多人不知道,我们沿着河边走,看到河里有零零散散的刻着经文的石头,因为看过玉树新寨玛尼堆,这也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这时雪也停了。

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缺氧极寒,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


继续前行,雪山下一大群壮观的白塔林矗立在我们眼前,看路牌知道到了错阿乡,白塔是佛教的一个符号,猜测是一个寺庙,我们把车开到了寺门前,知道叫扎西特林寺,希阿荣博堪布的著作《寂静之道》描写道:扎西持林是一个圣地,它所在的山是马头金刚神山,对面是马哈嘎拉神山。

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缺氧极寒,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


一千多年前,格萨尔王的叔叔、马头金刚的化身超统大王和格萨尔王的多位大将军曾经在这里居住。此寺正在建设中,没有见到喇嘛,当时正下着雪,遇见一个年轻的尼姑,她告知我们:此寺是一个静修的寺院,喇嘛们正在闭关静休,每年只有7、8月对外开放。

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缺氧极寒,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


我们不便打扰,只在外面欣赏雪山下的白塔和寺院建筑了。因下着雪,没有太阳,拍照效果不太好,有的主张赶紧离开,但是此处风景太美了,草丛舍不得离开,大家意见不同一,草丛说听我的。我看着天有放晴的迹象,就说:等一会儿,如果不出太阳了就离开。

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缺氧极寒,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


真是老天开眼,3点钟雪停了,太阳出来了。我赶紧跑到已侦察好拍照的位置,只见雪山上云雾缥缈,白塔映衬在这如诗如画的仙境里,真是太美了,这时看见在白塔中穿行玩耍的3个藏族小男孩天真活泼,草丛让他们当模特,小孩很配合,并做着各种动作,高原红的脸上透着纯真。本来身体不舒服的李哥一直在车上呆着,经不住美景的诱惑也来到我们拍照的地方,拿出相机来,结果不巧,相机没电了,李哥郁闷极了。

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缺氧极寒,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


继续向前来到甘孜县来马乡扎日拥康神山,它位于川藏公路北侧,是一座椭圆形小山,据说莲花生大师和宗喀巴大师曾在此修行过,这里也是红军会师地和踢踏歌舞之乡,还是《格达活佛》拍摄地之一,格达活佛是红军朋友、藏人领袖,为红军筹款筹粮,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

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缺氧极寒,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


这里山虽然不高不大,但是山前有溪流穿行,增添了山的灵秀之气,雪山、溪流、草地吸引了过往人员的视线,很多车从此路过都停车欣赏,有一辆河南的朋友们被风景留住了,有一位大姐将我也当成了她镜头中的风景,我们互加了微信,她将照片发给了我,大姐拍得很有意境。

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缺氧极寒,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


傍晚6:04分,我们来到俄多村,正赶上牧人放牧归来,成群结队的马和牛来到大路上,它们一点不在乎路上的车和行人,悠闲地在大路上散步,我们的车和人只好为它们让行。

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缺氧极寒,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


天色将黑时,我们经过南多乡和雅砻江大桥,来到了甘孜县。甘孜县是一座多山的县城,“甘孜”意为洁白美丽的地方,1936年6月红四方面军和红六方面军在甘孜会师。

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缺氧极寒,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

你如喜欢,请于关注今日头条《农村那些事儿》。(文字:风吹砂, 插图、编辑:沙漠)原创不易,谢绝抄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