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實驗室“助攻”浙江公安破獲一起23年前命案

中新網金華3月25日電(記者奚金燕)23年前,浙江浦江發生一起命案,犯罪嫌疑人畏罪潛逃,從此“人間蒸發”;12年前,鄰市義烏多了一具無名男屍,多年來一直無人認領,以致身份成謎。

未曾想,看似毫不相關的兩個案子,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25日記者獲悉,浦江公安近日通過DNA技術,確認無名男屍就是23年前的命案逃犯。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23年前的殺人犯去哪了?

1997年8月1日,犯罪嫌疑人楊某豐因造房一事,與鄰居楊某彥發生口角,繼而產生肢體衝突。事後,楊某豐憤憤不平,於當天下午帶著“竹葉槍”找上了楊某彥,朝其胸口刺了一刀後逃離現場,受害人在送醫搶救途中死亡。

案發後,浦江縣公安局立即成立專案組,對楊某豐進行緊急追捕。然而,楊某豐的4名親屬卻共同掩護其出逃,並幫助封鎖了所有信息。事後,4人因包庇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楊某豐卻就此“人間蒸發”。

此後23年裡,浦江公安從未放棄對該起命案兇手的追捕工作,楊某豐的名字也一次次出現在專案民警的追逃“備忘錄”中。

一次次組織走訪調查,完善卷宗物證,前往可能的落腳處實地排摸……但因線索稀少、手段落後等原因,案件始終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

12年前的無名男屍又是誰?

2008年4月22日,義烏某店鋪前,修鞋匠“周某”因佔道擺攤與店鋪老闆發生爭吵。原本只是小矛盾,但修鞋匠卻在事後帶著10斤汽油和一把砍刀找上了門,企圖與老闆同歸於盡。

隨後,周某將一桶汽油澆在自己身上,並拿刀追砍店鋪老闆。在砸毀其汽車後,“周某”點燃了火,然後跑至不遠處天橋跳下自殺,在送醫搶救無效後死亡。

案發後,義烏警方對“周某”進行了調查,發現所謂的“周某”其實是個假名。真正的周某是衢州人,長相與修鞋匠完全不一樣,修鞋匠真實身份不得而知。

因該屍體長期無人認領,警方在對血液樣本(帶血紗布)進行提取保存後,最終被作為無名男屍進行了相關處理。而他的身份,即便過了12年,依舊是個謎。

看似不相關的兩人竟是同一人

命案不破,專案不撤,偵查不止。

“只要有一點線索我們就不會放棄。這些年來,不知跑了多少地方。”浦江縣公安局刑偵分局一大隊大隊長趙如珍說,他們一直沒有放棄追查楊某豐的案子,經過大量偵查工作後,終於在2019年末,將調查範圍縮小到了義烏一帶。

於是,專案組成員多次前往義烏實地調查,半年內幾乎每天往返於義烏、浦江兩地,一條條線索的出現,又一條條線索的查否……

與此同時,DNA技術被運用於案件偵破中,民警陳群英在海量數據中,將所有可能的信息與楊某豐家屬的血樣信息進行逐一手工篩選比對。歷經半年多時間,最終初步鎖定一疑似楊某豐的人——12年前義烏的那具無名男屍。

之後,在義烏公安的大力配合下,民警看到了相關無名男屍留存的暫住證照片及保存12年之久的血紗布。儘管照片拍攝時,距離楊某豐犯案時已過了10年之久,但仍能看出其與楊某豐年輕時十分相像。

為核實情況,在實地走訪的同時,DNA實驗室也開始全力運轉。存放12年的血紗布檢測難度大,民警並未放棄,不斷改進方法,前後經過多次DNA提取,10次檢驗,分析實驗圖譜40餘份……

3月18日,DNA實驗室終傳出消息:經親緣關係鑑定,支持該無名男屍為楊某豐兒子的生物學父親,即犯罪嫌疑人楊某豐,案件宣告告破。

“正義可能會遲到,但不會缺席。”得知該起命案積案偵破後,當年偵辦該起命案的民警感嘆道:“案子破了,這個多年未了的心結也算是解開了。”

從民警口中得知這一消息後,受害人楊某彥82歲的老母親不禁哽咽:“這麼多年過去了,真的謝謝你們!”(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