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张宗昌当上山东督军后和张作霖翻脸了,谁能赢?

qzuser204059184


假如张宗昌和张作霖翻脸,张宗昌肯定会被张作霖消灭。


张宗昌的军队大多都是土匪出身,属于奉军里面战斗力最差的部队,郭松龄带着7万奉军精锐都没有打过张作霖,更何况张宗昌的数万乌合之众。


张宗昌在军阀里面的资历并不差,他早年担任过南方革命军的师长,后来还担任过大总统冯国璋的武官长。由于没有上过一天军校,张宗昌的军事才能非常差,早年的时候几乎逢战必败,唯一的优点就是擅长招兵买马。

1921年张宗昌的军队被陈光远打散,张宗昌想要让曹锟帮助自己东山再起,由于吴佩孚从中阻挠,被迫离开华北逃到了东北,投奔了东北王张作霖。张作霖没有给张宗昌任何特殊照顾,张宗昌只能从营长开始干,靠着擅长招兵买马的优点,很快又拉拢起来了一万多人的武装。由于张宗昌的军队纪律性较差,张作霖一度想要裁撤张宗昌。


不过在军阀混战的大背景下,张作霖还是需要张宗昌给他招兵买马,因此张作霖不仅没有裁撤张宗昌,反而重用了张宗昌。

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期,张宗昌带领大军入关,靠着擅长招兵买马的优势,混上了奉军第一军军长。张作霖为了能够稳住张宗昌,将山东的地盘给了张宗昌。张宗昌在山东继续招兵买马,手下兵马号称有10万人,实际上这些人大多都是临时收编的土匪,根本没有任何战斗力。


假如这时候张宗昌公开反对张作霖,那么张作霖立刻会调集郭松龄、姜登选、杨宇霆三面夹击张宗昌,张宗昌的手下都是一帮墙头草,到时候肯定一哄而散,只剩下张宗昌一个光杆司令。

其实张宗昌在山东一直属于半独立的状态,他虽然是张作霖的部下,但是却有自己独立的地盘,实际地位要高于普通的奉军将领。张作霖和孙传芳联合的时候,张宗昌和孙传芳的官职不相上下,在奉系军阀中仅次于张作霖。北伐战争爆发后,张作霖派遣张宗昌去江浙地区支援孙传芳,张宗昌的部队没有多少战斗力,在江浙战场上一触即溃,狼狈的退回了山东。

张作霖为此十分的生气,张宗昌害怕张作霖处理自己,杀死了军长毕庶澄,推卸了战败的责任。二次北伐战争时期,张宗昌在山东战败,被迫退到了河北。


当时张宗昌的军队还有五万多人,这些人大多都是土匪武装,纪律性非常的差。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后,张学良接管了东北的大权,张宗昌想要带着军队回到东北,遭到了张学良的拒绝。

没过多久北伐军到达了河北,张宗昌知道自己不是北伐军的对手,抛弃军队逃亡到了日本,手下军队全都被白崇禧收编。


张宗昌是民国时期比较有特点的一个军阀,他非常擅长招兵买马,却缺乏足够的军事才能,打的仗大多都是败仗。张宗昌能够稳居山东,主要就是靠着张作霖的帮扶,张作霖的势力刚刚衰落,张宗昌就丢失了山东。假如张宗昌反对张作霖,肯定不会是张作霖的对手。


历史总探长


如果张宗昌当上山东督军和张作霖翻脸谁能赢?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很明确,张宗昌虽然在北洋时期也算一号人物,拥兵也有十多万,但是他和张作霖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而张作霖和张宗昌的关系,当然也不复杂,也就是依附的关系,但是大家要注意,这里的的依附,指的是张宗昌依附于张作霖,而不是互相依附。所以张宗昌就算和张作霖翻脸,张作霖也是不怕的,因为收拾他太简单了,并且自己也能除掉一个麻烦,至于原因呢,下面我便简单给大家说一下。



大家都知道张宗昌算是奉系军阀,而奉系军阀的首脑就是张作霖,同时他也是被东北一众军政要员所公认的大帅。而张宗昌的档次,明显和张作霖不在一个位置上,他就相当于张作霖手下的一个封疆大吏而已,在北洋时代,他顶多就是一个二流军阀,和张作霖这种一方诸侯来说,本身就没有可比性。给大家举个例子,张作霖的对手是谁?是直系大将吴佩孚,皖系首脑段祺瑞,甚至也可以说是西北军领袖冯玉祥,但是张宗昌顶多也就是冯玉祥手下的韩复渠一样,最大也就是见风使舵,叛变而已,直接和张作霖对抗,他是没有这个胆子的。



并且张宗昌不是张作霖的心腹,因为在奉系里面,张宗昌算是外人,而张作霖能将山东交给张宗昌管辖,无疑是碍于其手上十万多条枪,这个道理,张宗昌也心知肚明,所以他这个人尽管内心中或许不服张作霖,对张作霖有二心,但是在行动上,他至少没有表现出来。也正是他表现的没有二心,才使得张作霖没有收拾他,就算张宗昌大肆扩军,并且收编俄罗斯人,张作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便是张作霖和张宗昌的关系。



除此之外,张宗昌能够当上山东督军,完全靠的就是张作霖,因此他根本没有和张作霖翻脸的必要,换句话来说,他的地位就是张作霖给予的,和张作霖算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比如在北伐军快打入北平的时候,张宗昌还不是赶紧溜了。因此综上所述,张宗昌如果和张作霖翻脸,他是没有赢的可能性的,毕竟张作霖手下正规军少说也有三十多万,张宗昌一个二流档次的军阀,又岂敢挑衅张作霖呢?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西北老张看世界


如果张宗昌与张作霖反目,可以说郭松龄就是张宗昌的前车之鉴。

历史上对张宗昌本人的评价可以说是一致性的批判,在其一生中好像没有对国人造就过任何有价值的事儿。张宗昌在投靠张作霖前,在上海陈其美手下做过团长,在江苏做过师长,后在护法战争中出任旅长,后与江西督军陈光远交战失利投奔奉系。

在投奔奉系之后张宗昌并未获得重用,而是仅仅出任步兵营营长,后因吉林督军在第一次直奉战争后打击张作霖,张作霖无兵可用,才启用张宗昌,张宗昌抓住机会疯狂扩充自己的实力,在1921年至1924年三年时间内一路升迁,分别就任吉林省防军第三旅旅长、奉天陆军第三旅旅长、镇威军第2军副军长,并在1925年进驻山东,逼走山东主席龚伯衡,在山东省兼任主席职务。

张宗昌最高也就是一个代理主席,虽然有十余万的军队,但是依照其土匪的性格,治下无方,战斗力肯定低于奉军大部,而且张宗昌匪性极强,种植鸦片、对山东境内民众剥削严重,大肆敛财,不得民心。在军力方面,张宗昌十余万人无法与奉系几十万人相抗衡;在政治层次,张作霖与日本人态度暧昧,互相利用,而张宗昌并无外援;在经济上,张作霖手握东北三省,当时经济极为繁荣,而张宗昌治理的山东省则民声载道;在军备上,张作霖建设奉天军工厂,能够独立生产子弹、枪支甚至装甲车,而张宗昌只能依赖购买。以上种种对比,张宗昌如果反奉,估计下场比郭松龄要惨得多。





草民视角


张宗昌,字效坤,山东莱州人,民国时代旧军阀之一。因其一生喜爱食用狗肉,所以世称为“狗肉将军”。张宗昌的老上司其实是旧直系首领冯国璋,后来才投奔了奉系首领张作霖,成了张作霖手下的爪牙,割据山东。直到国民革命军北伐时,张宗昌的势力才被消灭。

在张作霖的支持下,张宗昌曾率领奉系军队入关,担任山东督办、直鲁联军总司令,一度割据山东,成了山东的“土皇帝”。在张宗昌势力最强大时,一度号称拥兵20万。那么,如果张宗昌在当上山东督办后与张作霖翻天,胜算有几何呢?

答案是零,小小的张宗昌根本不是张作霖的对手。在1925年4月,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任命张宗昌为山东军务督办,让他率领奉系的第一军进入济南,控制山东局势。张宗昌初到山东后不久,就开始大量扩军,号称有20万人马,但其实际上的兵力只有10来万人左右(吃空饷严重)。因此,张宗昌实际上只是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山东的代言人。

张作霖是自袁世凯之后势力最强的北洋军阀,并且后来居上地超过了直系军阀吴佩孚。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奉系首领张作霖战胜了直系首领吴佩孚,将势力扩展到北方六省和南方的部分地区,成了名副其实的“东北王”。

当时,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的势力除了有辽宁、沈阳、黑龙江、热河以外,还包括河北、山东、江苏、安徽和上海市,拥兵40万左右。而且,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直系)也暂时与张作霖结盟。

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政府自任安国军总司令,并组建了北洋政府最后一任内阁,成了当时中华民国的实际统治者。而且,奉系拥有当时中国最强的海军、空军以及东北工业基地、奉天兵工厂。

此外,张宗昌手下的部队中多有奉系将领。如果张宗昌起兵反奉,下场估计不会比郭松龄好到哪里去。因此,张宗昌虽然也是一方实力强大的军阀,但与“东北王”张作霖相比还是显得微不足道,根本不是张作霖的对手。


世界人文通史


如果是张宗昌刚当上山东督军的时候翻脸,那肯定被张作霖抽飞啊。

张宗昌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名人,自辛亥革命起就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经历了辛亥革命、暗杀陈其美、第二次直奉大战、奉国之战、北伐战争的重大历史事件。应该说张宗昌是一个脑子很活络的人,他原本是陈其美的手下,在二次革命时却倒戈投奔了冯国璋,后来又改投曹锟,被拒以后改投了张作霖。

张宗昌也是出身草莽,所以在张作霖手下混的风生水起,从宪兵营营长,历任奉军第3旅旅长、镇威军第2军副军长等职。第二次直奉大战奉系胜利以后,张宗昌也趁机挤走了山东督军郑士琦捞到了山东地盘,在1925年4月出任山东军务督办,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

此时的张宗昌的嫡系部队有4个步兵旅、1个卫队旅、1个补充旅、两个梯队,总兵力了6.5万人。此外山东原有部队9个旅、1个混成团、1个独立团,总兵力2.8万人,也是归属张宗昌管辖。所以张宗昌账面上的部队,多达9.3万人,应该说实力不弱了。

但是张宗昌和张作霖相比,实力还是要差的多。

此时张作霖不算留守东三省、热河、江苏,还有隶属于张作霖的直隶军务督办李景林的部队,仅在滦州一线驻防的奉系机动部队——京榆驻军就有6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和两个炮兵旅,共有32个步兵团、4个骑兵团和6个炮兵团,7.5万人。这支部队由张学良和郭松龄直接指挥,是当时奉军的第一主力,也是张作霖手里最主要的打击力量。

京榆驻军数量虽然比张宗昌名义上的总兵力略少,但是其战斗力和装备却要强的多。而且张宗昌手下的部队中,原属山东的2.8万人和张宗昌没有历史渊源,只是因为张宗昌控制了山东,才依附于他。如果张宗昌和张作霖交战,这些部队未必会给张宗昌卖命。即使是张宗昌自己的嫡系部队,也大多是奉系出身,很可能倒戈一击。

当然,也有人会说郭松龄后来起兵反对张作霖,未必为给张作霖卖命。但是郭松龄和张作霖矛盾激化,一直要到1925年9月以后,在张宗昌刚当上山东督军时,郭松龄并没有反叛之意。

而且郭松龄和张作霖的矛盾,主要是因为张作霖一直不肯给郭松龄独立的地盘。如果张宗昌造反,张作霖让郭松龄去平叛,这山东地盘自然是要交给郭松龄管理,这种情况下郭松龄根本不会跟张宗昌客气。

所以张宗昌真的在当上山东督军以后就造反,那么肯定是以失败告终。


不沉的经远


可以很明确的说,张宗昌如果想要与张作霖翻脸,最终的结局必然是张宗昌兵败身亡,而张作霖将自己的权力重新收回来。

张宗昌与张作霖是什么关系?

张宗昌曾经在直系担任要员,只不过兵败了,兵败以后张宗昌走投无路,选择了前往此时正在敲锣打鼓发展的张作霖的地盘。

张宗昌在面见张作霖的时候,没有带真金白银孝敬张作霖,反而是带了两只空箩筐,意思就是他张宗昌有才华,只不过需要张作霖来给他助力,给他一直扁担,一旦张宗昌得到了那把扁担,必然会扛起重任。

张宗昌在奉系军阀中之所以能够有一席之地,也是对亏了张作霖的提拔。

在奉系军阀中,张作霖是当之无愧的大帅,是一号人物,能够与他相比的也不过是直系和皖系军阀的首脑。

众所周知的,袁世凯刚刚去世的时候,直系皖系之间竞争激烈,你方唱罢我方唱,而到了北洋后期,基本上就是张作霖一个人说了算了。

由此可见,张作霖就算是放到全国范围内,也算得上数一数二的那种人物。

而张宗昌呢?张宗昌不过是张作霖一手提拔起来的一条狗,张作霖可以给他权力,也可以灭了他,虽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将张宗昌翻手灭掉对张作霖来说不要太简单。

在《少帅》中曾经有过这样的一幕,张宗昌刚刚得到了大批军火,肆意扩军,张作霖一通电话打过来,先是寒暄两句,张宗昌也是骄傲,很得意的自夸了一通,期间还不忘“低调”,张作霖却是突然发火,直呼张宗昌不要得意忘形。

张作霖确实有这个实力,张宗昌的山东督军是张作霖给他的,换言之,张作霖可以将山东督军的位置给他张宗昌,也可以收回去。

张宗昌当时的依靠是什么?正是手里的十几万条枪,当然,这十几万人跟张作霖的三十万东北军是没办法比较的,东北军的武器装备几乎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如果张宗昌真的跟张作霖翻脸了,最终张宗昌只会死得很惨。



当然了,如果没有真的到了最后一刻,张作霖也不会轻易与张宗昌翻脸,虽然可以给他脸色,但真正开战的时候必然只会往后推,再怎么说张宗昌手里都有十几万条枪,给自己,可以做助力,而与自己开战,那可就便宜了别人了。

特别是在那个孙传芳北伐态势轰轰烈烈的年头,张宗昌的态度更加重要,如果他中心于张作霖,张作霖会舒心不少,如果他选择倒戈,那么抱歉,张作霖只能将他完全绞杀。


魏青衣


奉军在郭松龄倒戈之后元气大伤未必是张宗昌的对手


玉树临风的马大哈


如果你妈,让人打了,你会不会打回去


猪头头头头


张宗昌根本不是张作霖的对手,双方实力相差甚远,张宗昌是张作霖一手提拔起来的,所以张作霖一直是他的靠山,如若造反,可能很快被镇压,就算手握几万奉军精锐之师的郭鬼子,一样兵败身亡


天下谁人不识君六翮飘


张宗昌像丧家之犬的时候是张作霖收留了他,张宗昌再不是人也不会和他的大帅救命恩人翻脸,起码有一点他对张作霖的尊重是真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