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真的会发射人造卫星月亮吗?

天启7900


老规矩,先说结论:不会,如果真发射了,也远不能达到月亮那么大的照射面积,而且也不能固定只照射同一个地方。


先看当初的新闻: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四川成都天府系统科学研究会获悉,该研究会参与的“人造月亮”构想有望在2022年初步实现——2020年首颗“人造月亮”将完成从发射、入轨、展开到照明的整体系统演示验证并发射,2022年3颗“人造月亮”将发射升空,并进行从展开到照明的整体系统演示验证实验。

这是2018年10月18号科技日报报道的有关人造月亮的原始新闻。从这则新闻里,我们可以知道计划2020年发射的只是验证系统,不是正式版本。如果验证顺利,2022年将发射3颗“人造月亮”,实现整个某个指定地区的夜间照明。


报道中还提到,人造月亮卫星计划布署在500公里的低轨道,照射精度在几十米级别,启用时3颗卫星轮流照射某个位置,实现持续照明。


初听起来非常动心,但是仔细想想,就会发现不可能实现。别说现在的发起方,天府新区那点斤两,就算是NASA来做,都做不了。这项工程中面临的许多技术,都是现在难以实现的。


1、500公里的轨道,外层大气对卫星的影响还很明显,需要能量不断保持高度。

2、500公里轨道,卫星每90分钟就要绕地球一圈。虽然工程考虑用三颗卫星来保证能够持续照射,但是十米级的照射精度,用什么技术可以保证?

3、单颗卫星的反射面要到100平方米以上,这是么大的面积发射升空之后如何成功展开

4、发射位置据说暂定西昌,这更不可能。在西昌,连长片五号都发射不了,如何发射这么大卫星?

5、经济收益如何平衡?发射这么三个卫星,成本起码在30亿人民币以上,靠什么赚回来?靠路灯省的电费?


所以,这个新闻大家先听听就好,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


不怕死的三皮


绝对不会

从公开发布的消息来看,除了吹牛皮,没什么技术含量,而且错漏百出,根本不像一家注重技术的单位。

我就说一个问题

公布消息大概是这样:三颗卫星同轨道以120度夹角交替运营,轨道高度500公里。实现不间断为同一地点照明。

这段话听着没毛病,可只要简单计算一下就知道根本不可能。

首先要为某地点照明,那卫星必需在当地的地平线以上,也就是当地的地球切线以上。

为计算简便,地球半径约6400公里,卫星轨道半径6900公里。与切线构成直角三角形△OEF,根据余弦定理求出∠EOF约等于22度。


图上60度是笔误,应该是120度,简单草图,将就着看吧!

500公里轨道大概1.5小时公转一周,卫星A可以照明的角度约44度,照明时间约11分钟!

而卫星B运行到照明角度还有120-44=76度,约19分钟!

也就是说该地点,会间歇照明,亮11分钟,暗19分钟。

我物理不太好,算不出卫星进入地球阴影区域的时间,不过可以想象,在深夜这11分钟或许绝大部分或者整个时间,卫星都处于阴影区域,哪还有的反光?

试问,谁家城市照明禁得起这班折腾?

这还没考虑低角度大气散射削弱照明强度,地球自转影响(这么大的卫星肯定顺行,追着地球跑,19分钟还要延长),以及纬度影响。

所以说,这事儿十成不靠谱!

有概率是骗人圈钱的活,绝不是实干主义


鲸鱼拆解


不会,否则现在就有很大风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