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劇《星星之火》為例剖析原著與影視作品改編的差異性

文|但為美人故

圖|電影截圖/網絡

全文共8500字,預計閱讀需35分鐘

以美劇《星星之火》為例剖析原著與影視作品改編的差異性

《小小小小的火》扉頁上的文字


文學作品改編成影視作品已經是影視領域的常態化現象。本文以美國視頻網站hulu最新推出的美劇《星星之火》為例詳細說明了原著《小小小小的火》與劇集《星星之火》的差異性,並對文學作品與影視作品改編出現的差異性進行了分析,分析結果示受眾群體、傳播途徑、創作目的的差異共同決定了影視作品與原著作品出現一定程度的悖離。

一、 《星星之火》劇集

2020年3月18日美劇《星星之火》上線。

《星星之火》改編自伍詩琦的同名小說《小小小小的火》,又名三個母親和他們的孩子的故事。

故事講述了自由藝術家米婭、女兒珀爾和有錢的中產家庭理查德森一家的故事,試圖去探索正常健康的親子關係,以及規則與秩序,自由與隨心所欲的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來自中國成都的女影星黃璐也在這部新片中扮演重要角色。

以美劇《星星之火》為例剖析原著與影視作品改編的差異性

黃璐與兩位主角的片場合影

當然吸引我的還是瑞茜·威瑟斯彭,辛勤勞模彭彭自《大小謊言》以後,先上了一部《早間新聞》,緊接著又上了這部《星星之火》。

彭彭飾演中產家庭主婦埃琳娜,凡事都很講究規矩,哪怕和丈夫同床都要約定時間,只有週三和週六。如果不在規定時間內,即使丈夫有需求,也只能望洋興嘆,鎩羽而歸。這對模範夫妻擁有一套豪華的房子,一套出租的房子,兩輛豪車,還擁有四個可愛的孩子。大女兒萊克西、二兒子崔普都是學校裡很受歡迎的風雲人物;老三穆迪是一個默默的透明人,長期隱藏在哥哥姐姐的光環之下,性格綿軟而溫順;小女兒伊茲因為同性問題被曾經的好友冷隔離,

以美劇《星星之火》為例剖析原著與影視作品改編的差異性

兩位主演:瑞茜·威瑟斯彭和凱麗·華盛頓

凱麗·華盛頓飾演流浪藝術家米婭,同時也是珀爾的母親。本來兩個人已經習慣了長期遷徙的生活,但珀爾畢竟還是一個孩子,孩子需要穩定的朋友關係和校園關係。尤其是看到埃琳娜一家的幸福生活,那種完全不同於米婭,事事以孩子為先的母親,珀爾心動了,她羨慕了。所以一向乖巧聽話的珀爾衝著母親發脾氣,希望能留在這裡。

以美劇《星星之火》為例剖析原著與影視作品改編的差異性

小小小小的火

黃璐飾演一個曾經遺棄孩子的非法移民貝比。也是因為非法移民,所以她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來養活自己還有孩子,所以雖然心有不捨,還是狠心把孩子遺棄了。

以美劇《星星之火》為例剖析原著與影視作品改編的差異性

黃璐飾演拋棄女兒又想要回的非法移民貝比

現在三條線已經完全糾纏在一起了,米婭在埃琳娜家做類保姆的工作,珀爾也和埃琳娜家的四個孩子打成一片;而米婭和貝比在同一個餐館打工。也許是因為同樣的處境,米婭對貝比報以極大的同情,甚至誤打誤撞之下發現了貝比拋棄的孩子美玲就是埃琳娜好朋友馬克一家收養的孩子米拉貝爾。

現在全劇只上映了三集,但是已經埋下了很多條線。

譬如米婭一直在地鐵裡看到的男人是誰?

珀爾的父親到底是誰?

米婭為什麼和非法移民貝比一樣害怕警察?

埃琳娜和米婭因為米拉貝爾產生的對峙。

以美劇《星星之火》為例剖析原著與影視作品改編的差異性

想要提供米婭一份工作的埃琳娜

埃琳娜丈夫和米婭隱隱約約的感情線。

而在孩子們中間更是埋下了很多線,俗稱少男少女的那點事。

譬如珀爾喜歡老二崔普,但是老三穆迪也喜歡珀爾,而且一開始就是穆迪先接近的珀爾,也是穆迪帶著珀爾走進理查德森家裡,融入這裡。

以美劇《星星之火》為例剖析原著與影視作品改編的差異性

你讓所有的一切都美好了起來

老大萊克西喜歡黑人布萊克,但是幾次接觸之後,布萊克貌似也對才華橫溢的珀爾青睞有加。

老三穆迪對老四伊茲的性格很瞭解,並不希望她偽裝自己。所以全劇還有一個老四性向明確,放飛自我的過程。

但是我也發現了劇中隱隱約約的歧視。

譬如珀爾和布萊克初初見面的時候,身為家長和主人的埃琳娜直接來了句,你們應該有不少共同點。兩個人,一個男孩子,一個是女孩子,又是初次見面,還能有什麼共同點?除了最大的共同點兩人的膚色之外還能有什麼共同點呢。在返校節舞會上的時候,布萊克和珀爾在交流的過程中,響起Hip-Hop,所以黑人就一定是喜歡饒舌嘻哈音樂的?


以美劇《星星之火》為例剖析原著與影視作品改編的差異性

埃琳娜認為珀爾和布萊克應該有很多共同點

還有這裡的華裔形象貝比,先是拋棄女兒,知道女兒下落之後又不管不顧地衝進別人的房子裡要搶奪女兒。很難想象這是一個華裔女作家筆下的中國人。想想也是,這麼多年華人在美劇中的形象真是非常的固化啊,不是非法偷渡的勞工形象(實習醫生格蕾),就是勤快可憐沒有自尊的女傭(絕望的主婦)。這部劇裡又是非法移民,甚至還要拋棄自己的孩子。無論出發點是什麼,在公眾輿論和通常的認知裡,一個母親拋棄自己的孩子就不應該,就應當萬夫所指。

以美劇《星星之火》為例剖析原著與影視作品改編的差異性

米婭和貝比在聊關於貝比拋棄的孩子的故事

奇怪原著小說裡《小小小小的火》米婭是個充滿靈性又很溫和的藝術家,伊茲喜歡他,萊克西也能感受到她的善意,至少不會是電視劇裡這種讓人討厭的形象。


以美劇《星星之火》為例剖析原著與影視作品改編的差異性

原著中對於米婭的初步描寫


當然華盛頓的演技可圈可點,真實地表現出讓人咬牙切齒的恨,先是不知好歹地拒絕別人的好意;其次第一次應聘卻表現的頤指氣使;再次隨便亂翻主人家裡的東西,不按照約定除草,甚至還藉著主人的好意對小嬰兒米拉貝爾的事情橫加干預(不是說她要幫助朋友貝比的事情不好,只是帶著心機對待充滿善意的埃琳娜,總是不好的)。

以美劇《星星之火》為例剖析原著與影視作品改編的差異性

埃琳娜給第一次來家裡的米婭介紹自己家的房子

這麼看來,彭彭飾演的埃琳娜真是傻白甜,出於善良和好心把房子以很低的價格租給他們,又出於好心和善良邀請米婭來家裡做工,只是為了讓米婭母女他們過的好一點。這裡也並沒有展現出那種居高臨下的施捨啊什麼的,相反,彭彭飾演的美國中產階級表現的很善良,很富有同情心,生怕刺激到‘窮人們’可憐的自尊心。

所以這裡也要問了,為什麼米婭對埃琳娜這麼冷淡,畢竟埃琳娜才是給他住給他發工錢的人呀,更別提埃琳娜對她和珀爾的一片善心。而米婭對貝比卻充滿了熱情,主動提出幫她分擔工作,更是主動提出要幫貝比找到曾經遺棄的孩子。所以這就是第一季剩下5集要揭露的問題了。

而且劇的屬性是懸疑,包括片頭就說了,埃琳娜一家漂亮豪華的房子被燒了,所以到底是誰燒了房子,這一點星星之火到底是誰引發的?

自由藝術家,完美母親,不得已拋棄孩子的母親,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由米婭和珀爾帶來的星星之火,能製造出熊熊火海麼?

年輕人的愛情遊戲又會怎麼樣發展。

說實話我還是很期待的。

二、 原著與劇集的差異

接下來我想講一講《星星之火》和原著《小小小小的火》的差別。可能《小小小小的火》更注重人物心理的細節描寫,而《星星之火》作為劇集更關注人物衝突,為了製造懸念引起觀眾的興趣。

最大的不同在於《小小小小的火》中米婭是唯一的絕對女主,所有的故事都圍繞著米婭和珀爾而展開,而且米婭是一個善良溫和,和藹可親又擁有著自由靈魂的藝術家,所以伊茲和萊克西都很喜歡她(當然原著中完全沒有透露出她是一個黑人的信息)。

而《星星之火》完全是雙女主的設定,故事主角是埃琳娜和米婭,貝比只是兩人衝突的一條線,劇中的米婭表現出很討人厭的特質,在工作上表現的不夠賣力,男女關係上很隨便,根本不像書裡的描述的那樣招人喜歡。

以美劇《星星之火》為例剖析原著與影視作品改編的差異性

《星星之火》的兩個女主:瑞茜·威瑟斯彭和凱麗·華盛頓

而且埃琳娜先出場,觀眾會不自覺地帶入埃琳娜視角。這叫先出場優勢。

接下來從幾個主要人物的設定和故事情節發展來詳解原著與劇集的差異。

(一)人物設定

米婭。原著《小小小小的火》中米婭看起來和藹可親,談吐文雅,又是藝術家。劇集《星星之火》中米婭(前三集)表現出了藝術家的隨性隨便,但是談吐卻說不得文雅,整個人也看不出和藹可親來,相反她自帶生人勿進的氣場,而且做事情總是帶著明顯的目的性,心機太強。這個形象和書里人見人愛,尤其是兩個女孩子都喜歡的形象可是相差甚遠啊。

以美劇《星星之火》為例剖析原著與影視作品改編的差異性

凱麗·華盛頓飾演藝術家米婭


埃琳娜。原著《小小小小的火》中總是有意無意地點出埃琳娜身為有錢階級的自傲自負。這種自負甚至表現在她對房客的選擇上,通過選擇一些她認為值得幫助的可憐又善良的人,埃琳娜既滿足了自己做好事的心理需求,又能恰到好處地展示自己的高貴和優越,也即虛偽的善良。埃琳娜的女兒萊克西也得到母親的精髓,小小年紀也懂得展示這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而劇集《星星之火》中,埃琳娜儘可能地謙虛謙遜,想用一種不傷害米婭母女的方式來幫助他們;大女兒萊克西暫時也沒有表現出那種討厭的優越感。當然原著和劇集也有共同點,埃琳娜是一如既往地遵守規矩,認為規矩是秩序之母,認為男孩女孩應該這樣裝扮,夫妻之間要這樣相處,父母和孩子之間要這樣相處。

以美劇《星星之火》為例剖析原著與影視作品改編的差異性

瑞茜·威瑟斯彭飾演埃琳娜

珀爾。原著《小小小小的火》中珀爾美好可愛又聰明,所有人都對她感興趣,先是老三穆迪,初見穆迪就覺得珀爾像一塊精緻的化石,甚至為了討好珀爾,穆迪選擇將珀爾介紹給他家裡其他的人;再是老大萊克西,甚至她成為了萊克西的閨中密友,可以一起去做私密事情的密友;她還俘獲了老二崔普的心,讓崔普因為她而患得患失。劇集《星星之火》中珀爾只是一點點和穆迪越走越近,以至於所有的人都會誤會他們的關係,當然也表現出珀爾對崔普的偷瞄和心動;萊克西對珀爾論文的‘借鑑’;但是我實在沒看出來這樣一個珀爾能讓萬人迷大哥崔普愛的不要不要的,讓有些婊氣的萊克西把她引為至交。

以美劇《星星之火》為例剖析原著與影視作品改編的差異性

《星星之火》中米婭的女兒珀爾

理查德森先生。原著《小小小小的火》中理查德森先生像一座巍峨的山脈,在家裡很有威嚴。劇集《星星之火》中並沒有表現出父親的威嚴和高高在上,相反有時候父親比母親更容易得到孩子們的信任,譬如二女兒伊茲更容易把心事告訴父親。此外,劇中還在有意無意地渲染著理查德森對米婭的欣賞,譬如對於米婭所做的餅乾的讚賞;譬如對於米婭拍攝的“女人與蜘蛛”照片的讚賞。暫時還不知道劇集中是否涉及婚外戀的情節,但這段故事在書裡是沒有的。全書中理查德森先生和米婭母女交集很少,為數不多的幾次交談還是在談埃琳娜和理查德森相愛的過程,以及理查德森為了埃琳娜才來到這個小鎮。

以美劇《星星之火》為例剖析原著與影視作品改編的差異性

《星星之火》中埃琳娜的老公理查德森先生

伊茲。原著《小小小小的火》中解釋了埃琳娜對伊茲投以更多關注和更高要求的原因,這個最小的孩子出生時一生就警告他們,孩子可能出現視力和聽力的缺失、智力缺陷、癲癇或者腦癱,所以一直以來埃琳娜就很關注伊茲,她用這樣的方式表達著一個母親的擔心和愛。伊茲的怪只是不合群,但她也確實很欣賞藝術家米婭,甚至到了想要米婭做她的母親的地步。劇集《星星之火》中延續了伊茲的怪,以及伊茲和米婭之間奇妙的和諧和吸引。但是劇集中的伊茲也表現的像一個沒頭沒腦只會發脾氣隔絕父母關心的怪胎,她從來沒有嘗試著和母親埃琳娜進行溝通,母親為她做了那麼多事,卻比不上一個陌生女人米婭隨手遞過來的一片烤麵包。

以美劇《星星之火》為例剖析原著與影視作品改編的差異性

理查德森的家的二女兒伊茲

(二)故事情節的推進過程

關於母女兩的停留。原著《小小小小的火》中米婭自己意識到,長期的流浪生活對珀爾來說是一種困擾,珀爾成為了她突發奇想、走走停停的犧牲品,所以米婭自己決定了要在西克爾高地停留下來,過上普通人的穩定生活。劇集《星星之火》中,當埃琳娜要進一步調查米婭的過往的時候,米婭慌了,她又一次決定要離開,要逃跑,是珀爾堅持,她想留在這裡,留在這個有埃琳娜和崔普的城市,她受夠了一直走一直走的生活,她想擁有任何一個正常的孩子擁有的穩定生活,她想擁有一堵牆一個自己的房間。也是珀爾的這次爆發,讓米婭決定繼續呆在這裡,但米婭內心的想法是,走走停停的生活對任何一個如珀爾一樣的孩子來說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啊,不用循規蹈矩地上課下課,而是到處走走看看,這難道不好麼。

以美劇《星星之火》為例剖析原著與影視作品改編的差異性

珀爾描述的米婭的態度


關於父親的疑惑。原著《小小小小的火》中,這個話題是孩子們看傑瑞·斯普林格的節目時,萊克西詢問珀爾關於父親的話題,這才再一次引發了珀爾對於父親的疑問和探究,甚至質疑自己是一個不被祝福不被期望生下來的孩子。劇集《星星之火》中,珀爾和穆迪在珀爾家中磕了點藥,聊了些彼此父母的八卦,引出了珀爾對父親的疑問;這個話題爆發是在萊克西為了論文的事買了一條裙子送給珀爾作為補償之後,米婭堅持珀爾將裙子退回,兩人發生爭執後爆發的。

以美劇《星星之火》為例剖析原著與影視作品改編的差異性

剛來到西克爾高地的米婭和珀爾

關於萊克西送的衣服。原著《小小小小的火》中,萊克西和珀爾很快成為好朋友,好到一起逛街買衣服的程度,萊克西還幫助珀爾付了舊貨店衣服的賬,甚至還送了自己的襯衫給珀爾。也正是因為這個襯衫讓崔普注意到了可愛的珀爾。劇集《星星之火》中,因為借鑑了珀爾的論文來寫耶魯大學的申請書,萊克西出於補償心理,帶著珀爾去店裡買了一條一看就不是珀爾能負擔的起的裙子。但是穿著漂亮裙子的珀爾並沒有觸動到崔普。

以美劇《星星之火》為例剖析原著與影視作品改編的差異性

在理查德森家看電視的穆迪、珀爾、崔普三人

關於舞會。原著《小小小小的火》中,崔普邀請了珀爾來參加舞會,而穆迪和伊茲一如既往地對舞會不感興趣,全書也只是說了伊茲是一個很怪的人,但這種怪並沒有具化,只是說她因為怪而不合群。劇集《星星之火》中,伊茲是因為同性戀的事情成為一個怪人受人排擠,所以她參加舞會僅僅是為了證明自己是異性戀;而穆迪參加舞會是因為珀爾要參加;崔普這個風雲人物自然有自己的舞伴,他在舞會上僅僅和珀爾說了一兩句話而已。


以美劇《星星之火》為例剖析原著與影視作品改編的差異性

穆迪害羞地表白

關於米婭的過去。原著《小小小小的火》中花了大把的篇幅介紹埃琳娜的故事,她那棟出租的房子,她和理查德森的愛情故事,她的孩子們,塑造出一個事事以孩子為先的母親的形象。也正是因為如此,當伊茲提出要調查米婭的過去的時候,米婭慢慢地上心了,及至米拉貝爾的事情爆發,埃琳娜更是下決心挖出所有米婭背後的故事。劇集《星星之火》中埃琳娜一開始就對米婭保有質疑,這完全是一個愛護孩子的母親應該做的事情,當然她利用了自己的特權(此處不表),並沒有涉及伊茲的慫恿,預測第四集也會涉及因為米拉貝爾而產生一些對峙和懷疑,慢慢和原著對上,去調查米婭的過去。

以美劇《星星之火》為例剖析原著與影視作品改編的差異性

米婭

三、 出現差異的原因分析

每當一個比較著名的文學作品被搬上大屏幕的時候,總有一堆原著黨站出來表示,與原著不服,與原作者要表達的意思截然相反。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文學作品的解讀有千千萬萬,這裡不點評一個影視作品改編的好壞,只談談這種這種差異性產生的原因。下面以《星星之火》為例來解析下改編自文學作品的影視作品(下簡稱影視作品)與原著的差異性。

第一、受眾群體不同。

究其根本,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具有截然不同的受眾群體,所以兩種作品的表達方式才會截然不同。文學作品是文字符號組合而成的藝術形式,更強調文字的細膩感,好的文學作品也更關注人物的心理過程,所以文學作品賦予了讀者無限而充分的想象空間,需要讀者在看的時候用心去體會藏在文字之下的意蘊。就如劉知畿在《史通·敘事》中所言:使夫讀者讀者望表而知裡,捫毛而辨骨,睹一事於句中,反三隅於字外。而影視作品是由音像畫面和聲音剪輯而形成的作品,更強調矛盾和衝突,偏好於通過對立的方式來表達觀點,人物的內心掙扎也是通過一些對立的肢體語言表達出來。受眾群體更期望能從影視作品中獲得更直接的視覺刺激。此外,可能很多受眾群體只把觀看影視作品作為休閒娛樂的一種方式,因而觀看過程中更期望通過直白的對話與臺詞瞭解整個故事情節。

在原著《小小小小的火》中,通篇故事都是循序漸進地,所有人的所作所為都是有跡可循,都讓人充滿理解,我們會理解米婭和珀爾的處境,也能明白米婭內心的掙扎,所以也能充分理解米婭對貝比身處的援手。而在劇集《星星之火》中,可能由於只播放了三集,故事還沒來得及展開,現在的米婭只是一個隨心所欲又無端端刻薄的流浪藝術家,她對埃琳娜表現出的不友善實在讓人無法理解;包括她作為租戶,沒有如期履行租房條約,按時除草的行徑也讓人對她無法抱以同情。但是這種不理解的行為也塑造出來兩個完全衝突又對立的人物形象,一邊是善良併為孩子們準備好一切的媽媽,一邊是隨心所欲要求女兒獨立自主的媽媽,這就像硬幣的兩面,也更容引發觀眾的議論和代入感。

第二、傳播途徑不同。

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的傳播途徑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文學作品的傳播途徑有語言傳播、文字傳播、電子傳播等,其中語言傳播方式包括口頭傳頌、詩歌傳唱、戲曲表演等方式;文字傳播包括文本傳播等,常見的方式有出版印刷的書籍;電子傳播方式包括融合了互聯網、數字技術、新媒體、應用軟件等技術綜合產生的多元傳播方式,影視作品即屬於屬於電子傳播的典型方式。相比較而言,影視作品對文學作品的傳播更直觀,也是現在文學作品最廣泛的傳播途徑,幾乎所有稍有名氣的作品都被改編為影視作品搬到大屏幕上,更遑論已經在世界範圍之內享有名氣的作品呢。同受眾群體差異對原著作品、影視作品的影響機制一樣,傳播途徑差異也對文學作品的傳播產生影響。正是因為傳播途徑為大眾媒體,影視作品不可避免地要對原著進行改編,要通過增加戲劇感的方式增加鏡頭下整個故事對觀眾的吸引程度。看書的時候,我們會願意一遍一遍地看作者怎麼去描述人物心理和情感;看電影的時候,我們絕對不願意一直聽角色的自白,我們更願意通過某件事某個情節來觸摸到人物的心理變化和情感傾向。

對於原著《小小小小的火》來說,可能有的人選擇買紙質書的方式來閱讀;有的人選擇通過讀書平臺閱讀電子書的方式來閱讀;有的人選擇通過聽書的方式來消化整本書;也有的人選擇用影視作品去理解這本書,又或者很多人通過影視作品再返回頭去看原著。當然不同的閱讀方式觀感不同,可能通過紙質書/電子書直接閱讀原版書籍的方式更能對整本書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瞭解,也能通過伍詩琦細膩的文字走進書中各角色的內心,加深對全文的觀感;但也有一些不喜歡閱讀的朋友,可以通過聽書、影視作品《星星之火》等電子傳播的方式來了解原著,雖然接觸到的信息是經過傳播的人剪輯過的信息,但至少擴大了原著的影響範圍。

而原著《小小小小的火》中有不少關於人物內心的感受的描寫。譬如書裡寫穆迪初見珀爾,會寫她像一塊精緻的化石。但是《星星之火》中就只是用穆迪見到珀爾就很快地沉浸在珀爾和米婭的手工床、手工桌子等一系列他認為很奇妙很吸引人的東西中去了。譬如書裡寫穆迪像一條護衛財寶的龍一樣守護著他們的友誼,沉默而貪婪。但是《星星之火》中的穆迪則不如書裡那樣,他表現的更像是一個長期受忽略而又處於青春期的男孩子終於遇見了一個同齡的女孩子注意到他,所以他迫不及待地想把這個人介紹給他家裡的所有人,帶著一種隱隱約約的炫耀感,而不是書裡的患得患失。

第三、創作目的不同。

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創作的初衷存在顯著差異性。任何一個文學作品的創作都是一個極其複雜而艱難的過程,是作者對於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精神世界的一種創造性活動,更遑論一部偉大的作品,能令世界上所有人都注意到的作品。所以說文學作品的創作更多是為了表達觀點,表達思想,表達立場,希望能獲得一些共鳴。而影視作品自誕生之日初就揹負著它無法拒絕的歷史使命,它必須要為投資人帶來收益,這種收益不僅要能覆蓋所有的成本,包括編劇、主創、製片等工作人員的費用、演員的片酬、場租費、機械使用費、製作成本、保險費、營銷成本等等,最好還要能讓投資人賺的盆滿缽盈。這就決定了影視作品的改編過程中必須要加入一些熱門元素,譬如自帶流量的演員;極具爭議的熱點話題,儘可能地製造對立和衝突等。

所以在原著《小小小小的火》中,為了響應書的題目,作者三番五次地點題,點出小小小小的火。在第十章裡麥卡洛太太這樣描述自己的慣性流產“自己腹中的小生命就像脆弱的小火苗,燃起之後,總是逃脫不了熄滅的命運”;第十一章描述伊茲對嬰兒周美玲-米拉貝爾親生母親和養父母爭奪撫養權的案子的看法,“這件案子彷彿在她內心深處燃起一道小火苗,雖然她尚未意識到這一點,也暫時沒有能力將當下的感覺表達出來”;第十一章描述年輕的埃琳娜曾經的夢想,以及伊茲對母親秉性的繼承。“她的內心深處同樣燃起一股小火苗,這道火焰後來還蔓延到了伊茲身上,但伊茲的母親知道火苗出現的原因:它象徵著為公義而戰,與不公平鬥爭”;第二十章中描述萊克西懷了布萊克的孩子時,作者這樣寫“她的肚子裡有屬於布萊恩的一個細胞,來自他的小火苗,是他送給她的禮物,也像一個承諾”。全書共有9個地方出現了小火苗,每一處小火苗都是不一樣的,可能是稍縱即逝的想法,可能是真的火苗,也可能是曾經的理想和信念。


以美劇《星星之火》為例剖析原著與影視作品改編的差異性

原著中關於‘小火苗’出現的地方

伍詩琦本意是想要表達,人只要活著就應該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去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而在劇集《星星之火》中幾乎聚齊了所有的熱門元素。首先是演員本身,瑞茜·威瑟斯彭是自帶熱點和人氣的奧斯卡影后;另一平行女主凱麗·華盛頓是曾經的熱門美劇《醜聞》的主演;而且原著中的絕對主角米婭和珀爾的扮演者都改成了黑人演員,更別提還有身為亞裔的非法移民貝比,這種由膚色差異帶來的種族歧視一直是美劇裡的熱門話題。其次是劇中設置的情節衝突,小女兒伊茲可能屬於LGBT群體,而曾經的好友因為她的性向問題與她日漸生疏,這又是一個熱點問題,少年人的自我認知過程;以及貝比事件背後的問題“一個曾經拋棄孩子的母親還有權利要回孩子麼?”,或者說“一個曾經拋棄孩子的母親還會是一個好母親麼”。當然最大的對立面是埃琳娜選擇循規蹈矩的生活,她希望她的孩子們也能過這樣穩定富裕的生活;而米婭則選擇追隨本心,為了藝術而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所以劇集中想要表達的意思就比較多元化,有夢想和現實的差距,有父母和孩子的衝突,有愛和失去,有人生的選擇等。

以美劇《星星之火》為例剖析原著與影視作品改編的差異性

埃琳娜對伊茲的問詢

四、 小結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文學作品通過大屏幕的方式進入觀眾視野,許多影視作品因為對原著還原度不夠高受到原著粉的極力抨擊,而一些並未看過原著而直接看影視作品的觀眾則無法忍受書粉的高高在上,以及對劇集的一味抨擊。鑑於此,本文以最新上映的美劇《星星之火》為例詳細剖析了原著和影視作品的差異,並試圖對這種差異性做出分析。

綜合來看,由於受眾群體、傳播途徑、創作目的等的差異性,影視作品會在原著作品上做出合理改編。這種改編多數都是在儘可能還原原著作品的基礎上,用一種更直白的方式增強對人物形象的刻畫,並通過加重主要角色之間的衝突與對立的方式,加強影視作品的戲劇性和話題度。事實上,原著作品是影視作品的基礎,而影視作品是原著作品的衍生品,也是原著作品的一種解讀。好的影視作品必然是建立在好的原著作品基礎上的,而一個好的影視改編也能進一步打開原著作品的市場知名度,增強觀眾基礎。兩者相輔相承。

至於哪些影視作品才能稱之為對原著作品的成功改編,就留待我們下一期進行討論了。

現在進入下期預警時間,論影視作品的成功改編兼影視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