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生死存亡邊緣,火箭老闆提前見到末日降臨



走到生死存亡邊緣,火箭老闆提前見到末日降臨

一次重大的公共危機、一次全國的緊急狀態,都是社會的一面照妖鏡。

新冠疫情之於NBA也是如此。

全世界先是看到了NBA屬於何種特權階層——在俄克拉荷馬州一天檢測能力不過剛破百的時候,爵士全隊就能在俄城迅速為58名員工進行檢測。

病毒不認階層這話有一定道理,就像杜蘭特感染了,我們知道他的身體跟普通人沒兩樣。但人類對疫情(及其帶來的經濟衰退)的抵抗能力,卻絕對與階層息息相關。

走到生死存亡邊緣,火箭老闆提前見到末日降臨

像快船老闆史蒂夫-鮑爾默,疫情根本不會動搖他的根基,在全聯盟都焦頭爛額之時,他仍穩步進行擴張,輕鬆拿出4億美元現金收購論壇球館,為快船新主場建設鋪平了道路。

也比如熱火老闆米基-阿里森,他靠郵輪行業發家,跟政府合作緊密。誰都知道他幾艘公主號郵輪成為病毒培育皿的後果是多麼可怕,但為了保護自己的金礦不被政府徹底封禁,他可是甘願壯士斷腕,一方面犧牲部分利益封鎖航線,一方面花錢找說客幫疏通關係,希望政府不要下達更嚴格的監管措施,給他一條活路。

而比起火箭老闆蒂爾曼-費爾蒂塔,阿里森的損失又根本不算什麼了。

一週前,媒體就傳出費爾蒂塔名下的酒店Post Oak Hotel已經下發了裁員消息。

當時整個美國的經濟才剛開始感受到疫情的衝擊,Post Oak Hotel所在縣政府已經下令所有酒吧夜店暫停營業15天,餐館也只能做外送服務,費爾蒂塔沒法開業,員工也沒法工作。

但在NBA,還沒有老闆敢做裁員指示,費爾蒂塔的行為因此也招致大量批判,最後被迫收回決策。

3月初,他就已經在電視臺上抱怨,說如果經濟停擺,自己撐不了多久,那時候他餐飲集團的每日營收都已經減少100萬美元了。

他說,如果收入降幅在8%到12%之間,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變成20%,麻煩就真的來了。”他說。

走到生死存亡邊緣,火箭老闆提前見到末日降臨

短短半個月時間,費爾蒂塔就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麻煩。近日,他在接受採訪時確認,自己將臨時裁掉集團中70%的員工,大約有4萬人。

他擁有的所有賭場都被強制關門,上百家餐廳只能做外送服務,生意規模縮水到疫情前的4%到5%之間,每天損失的現金流已經達到了幾百萬美元。

4萬人這個數字讓全美感到驚愕,然而此時,已經沒有多少人還有餘力站在道德高地上指責他了。

費爾蒂塔打拼半輩子,壘起了價值約50億美元的商業帝國,因為疫情已走到生死存亡的邊緣。

* * * *

費爾蒂塔在2017年斥資22億收購火箭,創下了當時的NBA球隊出讓價格紀錄。

當時NBA新轉播合約剛生效一年,聯盟整體收入大漲,球隊市值也節節攀升。那時候所有人都知道,NBA球隊作為投資品可是隻賺不賠,費爾蒂塔高位入手也無後顧之憂,等著數錢就行了。

但那時候,是莫雷事件前的NBA,也是新冠病毒爆發前的世界。

走到生死存亡邊緣,火箭老闆提前見到末日降臨

費爾蒂塔接手火箭,信心十足想追求“百代萬世之盛”,跟經營他的Landry’s餐飲集團一樣,把球隊逐漸變成他的家族企業。但沒想到才過了兩年時間,費爾蒂塔就遭遇了滑鐵盧危機。

他充滿控制慾,不管是對集團還是對火箭,都要獨佔股權。

白手起家做餐廳的時候,他逐步排除合夥人,成為品牌的唯一股東,並帶領公司成功上市;收購火箭的時候,他手上只有3億現金流,但也不肯把手裡股份變現,而是靠貸款和集資湊夠了錢。

這樣的膽識讓他連2008金融海嘯都能安穩度過,但在疫情面前卻一籌莫展:人都不出門了,政府也不讓開張了,他只能找空氣做生意。

現在他只能聯繫銀行,磨破嘴皮子討要2億美元的額外流動資金,“作為一點點保障。”

走到生死存亡邊緣,火箭老闆提前見到末日降臨

新冠疫情給餐飲服務業的衝擊是最大的,費爾蒂塔的業務剛好就在其精準打擊範圍。

美國飯店旅館協會已經做出估算,未來幾周,全美約45%的酒店工作崗位會被取消,換成數字就是約400萬人失業,餐飲業也將面臨類似的蕭條。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不記得2月初的時候,中國某餐飲品牌老總的公開信,他們“貸上款勒緊腰帶”也就能撐三個月。那個品牌旗下員工2萬人;費爾蒂塔的Landry’s集團擁有600多處產業,其中包括60多個餐飲品牌,員工總人數約6萬。

費爾蒂塔可不打算保住這些人的飯碗,火速裁掉大部分員工的做法既無情又缺德,但確實能緩解他的燃眉之急。

而在危機的另一面,原本被他當做搖錢樹的火箭,這個賽季恐怕也要賠得血本無歸。一年前的這時候他還志得意滿做著冠軍夢,現在卻感覺自己像個接盤俠,還被個總經理耍得團團轉,憋得他在NBA的緊急會議上大發脾氣。

那是在半個月前,戈貝爾還沒確診時的事。

30支球隊老闆都參加了那次電話會議。勇士老闆提出了暫時推遲所有比賽的建議;雷霆老闆說如果你們還覺得NBA沒人感染這個病毒那就是蠢透了。

費爾蒂塔也同意推遲的方案,但他說只推遲“三到四周”就足夠了,而且在電話中,他歷數了自己因為餐館生意蕭條和莫雷事件所遭受的經濟損失,言辭之間都是不滿。

等到戈貝爾一確診,什麼空場比賽、什麼延遲三四周再打,都成了泡影。費爾蒂塔大約只剩欲哭無淚。

走到生死存亡邊緣,火箭老闆提前見到末日降臨

* * * *

“雪崩中,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

這一波蘭詩句的典故出自二戰,原本指的是德國納粹在迫害猶太人時都覺得自己只是履行工作職責,不該對死難者負責。

費爾蒂塔在抱怨自己虧損的時候,也一定覺得自己很無辜。他能拿莫雷怎麼辦?他能拿病毒怎麼辦?

莫雷事件剛發酵起來的時候,The Ringer就爆料費爾蒂塔準備炒了莫雷,莫雷還因此向有政治背景的朋友求救。結果在輿論逼迫下,火箭澄清流言說不會炒莫雷,徹底跟中國市場割裂。

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莫雷事件,火箭還是那支受無數中國球迷喜愛的職業球隊,費爾蒂塔如今遇上這麼大困難,保不齊真的會有熱心球迷給他眾籌。反觀現在,球迷的心可比他的處境還要涼了。

停賽之前,火箭戰績40勝24負排在西部第六,保羅率領的雷霆前不久才在排名上超過他們,這是對莫雷在去年休賽期背叛承諾的赤裸裸打臉。

走到生死存亡邊緣,火箭老闆提前見到末日降臨

本來戰績就不溫不火,季後賽前景已經不太樂觀了,偏偏還因為疫情停賽,費爾蒂塔現在連後半程的門票都沒地方收。曾經要“打倒勇士”的豪言,如今聽來竟像是上個世紀的事了。

而曾帶領他們拿到單季65勝的丹帥,在一切順風順水時,還跟媒體開玩笑說“你們要多照顧費老闆餐廳的生意”,現在看來簡直像個充滿黑色幽默的flag。

目前火箭員工還是得到了“球隊會照顧你們”的承諾,畢竟NBA受到的輿論監督可不一般,球員做個檢測都能引發政治辯論,裁員一定會給老闆造成的極大的名譽損失。

但無數被費爾蒂塔犧牲掉的失勢者根本發不出聲音,他們中的一些人在社交網站上開闢群組,商討如何逼這位老闆拿出一個說法。

在休斯敦當地,他的決策也引發了民憤,有人在社區論壇上留言稱已經取消了火箭的季票。而休城也有本地媒體,“費爾蒂塔先生,你不僅正在失去休城的人心,也在失去全世界的人心。”

走到生死存亡邊緣,火箭老闆提前見到末日降臨

費爾蒂塔曾經自鳴得意地創造很多費氏術語,比如“plappy”的意思是“工作中遇上不開心的日子,你也要扮作開心(play happy)。”

還有“不漏一個客戶”的宗旨,“讓顧客永遠保持興趣,就像我們不斷為火箭做出引援一樣。”

以及所謂的“95/5規則”,指的是“不要關注做對的95%,而要看做錯的5%。”

在前所未有的危機中,費爾蒂塔在他那舒適的精英階層前排坐席,提前見到了末日降臨的樣子。

但他應該還會堅持一貫的作風,以無數底層人的利益為代價,扛過最難熬的日子。危機過後,經濟會慢慢恢復活力,他積攢的老本沒那麼容易被敗光。

只不過在後新冠疫情的世界、在後莫雷事件時代的NBA,他過去標榜的那一套是否還能讓他如魚得水,就是個大問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