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二十岁,一直在房间玩游戏、睡觉,拒绝和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人沟通,是抑郁症吗?

江布纯


我说几个原因,您对照一下看对不对,或者说您用我说的几点原因向孩子去侧面了解一下。

第一个原因就是孩子确实喜欢打游戏,如果是这一点,您不用担心,时间会把他调整过来的。

第二,您的儿子心里有事。比如说在学校或者是社会上被人欺负了不敢对您说。如果是这一种一定要尽快解决。去年陕西省米脂县杀害九名学生案件的凶手就是因为在学校受到其它同学的嘲笑和欺负,在加上家长的不理解,所以经常把自己关在家里打暴力游戏不接处社会。您可以观察一下您儿子都打什么游戏!

第三,性格内向。如果是这一种问题不大。

第四,你们家长经常惯他,然后家庭条件又不错,您的儿子没压力。如果是这点问题也不大!

第五,没有人生方向。就是说您的儿子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所以选择了打游戏!


雨润万田


我女儿也是这样的。

整天玩游戏,不交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哪怕买瓶饮料也不去实体店,叫外卖。

我非常担心她的身体,久坐变胖,脾气变坏,免疫力下降,脸上长痤疮等。

为了能将她拉出网络,我给她找私教健身,报了表演,声乐,没事陪她打羽毛球,跑步。天气好还带她爬山游玩,现在她开朗很多,仍然上网打游戏,我要求她不超过十一点。

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需要很大的耐心。

至少孩子还在,我们有时间帮助孩子走出网络。

一起努力吧!





美术程老师


这个问题仿佛在问我有没有抑郁症。我也是每天除了睡觉外就是玩游戏。每日三餐也不规律,有时甚至一天一顿饭。易怒,家长和我说话时,显得易常的烦躁!

用我爸妈的话来说,你对外人来说,是个老实、善良的孩子,而就是对家里莫名的坏。我不以为然,因为我根本不知道我这是怎么了,我就想一个人呆着,也许这是对自己无能的一种逃避吧。

我玩游戏是不想让自己瞎想,我睡觉是因为真的困的睁不开眼睛,我拒绝沟通,逃避现实,那是现状的生活与我所想所要的不同,厌恶这种环境下的生活。

那,我是为什么而不满,因什么而如此?答案让我困惑,困惑的同时又不知所措,我本想让家人过上好的生活,我本应该承担责任。

人生本就是一场游戏,而这游戏仿佛与自身总是格格不入,不允期待,怅然若失。您说你的儿子二十岁了,一直拒绝沟通,不想和任何人沟通。那么,您在疑惑儿子这是怎么的同时,有没有反思过他周围的情况呢?比如周围环境、家庭情况、社会上受到的伤害。

说抑郁症的可能性很小,抑郁的话是不会有心情玩游戏的。我就玩游戏,所以我没朋抑郁症。

我感觉我除了没钱外,抑郁的症状都有,但我感觉我不是,因为我喜欢玩王者荣耀,游戏里的坑气都能把我气好了。


弟弟写游戏


父亲担心孩子贪玩手机,荒废了学业,没收手机:孩子直接剁手了!

事情发生在江西,孩子的年龄很小,才只有12岁。父亲经常看到孩子玩手机,一玩就没个尽头,而作业扔在一边也不做。

对于孩子的痴迷,孩子父亲也说教过,没什么效果。终于忍无可忍了,有一天直接把孩子手机抢过来,改了密码。

本来准备找木棍子来打一顿,“警醒孩子”。但是找到了,又舍不得打了。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吃中饭的时候,孩子直接拿到剁在了受伤,小拇指砍掉了。

在回想整个事情的时候,孩子父亲特别后悔,早知道这样,就不说他了,也不至于弄成现在这个样子。

孩子贪玩游戏,拒绝和他人沟通,是痴迷,并不是抑郁症

现在这样的新闻,经常见到。孩子贪玩手机,父母生气,吵闹不休,孩子并不买账,于是最后变成了孩子不愿意和他人沟通。如果父母管得再紧,孩子就可能“以死相逼”。

从父母的角度来看,担心孩子这样时间长了,失去了和他人交际的能力,把自己一个人活在游戏的世界里,可能变得孤独、抑郁,甚至是抑郁症。

其实,这个担心的方向是错误的。如果真的是抑郁症,那么孩子对游戏是不感兴趣的。抑郁症是以为失去了生活的兴趣,才不和他人交往。而孩子贪玩手机,是没有时间或懒得搭理现实中的人。

所以,父母切不要因为孩子的表现和自己的担心,就给孩子贴上“抑郁症”的标签。这样,更不利于和孩子沟通。

更不要,以为了孩子好为理由,对孩子各种打骂和指责。这样只会让孩子离自己更远,甚至从内心排斥,不接纳父母。

孩子喜欢呆在自己的房间玩游戏,是因为游戏里有人理解他

青少年表现出痴迷游戏的行为,并不是现在的问题,而是从小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得到更多的关怀,被父母忽略了。

同时,父母给孩子树立了“玩游戏”的榜样。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产生叛逆,对于生活的理解,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

这些理解,可能并不现实,甚至是虚幻的。但是,父母没有时间,听孩子讲。那么,孩子内心的想法没地方诉说,只能找网络,甚至是游戏世界里伙伴。

表面看起来,问题是出在了网游上。实际,是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和理解,让孩子在家里找不到存在感,不接受父母,更不会接受其他人。

所以,父母想要孩子从游戏里面走出来,那就少不了两个方面:

1、父母接纳孩子。

孩子喜欢玩游戏,那么父母就要了解孩子从游戏中得到了什么。是身份的认证,还是交际上的沟通,或者是遥不可及梦想的“假装”。不论是什么原因,都是孩子选择的方式,也是问题的核心。认可孩子,和孩子一起探讨他喜欢的,同时也获得孩子的认可。

2、父母引导孩子。

父母想要孩子改变成什么样子,就得提供什么样的环境和榜样的力量。父母至少应该做到,家里人不成天玩手机,安排时间和孩子一起聊聊,一起看电影,一起去爬山旅游。而不是只单方面的要求孩子,改正他的缺点。


木林谈心理


我说一个真实案例。

一个高三男孩子,从进入高三就辍学在家玩游戏。开始他的父母跟很多家长一样,也是不接受,斥责,最后打骂。但是所有的办法都没有效果。

后来,在专家的指导下,父母放弃了原来的教育方式,接纳了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事实。

专家告诉父母,孩子得沉迷状态源于孩子一岁以内的融合状态。这个状态的是孩子跟父母建立亲密关系的基础。如果当初亲密关系的质量建立的不好,孩子内心中的融合感始终存在,直到他找到了可以很好回应他的内心需求的人事物。如果是网络游戏回应他内心中需要被看见,被赞美,被支持和呗鼓励的愿望,那么孩子就会跟网络游戏建立亲密关系而无法自拔。

而这样的亲密关系本应该是孩子很父母建立起来的。

后来,父母每天像伺候小孩子一样斥候他。给他准备好每天的吃喝,给孩子足够的零花钱,满足孩子大部分愿望,包括打游戏的愿望。同时,父母控制住自己的脾气,保持温和与坚定。

一年后,孩子走出了网络游戏,回到了学校学习。






未成年心理与家庭教育


我是心理学专业。我来回答。这位妈妈,您不必着急。孩子这样的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可防可治。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分析孩子的成长环境,学校家庭生活背景。更应该从父母身上找到一些原因。一般而言,就玩游戏来看,心理学认为,不断重复的刺激,满足了孩子成长过程中视为需要的一些需求。例如自尊、自信、爱和归属感等等。孩子在游戏中一旦获得这些需求,他会持久的沉溺其中。而此时,如果在实际社会学习生活中,遭受冲击,学业下降,家庭不和,会使得孩子心理失衡。在这种相烈的对比下,孩子会更愿意逃避现实,在虚拟游戏中获得这种迅速、高涨的满足来让自己得到心理平衡。对此,一般心理咨询给的意见:与孩子一起承担压力,通过改善生活环境让孩子尽可能在现实处境中获得满足。而游戏本身可以作为一个激励奖励机制,通过一些专业心理人士的帮助,锻炼孩子的延迟满足,自我调节的手段。最后,心理学再次强调:不要单纯的将问题归于孩子本身,也不要将问题归于他热爱的游戏。孩子缺失的时候,会更加需要社会支持系统的力量



柠檬心理


儿子二十岁,一直在房间玩游戏、睡觉,拒绝和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人沟通,是抑郁症吗?不一定是抑郁症,但是孩子的心理一定不是完全健康的。

二十岁了已经是成年人了,应该独立了、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了。

孩子却一直在房间玩游戏、睡觉,还拒绝和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人沟通,父母一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父母可能太溺爱自己的孩子了,父母把自己的孩子保护得太好了,把一切都给孩子安排妥当了。

其实,父母却忽略了孩子的内心需求、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渴望。

首先,父母一定要学会放手,给孩子一片广阔的天空让孩子自由自在地去成长。

其次,父母要学着离开孩子,允许孩子越走越远,而不是把孩子紧紧地留在身边。

所以,题目中的父母一定要先让孩子出去找工作,让孩子自己可以养活自己、自己照顾自己。同时,让自己出去住,不要和父母住在一起。

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让孩子成长!

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强大起来!

我是晖雪琳源,欢迎关注我的日常生活,每天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共同成长。欢迎关注,评论,点赞,转发,收藏,私信!


晖雪琳源


这种情况即使不是抑郁症,也应该已经构成了心理障碍。需要家长引起注意,并采取必要行动应对。

请问孩子他20岁了在家一直待着吗?如果这样,更要注意防止他变成啃老族。这样的话,家长应该首先解决他独立自主的问题。啃老成为习惯,会让人依赖性加重,对人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同时,网络上瘾现象如今很普遍,这是人因为爱的缺失在虚幻世界寻找存在感的表现。家长要理解并温和示爱。让孩子能感受现实世界的温暖,从而对于回到现实少一些抵触。

也就是说,家长解决这种问题时,千万不能蛮干。心理学认为,人的大多数心理问题,来自不健康的早期家庭教育与家庭气氛。所以父母应该清楚自己的问题,调整自己,同时切记要理解孩子,这样才可能让孩子在心理上接受并听从大人或其它专家的帮助与建议。

具体而言,家长首先假以时日与孩子建立了融洽关系之后,可以选择恰当的时间,以温和的语气,告知孩子独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建议孩子去学一门技艺,或者上职业培训班,或者去读书之类,为生存,为自己能在社会立足,获得身心的健康。有了事业心与生存的尊严感,他应该会慢慢好起来的。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可能不是一两次就能成功,但一定不要放弃,孩子也是人,他们迟早会被爱感化的。祝孩子早日走出困境,成长为健康快乐幸福的人。



壹儿


答:不是抑郁症。虽然他不和现实世界中人交往,但他和虚拟世界的人交往,所以不是自闭症,也不是抑郁症。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玩游戏不和外界的人交往,第一个表现和父母不交往,所以父母要认清一个是事实,孩子不和你交流,意味着父母对孩子的伤害已经让孩子失望,放弃。所以首先不要找外在因素,找自己的。身为父母,自己到底怎么了?孩子的问题首要先找家长的问题。

打游戏说明他还有交流的需求,而且他找到了通道,并且在虚拟空间里有朋友,你该庆幸。至于说如何让孩子走出虚拟,回归现实世界,那要看你们的力量和温暖是否比虚拟世界的强大。包容,认同孩子的现状,和他一起去他的世界里看看,邀请他到你们共建的新的家庭氛围中感知一下。

如果孩子真的很有天赋,你们也有条件,是否可以找个游戏编程课程,让孩子深入学习,学习的过程,即是让他参与社会的过程,甚至可以让他把打游戏的心得记录下来。360行行行出状元,谁知道你儿也许有不一样的人生,不要设定,耐心等一等,总会有奇迹出现!


成长洞察


抑郁症的十大症状:

1、几乎每一天都情绪抑郁。2、胃口改变。3、胸闷,心慌。4、在你的日常活动中兴趣/乐趣缺乏和缺乏内驱力。5、睡眠问题。6、焦虑或坐立不安。7、负罪感,无用感和无安全感。8、难以集中精力和正常思维。9、疲乏或浑身无力。10、自杀念头

那我们一般去医院看病,医生总是要问病人什么症状,初步判断是XX病然后再检查核实!你可以对照以上几条看看你儿子是否有符合的地方。

个人感觉应该不属于抑郁症!是属于宅男的表现!以前的我也有一段时间是这样!不喜欢出门,不喜欢与人交流,放学后就回家窝在自己的房间里面,看动漫,玩游戏,听音乐!当时的我觉得除了这些我真的不知道能干什么来打发我的时间,没有朋友没有小伙伴能够一起出去玩耍!爸妈也经常忙于工作不多跟我交流,时间长了我也懒的跟他们说话!所以你要多花时间跟你儿子相处,听听他讲学校里的事情,多多交流!让他能够正常的在你面前展现他的喜怒哀乐!鼓励他多出门去交朋友,提高他的自信心!慢慢的他就会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